原创 基于FPGA的前向纠错算法

2007-1-20 16:13 2278 6 8 分类: FPGA/CPLD

摘要:研究数字音频无线传输中的前向纠错(FEC)算法的设计及实现,对前向纠错中的主要功能模块,如RS编解码、交织器与解交织器等给出基本算法及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硬件描述语言的解决方案。选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在开发工具QuartusII4.2中完成软核的综合、布局布线和汇编,在Modelsim中进行时序仿真验证,最终下栽到开发板中进行电路验证及测试。
关键词:RS码;交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前向纠错


1 引言
   
目前,无线产品的广泛应用使无线音频和视频的高质量传输成为可能。蓝牙、无限局域网等无线传输设备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急需开发一种简便的、仅用于流媒体的无线传输平台,将音频数据实时地发送到移动终端。由于音频数据的实时性,不宜采用反馈重传等造成很大时延的差错控制方式。前向纠错码(FEC)的码字是具有一定纠错能力的码型,它在接收端解码后不仅可以发现错误,而且能够判断错误码元所在的位置并自动纠错。这种纠错码信息不需要储存,不需要反馈,实时性好,故可选择前向纠错来实现差错控制。

    笔者设计的系统指标如下:
    ●当信道误码率为3x10-3时,经过前向纠错,误码率降到10-7以下;
    ●数据源使用的是S/PDIF民用数字音频格式标准[1];
    ●信号时延远小于人的分辨能力(40ms);
    ●芯片资源耗用不超过20万门;

    RS码即里德-所罗门码,它是能够纠正多个错误的纠错码,具有同时纠正突发性错误和随机性错误的能力[2],而且编解码相对简单。考虑到系统的误码率和资源耗用,拟采用RS码作为前向纠错码。

    在无线信道中,比特差错经常成串发生,这是由于持续时间较长的衰落谷点会影响到几个连续的比特,而信道编码仅在检测和校正单个差错和不太长的差错串时才最有效。为了纠正这些成串发生的比特差错及一些突发错误,可以运用交织技术来分散这些错误,使长串的比特差错变成短串差错,从而可以用前向码对其纠错。

    用本系统传输数据时,在发端先对数据进行RS编码(外码),再进行交织处理,最后再进行RS编码(内码)。收端次序和发端相反,先进行内码解码,接着进行去交积处理完成错误分散,最后进行外码解码,纠正内码未能纠正的错误。通过这种2维的RS编解码,可以充分利用RS码纠错能力强的特点,降低系统的误码率。也可考虑使用迭代译码[3]。若1次2维译码的效果无法满足需求,则将译码后的数据反馈回译码器,进行1次迭代译码。迭代次数的增加会带来相应的资源开销和时延的增加。

2 系统结构及实现
   
纠错编码使用2维RS码。内码采用(10,8)Rs码,q=4,每个码字含32bit数据。外码采用(20,16)RS码,q=8,每个码字含128个数据。交织器大小为1 280bit。以1 280bit为1帧,帧之间预留信息时隙。

    下面详细介绍交织器,解交织器和(20,16)RS编码器,解码器模块的原理及FPGA实现。(10,8)RS编码器,解码器的原理与(20,16)RS编码器,解码器基本相同。

2.1(20,16)RS编码器
    RS码是BCH码的重要子类。由于具有同时纠正突发性错误和随机性错误的能力,且纠正突发性错误更有效,因而被广泛地应用。

    (20,16)RS编码器完成RS编码功能,每输入16个码元,延迟1个时钟原样输出,并在其后添加4个校验码元,构成20个码元的输出码字。因此数据输入16个码字后应预留至少4个码字的空隙,避免数据丢失。

    (20,16)RS是(255,251)RS的缩短码,它是在有限域GF(28)上运算得到的,把(255,251)RS的前235个码元都当作0就得到(20,16)RS码。码参数如下:
    码长N=20,信息位个数K=16,校验位N-K=4,纠错能力T=2,码距D=5;
    本原多项式:


    10b.jpg
    生成多项式:


    10c.jpg
    其中,α是(20,16)RS的本原域元素。
    编码采用除法方式实现,其原理如图1所示。


点击看大图


    整个电路实际上是GF(28)的除法电路。图中乘单元的系数是生成多项式G(x)的对应项系数,对应的除法电路的除数是


    点击看大图
    被除数的系数是输人数据的8bit码元,按照输入顺序进行降幂排列。第1个输入码元是x19的系数,最后1个输入码元是x4的系数。系数都是本原多项式P(x)生成的二元扩域GF(28)中的元素。在16个码字都输入后,寄存器D1-D4中保存的数据分别是常数项,x项,x2项和x3项的系数,它们就是所得到的校验码。数据选择电路用来对不同数据进行选择输出。前16个时钟,输人数据按照顺序输出,后4个时钟输出计算得到的校验码。所有输出数据较之输入数据都要延迟1个时钟周期,时钟上升沿同步输出。电路中的主要部分就是GFf(28)中的乘法单元和模加单元。

2.2(20,16)RS解码器
   
该电路完成(20,16)RS码的解码工作,将20个8bit码元解码为16个8bit的码元。同时输出码字起始信号、数据有效信号和校验位有效信号。解码器的原理如图2所示。


点击看大图


    RS码时域译码法主要有P-G-z法、B-M法[4]和欧氏法。由于P-G-Z法要求解有限域上的逆矩阵,不利于实现,因此工程上很少使用。B-M法和欧氏法都是快速递归法,二者等效[5],易于硬件实现,因此得到广泛使用。在本次设计中,采用的解码算法是B-M算法。

    RS码时域译码由以下几步组成:
    (1)伴随式计算电路。伴随式S1-S4是用于查错和纠错的主要参数。在伴随式计算模块中,先进行余式计算,然后根据余式计算伴随式并输出。计算余式是指在GF(28)域中将以输入码元为系数的x的多项式作为被除数,除以本原多项式10f.jpg得到余式。1个码元对应1个余式。得到全部余式以后将各余式的x同幂次系数组合即得到伴随式。

    (2)差错位置多项式系数计算电路。用于计算差错位置多项式R(x)的系数A1和A2的值。为实现此目的,需要求解4个非线形方程。在设计中采用迭代的方法来完成这一要求。A1和A2是差错位置多项式10g.jpg的2个系数。如果输入数据无错,那么A1=A2=0。如果有1个错误,则A2=0,只需计算求得A1的值。

    (3)差错位置计算电路。实现该过程时,用存储器Ds记录多项式10h.jpgD1和D2分别记录记录A1x和A2x2的值。每当1个新的数据到来时,D1和D2都乘α(位置变化1位),再把得到的新值代入Ds以验证是否是方程的根。这样,只需在每个数据到来的时刻判断当前Ds=0是否成立,就可判断当前数据是否有错。

    (4)误码元错误幅度计算电路。此模块的功能是当数据有错时(由s进行判断)计算错误码元的错误幅度。e是计算得到的错误幅度与相应码元相异或得到的值,可消除错误。如果当前码元无错,那么e=0。

    (5)输入数据缓存FIFO。此模块的功能是将原始码字延迟一定周期输出,以便与错误幅度的输出同步。由双端口RAM构成的可复位。FIFO实现此功能。

    (6)纠错电路。此模块完成最后的纠错功能,通过与误码错误幅度e异或来实现。data_temp是从FIFO输出的数据。data_out即为纠正错误后的数据输出。以上整个纠错过程有43个时钟的延时。

    (7)数据输出电路。此模块主要完成2项功能:生成纠错失败信号fail和输出最终数据。fail信号的生成过程其实就是再求1次伴随式s。的过程。若计算出的s1不为0,则说明纠错不成功,将原始输入数据原样输出,同时fail信号输出高电平。否则,说明纠错成功,将纠错后的码字输出,。fail保持低电平。本过程有20个时钟的延时。

    上面设计的解码电路的关键就是GF(28)域中乘除法单元的硬件实现[6]。基于FPGA存储器资源丰富的特点,设计中采用了查:ROM表的办法来实现乘除功能。

    整个电路系统都在同一系统时钟CLK下工作,高电平复位。

2.3交织器组
   
本设计中,外编码器的输出按行进入1280bit的交织器,1个交织器存储32个外码码字,然后对交织器的内容按列读出。根据交织器的特性,需要将数据完全装入后才能读出。在读出时,不能向交织器内写数据。数据的输入是连续的,需要具有缓存功能的模块对数据进行缓存。采用1组2个交织器轮流读写的方法来保证数据的连续性。2个交织器的输出也是轮流进行的,当1个交织器填充完毕进行输出时,来自外码编码器的数据将被存储到另1个交织器中。交织器组的架构如图3所示。


点击看大图


    本设计中,交织器的大小是1280bit,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交织器不宜过大。由于必须完全写满后再读出,数据通过交织器的延迟与交织器大小成正比。因此,较大的交织器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延时。所以,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交织器要设计得尽量小。

    (2)交织器的大小存在下限,即交织器有交织深度的最小限制[7]。以本设计为例,接收时第1级解码为(20,16),第2级为(10,8),则第2级的每个码字中不应有2个码元来自于第1级解码器的输出。否则,如果第1级解码器有未成功的解码(多于2个错误码元),则第2级解码器的输入码元中存在多于1个的错误码元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在本设计中,交织器的下限为第1级解码器的输出码字的10倍,也就是160字节。设计采用的交织器大小恰为下限。


3 系统验证及结论
   
系统的整体实现与时序验证均使用Altera0uartusIl4.2和Modelsim5.7完成。FEC系统中各个模块及顶层控制部分全部使用VerilogHDI。设计。实现时选择的目标器件是Altera Cyclone公司的EPlC20F400C7。

    对整个测试系统的编译结果如下:


   10j.jpg
    在各种信道误码率和不同频率下进行了电路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点击看大图


    根据以上分析,本设计达到了性能指标。当误码率适当降低时,纠错效果的提升非常明显。该系统在对S/PDIF格式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时共延时3ms。若工作于更高频率,则延时可按比例减小。采用双相标识码串行输入作为数据来源时,数据吞吐量最大可达到32Mb/s,若采用其他数据来源,数据吞吐量最大可达178Mb/s。因此,此系统不仅可对音频信号进行前向纠错编解码,还可应用于数据量更大的视频信号等的其他数据传输。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2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15149 2007-4-27 16:53

RS码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尤其是解码,一步步都好麻烦

用户244246 2007-4-27 16:06

以上介绍了RS(20,16)的编解码过程,如此类推RS(255,239)也差不多了.呵呵,原理大概都是这样子,程序就会有错误了.
相关推荐阅读
jerryzhang8023_976580426 2009-09-20 12:26
云计算推动,节能以太网技术将诞生
“移动终端正从目前50Kbps的GPRS链路连接到互联网,升级到数Mbps的3G/3.5G速度连接到互联网;任何媒体都将可以实时访问任何内容。这些新兴应用将带来海量的传输和海量的数据处理,也使得无线业...
jerryzhang8023_976580426 2009-09-20 12:25
“物联网”可能进入3G应用:技术瓶颈待破
“物联网”概念16日继续受到市场热捧,申万电子元器件指数上涨3.09%,位居行业涨幅榜第一。分析人士称,物联网在我国其实早有应用,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但是物联网的全面普及将是一个十...
jerryzhang8023_976580426 2009-09-20 12:21
NEC电子全球首推支持USB3.0的主控系统芯片
NEC电子日前完成了支持USB3.0的系统芯片的开发,全球率先推出USB3.0系统芯片”uPD720200”,并于今年6月起开始提供样品。USB3.0是在电脑、数字家电、键盘、鼠标等电子产品领域广泛使...
jerryzhang8023_976580426 2009-06-18 18:32
基于扫描的DFT对芯片测试的影响
基于扫描的DFT对芯片测试的影响来源:电子设计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玲玲 周文 夏宇闻\巨数微电子公司 徐微 邵寅亮2006-04-24         引言       随着ASIC电路结构和功...
jerryzhang8023_976580426 2009-03-29 20:52
叫板ARM、MIPS,可配置处理器走向何方?
与市场上大名鼎鼎的ARM、MIPS相比,Tensilica(泰思立达)公司还是个小角色。其位于北京南湖东园博泰国际40平米左右的办公室里,只有寥寥数人。初次见到其中国区代表李冉,显得形单影只。让人不禁...
jerryzhang8023_976580426 2009-03-29 20:50
可配置处理器将逐渐取代硬连线处理器
今天的便携式电子正经历着在性能增强和设备融合方面日益加剧的螺旋式变化。从前只能拍照的数码相机,现在不仅分辨率提高了四倍,而且还能摄像以及播放MP3文件。如今的手机拥有蓝牙技术及彩屏,也可以拍照并播放M...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2
6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