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多数本土IC设计公司的创业者一样,大学毕业—海外工作—回国创业,邹铮贤也走出了一条同样的创业轨迹。然而,与他们不同的是,邹铮贤选择了当时本土创业公司并不看好的IP提供商角色。“这与我的工作经历有关,同时也与当时中国的IC产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邹铮贤表示。
硕士毕业后,邹铮贤选择了去新加坡工作。从第一次接触IC到后来成为首席设计师,他在模拟IC设计方面积累了大量一手经验,为此后的混合IP设计创业奠定了重要基础,而当时中国IP产业的现状则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方向。“2002年我回国的时候中芯国际刚建成,而0.18微米的工艺也才开始流片,整个行业对模拟和混合IP方面的需求比较强烈,但当时中国在这个领域却是一片空白。”邹铮贤回忆道。现在,由邹铮贤领导的四川登巅微电子(IPGoal)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混合IP供应商。
IP提供商与IC设计公司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IC设计与IP设计最主要的差异是终端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消费者和系统厂商,而后者的对象则是IC设计公司。IC公司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系统上,例如他们可能花70%以上的时间研究系统和软件;而我们则需要在IC上下大量功夫,需要与客户交流某个IC设计,这更多是上下游渗透的过程。如果你不能渗透到IC设计,就没有办法提供服务。
相同点是,我们也需要与很多系统厂商进行交流,因为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客户需要什么,在想些什么。我们需要超前一步。比如在开始0.13微米工艺流片时,我们需要知道有多少厂商有需求,系统厂商的要求是什么。另一方面,人才的重要性对二者来说是相同的。不论是IC还是IP,现在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必须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进行产品开发。
IPGoal对自己有怎样的定位和规划?
我们将IPGoal定位为高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IP提供商。通过几年的积累,我们主要拥有以下几类经过硅验证的IP:包括USB2.0/OTG PHY和1GB LVDS PHY在内的高速收发器、音频编解码器、高速数模和模数转换器、高速锁相环(PLL)、电源管理,以及一些常用IP,如10位SAR ADC、POR和晶体振荡器。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向,首先因为这是我们擅长的领域;其次此类IP的价值较高,难度也较高,对初创公司而言一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积累。
未来IPGoal将在这个方向继续发展,并作一些延伸,例如开发PCI Express、千兆以太网、 HDMI和Rapid IO的物理层IP,以及更高频率、更高速度、更高精度的数模/模数转换器IP。从工艺上来说,我们已经拥有0.18微米的主要IP,现在正在向0.13微米移植,我们已经开始涉足90纳米工艺的IP,65纳米工艺也在关注之中。
我们不仅向客户提供IP,根据客户的需求,还可以为客户完成整个芯片的设计。我们把这种合作模式称为“Spec Signoff”,即客户和我们一起完成芯片规格的定义,而随后的整个设计过程由我们单独完成,最后向客户提交整个芯片的GDS文件。
我觉得中国的模拟IP市场会越来越大,如果IPGoal做得好,完全有机会做到世界领先,因为在模拟这个领域还没有真正的垄断者。通过我们团队长期的积累和代工厂的支持,IPGoal将成长为世界一流品牌。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消费类电子的模拟IP平台,并计划在两年内完成通信类和数字电视类产品需要的各种模拟IP。
作为中国最大的数模混合IP提供商,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做到现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IP不仅是卖技术,技术是一个基础,而服务才是我们能做到今天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IP交易并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怎么整合涉及到很多交互工作,比如需要完全理解对方的需求和对方的语言。实际上我们不仅仅提供IP,还会提供很多参考意见,包括外围设计、整个芯片的布局和底层规划等。我们还提供IP以外的服务,以确保客户的设计成功。
IP最大的问题就是使用。从客户的角度来讲,他永远无法知道这个IP是否正确。很多时候,客户选择我们的IP主要基于对我们团队的信任。因此我们一直很小心,以保证每个项目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长久的信任,这就是品牌的效应。
独立IP提供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模拟IP最大的挑战就是必须和生产工艺紧密结合,如果客户选择不同的工艺,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硅验证。事实上,我们的IP都在主流的代工厂进行过流片验证。
模拟IP需要不同于数字IP的验证方法。一般我们会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提供仿真模型;另一种就是提供测试板,将我们自己流片成功的芯片与客户的FPGA接口相连,把整个系统搭建起来进行验证。真正的困难在于接口,其实这与数字IP并没有差别,都需要清楚了解接口定义。接口和规范的定义非常关键,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的规范,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修正一些要求。模拟IP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个IP都需要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因此我们与客户之间需要经常交流,有任何问题都要随时沟通。
您如何看待IP保护和中国半导体IP产业环境?
我认为法律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很难有效执行,我们主要是靠技术手段来保护自己的IP。技术手段保护就是客户不需要拿到GDS文件,双方的版图都是在晶圆厂或光罩厂做合并。其实,模拟IP具有无法事先验证的特殊性,不能像数字IP那样可以通过FPGA来验证,因此非法使用模拟IP的风险非常大。这正是模拟IP最大的特点之一,即原厂技术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我一直认为代工厂对半导体IP产业的发展起关键作用,而且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下去。如果代工厂不能成为一个公正的裁判,那么目前的这种IP商业模式是无法实现的。
中国的IC设计公司主要活跃在消费电子领域,他们知道产品上市时间的重要性,购买IP可以极大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减少技术风险。如果自己开发,用一两年的时间可能还做不出来,而那个时候市场机会也将丧失殆尽。中国的IC设计公司在购买IP的观念上正在改变,直接购买IP的公司现在越来越多。
您如何看待中国半导体IP提供商的发展机会?
就中国国内市场来说,我们的IP供不应求。本土公司缺乏模拟IP的积累,他们对模拟IP的需求非常大。对于开发新产品的公司来说,通常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购买IP,他们不太可能会花一两年时间从头去做音频编解码器或USB收发器。因为模拟的东西一定需要经过流片验证,如果他们自己去做验证,这个流程所花的时间会很长。
据我所知,中国本土所有在做系统级IC的公司都在购买IP,花钱买IP的观念已经为IC设计公司所普遍接受。另外,大陆以外的公司也已经愿意购买我们的IP。尤其在亚洲,我们做了很多业务,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韩国。据我了解,欧美地区对IP也有非常大的需求,只是我们暂时还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资源去开拓这个市场。
混合IP的整合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因此本土IP提供商在地理上的优势十分明显,技术支持、语言交流和人员往来非常方便。而国外的混合IP提供商在中国没有技术支持队伍,因此他们的服务成本很高。
当然,现在本土IC公司规模普遍较小,产品批量低。但是大家都在等待一个机会,我相信再过两三年,中国将出现规模很大的IC公司,而且其中一定有我们的客户。很多本土IC设计公司雄心勃勃,他们实实在在地在市场上打拼,我们非常看好这些公司的发展前景。随着中国IC产业的发展,我相信IP提供商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人物引言:
“做IP就像做服务业,需要为客户提供大量的技术支持。”
“做IP不仅是卖技术,服务才是我们能做到今天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邹铮贤
四川登巅微电子(IPGoal)有限公司
总经理
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
1988-1992年华中理工大学本科
1993-1995年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1996-2002年赴新加坡工作
2002年底回国发展
2004年正式成立四川登巅微电子有限公司(IPGoal Microelectronics)
作者:蒲文清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