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海尔IC总裁畅谈创业历程与产业环境变化

2008-6-12 09:13 2491 3 3 分类: 工程师职场

作者:赵娟
zf0806-2b.jpg早在1981年,现任上海海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CEO兼总裁的张晓诗先生就取得了美国Loyola Marymount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从毕业后进入CPU/MCU界起,他几乎见证与参与了近代CPU/MCU的整体发展史。在本次精英访谈中,我们请他和我们一起分享海尔IC的现状、自己的一些创业历程、以及他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一些见解。

目前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产品的主打特色招牌是什么?


我们公司是在2000年底由海尔集团成立,2004年吸引了风投进入,目前专注于8位MCU。我们的通用型MCU产品适用于广泛的领域,尤其是那些需要高可靠、高抗干扰特性的应用领域,例如白色家电、电动车、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电表等等。

在家电应用中电力线上的干扰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例如电表,甚至可能会受到隔壁家开关冰箱的影响。由于被控制的东西接在电源上,所以都需要高的抗干扰性能。我们是从硬件描述语言开始设计CPU架构,直到后端布局布线都是自主完成的。我们用了3年时间解决了抗干扰问题。除了做到宽泛的工作温度外,我们的MCU系列具有极佳的电磁兼容能力:芯片级ESD达到4kV,EFT超过4kV/2.5kHz。没有悬念,家电是我们目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除了家电应用,我们关注的另一个潜力领域包括汽车领域。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BMW会在自己的汽车上用到几十甚至几百颗独立的MCU,以便保证汽车的可靠性。这样假若在发生车祸的时候,由于独立采用不同MCU,前车窗的损坏就不会影响后车窗的打开等。在中国汽车电子方面,我们看到的机会主要集中在车载电子方面,例如车窗、防盗系统、倒车雷达、遥控锁、音响等方面。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厂商和我们在合作。

另外我们持有数十项的专利。除了OTP程序存储器,目前推出的FLASH MCU针对了各种高低端应用,容量从4K-32K不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指令架构采用的是16位的,所以其8K的容量实际是8KX16bit,而不是8X8bit。

除了纵向发展拼性能,我们在横向发展方面也把更多的功能集成到MCU中来,比如ADC、看门狗、Timer、PWM、比较器、加密、晶振等。

另外,目前海尔IC基本上所有MCU都带LVD以及SPI等外设接口,这是其它一些本土产品所不具备的。

公司是否考虑进入16位和32位领域?

随着需求变化,在一些应用中微控制器升级到16位或更高,但与此同时,8位器件的处理能力和集成水平也持续提升,在内存、外围设备、I/O和系统功能方面,所有现有的微控制器系列都存在不同配置。我们近期重点还是会关注在8位MCU方面,毕竟,8位MCU在数量上和营收上都超过了整个MCU市场的一半以上。未来它们还将变得更紧凑、成本更低,容量和灵活性也将进一步提高。

早在1977年,我就曾在美国开发过16位的Mini Computer,80年代左右也进行过32位CPU的开发,工作内容涉及架构设计和设计实现。记得当时我们还停留在CP/M操作系统时代。所以我很有信心,如果海尔IC想进入更高位MCU的话,在技术上是不存在太大挑战的。对我们来说,保持品质才是头等大事,当然未来我们也会看需求来决定何时进入16位和32位领域。

请谈谈您与合作伙伴创建Meridian Semiconductor公司的情况?这些年中美的创业环境分别有怎么样的变化?

1989年我和合作伙伴创建了Meridian Semiconductor公司,并担任副总裁。我从1989年~1996年一直在Meridian工作;在此期间,开发出了兼容Intel 486/586 CPU的处理器,当时能做到兼容80486的公司在全球来讲也没有几个,我们用FPGA做的原型是4~5块16英寸×16英寸左右的板子。1992年,我们把它授权给了当时还没有走上晶圆代工道路的台联电,付运量超过了百万颗。这块CPU不仅仅只是原型, Windows 3.1和Windows 95都可以在实际中基于该CPU运行。而且,其性能也是英特尔同期产品的1.3倍。

当时研发这块芯片的时候,我们的主力团队仅有4个人,其中包括3个硬件工程师(我就是其中之一)和1个软件工程师,共花了大概2年的时间。而英特尔的产品则是投入了200人*年的物力。当然,这款产品最终还是没有与英特尔对抗成功。但是这个经历给了我很多经验。

从创业环境方面来说,台积电、台联电的发展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惠普则是从上世纪60年代进入小型计算机领域,至于英特尔,其发展轨迹则是沿着4004-4040-8008-8080,再往后才是人们熟知的286、386微处理器。仅包含2000多个晶体管的4004堪称世界上第一块个人微型处理器,我记得英特尔当时利用它做了款计算器,并整合了一个读程序的读卡器,由此开始了自己的CPU之路。

那时候在美国很容易找到做CPU的人才。而我们现在挖一个资深的设计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相比于当初的美国,今天的互联网平台使得中国很容易接触到更新的前沿技术,所以,有理由相信我们技术前进的步伐会更快一些。

您曾在1999年新创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现状如何?目前在中国,您认为适合半导体初创公司发展的有哪些领域?

Waveplus公司是我在台湾创办的,专注于家庭网关,蓝牙,以及802.11等,我主要负责整个公司的管理工作。2000年前后正是全球对无线应用需求较大的时候,互联网的出现相继带动了MODEM、ADSL、以及家庭网关的需求,而家庭网关盛行后又带动了802.11的突飞猛进。该公司最初就是从家庭网关入手的,然后顺着需求发展成长起来的。

虽然我早期的专长是做CPU,但也对DTV、RFID、无线系统等领域做过一些研究。当然,对于无线系统,我还没有达到去直接设计产品的地步。我认为在无线系统中,基带和MAC都是一些数字逻辑的东西,而RF部分则是完全不同的领域。

对目前中国的IC设计公司来说,我认为机会点在于开发适合中国本地市场需求的产品,例如消费类电子、通讯等方面都大有前景。还有就是3G标准为中国手机产业带来的机会。不过难的一点就是一些领域需要技术的积累,例如无线方面,他们都需要有一个技术的传承。

您怎么看待中国本土初创公司遭遇专利官司的现象?

即使是美国,它在知识产权(IP)方面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完善的,法律规程很复杂。从中国目前的IP环境来看,我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可避免的,海尔IC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遭遇了和国际巨头一些知识产权官司,对此,我认为,MCU产品pin-to-pin是合理的,否则就叫做垄断了,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保证自己的版图和IP和别人不一样。当然,除了确保自己的版图和别人不一样,还一定要加强对自己IP的保护,这样我们才能走的更稳健一些。

另外,对于专业的CPU设计来说,我反而认为正向设计会更快一些,因为不必担心侵犯他人的版权,设计者也会做的更安心一些。而且,如果是从反向设计出发,详细了解他人的版图,架构等,反而会限制自己的开发思维。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3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