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的H.264学习历程

2008-6-24 16:52 2456 5 6 分类: 软件与OS
现在自己对学习H.264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所以写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1、第一个阶段:


学习H.264,首先要把最基本最必要的资料拿在手里。这些资料我都放在群共享的《H.264学习必备》(这是我自己打的一个压缩包,内容包括:标准文档+ 测试模型+经典文章)里了。怎么使用《H.264学习必备》呢?首先看里面的《H.264_MPEG-4 Part 10 White Paper》,看完之后再看《Video coding using the H.264 MPEG-4 AVC compression standard》和《Halsted.Press.H.264.And.MPEG- 4.Video.Compression.Video.Coding.For.Next.Generation.Multimedia.eBook-LiB》,然后可以看《Overview of the H.264_AVC Video Coding Standard.pdf》。这三篇文章看完后,你应该对H.264的整体框架有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了。这个时间可能只需要花费你两周左右的时间(对于我这样的笨蛋好像是要这么长时间的。如果你碰巧用了比这个时间还长的时间,那并不说明你比我更笨,只能说明你肯定天天陪MM聊天去了。呵呵~~~)。


2、第二阶段:


然后你就可以看代码了。这个时候你最常用的工具就是《H.264学习必备》里的标准文档和测试模型。看代码也有讲究。并不是像我开始那样看得那么仔细,结果后来才知道远没有这个必要。正如peter李说的:看代码也要先从整体框架入手。先搞懂H.264的整体框架在代码里是怎么分布的,一个功能模块的前伸模块和后继模块是什么。也就是搞清楚整个代码流程。这个阶段对标准文档的使用可能很少。


3、第三阶段:


然后你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开始以此为中心研究这个问题。你研究问题的时候应该是联系测试模型来研究,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仔细看代码中对这个问题的实现了。这个阶段我绝对支持你一行行代码跟踪,一个参数一个参数地跟踪。而代码中不懂的地方可能需要查标准。这时你再来看标准文档就有了针对性。也因为能将标准文档和代码对应起来,从而看标准文档也不觉得有太大困难,也能明白标准文档说的是什么问题,在测试模型中是如何通过代码实现的。在这个阶段中,会牵连到很多H.264的相关知识,这样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你会对H.264的内容认识越来越多。而你也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最终走上了缔造中国人的H.264的光辉大道,呵呵~~~




  • ==========【注意事项】==========

    1、切忌将代码和标准文档独立开看,否则,你的困难会很大(当然可能是因为我太笨了,对于“甜菜”的你可能无论怎样都能应用自如。呵呵~~~)。
    2、对于刚开始接触H.264的人,切忌直接看代码和标准,哪怕是将标准和代码结合起来看,你也会不太顺利。换句话说:在没有了解H.264整体框架之前,你最好什么都不要做。
    3、你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参加讨论,以及帮助别人找答案(当然是在你觉得别人问的问题你似曾相识的时候)是一个浪费时间的过程。因为你参加讨论,特别是你帮别人找答案的时候,很多你似是而非的问题却能够得到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4、学问,学问,即要问也要学。不要养成自己的依赖思想。其实你在自己查资料的过程中,也会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会知道某个问题在哪篇文章里能找到答案,或者收集到更多相关问题的有价值的文章……而且自己查到的到底比别人告诉的印象深刻。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1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172312 2010-4-22 17:18

你的群共享在哪里?叫我想下载
相关推荐阅读
jerryzhang8023_976580426 2009-09-20 12:26
云计算推动,节能以太网技术将诞生
“移动终端正从目前50Kbps的GPRS链路连接到互联网,升级到数Mbps的3G/3.5G速度连接到互联网;任何媒体都将可以实时访问任何内容。这些新兴应用将带来海量的传输和海量的数据处理,也使得无线业...
jerryzhang8023_976580426 2009-09-20 12:25
“物联网”可能进入3G应用:技术瓶颈待破
“物联网”概念16日继续受到市场热捧,申万电子元器件指数上涨3.09%,位居行业涨幅榜第一。分析人士称,物联网在我国其实早有应用,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但是物联网的全面普及将是一个十...
jerryzhang8023_976580426 2009-09-20 12:21
NEC电子全球首推支持USB3.0的主控系统芯片
NEC电子日前完成了支持USB3.0的系统芯片的开发,全球率先推出USB3.0系统芯片”uPD720200”,并于今年6月起开始提供样品。USB3.0是在电脑、数字家电、键盘、鼠标等电子产品领域广泛使...
jerryzhang8023_976580426 2009-06-18 18:32
基于扫描的DFT对芯片测试的影响
基于扫描的DFT对芯片测试的影响来源:电子设计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玲玲 周文 夏宇闻\巨数微电子公司 徐微 邵寅亮2006-04-24         引言       随着ASIC电路结构和功...
jerryzhang8023_976580426 2009-03-29 20:52
叫板ARM、MIPS,可配置处理器走向何方?
与市场上大名鼎鼎的ARM、MIPS相比,Tensilica(泰思立达)公司还是个小角色。其位于北京南湖东园博泰国际40平米左右的办公室里,只有寥寥数人。初次见到其中国区代表李冉,显得形单影只。让人不禁...
jerryzhang8023_976580426 2009-03-29 20:50
可配置处理器将逐渐取代硬连线处理器
今天的便携式电子正经历着在性能增强和设备融合方面日益加剧的螺旋式变化。从前只能拍照的数码相机,现在不仅分辨率提高了四倍,而且还能摄像以及播放MP3文件。如今的手机拥有蓝牙技术及彩屏,也可以拍照并播放M...
我要评论
1
5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