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接地讨论 _3_地线策略目标

2010-8-2 18:48 2609 26 26 分类: 消费电子

上一篇:《接地讨论_2_传统汽车电子模块的地线概述》


这是我写的章节内容,大家如果有想法我可以改正,因为我也在努力修正自己的想法,使之更完善。

论及这个话题,我参考了不少文献,其中以武晔卿老师在他的博文《电子技术的老生常谈——接地》的论述最为精简和通俗。简而言之在模块中指定地线的策略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不同的电路之间产生干扰导致某些功能的异常,对于模块的地线策略的目标主要是实现以下的两点:低阻抗回流路径和地稳定,如图所示。

1.jpeg


地阻抗低和地稳定

① 低阻抗回流路径:不同的电路中有不同频率、不同电流和不同类型的信号,从信号源供电开始到处理电路内部,最后通过地线回流。为了保证电路接受到的信号符合要求,必须给每个信号予以较低的阻抗的回流路径。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元器件晶圆至封装引脚、印刷电路板连线、导通孔和其他连接导体都存在一定寄生的感抗和其他非理想的寄生参数,因此信号在低频的情况和高频的情况完全不同。这里需要以阻抗的概念去思考问题,对于较高频率的信号予以高度重视。

② 地稳定:模块的负载如果是感性负载,特别是类似较大感性的直流电机或者在功能上有堵转的电机(门锁电机),在关断瞬间存在着很大的浪涌电压,在设计中我们会加入TVS等环节作为低阻抗的路径,但更为重要的是整个地平面也必须是低阻抗路径,将电压浪涌的能量进行充分的吸收,地平面的阻抗要足够的小以至于尖峰电流通过的时候不会产生很大的电压干扰。换言之,如果地线作为参考电平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大的波动,即使供电电源稳定的情况下,整个芯片的电压就会随之产生剧烈的波动。

由于在整车系统中线束布置的复杂性限制,通常会使用很长电缆连接模块并且模块的很多负载和开关都是通过不同的返回路径连接的,因此无法考虑整个信号的返回路径;甚至无法控制模块的地线引脚输出以后的连接是否是高阻抗回路还是足够的低。因此对于汽车电子模块而言仅仅专注于内部的电路板级的地线处理,整个的地线策略都是围绕着每块功能电路的低阻抗和模块的地线稳定这两个目标展开的。

如果地线布置不合理,不满足以上两个要求,往往就会遇到地线干扰的问题。

⑴ 共地阻抗耦合干扰:狭义而言共地阻抗耦合干扰是指不同的信号类型和大小的电流都往同一条回流路径返回至一个出口,在返回路径上形成相互干扰。如图8.1所示,即使为不同的信号设计几条回流路径,假定初始的阻抗都是一样的,那么也会因为电流的大小不一致使得大电流同时从这几条路径上同时经过而引起敏感信号的地电位抬高,如果是开关性的大感性负载的瞬时电流在敏感信号的返回路径上回流,那么在采样的时候单片机获取的电压就远远偏离了真实的电压,引起很大的误差,对整个模块的功能而言可能是灾难性的效果。

⑵ 地环路干扰:同样的在上面的图形里面,在其中一块电路受到共地阻抗耦合干扰的影响的时候。电阻的不平衡性使得不同的走线的电流不同,每个地线上会产生点位差,如果两块电路之间有存在的信号连接的时候,信号之间由于地线间的电压差会产生额外的差模电压误差,造成电平的不兼容等影响。

2.jpeg


图 共地阻抗耦合干扰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步骤就是进行电路的回流路径的区分,根据电路的功能以及信号的特征为每部分区分出工作数字地、工作模拟地、工作功率地和工作噪声地四种不同的回流路径。根据这些地线的划分,可以得到整个地线的布局:

①工作数字地:是数字逻辑信号的返回路径,包括单片机逻辑信号、时钟信号和通信总线上的返回路径,其工作频率高会产生一定的地弹噪声。

②工作模拟地:是敏感信号和小信号的返回路径,包括弱信号检测电路、传感器输入电路、前级放大电路和单片机模拟电源等,这些信号的特点是电压低、信号幅度弱并且幅值代表信号的大部分信息,特别容易受到干扰而失效或降级。

③工作功率地:是大功率信号的地线,包括大功率输出的电路,工作电流都比较大,容易在地线上产生一些压降和干扰。

④工作噪声地:包括电动机、继电器和电磁阀等感性负载,在开关的时候会产生火花或冲击电流,会在地线上耦合产生严重的干扰。除了要采取抑制、屏蔽和隔离技术外,地线必须和其他工作地线分开设置。

将他们进行划分以后,就需要考虑是否需要使用一个较为完整的地平面,作为整个模块地线引脚的低阻抗区域,而把上述的四种地线与之做出正确的连接,特别是工作噪声地的处理。当然很多文献直接要求进行不同信号的分割,可能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可能是有效的,但是在汽车电子中,往往首要的是保证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地平面,因为大多数的模块都是采用四层板的方式来工作。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1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1724555 2015-2-10 09:46

OK

用户1163026 2011-8-1 09:34

谢谢,同时祝贺新书出版!

用户1618141 2011-7-29 17:18

http://forum.eet-cn.com/images/attachments/blog/118_20110426.JPG 博主好年轻啊.

yzhu05_597603602 2011-7-29 17:06

我爸妈是不会用电脑的,我每天都会和他们通话聊聊。岳父母远在四川,都会看我的博客文章,但是一般我很少和他们电话,由我老婆完成,大概的原因就在于此

用户1406868 2011-7-29 15:27

看来很多楼主的博文,楼主确实很强, 但是从博文的字里行间感觉搂主像入赘的一样,总是提岳父母,并且还是重点提起。

用户1040792 2011-7-29 13:26

支持博主!

用户1576122 2011-7-29 10:48

终于快等到书出了,到时候一定要发博文说一下,然后去买一本什么的

用户1277994 2011-7-29 08:18

感谢博主,另外也要恭喜您。
相关推荐阅读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43
电池管理芯片分析
  在这里首先需要向Davide Andrea / LiIonBMS.com表达敬意,他把大部分能收集的数据都收集到了。从他的角度来看,给出了参考建议,也给出了ASIC的参数(http:...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42
电池管理的架构概览
  今天开始对整个架构进行初步涉及,LT的工程师在《BATTERY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FOR HYBRID/ELECTRIC VEHICLES》一文中提及了四种...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40
电池管理的未来可能的技术2
  朱玉龙 汽车电子设计 继续整理余下的部分,这里主要介绍采集部分比较有新意,如建模和控制和测试部分比较传统,就略去不提,有兴趣可以自行查找。 ...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38
电池管理未来可能的技术1
  我在和同学王嵩聊的时候,谈到国内对于测控两端的投入太少。从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言,往智能化的路子,必须是从传感器、数据融合和有效控制开始的。这里,主要收集一些新的电池管理的技术,从美国的研...
yzhu05_597603602 2014-12-02 20:50
【一周推书】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又到周五了,新年将近了。 今天推荐的是一本经济学的书籍,<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在经济学领域,只能说是去理解不同人的想法,宏观看热闹,围观看各位老板...
yzhu05_597603602 2014-11-20 17:04
电池系统集合
感谢Google,费了2天的功夫,把30余款车的电池系统尽可能的从安装位置、电池系统外形、开盖照片、分解图、模块图和单体情况大概搜罗一下放在表格里面做对比。基本数据如下: 风冷vs液...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1
26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