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两年前在学校做项目后提交的心得体会,看着这些熟悉而又生涩的文字,感慨万千。
=============================================================
从零开始
第一次进实验室,我们写程序让数码管显示“1”“2”两个数字——花了两个下午,还烧坏了不少器件。因为之前设计的都是理论性的东西,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当数码管不工作时,我们利用示波器测试单片机的串行输出的波形;确定串行输出正常后我们又一个管脚一个管脚地测试数码管是否工作正常;甚至我们都怀疑是不是因为导线而导致的时序问题……第一次进实验室我们能确定的只是通过验证排除硬件没有问题,于是我们回去好好研究了程序,才发现是初始化单片机串行输出时出了毛病。第二次我们满怀信心到实验室去验证是又发现显示的都是乱码——又是哪出问题了吗?调试的过程中,我们在程序中输入不同的数据,又发现似乎还有一定的规律性,突然恍然大悟——是不是移位寄存器与数码管的引脚接反了?重新搭好电路之后果然数码管正常工作了!!现在回看这段经历,觉得数码管的显示是最简单的实验了,但是我觉得我们学到得远不止这么简单:进实验室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毛主席教导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在书本上看到的只是一些死的东西,具体运用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要理论联系实际,数码管之所以显示乱码是因为我们搭的电路是完全按照资料上搭的,而按照我们的设计,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反接才能正常工作。
带着这些经验我们开始了温度计的数据读写模块...
...... ......
在整个制作过程当中,大家合作得很默契。从开始决定用单片机来实现之后(本来打算用138、161、160这些东东实现,很傻很天真),我们每个人都花了充分的时间、精力来讨论、制定我们的目标;从一开始的程序研究到后来的电路问题分析,每个人都最大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为温度计的制成做了最大的努力。虽然在制作过程中大家偶尔会有争执,但是大家都很尊重自己的队友,我想这不是仅是尊重他的想法,更是尊重他的劳动,尊重他的工作,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团队,才能进行更高效率的合作;此外,通过不断的交流,我们对整个系统的制作方案印象更为深刻,无形中也提高了我们的效率。最后,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在制作温度计的过程中,我不仅从课堂上老师那学到了不少知识,还从网络、图书馆获取了很多信息。可以说我们学习单片机是从零开始的,但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学到了单片机的很多知识,并成功地做出了这个数字温度计。
......
=========================================================
现在想来,可以用"指路性质"来形容两年前这个项目。我意识到自己的兴趣在于代码和硬件之间,或者说是"软硬皆施",所以后来选择了PGA之路;意识到一个好的团队中最好每个人都要那么两把"刷子",除了我之外,ZZ,ZLM,CSL的战斗力都很猛,所以选择了现在的团队;意识到好的设计都建立在对各方面基础(protocol,datasheet...)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所以现在会注重每一个point...
最后ps一张很有意思的图--验证我们那玩艺在负温度能否正常工作:
ash_riple_768180695 2009-4-30 12:54
tengjingshu_112148725 2009-3-10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