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pblog.cqvip.com/user1/3643147/
HotWC3已升级到128位流密码体系。
点击直接运行: 128位HotWC3/CRC通用网上演算器V3.08
王老在某次邮件中指出:
您说的“原理图”我知道,不过太繁琐。我画的也不是程序流程图。
“流密钥生成器”我做的与钟控、走停流密钥伪随机生成器相似。
总之是想得到“无限周期”的密钥流。
图中的子密钥流主要为CRC核的各个参数都提供一个独立的密钥流。
本来CRC就是单向的,但知道了CRC密钥就可逆了。
像A5密码是由3个密钥流组成的,它的核只是简单的xor,而 HotWC3的核是CRC
故可为CRC核的各个参数都提供一个独立的密钥流。
这就是我选择CRC做核的主要原因,这样破解HotWC3只能穷举,因为CRC的参数很多。
又由于CRC可“任意碰撞”,即冗余的原因。
一对多或多对一导致即使知道全部明文与密文对也无法知道CRC 密钥。
CRC本不能作为密码,因为它是单向的,但若加密和解密双方都知道密钥流即生成方法,
则加密和解密都是很容易的,反之不知道密钥流则无法解密。
现列举加密和解密程序片段:
/*
右移crc8正算法:
初值:crcvalue
权值:crcval
明文:crcbyte = 输入
结果:crcvalue = 输出密文或下次初值
*/
function crc8r(crcbyte)
{
var i;
crcbyte &= 0xff;//明文,它在正运算中的作用是提供跳变标志
//密文=CRC编码矩阵[初值,明文]=CRC编码矩阵[上次的密文,明文]
//密文=CRC编码矩阵[0, 初值 ^ 明文]=CRC编码表[初值 ^ 明文]
//密文=CRC编码矩阵[0, 上次的密文 ^ 明文]=CRC编码表[上次的密文 ^ 明文]
crcvalue ^= crcbyte;
for(i = 0; i < 8; i++){
if (crcvalue & 0x01)
{
crcvalue >>>= 1;
crcvalue ^= crcval;
if (checkbox.checked)//可逆选择,不选择将不可逆,主要验证权值可逆的“论据”
crcvalue |= 0x80;//强行可逆
}
else
{
crcvalue >>>= 1;
}
}
crcvalue &= 0xff;//输出密文(下次的初值)
}
/*
右移crc8逆算法:
初值:crcvalue
权值:crcval
密文:crcbyte
结果:crcvalue = 输出明文
*/
function discrc8r(crcbyte)
{
var i;
crcbyte &= 0xff;//初值
//明文=CRC解码矩阵[初值,密文] = CRC解码矩阵[上次的密文,密文]
//明文=初值 ^ CRC解码矩阵[0, 密文] = 初值 ^ CRC解码表[密文]
for(i = 0; i < 8; i++){
if(crcbyte & 0x80){//CRC正运算时隐含告诉过需要X8权的XOR运算
crcbyte ^= crcval;//0x8C;//CRC=X8+X5+X4 D7(X8)的XOR被下句移位破坏
crcbyte <<= 1;//与正运算移位相反才能还原
crcbyte ^= 0x01;//强行可逆
}
else
{
crcbyte <<= 1;//与正运算移位相反才能还原
}
}
crcvalue ^= crcbyte;
crcvalue &= 0xff;//输出明文
}
祝好!
XXXX XXX 2009.8.10 1:15
我们可以发现:
密文 = CRC编码表[初值 xor 明文]
明文 = 初值 xor CRC解码表[密文]
固有:
明文 xor 初值 = CRC解码表[密文]
则:
密文 = CRC编码表[初值 xor 明文] = CRC编码表[CRC解码表[密文]]
明文 = 初值 xor CRC解码表[密文] = 初值 xor CRC解码表[CRC编码表[初值 xor 明文]] = CRC解码表[CRC编码表[明文]]
故:CRC编解码矩阵或CRC编解码表是可逆的。
CRC算法做CRC密码的加密强度不高的原因:
根据上述推导,“CRC编解码表”实际就是在CRC密钥(CRC权值和方向)确定时的置换序列。
由于CRC初值=上次CRC密文,故有:
密文 = CRC编码表[上次CRC密文 xor 明文]
明文 = 上次CRC密文 xor CRC解码表[密文]
故在解密CRC密码时,“初值”只是一种摆设而已,其强度只能由CRC密钥(CRC权值和方向)确定。
那么若CRC初值不等于上次CRC密文,则CRC密钥将由三部分组成:CRC初值、CRC权值和CRC移位方向。
HotWC3就是根据这个思路来达到HotWC3密码的“一次一密”即CRC初值也在随机变换,增大密钥实用长度。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