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康——亲历50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的著名学者、行业评论家。
1958-1963 浙江大学半导体专业
1963-1987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 计划处长
1987-1995 中科院东方科技公司 总经理
1995-2002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中国) 技术服务总监
2002-至今 应用材料公司 顾问
安邦咨询公司 顾问
电子产品世界 编委
半导体科技 顾问
曾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00篇以上如:近期有台湾存储器业的梦;全球12英寸生产线的进展;全球代工竞争力分析;工业变革时代谁将真正受益等。
最近,美国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协会(SEMI)的一篇报道称,由于IC(集成电路)需求迅速增加,中国将在今后4年(至2008年)建造20个新的半导体工厂。国内各种媒体纷纷转载这条消息,国人也备受鼓舞。然而,从市场需求及资金来源等分析,笔者觉得可能性不大。
事实上,SEMI这一预测与另一个国际著名半导体产业研究机构iSuppli的预测大相径庭。6月14日,iSuppli在“电子新闻”的《中国代工业将面临缓慢增长》一文中称,如果以10.3%的年平均增长率计算,中国2008年IC代工业销售额将为33.6亿美元,与2004年的23.1亿美元相比,差值约为10.5亿美元。假设这一部分增量全部由新建芯片生产线来完成(实际上现有的芯片生产线也有扩容能力),顶多需要7条8英寸生产线便能实现。
另一方面,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资金将让20个工厂的设想成为泡影。
通常认为,如果建一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月产能2万~3万片,至少要投资10亿美元,如果采用旧设备,资金量可减为1.5亿美元。建一条6英寸芯片生产线(旧设备),投资至少需要3000万美元;如果是12英寸芯片生产线,投资要在15亿美元以上。
资金从何而来?通常的方式是国家入股、银行借贷及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从中国目前的状况看,国家入股的可能性小,更大的可能是银行借贷及IPO。
IPO是国际高新科技产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大多数国外半导体大型工厂是依靠这一渠道成长的,但中国有其特殊性。尽管部分企业能够在内地A股上市,但融资额太少,仅1亿~2亿元人民币,可谓杯水车薪。如在中国香港或美国上市,难度较大。已经上市的中芯公司与无锡上华的股票价格一直低迷,成交量非常小。
这也是华虹NEC、上海先进等国内著名半导体公司持续观望的理由。
即便上市公司能够顺利融资,也未必能够支撑久远。因为,比融资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如何实现持续赢利,并给予投资者合理回报。
至于银行,除了目前利率高,贷款也难拿到。国内银行自身正在酝酿上市,对于风险的考虑远比以往谨慎。而对国外银行来说,中国半导体公司似乎还未曾获得过它们的贷款。以中芯为例,半年过去了,美国进出口银行至今仍未解除对其贷款计划的无限期搁置。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