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带利用率的概念:所传输的信息速率与系统带宽之比值,单位为bit/s/Hz
1) 在部分响应系统中的相关编码不是指卷积编码之类的纠错码。纠错码属于信道编码 (英语里称为 Channel Coding),而你所说的属于线码 (英语里称为 Line Coding) 。线码的目的是在传输的符号之间引进相关性,减少符号之间的突然变化,使得线路上所传输的波型更圆滑,从而使信号的频带变窄。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往往需要增加符号的数目,比如,原来的 BPSK 只要 (-1, +1) 两 个电平的,编码后需要 (-1, 0, +1) 三个电平 (甚至更多的电平)。j结果在同样的信噪比之下,编码后的误码性能比不编码的差。所以,线码的目的是牺牲一些误码性能来改善频带利用率。这与信道编码恰恰相反: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牺牲一些频带利用率来改善误码性能。
2) 在一个 M-进制的系统中,M 越大,每个符号所携带的比特就越多,而信号带宽与 M 无关。所以 M 越大,在同样的带宽下每秒钟内所传的比特就越多,频带效率当然就越高。但是,M 越大,为了达到同样的误码率所需要的信噪比就越高,就要求发射更高的功率,消耗更多的电源。所以 M 也就受到了限制。实际应用 (如在 Cable Modem) 中 M="256" 的 QAM 也是用得很多的。
主要是看你以什么为参考。如果假设比特率 (Rb) 已经给定不变,当然 M 越大,符号率就越低,带宽就越窄。反之,如果假设符号率给定不变,那么带宽与M 无关,而且M 越大,每个符号所携带的比特数就越多。我说的是后一种情况。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