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 工程师们,计算一下你们的职业性价比吧”一文,想说两句,欢迎大家讨论。
我在一个全球500强的公司工作了近十年,职位是Sr.工程师,小有资格说一说。
性价比,是个很有时间观念的词。早了或者晚了都有可能让我们工程师很心痛。据个例子,以前研发背投的那些电子工程师,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解决了很多问题。从工程师的角度来说,他们没有错。但是,我们从结果来看:因为被液晶证明背投没有任何生存的空间,这个残酷的结果导致一个和个人情感向悖的结论:工程师没有任何的性价比。
这里,不得不佩服老美。他们普遍认为,一等生,去金融,二等生去做医生律师,三等生去做工程师。国内的现状和老美的想法颠倒过来。一等生做了工程师...... 这也没什么不好,有需求,既合理。
其实,没有必要引导我们的工程师去比性价比。你多了2K,我少了1.5K,像小朋友过家家的感觉。这能改变什么?能让我们的生活状况有质的改变?能让我们在下一个金融危机的时候,不紧张?
个人觉得,有可能的话,多多引导我们工程师去比比发展潜力,提升创造力,为自己真正的思考。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来表达我的观点:
跑得快的马和跑得慢的马,哪个更好?
答案:取决于方向。
用户1623835 2012-4-3 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