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少走弯路的十条忠告,共勉(转载)

2006-12-19 13:42 5235 10 10 分类: 工程师职场

少走弯路的十条忠告,共勉(转载)




如何在涉世之初少走弯路,有一个好的开端,开始一番成功的事业?以下是一些先行者积累
的10条有益的涉世忠告。好好地遵循、把握这些忠告和建议吧,比起所学的课堂课程来,它
毫不逊色!
 1. 买个闹钟,以便按时叫醒你。 贪睡和不守时,都将成为你工作和事业上的绊脚石,任
何时候都一样。不仅要学会准时,更要学会提前。就如你坐车去某地,沿途的风景很美,你
忍不住下车看一看,后来虽然你还是赶到了某地,却不是准时到达。“闹钟”只是一种简单
的标志和提示,真正灵活、实用的时间,掌握在每个人的心中。
2.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 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
,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不要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不要雨天烦打伞,不带
伞又怕淋雨,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
 3.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 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年轻人嘻嘻哈哈、打
打闹闹惯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有时连
一个可以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千万别浮躁,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
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而去做无聊无益的事情,
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4. 走运时要做好倒霉的准备。 有一天,一只狐狸走到一个葡萄园外,看见里面水灵灵的葡
萄垂涎欲滴。可是外面有栅栏挡着,无法进去。于是它一狠心绝食三日,减肥之后,终于钻
进葡萄园内饱餐一顿。当它心满意足地想离开葡萄园时,发觉自己吃得太饱,怎么也钻不出
栅栏了。相信任何人都不愿做这样的狐狸。退路同样重要。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点滴积累
,水到渠成。有的东西今天似乎一文不值,但有朝一日也许就会身价百倍。
 5. 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 有的人眼睛总盯着自己,所以长不高看不远;总是喜欢怨天尤
人,也使别人无比厌烦。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中甜?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而应像水晶一样
透明,太阳一样辉煌,腊梅一样坚强。既然睁开眼睛享受风的清凉,就不要埋怨风中细小的
沙粒。
6. 管住自己的嘴巴。 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
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每天下班后和你的那
些同事朋友喝酒聊天可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中间往往会把议论同事、朋友当做话题。背后
议论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些会降低你的人格。
7. 机会从不会“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别人会得到。 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
寄希望于“机会”。机会只不过是相对于充分准备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言的。也许,你
正为失去一个机会而懊悔、埋怨的时候,机会正被你对面那个同样的“倒霉鬼”给抓住了。
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就要巧妙地抓住。
 8. 若电话老是不响,你该打出去。 很多时候,电话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不是
花瓶,仅仅成为一种摆设。交了新朋友,别忘了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交际的一大诀窍
就是主动。好的人缘好的口碑,往往助你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9.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已经到了结婚年龄而草率结婚。 想结婚,就要找一个能和你心心相
印、相辅相携的伴侣。不要因为放纵和游戏而恋爱,不要因为恋爱而影响工作和事业,更不
要因一桩草率而失败的婚姻而使人生受阻。感情用事往往会因小失大。
 10. 写出你一生要做的事情,把单子放在皮夹里,经常拿出来看。 人生要有目标,要有计
划,要有提醒,要有紧迫感。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串起来,就成了你一生的大目标。生活富足
了,环境改善了,不要忘了皮夹里那张看似薄薄的单子


 


关于职业规划



话说有两兄弟,他们一起住在一幢公寓楼里。一天,他们一起出去郊外爬山。傍晚时分,等他们爬山回来,回到公寓楼的时候,发现一件事:大厦停电了!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很不巧,这两兄弟是住在大厦的顶楼。那么,顶楼是几楼呢?那就更加不巧了,顶楼是八十楼。很恐怖吧。虽然两兄弟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但看来,也是别无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到了二十楼的时候,他们觉得累了。于是弟弟提议说:“哥哥,行李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我们先上去,等大厦恢复电力,我们再坐电梯下来拿吧。”哥哥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好啊。弟弟,你真聪明呀。”于是,他们就把行李放在二十口,继续往上爬。

    卸下了沉重了包袱之后,两个人觉得轻松多了。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好景不常,到了四十楼,两人又觉得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往上一看,竟然还有四十楼要爬。两人就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停电公告,才会落到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六十楼。


    到了六十口,两人筋疲力尽,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哥哥对弟弟说:“算了,只剩下最后二十口,我们就不要再吵了。”于是,他们一路无言,安静地继续往上爬。终于,八十楼到了。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弟弟,拿钥匙来!”弟弟说:“有没有搞错?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


    大家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正确,钥匙还留在二十楼的登山包里!


    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在反映我们的人生。二十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压力,不停地功课、考试、升学,就好像是背着一个很重的登山包,加上自己也不够成熟有能力,所以走得很辛苦。二十岁以后,从学校毕业出来,踏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好像是卸下沉重的包袱。所以说,从二十岁到四十岁,是一生中最愉快的二十年。


    到了四十岁,人到中年,发现青春早已逝去,但又有很多遗憾,于是开始Compain,骂老板不识货,怪家人不体恤,埋怨政府,埋怨国家,埋怨社会。。。就这样在抱怨遗憾中又过了二十年。


    到了六十岁,发现人生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再埋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走完自己的最后岁月。到了生命的尽头,突然想起:好像有什么忘记了。是什么呢?是你的钥匙,你的KEY,你人生的关键。你把你的理想、抱负、关键都留在二十岁,没有完成。


    想一想,是不是也要等到四十年之后,六十年之后才来追悔?我们想一想,我们最在意的是什么?想一想,希望将来的自己和现在有些什么不同?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来不让这个遗憾发生呢?那么,我们要做什么呢???


    对,我们要做好我们的职业生涯计划。


    在美国,有一群心理学家,他们跑去哈佛大学的MBA毕业班做调查。他们问这些学生:你们马上就要毕业进入职场,那么,你们回根据什么来选择你的工作呢?结果,有七成的人回答说,根据他们所学的专业来选择职业。另外有三成的人说,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的职业。五年后,这群心理学家再进行追踪,发现其中最为成功的,最出色的人都是当初说,要根据自己兴趣去选择工作的人。那么,这代表什么呢?我觉得,这表示,你在寻找工作的方向上,你的兴趣比你所学的专业更为重要!


    我们知道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华人丁肇中先生。这两天丁先生就在上海交大低温研究所里,研究一种最新的冷冻技术,是用于宇航器的。这个宇航器将被投到太空当中,寻找一种反物质。丁先生当然是一位聪明人。丁先生自己也承认自己算是比较聪明,但他更加承认,他的成就是得益于他对于这个领域的天然兴趣。他说过““兴趣比天才更重要”。这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个重点:兴趣对于职业生涯选择的重要性。


    那么,除了兴趣,还有什么在你的职业生涯的选择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呢?


    在这里,我要提一个人。他就是职业生涯理论的鼻祖,美国学者 John Holland 。他长期研究人格和职业匹配的关系,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用在许多大企业的调查当中,发现了一些规律,并在1971年出了一本专著。我想,这些规律,对于在座的朋友思考自己的未来是很有帮助的。那么,他的规律是什么呢?他说,人生来就分四类人:ABCD。第一类人:他们生性比较谨慎,比较保守,对数字敏感,适合于做财务,会计,行政,总务一类工作。第二类人呢,他们讲究章法,讲规矩,能驾驭一定的人事,具有领导力,这类人适合于做职业经理人。第三类人,他们比较灵活,沟通能力很强,无论和怎样的人沟通,都没有障碍。他们比较适合做营销,公共关系等一类工作。最后一类人,他们比较喜欢创新,爱冒险,不断有新的想法,像这样的人比较适合做艺术家,另外还比较适合做企业家。等一下,我们还会讲到,企业家和经理人的不同点。


    所以说,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就是全面地认识你自己。认识你的兴趣,个性,价值观。只有清楚认识你自己,才有可能做接下来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有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无法真正了解自己,那么,这时候,怎么办呢?我建议,这时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环境中,宽松的环境中,去发掘自己的潜力。换言之,有时候,不妨多给自己一些机会,跳一些槽,让环境来验证自己的个性,能力,兴趣等等。当然,这种行为也有弊端,稍后我们就会讲到,为什么要跳槽,怎么样跳槽,跳槽的代价,跳槽的最低时限等等问题。


    好了,我们现在知道,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基础,就是“全面认识自己”。接下来,第二步,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就是“作好职业调查”。


    在这里,我有一个人的意见,想和大家探讨:人,每个人,不可能只有一份工作适合你。适合你的肯定是一类工作,或者更多,是几类工作。打个比方,就好比你到了豆蔻年华,想去找男女朋友,那你要找的,肯定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某一类人。这个观点大家认同吗?比方说,你,想找一个女朋友,那在你的心里面,就想好要找一个大眼睛,长头发,性格开朗的,身材苗条的,爱好体育活动的,喜欢小动物的女孩子。你要明白,其实,像这种类型的有很多。是不是,各位?所以说,在工作的选择上,你也会遇到很多个选择。如果有时因为客观原因,失去一个工作,真的请不必太在意。


    有时侯,我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失恋了,来找我倾吐心事。我经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是:记住“三草经”。什么是三草经呢?有些朋友可能知道的——兔子不吃窝边草;好马不吃回头草;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个三草经,我觉得几乎也可以用到我们的职业的选择上。第一,兔子不吃窝边草,我个人建议,我们的年轻朋友不用去朋友介绍的、亲戚介绍的,或者有朋友、亲戚在的公司里做事。我更加希望,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实力去开拓自己的职业生涯。第二。好马不吃回头草,我同样做一个个人建议,当初我们既然选择离开,我们的就不必要重新回去。你一定可以找到一些同类,或者更加值得你去的职业。所以,第三点就是天涯何处无芳草。大丈夫何患无妻;我们也不担心没有好工作。


    那么,做职业调查做多少个呢?我的建议是:3个。在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等确立了职业方向之后,我们需要针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三个职业进行市场状况调查。我知道,有些朋友,他有抱负,有思想,有能力,也渴望成功,但是他没有成功。很多原因,其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做对事情。


    我给大家三个词,大家想一想这三个词有什么不同:做事、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做事,仅仅是劳动,能使我们有可能温饱;正确地做事,我们把他理解为做事依照一定的规范,可能会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使你的工作有了一定价值;但惟有做正确的事,才有可能成功。是不是如此呢?我们要做职业的市场调研,是为了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去做。在这个方向的基础上走,我们才有可能看到成功的彼岸。


    这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第二个重点,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核心:“作好职业调查”。


    最后一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我认为是“做好阶段性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至今,已经做了11个五年计划。国家发展要做计划,我们岂能不做乎?国家发展做五年计划,那么我们个人做职业生涯规划,要做多少时间呢?我的建议是要有两个计划,一个是短期的,一个是长期的,这两个计划互有关联。


    接下来,我要请问大家,诸位平时有做计划的请举一下手。恩,我看到几乎有一半人是举手的。接下来,我会把话筒交给大家,让大家来说说自己的做法。


1. 阶段性计划
扬子:三个月到半年。比方说在这段时间内,必须要完成的一些事。包括要去考一些证书,必须要读完的一些书,我会阶段性的完成。
家人(抱歉,记不得名字了):我的短期计划是三年,我会在三年内考出研究生。至于长期计划,我暂时不做,因为我觉得可能三年后会有很多变化,我暂时看不到这么远。
赵吉清:我的短期计划是两年,长期计划是六年。我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因为我觉得,复合型的人才无论到哪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被需要的。我准备在六年里面跳三次槽,(笑声,掌声)尽量多了解不同性质公司的工作流程。
郭巍:我的短期计划做到每周,长期计划做到十五年到二十年(惊叹声)。为什么要做每周计划,比方讲,我这周规定自己看完这本书,我会细化到我这周看这本书,每天看多少页,几分之几。我可以把握每天的工作进度都在我的掌握之中。那为什么要做这么长期的计划?因为,我知道,我的计划没有这些年是达不到的。我从小喜欢睡懒觉,不喜欢朝九晚五,所以,不管我去企业里做事也好,读书也好,目的都是为了做一个自由职业人,做一个自由讲师而在积累基础。


2. 关于工作和公司的关系?
个人意见:只有滥公司,没有滥工作。公司本身有好坏,但工作内容本身没有好快。所以,无论如何,一但你选择进入一家公司,至少要做够半年,如果做不够半年,做一个月,两个月,那么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3. 关于跳槽和坚持的关系?
个人意见:跳槽一定有代价,一定有损耗。25-30岁前,多挑槽,不伤元气,可以帮助了解自己。但30岁之后,一定需要沉淀,需要积累。跳槽的目的不全为了收入,要看到背后的能力发展机会。


4. 关于潜力和行为的关系?
个人意见:500万实验是一个小CASE。问题在于,大家相信自己有潜力,但又很懒于开发自己的潜力。说明执行的重要性。“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


5. 职业危机和瓶颈的问题?
个人意见:职业危机一般发生在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身上。当你发现瓶颈的时候,其实就是你上升到某种程度,但能力不足够撑开瓶颈。如果能给自己多加一点附加值,比方知识水平,和能力,就可以突破瓶颈。


6. 价值观的问题。
个人意见:追求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职业。


    时间关系,今天的讨论就到此为止。最后,我送给在座朋友一句话:“When you are over 30 years old ,you , will never get older but wiser”。就是说,当你年过三十,你就永远不会再老了,你只会越来越聪明。我谨把这句话送给在座每一位还没有三十岁,以及已经过了三十岁的朋友,祝大家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找到真正的快乐!谢谢大家。


    未来的不可知和不确定性大家都无法预料,但是我们还是规划自己的一生。在《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上我学到了一个深深打动我的理论就是“斯托克代尔悖论”。意思就是我们要把信仰和原则分清楚,信仰是我们一定会成功,原则是事实会非常的残酷。


    还有一点是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我一直在大学里反思,我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答案一开始可能找不到,但是随着成长,随着经历,或许你想要的东西会越来越清楚。说到财富大家往往会想到金钱,那是没错的。这些在我们的心里似乎象征着成功、成就与快乐。当我们一再地拼命为此而奔波,而忽略了生活中的风景,我想,这是可悲的。纵观历史,能够深植在我们记忆中的一定是那些让我们人生所震撼的东西,简单而伟大。那就是精神和才富——那些会自然地渗透到基因里的东西。


    一是学会坚持。就是人的一生精力毕竟有限,而一个人往往可以适合许多行业。大家都知道市场竞争战略中有一个战略叫目标集聚,在经济学中有二个概念叫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以一个人的精力不可能做好好几个行业的事情。当你轻易从一个行业跨入别一个行业时,就付出了很大的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实际上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行业内关系资源的积累。当你更换了行业之后,以前的关系资源将不复存在或是不再能够利用,新的关系资源积累又得从头开始,这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样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当然专业能力上的损失也会很大。所以我奉劝大家学会坚持在一个行业内积累发展,要跳槽最好在一个行业内进行。大家可能研究许多成功职业经理人的事例,你会发现一个共性,他们大多数人一生都在一个行业内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不断突破,超越别人。


    二是学会放弃。实际上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同期性波动,不要看到哪个行业热门就往哪里挤。记得我上大学时,那时流行外贸、财会,后来又是房地产,再往后又是证券投资,现在是网络IT等,结果大家都一哄而上,现在呢,这些行业都是竞争激烈,不再是那么好混的。相反一些冷门专业反而因稀缺而吃香。我有一位朋友是学铸造专业的,大学毕业在国有企业工作七年,用他的话说他都成了班上的古董了,他的大学同班同学可能就剩下他没换专业了。结果有一天他终于想出来,没想到找工作时那么容易,很多外企都开出高薪请他,因为市场上这样的人太缺少了。这也就应了一句话,行行出状元。人一生遇到的机会和诱惑可能很多很多,但重要的是要学会放弃,放弃那时短期内看起来更具诱惑力的机会,始终坚持一个方向,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始终集聚在一个目标上。否则的话,你就是赶上了所有的热门行业和职业,最终可能还是在平原上奔跑。


    也许,很多人认为人的个性对职业影响很大,选择职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实际上职业生涯的现实是残酷的,现实是很多人为了一个好的饭碗忍辱负重,有口好饭吃就不错了,还谈什么兴趣爱好。其次,就是实际上人的可塑性超乎想象的强,职业和个性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大,甚至人的性格和兴趣都会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或适应,而不断改变。从我的经验来看,我认为一个人能从事任何行业的工作,只要他始终如一。所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要现实,不要过于理想化。否则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10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