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科技巨头扎堆入局AI眼镜领域,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转折点。
2024年CES展会上,影目科技震撼发布了全球首款配备全彩MicroLED技术的AR眼镜,引领潮流;与此同时,雷鸟创新也不甘示弱,推出了具备AI语音交互功能的旗舰产品X3,进一步丰富了市场选择。
AI 眼镜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大众视野和各行各业,从“技术demo”转向“生产力工具”,成为科技领域的新热点,但行业虚火犹存——消费级市场仍依赖补贴获客,B端场景标准化方案缺失,2025年或成泡沫破裂临界点。
巨头混战“百镜大战”爆发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为AI眼镜提供了更先进的感应器和处理器,让AI眼镜能够实现更高效的环境识别和数据处理能力,使得全球 AI 眼镜赛道持续升温。
在市场层面,消费级AI眼镜与行业级AI眼镜需求双线爆发。IDC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280万副,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AI眼镜市场2025年出货量预计为280万副,同比增长高达107%。
在资本层面,AI眼镜市场展现出显著的增长潜力和投资吸引力,投资热度持续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下半年起共有14家AI眼镜厂商或关键技术供应商在2024年拉到了融资,其中至少5家筹得了亿元级别的大额融资。这些融资主要流向了AI眼镜的整机制造、光学模组、现实交互等上下游厂商。
在企业层面,国内外众多科技厂商纷纷布局AI眼镜,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百镜大战”格局初现。
据了解,在国外,苹果Vision Pro 2代量产在即,Meta联手雷朋推千元级新品;在国内,影目、雷鸟、Rokid等企业正在展开激烈的竞争,而华为、小米、百度等科技巨头也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
越来越多企业入局AI眼镜领域加剧了市场竞争,也推动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的不断创新,一场激烈的 “百镜大战” 已然爆发。
影目科技撕开技术铁幕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影目科技凭借其技术突围与场景深耕的双重攻势,成功在 AR 眼镜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一来,影目科技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持续加大在AR显示技术、光学设计、传感器融合、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的投入,实现了技术突破。
硬核技术是第一竞争力,影目科技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其INMO GO 2搭载了JBD蜂鸟Mini Ⅱ光引擎,采用了双目单绿色 Micro LED + 衍射光波导的设计,实现了30°视场角,最高亮度2000nit,分辨率为640*480,让画面显示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鲜艳。
二来,影目科技深耕多元应用场景,精准挖掘并把握各场景需求,有效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的需要,成功在市场中稳固了自身地位。
在C端,INMO AIR3具有观影、导航、翻译等丰富多样的功能,可以覆盖出行、商务、运动、影音娱乐等多个场景。在B端,影目科技与百度、芒果传媒、成都广播影视集团等顶级合作伙伴联手,致力于打造覆盖数字基础设施和丰富内容生态的强大体系。
三来,资本的加持为影目科技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帮助其扩大在AR眼镜市场的规模。据官方消息,影目科技已经拿到了4轮融资,包括经纬创投等市场化的基金以及挚文集团等产业投资。
更重要的是,影目科技注重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产业链整合,影目科技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AR眼镜产品。
影目科技的成功在于“技术-场景”闭环能力,但也面临着市场多重挑战,若无法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体验、拓展应用场景并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建立长期的竞争力,或将陷入增长瓶颈。
雷鸟创新劈下价格屠刀
雷鸟创新力推V3、X3 Pro 等新品,无疑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迈出的一次重要步伐。这两款产品不仅展示了雷鸟创新在AI与AR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更体现了其通过生态整合与价格策略来稳固并提升市场地位的决心。
简单来说,雷鸟创新想用“小米式打法”搅动行业格局。
一方面,雷鸟AI眼镜的显著亮点在于其价格优势,凭借低价策略,雷鸟创新迅速在市场中树立了品牌认知并赢得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在电商平台搜索“分体式AR眼镜”,发现价格大多在2000多元和3000多元,而雷鸟Air 3日常的价格在1699元,当遇上活动促销时,价格进一步下调,来到了1499元。
2024年“双11”期间,雷鸟创新斩获京东、天猫平台XR行业销量第一,行业市占率高达42%。新品雷鸟Air3销量获XR行业单品销量第一,雷鸟店铺销量环比2024年“618”增长220%。
另一方面,雷鸟通过与行业内外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整合各方资源,提升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竞争力。
技术方面,雷鸟创新通过与阿里通义等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将大模型技术与AI眼镜硬件相结合,加速端侧模型的落地。内容方面,雷鸟创新与阅文集团、芒果传媒等内容方的合作,引入丰富的应用和内容。
需要高度警惕的是,雷鸟公司所采取的“低价换市场”策略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迅速见效,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策略恐怕难以持续支撑其庞大的研发投入。如若雷鸟无法在硬件、AI方面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内容生态上构建起坚实的护城河,或将重蹈智能手机行业“赔本赚吆喝”覆辙。
三重能力的终极较量
影目科技、雷鸟创新等行业佼佼者的激烈博弈,无形中促进AI眼镜市场从小众尝鲜到大众市场的快速转变,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可以预测,2025年行业将迎来惨烈洗牌——技术不达标、资本储备不足、生态单薄的企业将批量出局。
“百镜大战”本质是技术、资本、生态三重能力的终极较量。
首先,技术是核心竞争力,未来缺乏技术迭代能力的企业,终将被消费者抛弃。像影目科技推出全彩MicroLED AR眼镜,雷鸟创新推出AI语音交互旗舰X3,这些技术创新确实帮助它们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一些技术落后的企业可能逐渐被淘汰。
其次,AI眼镜是典型的重资产赛道,资本实力直接决定企业生存周期。
例如:影目科技完成C轮融资5.8亿元,估值突破50亿元,雷鸟创新也获得大额融资,资本的支持使得这些企业能够持续投入研发和市场拓展。相反,一些中小厂商由于资金链断裂,如Nreal裁员30%,MAD Gaze关闭中国业务。
再有,AI眼镜的终极竞争是生态闭环的争夺,需在内容、开发者、场景三方面构建壁垒。生态的构建则关系到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完善的内容生态,能够增加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百镜大战”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淘汰赛——技术不达标者死,资本不雄厚者死,生态不闭环者死。唯有将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用资本催化生态扩张、以生态反哺技术迭代的企业,才能在这场三重绞杀中幸存。胜利者必将属于那些既懂硬科技、又擅软实力的“全能型玩家”。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