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华为、三星、OPPO折叠屏“斗法”

2021-12-28 11:29 2065 7 7 分类: 管理 文集: 科技

目前看来,折叠屏可能是智能手机的下一个风口。

折叠屏手机的出现不是偶然——从iPhone 4 革新智能手机后,各家厂商对于手机的交互形态与使用场景都在进行不断地探索着,而屏幕则是重中之重——因为屏幕传递了交互过程中的绝大部分信息,并且希望传递更多信息。

于是手机屏幕的演变和竞争就呈现出了这样的趋势:尺寸越来越大、显示越来越精细、色彩越来越丰富。从刘海屏、副屏到双屏,甚至是那部令人惊艳的小米MIX α的环绕屏,无一例外地都是这种趋势下的产物——但人类“手掌”的极限抑制了手机的无限扩大。市场亟需新的产品,扩展甚至重新定义“手机”,这为折叠屏手机提供了诞生的契机。

柔性屏技术的成熟,让手机形态的探索工作在2018年有了初步成果:柔宇科技发布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折叠屏手机——柔派(Flexpai)。随后华为、三星立刻跟进,在2019年发布了自家的折叠屏手机;据了解,小米、OPPO也有相关立项,并在2020年、2021年相继发布了相关产品,苹果则掌握着相关技术却秘不作声。

据DSCC消息,2021Q3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260万部,环比增加215%,而且预计Q4出货量380万部——折叠屏手机市场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成长着。

不过,针对折叠屏、大屏与小屏的关系、大屏的应用设计,各家厂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思考。在这种思考的指引下,各家的产品也各有特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华为、三星、OPPO三家。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华为:折叠体验不应止于大屏

华为的思路经过巨大转变,不仅手机形态由“外翻”变为了“内折”(这也是目前最主流的折叠屏手机形态),而且小屏也从大屏中独立出来,变为了外置的一块屏。

抛开旗舰机型一贯的“高端”、“商务”的定位来说,华为似乎要将折叠屏手机打造为兼顾内外的“全能手机”:希望用户既获得不错的小屏使用体验,也能获得良好的大屏使用体验,然而二者在权重上并没有拉开太大差距。

这种思路的结果就是:华为MATE X2拥有最接近主流手机的小屏,用户即便不使用大屏,也能获得较为完整的体验;但手机也能提供更大屏幕,使用户获得更好体验。

但华为的思路还停留在“折叠前”与“折叠后”的两极使用场景,并没有注意到折叠的中间态,自然也就没有去开发更多的玩法。

不过由于在市机型和销售区域受限,华为在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中位于第二,MATE X2只拿下了6%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华为发布了一款对标三星Z FLIP系列的竖向折叠屏手机P50 POCKET,进一步补充了产品线,国内反响良好,京东自营店预售已达7.35万人,价格略高于对标产品。综合各种因素来看,短期内华为落下风的局面不会有改善。

三星:折叠重心在于大屏

针对新形态,三星显然将注意力放在了强化手机的“折叠屏”属性上,希望客户更多的去使用内屏——即大屏,而把在外的小屏当作“折叠”这一繁琐动作的补充。

但三星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大部分用户的使用场景,更多的还是在外屏上操作,三星Z FOLD系列已经迭代至第3代,外屏虽然也能像普通手机一样使用,但狭长的机身实在提供不了多好的使用体验。

三星Z FOLD 3的内屏素质优良,同时在系统级别的应用上也有着不错的优化,显然三星是希望用户在大多数时间都用里面的内屏。而且三星对铰链的设计区别于华为,使手机悬停范围大大增加。

毫无疑问,三星是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的最大赢家,约占93%的市场额度,而其中Z FLIP 3占全球出货量60%。这种由三星开发的竖向折叠屏手机,机身缩小至原来一半,依托折叠屏自带的稀缺性来营造高级感,吸引追求外观时尚的用户。从这个角度来讲,Z Flip与其说是“手机”,倒不如说是精英的“装饰品”——而这也恰恰说明了,折叠屏手机的普及尚未下沉。

OPPO:追求“大”并不意味“绝对大”

OPPO对于折叠屏手机的思路明显是在借鉴华为、三星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考。首先OPPO FIND N 在遵循了“由小变大、向外翻折”的基本逻辑的同时,将展开后的形态变为了“横向”,区别于其他两家的“竖向”;其次,OPPO认为即便是折叠屏手机,尺寸上的“绝对大”也并不是必须的,只需“相对大”的屏幕能够覆盖更多场景即可。

在闭合状态下,OPPO FIND N也是一台合格的18:9小屏手机,尺寸和iPhone mini相差无几,图标无形变,单手操作无压力,并且因为底边更长,所以展开以后就得到了原生的横屏模式,开合屏幕的体验更加流畅,也更加符合使用直觉,可以说在大屏使用体验上,OPPO主动向用户迈出了关键一步。

OPPO FIND N所使用的铰链,支持手机在任意开合角度悬停,这种能力赋予了手机发现更多使用场景的可能性,并以此为基础,在影视、拍摄等方面衍生出了更多的玩法。

同时,FIND N将价格做到了7699起,目前主流市场最低,与华为、三星动辄上万的价格相比,无疑更加亲民。目前京东自营店预售达到3.06万部,基本超过除华为、三星外品牌,但市场还需运营,OPPO还需时间来获得用户信任。

顺带一提,为大众所熟知的折叠屏手机中,还有小米的MIX FOLD,但这款手机更像是“为了折叠而折叠”思路下对供应链进行考验的产物,并没有太多自己的思考,目前价格虽低,但在现在的舆论场中总处于不利地位。

总的来说,折叠屏手机的设计思路,基本上都是以现有主流的直屏手机为基础,将其放大,或是将其缩小,以获得截然不同的使用体验和使用场景。

折叠屏手机能够承担未来吗?

目前为止,产品较为成熟、较大规模发布的有华为、三星、小米和后来的OPPO,除此之外柔宇、摩托罗拉、索尼、TCL和纬图等厂商均有折叠屏产品,但它们或是受众狭窄、或是还未发布,目前看来还没有成为主流的潜力。

这种“梦回”翻盖手机的新形态,最大的意义是,折叠屏手机在发现了直板手机与平板电脑的中间态的同时,将2D的交互基础变为了3D。这种针对产品结构专门设计功能的思路,被越来越多的厂商重视,并在OPPO FIND N 上终于看到成熟的影子。

在折叠屏手机细分领域的竞争中,一个很明显的态势是:谁能更好的思考折叠屏手机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式,谁就能获得更大青睐。无论是三星Z FLIP系列的小巧精致,还是OPPO FIND N的

“相对大”,都是针对大屏缺点进行优化的同时,弥补了折叠后的使用体验。

但我们仍要追问:折叠屏手机是那个满足未来交互需求的答案吗?

折叠屏手机面世后已过三年,依旧没有普及的趋势,因为其形态与传统智能手机差异过大,用户的使用习惯并不适应;因为其售价过于高昂,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因而大多都只能走高端路线;因为其软件生态还不完善,使用体验并不明显优于直屏手机;这些负面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不仅要付出极高的成本,还要面临极高的风险。在折叠屏手机这一细分领域上突出重围的,要么是柔宇这样专精折叠一道的企业;要么是华为、三星这样拥有资金、技术和供应链整合力的业界巨头;要么是纬图这样避开主流走奢侈路线的品牌。

高昂的价格,脆弱的屏幕,仍旧不适配的第三方应用,让大屏的利用率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使用体验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而且以往安卓阵营的大屏生态并不完善,过去经常遇到屏幕面积增加,操作效率反而下降的情况。

现在厂商对于折叠屏手机的定位也逐渐从“炫技”转变为“实用”。平行视窗和分屏的普遍应用,终于让安卓的大屏有了足够的使用价值:大屏利用多余的空间,同时显示一、二级菜单,极大提升了操作流畅度和舒适性;“多应用模式”使分屏操作更简单,也加强应用之间的联动效应。

这意味着针对折叠屏这一特殊形态,各家厂商开始有了更加细腻的思考,虽然整体还不甚成熟,但基本都发现了关键点:折叠屏的意义绝不止于显示更大的画面,而是在于显示更多的信息。华为、三星和小米过去在平板上积累的经验也派上用场——由此看来,我们似乎可以期待OPPO今后在平板方向上的动作。

另一边,折叠屏手机价格的降低也让人看到希望。一种新技术,由实验室到工程机,由工程机到小批量生产,再到大规模量产,都需要更高的销量去促使产业链降低成本;而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厂商会通过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优化迭代。

相比于华为、三星和小米最早分别为16999、15999和9999元的定价,如今的OPPO认为折叠屏应该“从尝鲜,到常用”了,7699元的起售价无疑是折叠屏手机真正成为普通人选择的开始。

所以回到那个问题,折叠屏手机是那个满足未来交互需求的答案吗——可能答案各异,但等到折叠屏价格跌破5000元、等到使用场景和应用生态进一步完善时,局势自然明朗。

作者: 韭菜财经,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39395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7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