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你的下一个 app,何必是 app?

2021-3-29 09:04 1317 10 10 分类: 通信

1. 属于诺基亚帝国的塞班王朝

1980 年,一家名为 Psion 公司注册成立,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开发一个叫 EPOC 的操作系统,这个系统不是为电脑设计的,也不是给手机——第一台移动电话 3 年后才问世。EPOC 是专属于掌上电脑(PDA)的系统,PDA 也算是一个暴露年龄的古早数码产品了。

18 年后,Psion 放弃单干,和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联手成立了塞班公司,并以 EPOC 为基础,研发针对手机的操作系统。次年,首个塞班系统 Symbian OS v5.x 问世,该系统支持标准网络页面的浏览器,借助 java 语言的支持,亦可运行小型的应用程序。

(爱立信 R380)

虽然塞班后来总是和诺基亚捆绑,但第一台搭载塞班系统的手机却是爱立信。2000 年,采用 Symbian5.0 的爱立信 R380 Smartphone 发售。但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R380 并不能算是“智能手机”,因为它连安装应用的功能都没有。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塞班智能手机,是 2001 年问世的诺基亚 9210C。

21 世纪差不多前十年,手机市场都是诺基亚和它的塞班的天下,即使基于 C++ 的塞班应用开发难度很高,安装也十分繁琐,甚至没有所谓的应用商店,也阻拦不了全球玩家乐此不疲地在各种塞班论坛分享玩法、破解签名系统的热情。

2.App Store 引领“应用经济”

在很多人看来,诺基亚的好日子、塞班的帝国,终结于 2007 年的 iPhone,这个砍掉键盘,采用全触控界面的设备,引发了智能手机领域的革命。

但初代 iPhone 并不支持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只能创建在内置浏览器中运行的应用,如果苹果坚持初期的封闭系统策略,iPhone 可能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在我看来,更具革命性、影响更深远的是第二年亮相的 App Store。

2008 年,苹果开发者大会 WWDC 有史以来第一次门票售罄,在这次大会上,苹果发布了 App Store。统一的分发渠道、开发者自行定价、完整的工具包和开发规范,应用的分发、开发和安装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苹果的生态就此起飞。因此,App Store 可以说才是 iPhone 成功的秘诀所在。

同年 10 月,Google 推出其应用商店 Android Market(现 Google Play),其他大公司也纷纷跟上,黑莓于 2009 年上线 BlackBerry App World,连运营商 Verizon 都有了自家的 Verizon App Store。

百花齐放的 iOS 和 Android 应用,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经济模式,个人开发者凭借一款应用实现财务自由走上人生巅峰、小公司凭爆款游戏一夜成名的爽文剧情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上演。

3.来自小程序的挑战

13 年过去了,App Store 的应用数量已由最初的 500 个扩充至 200 多万个,Android 应用也超过 300 万个,但其天花板和弊端也显而易见。

对用户来说,为了一些一年只用一两回的服务而下载应用,并不是什么让人愉快的体验,手机直逼电脑硬盘的存储容量也从侧面反映了 app 越来越臃肿庞大的现实。对开发者或商家而言,如何抢占用户有限的注意力,在已成红海、红利消失殆尽的应用市场脱颖而出,亦是巨大的挑战。

因此,2017 年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时,很多人将其视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风口。无需安装、用完即走,这些特性至少对于受够了动辄需要下载应用的普通用户而言,相当有吸引力,而苦苦寻求下一个流量入口的开发者们,也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

经过四年的发展,小程序虽然没有像当初人们预测的一样颠覆苹果或安卓的应用生态,但的确以其小而快的特点,成为一种新的服务形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们的手机使用习惯,支付宝、百度、字节跳动等巨头先后布局各自的小程序平台,也是看到了轻量级应用的潜力。

然而,不管是传统的应用也好,小程序也罢,在智能手机增长已见顶的今天,单纯基于手机的软件开发已很难有颠覆式的创新,那么当万物互联时代来临,面对更多类型、更多形态的终端,厂商或开发者又该如何适配?如何让用户便携地获取服务?

4.下一代应用,长什么样?

你可能会说:我在手机上不是也能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吗?好像不需要什么改变?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平时使用智能家居的步骤:第一次连接,需要下载对应的 app,还要经过注册、配对等操作,每个环节,都写着“劝退”两个字。

如果家里不止一台 IoT 设备,且来自多个厂商,扫地机器人一个、空调一个、冰箱一个,画面简直不要太美,手机容量分分钟报警。

于是在 3 月 25 日的华为开发者日(HDD)上,华为鸿蒙(HarmonyOS)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案:元服务。

华为将元服务称为 HarmonyOS 生态的基石。我们可以将一个应用看作是由多个元服务组成的整体,每一个元服务又可单独运行并分发到不同的设备,即可分、可合、可流转,并且支持免安装,具有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优势,所以开发者可以借助元服务实现跨端的部署和自由的组合。

元服务也很好地解决了不同设备上的 UI 适配、数据管理等让开发者头疼的问题,鸿蒙把这些复杂的问题都封装在系统侧,开发者只需专注业务本身的逻辑即可。

上述能力已在华为一众合作伙伴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例如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的优惠券发放服务,用户只需要用手机和指定的标签碰一碰,即可快速完成注册和领券过程,将以往下载应用、安装、注册、搜索优惠券等多达 12 步的过程精简至 5 步。

看起来好像和小程序差不多?如果只看呈现形式,元服务由手机与 IoT 设备碰一碰激活,以卡片弹窗的形式出现,确实是和小程序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请注意“多端部署”几个字,跨设备能力的无缝衔接,才是元服务的精髓所在。

以华为与广州羊城通共同开发的智能乘车提醒功能为例,在地铁里刷卡进站进,手机会弹出乘车提醒的元服务,我们可以直接在上面选择目的地,当列车即将到站时,系统会通手机、手表、耳机全方位提醒用户。

又比如全民 K 歌,借助元服务的多端融合能力,我们可以将手机变成点歌台和麦克风,再配合家里的智慧屏和音箱,让客厅秒变 KTV 包房,还可实现多人 K歌。

这样的跨终端体验,显然就不是小程序能做到的。

此前鸿蒙一直强调的是其分布式技术打通设备间的硬件能力,实现资源共享,但这种在底层的能力,我们普通用户感知不强,而元服务则以一种可见、可感知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鸿蒙的优势。

一个健康的操作系统生态,应该是平台、用户、开发者三方共赢的局面。因此,鸿蒙不仅给用户以良好的体验,也在降低开发成本的同时,通过提供丰富的入口和场景化、智能化的分发和触达等方式,协助合作伙伴提高获客效率。

为此,华为将开放桌面、扫一扫、碰一碰等系统级入口,服务中心、智慧助手、智慧语音、智慧视觉等入口则能够在用户有服务需求时,将对应的服务智能地推送到用户面前,实现“服务找人”的效果。

反过来,在多设备的加持下,又能使系统更好地感知用户的需求和所处场景,实现更精准的服务分发。正如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所说,“HarmonyOS 重构了人、设备、场景的关系。”

不同时代下,随着应用终端的更迭,从 app 到小程序,服务的形态也在不断变化,新技术的出现,往往奏响旧系统、旧交互方式退出舞台的序曲。物联网时代终端设备的多样化,使得服务的形态将趋于泛终端化和轻量化,现有的 iOS 和 Android 显然都不符合条件,以元服务击中行业痛点的 HarmonyOS,或许就是那个颠覆者,毕竟,谁说下一个 app,就一定是 app 呢?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10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