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速光耦在通信行业的应用(三) | 300kbps通信光耦的应用

2025-2-14 13:40 77 0 分类: 通信


在设备间通信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对于十几米甚至更长距离的高速外设数据传输变得尤为重要。RS-232C接口,凭借其仅需简单的接收、发送及地线配置,以及成本效益高的双绞线连接,凭借其卓越性能,成为了连接通信接口芯片的关键纽带。为了在这种长距离高速通信场景下实现线路的可靠隔离,并有效抵御外部噪声对通信信号的干扰,虽然上一期介绍的晶体管类型输出系列光耦能够满足100kbps速率的隔离传输需求,但面对更高的速率稳定性和性能要求,业界更倾向于采用速率可达300Kbps的KL6N138和KL6N139达林顿高速输出光耦。这两款光耦能够应对高达256000波特率的信号传输,从而确保了高速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两款光耦不仅拥有高速率传输的特性,还提供了DIP8(双列直插式)和SMD8(表面贴装式)两种封装选项,使设计者能够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结构和布线需求做出灵活选择。KL6N138与KL6N139器件内部均配备了一个红外发射二极管,该二极管通过光学耦合与高增益的隔离达林顿光电检测器相连。它们能够提供输入与输出之间极高的电流传输比(CTR),并配备了一个基极(base)偏置端口,以调节增益带宽。这两款光耦的特点在于其高CTR值、低输入电流以及低功耗表现。



上述内容仅为部分参数概览,如需获取详尽的设计参数信息,请查阅以下相关的Datasheet文档。https://www.kinglight.com/wp-content/uploads/2023/09/KL6N138KL6N139-Datasheet_V1.0.pdf

如下图所示,呈现了KL6N138多线接收电路的示意图。在接口芯片一侧,为了进一步强化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中采用了隔离电源为终端接口供电。光耦的输出被设计为OC(开集电极)类型,这种输出方式使得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变得更为便捷,并能通过外接阻抗匹配电阻来优化信号的传输。这样的设计举措不仅提高了通信的效率,还有力地保障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KL6N138多线接收电路示意图

这种驱动的电路可以在沿90 m线的不同接收器上使用多达8个KL6N138光耦合器。且所有端口均实现隔离。具体而言,首个端口将产生约2.7 mA的电流,而最后一个端口则约为1.8 mA。该应用方案的显著优势在于其简洁性、低成本以及多终端接口电路的兼容性。

总结:KL6N138和KL6N139光耦合器,主要应用于数字逻辑接地隔离、FIA RS-232C线路接收机低功率系统和接地隔离、微处理器总线隔离、低输入电流线路接收器、电流回路接收机等。其它更高速的设计,我们将在下一期中继续探讨。

作者: 晶台光耦,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409559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0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