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奇虎360(以下简称“360”)联手国内家电制造商海尔发布第三款360特供机“超级战舰”。由于这款手机硬件配置强大,价格实惠,被不少手机粉丝戏称为360针对小米手机的又一攻势。此前,360CEO周鸿祎和小米CEO雷军之间爆发的“小3之战”(小米手机Vs360手机)已持续了两个月有余。因此,此次360联手海尔推出“超级战舰”手机,被不少业内人士解读为“小3之战”的延续。
对于近期沸沸扬扬的“小3之战”,多数业内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60和小米之间的针锋相对,事实上仅仅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入口争夺战的预演。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涉足智能手机业务,未来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将会愈演愈烈。
周鸿祎Vs雷军
在“小3之战”中,周鸿祎不断质疑雷军,就小米手机的成本、利润、配置、营销手段等问题向雷军开炮,随后雷军也针锋相对地予以回应。随着两人的你来我往“小3之战”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为行业内的又一公共事件。
5月4日,周鸿祎高调宣布推出360特供机。其推出的时间耐人寻味,与小米手机推出青春版是同一天。之后的一段时间,周鸿祎陆续的发布了有关360手机的相关细节:首先是“手机零利润”、然后再曝光“合作厂商是华为”等等,可谓赚足了公众的眼球。
周鸿祎推广自己的手机本无可厚非,但有网友认为,周鸿祎暗指小米手机是“粗粮手机”,矛头直指小米雷军,突出了小米手机存在问题,趁机推广360特供机。尽管外界有不同的声音,但360和小米却相安无事。
5月18日小米推出新款小米手机青春版。据小米官网透露,不到11分钟,小米的这款青春版手机就卖出了15万台。如果这一数据属实,说明这款定价1499元的双核1.2G的手机很受欢迎。但巧合的是,就在小米青春版手机推出不到半天时间,360也宣布推出首款360特供机——— 1.0G双核华为闪耀手机,而且价格与小米青春版定价相同,都是1499元。
360的举动,很快就被小米理解为“砸场子”。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微博)公开回应说“某‘特供’手机双核1G,却敢标价1499的价格,如果小米推出的是1G手机,价格只会高于999元。”言外之意,就是360的性价比不高。
面对黎万强针对360的说法,周鸿祎发表回应说,欢迎降价,欢迎竞争,只要最后让消费者获益就行。
很快雷军就加入了这场论战。雷军说:“要论口水战,这个人的确暴强。但是技术上,他毕竟还没有入行,不要讲外行话愚弄大众,更不要随便外包一款机器来糊弄老百姓!还是建议多花点时间研究产品和技术。”显然,雷军指的“这个人”,就是周鸿祎。
随后,周鸿祎在微博中回应雷军:“凭什么其他手机厂商不能做互联网手机,大家竞争肯定能做出性价比最好的手机。您是否觉得谁也不能碰您的奶酪?您这不就是机霸么,欺行霸市。”
随后,周鸿祎和雷军,以及两家公司的相关人士,又针对两家公司的手机硬件问题你来我往。“小3之战”逐渐升温。
6月10日,周鸿祎通过微博称,小米手机公司作价40亿美元获取新一轮融资。周鸿祎的这一说法,一度被雷军指责为“编造融资文件”,双方再度交火。6月26日,雷军正式宣布,公司获得第三轮融资2.16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40亿美元。这一数字,与周鸿祎透露的数字完全相同。
这期间,周鸿祎一改之前口吻,开始力挺小米手机模式,称其有可能颠覆手机行业:“恭喜小米作价40亿美元融资成功,其他做手机的同学要努力了。其融资文件透露今年卖300万到500万部手机,每部利润七八百元,总利润为25亿元人民币,不按互联网公司就按硬件公司十倍PE算,公司价值250亿元人民币合40亿美元。唯一挑战就是如何保持每台手机的丰厚利润以及销量。”
对于周鸿祎的溢美之词,雷军6月11日发表微博作出回应,“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和三星赚了手机行业利润的99%,其他所有公司,包含HTC、NOKIA、MOTO等高富帅也只有1%。手机行业竞争激烈,想赚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要无耻编造‘融资文件’或融资内幕来诋毁抹黑小米。”
雷军称,在谈判最最艰难的时候,周鸿祎提前散布小米融资成功的消息,让融资谈判难度大增。“你可以说雷军正在谈融资,但周鸿祎却说,雷军已经融资成功了,估值40亿美元。这不是阴人吗?我的投资人会怎么想。”
“说我阴他(雷军)融资?这个说法不成立。其实雷军第三轮融资做了很长时间,任何融资都有很多坊间消息的流传。实际上,他6月26日突然宣传融资成功,其实当时融资早已经结束,不可能是因为我透露风声,影响他融资。”周鸿祎这样回应雷军。
在微博上你来我往交手了三四十回合后,“小3之战”也喜剧性地进入了**———周鸿祎通过微博向雷军发出邀请:“约你见面谈一谈,下周一上午十点朝阳公园。”这立刻被一些好事者解读为周鸿祎“单挑”雷军所下的战书,但对于周鸿祎的“约见”,雷军则在微博中轻描淡写地回应“儿戏了”。
目前“小3之战”逐渐平息,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小3之战”的本质其实并不是周鸿祎和雷军之间的个人恩怨,也远非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那么简单,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入口争夺战的预演。周鸿祎和雷军作为目前国内IT行业的领军者,都想在未来的移动化联网时代,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而360和小米,也很有可能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直接交手,因此导致了这场让业内高度关注的“小3之战”。
雷军的“硬实力”
移动互联网仿佛一个无尽的金矿,不但互联网企业趋之若鹜,也让不少互联网之外的企业蠢蠢欲动。但要想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并且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传统互联网企业,以及不少家电企业,在进入移动领域时并不顺利,这迫使他们不定地思考和尝试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最早是门户,后来是搜索,再后来是浏览器、操作系统,现在是智能手机———原因很简单,智能手机离用户最近,对用户的争夺或许要从这里开始。
雷军,被业内称为中国最懂互联网的人之一,早早就意识到了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重要性。雷军介绍小米名字的由来时,表示米字拼音是m i,就是M obile Internet两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而为了拿下移动互联网市场,雷军选择了一条从硬件突破的道路。
既然要走一条硬件之路,雷军的小米就要有足够的硬实力。事实上,小米的实力也足够硬。首先,雷军为小米打造了一个够硬的涉及团队,这个团队包括来自原谷歌(微博)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微博)、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微博)、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和原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锋。这些牛人凑在一起,足以保证小米手机的“硬度”。
其次,雷军又为小米打造了一身让人无法小觑的硬件:4英寸大屏幕、高通1.5G双核处理器、800万摄像头、1G内存。这样的配置,和三星等国外主流智能手机配置看齐,甚至有所超越。而更让人惊喜的是,如此过硬的配置,售价却仅仅只有1999元,远远低于国外品牌售价。
最后,小米手机的软件也不含糊。尽管小米手机采用的M IU I是基于谷歌的安卓系统,但小米团队却根据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了多少数千项的优化和重新定制。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小米团队每周都会对M IU I进行更新和升级,使得小米手机在软件方面,总能带个用户新的惊喜。
正是因为有如此的硬实力,小米手机一经面市,就引来抢购。之前的多轮销售,都是当天被一抢而空。尽管目前小米尚未透露小米手机的具体销量,但有市场人士进行统计后认为,从去年年底小米手机正式推出到今年6月底,小米手机的销量,可能已经超过了250万部。据悉,目前小米手机的代工厂英华达,每天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2 .5万部小米手机。据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透露,“今年小米手机销量有望突破500万台,这也是国产手机单款销量的纪录”。
尽管小米的发展势头不错,但也有人认为,小米手机缺少核心竞争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各自高性价比的手机,小米可能不再是消费者唯一认可的手机。
事实上,目前国内包括魅族、oppo、联想、华为、中兴等厂商推出的智能手机,在软硬件的配置上,并不逊于小米手机,而且价格同样实惠。另外,小米推出新款手机的能力目前还很有限,从去年年底小米手机问世,到今年6月推出小米手机青春版,总共只推出了2款手机。而同一时期,三星等国外厂商,以及HTC等国内厂商,已经推出了多款手机。这意味着小米手机可能在快速更迭的手机硬件竞争中,失去优势,同时也无法以多样的机型,吸引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最重要的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并不问题,包括高性价比的硬件,以及自己优化的手机操作系统。这些没有为小米手机设置一个高的竞争门槛,其他厂商也能模仿。因此,小米手机能否走得更远,还要拭目以待。”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周鸿祎的“软手腕”
和雷军不同,周鸿祎走在争夺移动互联网入口时,玩的是“软手腕”。
周鸿祎在过去半年,多次重申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性,以及360要抓住移动互联网机遇这一决心。和小米相比,360的最大优势在于巨大的用户基础。小米需要通过制造和销售价廉物美的手机———还不一定赚钱,来积累用户。而360已经拥有超过4亿的用户,因此360需要做的,只是让这些用户逐渐使用360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因此,周鸿祎采取了和小米截然不同的路线———将360的软件实力、服务实力,以及对互联网的经验,与传统手机制造商结合。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周鸿祎看到一个行业趋势:纯做硬件的厂商,包括诺基亚、H T C、黑莓、摩托罗拉日子都越来越不好过。相反,苹果、谷歌、亚马逊等软件、互联网公司的移动终端却越来越火。他认为,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手机硬件产业一定会被软件和互联网所改变,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开始颠覆传统的手机终端制造业。
对此,周鸿祎开始复制360的开放平台战略。在发布“超级战舰”手机的当天,周鸿祎表示,360并不会去做手机,而是会同有经验的制造商一起,打造手机。而在同一天,周鸿祎还抛出了360智能手机开放平台的战略。
周鸿祎介绍,360联合其他手机厂商共同打造智能手机开放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推出多款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作为一个平台,360不做手机,由专业的硬件厂商生产手机;360不卖手机,有专业的电子商务公司提供销售平台。360与手机厂商合作,帮助手机厂商实现商业模式互联网化、产品体验互联网化、营销推广互联网化、销售互联网化。
“360帮助手机厂商向互联网转型,作为回报,手机厂商于360合作,在其发售的智能手机上向用户提供优质的互联网服务。”周鸿祎这样解释360和手机厂商的合作模式。
360总裁齐向东则补充:“总体来看,360为用户做了‘四替’工作:替用户选机型、替用户选配置、替用户谈价格、替用户监督售后服务。因为360不从销售中赚钱,因此360的“屁股”是与消费者坐在一起的。”
360的这一“软手腕”其实延续了之前开放平台的思路。一方面,360不参与生产、销售、售后服务,降低了参与市场竞争的直接风险,也避免了用户的责难;另一方面,360却能以软件和用户资源为工具,连接手机生产的上下游厂商,聚拢行业资源。
从周鸿祎宣布推出360特供机开始,短短2个月时间内,360已经携手华为、阿尔卡特、海尔三家国内外厂商,推出了三款性能各异的智能手机,足以说明360的智能手机开放平台,已经开始得到手机制造厂商的认可。
“小米是其他手机厂商的对手,而360却是朋友,特别是像海尔这样在软件开发和互联网方面缺乏经验厂商,和360结盟,不但可以获得技术支持,更能有效地将360的用户资源转换成自己的消费者。”上述业内人士这样说。
但外界也指出,360的“软手腕”同样存在一个隐患:360的优势是互联网安全,目前360已经开始在智能手机上为用户提供安全软件以及各种服务。但这些软件和服务都是免费的,360的智能手机开放平台能都快速发展,将取决于未来能否给手机厂商提供安全软件之外的各种服务。如果不能帮助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销量,那么360的“软手腕”就将进入瓶颈期。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360的战略更类似于谷歌,风险小、收益大,一旦布局成功,将获得更多的业内同盟和资源,有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移动互联网入口争夺战
“‘小3之战’其实只是移动互联网入口争夺战的一次预演,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这一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IT业资深分析师王一江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这样说。他认为,目前传统手机制造商、互联网公司、家电厂商,以及电信设备制造商,围绕智能手机领域的竞争,和之前业内的浏览器大战、A PP大战,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想通过一个快捷的渠道获得用户,进而获得流量和稳定的营收。只不过,便携性使得智能手机成了目前,最接近用户的入口。
事实上,除了360和小米,不少互联网巨头都已经开始悄然布局各自的智能手机战略。目前,百度、阿里巴巴、盛大均采用合作的方式,和手机制造商联合推出了各自的智能手机,并在手机中内置了各自公司的应用。除此之外,传统的IT企业和电信设备制造商,也已开始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朝移动互联网领域下手。
今年5月上旬,联想集团正式宣布将在武汉建立联想(武汉)产业基地。作为集移动互联网终端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基地,未来五年,该基地总投资将超过50亿元,预计2013年10月竣工投产。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作为国内乃至国际上举足轻重IT企业,联想此次宣布在武汉建立专门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说明其正在加速推进移动互联网战略。其实,早在2011年11月29日,联想就正式公布了自己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推出针对个人用户的云服务;同时还推出了新乐Pad移动终端。
一向以电信设备研发制造见长的华为,今年上半年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也是动作不断,除了和三大运营商合作,推出了多款物美价廉的智能手机外,还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全球最薄的ascendP1S智能手机。
对此,多位业内分析师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联想、360、华为等公司的近期举动,意味着国内IT巨头,正在加速推动各自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此前小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盛大等众多IT大佬,已经通过独家研发或合作的方式,推出了各自的智能手机和与之相关的移动互联网战略。随着联想等公司的深度介入,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市场,将进入全面竞争时代。
易观智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移动(微博)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4.31亿,2012年则有望突破6亿大关。与此同时,移动终端设备的市场需求也将水涨船高。根据调查机构Meraki统计数据,2011年6月份开始,移动设备出货量已超过PC和笔记本电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IT企业果断选择转战移动互联网领域,符合业内的趋势,将有助于企业未来的业绩增长。
艾瑞咨询产业研究院院长曹军波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移动互联网产业前景有目共睹,但整个产业格局却还未形成,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业内巨头之间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
事实上,各大厂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举动,与之前业界的浏览器、输入法大战有相似之处,无非是为了获得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并从入口获得数据、获得用户,进而获得收益。王一江重申,相较其他入口形式,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也更容易获得用户。而这正是国内IT巨头纷纷推出各自智能手机手机和相关战略的根本原因。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