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器件选择与使用
①PT、CT最好选用带屏蔽层的,要选用重质量、有信誉的供应商,屏蔽层要焊接引出,(不要压接)。在使用过程中,PT、CT的进出线一定要尽可能地分开,屏蔽层要用尽可能粗的线接大地。对干扰信号形成尽可能地隔离衰减。<?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②所有的开入/开出回路都要用光耦或其它隔离器件进行隔离。光耦的选择也很重要。曾有一个保护装置,系统比较大,有多个光隔插件,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有的插件工作很好,有的插件受干扰影响很大,插件的印制板电路是一模一样的。交换插件的安装位置,好插件仍正常工作,故障插件问题依旧。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好坏插件的光耦有所不同。虽然光耦的型号一样,但却是两批买的,两批买的两种光耦的印字、外观的粗糙度都有差别,质量好的明显优于质量差的。将光耦更换后,插件也不受干扰了。可见光耦的质量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即使是同一型号,不同的生产厂家,质量也不一样。
光耦布线也应注意,不要把光耦两端的进出线布排在一起,这样光耦本身的隔离程度就要打折扣了,甚至失去对干扰脉冲的隔离能力。
③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CPU最好选择自带RAM、EPROM、E2PROM的芯片,不用扩展。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都不出芯片,A/D转换可选用V/F芯片,再用光耦进行隔离。CPU的I/O接口线都要选用光电耦合器进行隔离,CPU回路要单独供电,并用DC/DC电源模块进行隔离,以保证外部可能进来的干扰,与CPU回路最大限度地隔离。
运放的选择也应注意,必要时应能用其它型号的运放直接代换、比对。数字电路的选择,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低速电路,尽量选用电平触发的电路(边沿触发易受干扰)。
关健的出口回路要用正负逻辑电平互锁。
2).印制板和电路布局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是整个抗干扰设计的关键。如果设计得得当,是各种抗干扰措施中最具性能价格比势的手段。反之如处理不好,对整个产品的抗干扰性能将是灾难性的。
有关线路板设计的资料很多,原则、方法也各种各样,许多内容都需要我们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去理解、体会,下面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①首先就是线路的布局规划(减少电容耦合)。要对整个电路进行仔细推敲,精心布置。可能或易引进干扰的器件和布线,一定要远离易受干扰的器件和布线。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用器件的进线和出线要分开。如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和输出的布线,一定要尽可能地分开。继电器线圈和接点的布线也要远离。PT、CT的进出线更要严格分离。
②减少公共阻抗耦合:让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分别拥有各自的电源和地线回路,切忌模拟信号通过数字地构成回路或数字信号通过模拟地返回。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加宽这两部分电路的电源线和地线的宽度。以便减小电源与地线回路的阻抗,减小任何可能在电源与地线回路中的干扰电压。
③尽量减小各个电路回路包围的面积(防止电磁耦合)。
一个是信号回路包围的面积,一个是电源回路包围的面积。信号线要尽可能地短,不要绕大圈,电源线和地线要尽可能地靠近。双层板时,让电源线和地线各据一面,上下重合,这会使电源回路的面积最小,阻抗最低。
④选用多层板:多层板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它具有抑制止电磁干扰的多重优势。首先,多层板能够为所有的信号提供低阻抗的返回路径,由于每个元件的高频信号都会经由阻抗最低的路径返回信号源。所以,每个信号都可以在信号路径下的地线层直接回送,为此地线层有时也叫做“影象层。由于没有了地线、电源线的阻隔,线号线的布排匆需绞尽脑汁地绕拐穿行。可以很轻松地以最短路径直达。使信号回路的回路面积大大减小。其次,电源回路具有的板间电容,还可抑制电源上的各种干扰脉冲,还有很好的屏蔽作用等等。
使用多层板时仍要注意,不要把CPU回路的电源层、地线层延伸到模拟电路或光电隔离电路,继电器出口回路中去。各个区域仍要彼此分割,自成回路,互不窜扰。
另外,有些资料还提到了20H法则,即对于多层线路板,不同区域的地线面的边沿要比电源层或信号层的边沿外延出20H,H是地线层与信号线层,或电源层间的板厚(这可降低两个金属板边电场的辐射)。
还有2-W原则:当两个回路的印制线间距离比较小时,两个回路之间会发生电磁串扰,串扰会使有关电路功能失常,为避免这种骚扰,应保证两个回路间的线间距离不小于2倍的印制线宽度。即大于2W,W为印制线路的宽度。印制线条的宽度取决于线条的阻抗要求。太宽会减少布线密度,增加成本,太窄会影响传输到终端的信号波形和强度。
3)。装置内外的配线和布线
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是有大量的输入、输出回路。如电源回路、电压回路、开入回路、开出回路、信号回路等等。由于整屏布线时,很难把它们一一分开,分别走线。它们常常是捆扎在一起,由电缆线通过各种沟、槽通道连到各个取样点或控制点,因此通过分布电容的耦合,各个输入、输出回路都可能引入干扰。对这样的输入、输出线,在装置内部布排时,一定要精心安排,进入装置后,要尽快进入隔离器件,如PT、CT、开关电源、光耦、继电器等。布线越短越好。不能与装置内插件间的连线捆扎在一起,或混排交叉,对装置内一些必需的软连结线(如到面板显示器的连线),也应采取措施,如各个回路单独紧密绞合——双绞线。或在连结线上套上磁环,并用热塑管固定。磁环对高频干扰的衰减效果较好。正确的布线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合理有序地布线能大大降低干扰,且不需增加工序和成本,往往可达到比较满意的抗干扰效果,希望大家对此给予足够 的关注。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