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同行包括我的同事们都在纷纷撰文讨论中国本土企业如何才能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忧之所忧,虑之所虑,情真意切,实为感佩。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始 终没有形成一个至少能说服自己的观点,我甚至不明白究竟什么才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究竟可以具象到何种程度?
近日捧读21世纪经济报道鲍 勇剑先生的文章,阅后有醍醐灌顶之感,让人耳目一新,从里面体会到了很多奥妙,至少可以帮助我理顺思路,继续寻找我的答案。这里不妨贩卖一下其观点。文章指出,中国与世界 先进企业之间的最大差距,不在硬件,不在软件,在于管理的系统活件。那些从应用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活件”才是企业成功的密码和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和硬件、软件等可以复制的 显性知识不一样的是,这种隐性的东西照搬不了,只能自己摸索。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不可名。据他解释,活件更多的是指那些难以指认、难以概念化、难以讲述与沟 通的隐性知识。
文章还表示,中国武术讲求从招式、套路到阵法的层层递进和连贯一致。建设系统活件遵循同样的逻辑。从“一招鲜,吃遍天”到系统地排兵布阵,中 国企业可以先从看活、想活、用活的三个套路开始。我想,或许这个观点对于中国企业管理者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于这篇文章,您可以查询近期刊出的21世纪经济报道。
用户684343 2010-4-30 14:45
用户684343 2010-4-30 14:42
用户847472 2010-4-29 14:12
用户1284259 2010-4-29 10:44
用户620909 2008-8-21 10:07
曾经也听到很多企业雄心勃勃,豪气的说:我们要做到行业内的世界500强!有雄心有壮志是好的!私下里认为,中国不缺乏500强的苗子,缺的应该是500强的土壤!缺乏对社会对员工的负责精神,多少企业为了圈钱,编故事,放卫星...为了企业利益(应该是打着为了企业利益的招牌),强令员工多少时间内离职,什么都不能带,连起码的赔偿都没有...
个人愚见,与专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