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统利用射频芯片RFW122-M及其与MCU的接口芯片RFW-D100,在单片机AT89LV52的控制下,实现了短距离的无线数据通信。
1 射频芯片RFW122-M及其接口芯片RFW-D100
RFW122-M无线收发芯片是一种半双工、使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的无线收发两用集成电路,工作中心频率为2.44 GHz(ISM频段),采用ASK调制方式,工作电压为2.4~3.6 V。在空闲状态下,几乎不消耗功率(0.1 μA @ VCC="3" V)。RFW122-M可以外接一个200 Ω的差分阻抗天线(印制版天线)或带有匹配电路的其他天线,在误码率为10-3的条件下,接收灵敏度为-77 dBm。该模块有3根数据控制线,且其数据I/O口是一个串行的数字接口。它的唤醒时间为20 μs,同步时间是1.2 μs。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1 Mbps,此时工作电流为33 mA。
为了降低MCU实时处理MAC协议的要求,RFW122-M芯片组提供了RFW122-M与MCU之间的接口芯片RFW-D100。该芯片在MCU 和RFW122-M之间提供了一个并行接口;同时提供了对CSMA协议的支持。RFW-D100采用了两种技术来获得比较好的载波侦听的能力:一种是RSSI(射频信号强度检测),能检测到任何强度的无线传输,避免冲突;另一种是使用RFWaves 网络的载波侦听算法。采用这种技术可以避免与本网络内的或其他网络的RFWaves站点发生冲突。
(1) RSSI(射频信号强度检测)
RSSI机制用来比较某个非RFWaves站点传输的功率超过了一个确定的门限(用一个外部的电阻来设置这个数值,RFW-D100给出了该门限的参考电压和计算公式),比较的结果放在寄存器SSR[7]-COMP_IN中。当MCU内有数据传输时,就去读取该寄存器,根据寄存器的状态确定信道是否处于被占用的状态,从而确定数据是否被传输。
(2) 内部/外部RFWaves网络的载波监听的算法
该机制主要用来监测相似的RFWaves网络。RFWD100利用载波侦听算法监听是否有外部相似的RFWaves网络正在传输数据。如果外部的 RFWaves网络正在进行数据的传输,则内部的标志位将被置1,表示信道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如果信道由被占用的状态转为空闲的状态,将产生一个中断来通知MCU,此时MCU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
2 硬件设计
系统的微处理器采用Atmel公司的AT89LV52。它是一款基于51系列的低功耗微处理器,支持汇编和C语言,开发环境采用Keil公司 Keil C51(51单片机的汇编和C语言的开发工具);支持汇编、C语言以及混合编程,同时具备功能强大的软件仿真和硬件仿真。系统包含两个半双工的通信终端,来自高层的数据由串口发往MCU,MCU再将数据发往RFW-D100。RFW-D100将数据打包以后送往RFW122-M进行调制,再通过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MCU与RFW122-M及RFW-D100的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MCU与RFW122-M及RFW-D100的连接关系
3 通信协议及软件流程
系统所采用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局域网一般采用共同介质的方法,为此当多个站点要同时访问介质时,就要进行控制。CSMA就是常用的一种方式。当网中站台要发送数据时,先检测是否有别的站台占用了传输媒体。具体做法是:先进行载波侦听,如果发现介质(媒体)空闲,则立刻发送数据;否则,就根据不同的策略退避重发。
由于该系统工作在2.44 GHz的ISM频段,该频段存在较大干扰,所以设计数据包结构时最重要的原则是,以尽量短的时间占用信道,以降低潜在冲突的概率。在传输中,包重叠的概率是与每个发送节点占用共享信道的时间成正比的。因此,若以高比特率传输数据包,会提高数据被正确接收的概率。RFW-D100最高的空中数据传输速率为1 Mbps,它可以被配置为各种传输速率。在RFW-D100的数据手册中,降低数据速率并不能降低误码率,因此为了缩短数据包在空中传输的时间,降低数据碰撞的概率,在协议中建议以最高的速率传输数据。若把数据分成小包,则每个小包被正确接收的概率又会增加。这样,当干扰出现时,只有一小部分会丢失,而且协议有能力来定位在特定包中损坏的数据。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高的数据速率发送短的数据包,将增强协议处理损坏数据的能力。
3.1 数据包格式
数据包格式如图3所示。
① PREAMBLE:RFWD100 发送PREAMBLE 的目的是使接收机和发送机同步。20 位长,高4位为1111,其他16位可以配置。发送顺序为从高到低。
② NET_FIRST:1字节,网络地址字节。
③ NET_SEC:1字节,网络地址字节。
④ DST_ID:1字节,数据包所发往的目的节点地址。
⑤ SRC_ID:1字节,发数据包的源站地址。
⑥ SEQUENCE:1字节。这个段包括两个值:高4位表示数据序号,低4位表示数据包的类型。低4位代表的含义:0000b为握手数据包, 0001b为握手应答包,0010b为数据包,0011b为数据包的应答包,0100b为拆链包,0101b为拆链的响应包。
⑦ SIZE:1字节。这个段说明包的大小。当设定数据包为固定大小时,SIZE没有意义。
⑧ PAYLOAD:1字节。来自上层软件层的数据。
⑨ CRC:1字节。RFWD100 在发送端给每个包增加CRC 信息,使得接收机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检测。
在本系统的协议设计过程中,采用小数据包的传输模式,从串口中收到的数据个数(以字节为单位)等于10时,将这些数据打包发送出去。如果收到的数据个数小于10, 并且串口数据的发送已经结束, 则系统也将这些数据打包并发送出去。
3.2 系统状态转移图
系统的状态转移如图4所示,包含4个状态,分别是空闲态、握手态、传输态和接收态。
图4 系统状态转移图
空闲态:如果没有串口中断或外部的握手信号中断,则系统将一直处于空闲状态。
握手态:如果串口中断发生,则表明有上层的数据包需要传输,系统进入握手的状态。
传输态:系统把从串口收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信道发送出去。
接收态:系统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包,发往串口,并对从串口到来的数据包做丢弃处理。
3.3 4个状态的处理流程
系统4个状态的处理流程如图5~图8所示。
图7 发送态流程
图8 接收态流程
系统接收串口数据的缓冲池的大小为15字节。
图6中各个标志位的意义如下:
New_flag串口中有新数据到来(串口中有数据到来,将New_flag置1,在串口中断中设置此标志位)。
Checkact_suc_flag收到握手应答包的标志。收到握手应答数据包后将此标志位置1。
Tx_size系统接收到的来自串口的字节个数。
Tx_end_flag串口中的数据发送完毕。由定时器1控制,定时一段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没有新的数据到来,则认为串口数据的这次发送完毕。每次收到新的串口数据时重置定时器,定时的时间大于1字节数据传输的时间。
Checkact _send_flag由定时器0控制,在定时的时间内如果没有收到握手应答包,则定时器0溢出,Checkact _send_flag被置1,重发握手包。
图7中各个标志位的意义如下:
New_flag串口中有新的数据到来。若串口有数据到来,则将New_flag置1,在串口中断中设置此标志位。
Pk_sended_nack一个数据包已经发送出去但还没有收到确认包时将此位置1,为0时表示系统可以发送数据包。
Ack_flag为1表示发出的数据包收到了确认。
Tx_end_flag从串口发来的数据已经停止了发送。
Exceed_timing_flag在发送完每一个数据包的同时打开定时器0,从定时器0打开到定时器0溢出的这段时间内,如果没有收到确认包,则认为数据包发送失败,将Exceed_timing_flag置1;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收到确认的数据包,则将定时器0关闭。
Tx_size系统接收到的来自串口的字节个数。
图8中各个标志位的意义如下:
Lock_flag本节点收到了其他节点发来的数据包。
Tx_to_s_flag在接收状态,如果MCU中的缓冲区内仍有数据,且Tx_to_s_flag=1,则可向串口发送1字节数据。当MCU的TI中断发生时,将此标志位置1。
4 接口芯片RFW_D100的固件编程
对RFWD100进行固件的编程是通过对RFWD100内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编程实现的。
SCR2=0x1c配置前的操作;
BLR=0x06配置数据的空中码速为1 Mbps;
PPR=0xca配置数据包的格式;
LCR=0x45配置数据包特殊字节的位置;
NIR=0xbb网络识别地址;
BIR=0xee节点识别地址;
SCR1=0x20打开RSSI;
SCR3=0x03
SCR4=0x03
IER=0x13中断使能;
SCR2=0x02系统处于数据包的搜索状态。
结语
本设计以射频芯片RFW122M及其接口芯片RFED100为核心,采用单片机AT89LV52作微处理器,实现了一个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今后的工作是完善和改进该协议,进一步提高无线数据的传输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智伟. 无线数字收发电路设计——电路原理与应用实例.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 郑少仁,王海涛,赵志峰,等. Ad Hoc 网络技术.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 张全宝,李峻. RFW102无线收发芯片组的原理与应用.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4(1).
[4] 陈媛媛,杨凯,胡文东.基于RFW102芯片组的短距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 现代电子技术, 2005(24).
[5] Vishay RFWaves Ltd. RFW122M ISM Transceiver Module, Preliminary Datasheet. 200505.
[6] Vishay RFWaves Ltd. RFWDD100: Standard Interface to The RFW100 Series. Datasheet. July 200207.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