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一个设计实例(参考文献1)采用一只LED作为换能器,以测量环境光强度并提供照明。本设计实例的原理与之相同,但只有一只LED、二只电阻器、一只IC和一只0.1mF的旁路电容器。该电路用于提供环境光的反馈时,它无需更多元件。虽然图1中的电路只需要少量元件,但它仍有相当好的灵活性,因为微处理器软件控制着LED的亮度,以及它与环境光强之间的关系。对于夜间光照应用,一个模式是可在环境光线减弱时点亮LED。反之,对于便携设备LCD背光的节电调整应用,第二种模式是会在环境光强度增加时点亮LED。
表1是本设计实例的样本代码,它可以下载,在两种模式下均能为LED的亮度提供64级PWM(脉冲宽度调制)强度控制。在使用时,微处理器的一个多功能脚用数百毫秒的PWM波形驱动LED。在波形的最末周期后,软件将微处理器脚切换至输入模式,并将LED连接到微处理器的内部16位S -ΔADC。环境光照在LED上产生电压,ADC测量这个电压,微处理器为后面的一系列照明周期计算出PWM波形参数。由于周期速率具有很高的重复频率,因此消除了LED上任何可看清的闪烁。
表中,当软件与环境光强度确定LED应
另外,MSP430F2013含有一个四级PGA(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它可提供1、4、8和16 的增益,进一步放大LED微小的输出电压。该电路还使用了微处理器的片上低频时钟振荡器,无需外接晶振就能低功耗运行。最终电路只有六只元件,包括一枚电池。值得注意的是,代码可以在德州仪器公司的eZ430演示板上执行,无需作硬件修改,因为该板上含有一只连接到端口 P1.0的LED。
参考文献
1. Myers, Howard, "Stealth-mode LED controls itself," EDN, May 25, 2006, pg 98.
上面文章提到,把LED用作光敏器件,同时又利用LED进行光线输出。刚看到文章,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我的脑海里,LED就是会发光的二极管。于是自己验证了一下,结果表明,LED的确可以用作光敏输出器件。看来思维定势束缚了我们的大脑进行发散性思考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初步测试中,使用一颗φ5mm高亮白光LED,在40W日光灯的照射下,可以输出3mY左右的电压。当LED距离日光灯只有10cm时,输出的电压升高到了70mV。使用3W大功率白光LED近距离照射,可以得到超过200mV的输出电压。
这个测试做完之后,突然觉得自己最初的"不可思议"有点可笑。毕竟光电效应是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之一,多数半导体产品都具有这个能力。
测量条件:阴雨天,室内,有日光灯。
实验结果见附表,不仅在一定光照条件下,LED可以输出电压,而且效果还出人意料。尤其是透明封装的红色和棕色LED效果较好。
说明:由于测试条件、测试环境、测试工具的不同,以及所测的LED的功率大小、直径大小、封装材料、以及发光的材料、不同厂家的生产工艺、产品等级等差别,会造成实验数据的不同。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只是用来定量分析验证LED的光电效应的确存在。当然,它能否代替光敏输出器件,还有待工程实践。这个小"游戏"的结果和陶瓷压电片的特点类似。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