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不是我看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不是我看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19***,28岁的崔健唱着这首《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为中国人开启了一个新摇滚时代;也许从那时起,这个世界的发展变化就忽然快了起来,人们稍一不留神,就会看不明白,因为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都变化太快。
曾经的王者Myspace,在2004年时将自己定义为音乐型社交网站,奥巴马还在上面开设主页为竞选总统造势,而如今只能面临被折价出售的命运;而刚刚上线才2周的Google+,其用户已经超过了1000万,发展潜力无限。
2004年上线的Facebook,宣告了一个崭新的社交网络时代来临,迄今为止,Facebook的估值已经高达840亿美元天价;2002年成立、2003年开始运作的LinkedIn后来者居上,在2011年率先上市并成为仅次于Facebook的第二大社交网站。
作为互联网上的焦点以及真正价值所在,社交网络的价值正被一次又一次的挖掘,被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与颠覆,社交网络是互联网创业者争相奔赴的蓝海,也是人们关注与争论的焦点所在。
有人说以商务社交为主要形式的LinkedIn发展潜力有限,还有人说LinkedIn将超越Facebook成为第一大社交网站,有人认为LinkedIn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土壤,还有人认为LinkedIn of China在中国前景无限……
其实,所有的争论与评价都是浮云,不同的评论者都为自己倔强的观点而付出了代价,他们陷入了主观臆断的漩涡。而真正决定LinkedIn发展的,或者说决定社交网络的发展前景的,是这些不同社交网站对社交网络本质的把握——这取决于他们使用了怎样的社交关系。不同的社交关系,决定了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站,并进一步决定了这种类型的社交网站的未来。
社交网络的几种关系形态
社交网络的发源或者始作俑者来自于《六度理论》,该理论的精髓就在于发现并阐述了社交关系的重大价值,通过一定的关系链使人们得以认识想要认识的人,从而为自己创造人脉价值。
回顾互联网上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站,从Myspace到Facebook,从facebook到LinkedIn,Google+,从曾经的校内网(人人网)、开心网到如今的大街网、经纬网,虽然社交网站的形式多样,但其社交关系无非就这么三样:
1、 陌生人关系;
2、熟人关系;
3、拓展关系。
以Myspace、51.com为代表的社交网站是典型的“陌生人关系”:前者是通过音乐为聚焦点来吸引陌生人人群,伴随音乐与歌手的魅力而迅速成长;后者是通过交友为聚焦点,伴随着年轻人的青春期与寂寞而成长。
以Facebook、校内网、开心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是典型的“熟人关系”:Facebook的首批用户是大学生人群,把握得是大学同学关系,后来向社会白领人群拓展,校内网是Facebook的忠实模仿与跟随者,也同样走出了一条先同学、后社会的发展路线,而开心网一开始就是同事关系,但无论是同学、同事还是身边好友,无一例外的是“熟人关系”。
以LinkedIn、大街网、天际网、经纬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是典型的“拓展关系”,它介于熟人与陌生人之间,换言之,就是把陌生人拓展成为熟人,把熟人拓展成好友,从而更好的为自己的工作、生活创造价值。例如LinkedIn、大街网,其最显性的价值之一就是同时也是招聘与求职的工具。其次就是行业交流和商务拓展的平台
社交网络的第一次变革发生在关系的变革基础之上。笔者认为,Myspace、51之所以衰落,而Facebook、开心网之所以异军突起,主要是因为“熟人关系”战胜了“陌生人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变更中,社交网络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变革。
陌生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或许刚开始是新鲜的、刺激的与好奇的,但是却都具有短暂性;而跟熟人之间的互动才是长久的,也是我们立足于这个社会、生存与这个社会的根本所在。
而从“熟人关系”到“拓展关系”,笔者认为这是社交网络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革,熟人之间的互动只能维护日常关系,只有更好的拓展关系才能创造增值效应;也正是社交网络的二次变革,让更多的“熟人关系”开始向“拓展关系”靠拢,形成了一些兼具熟人关系与拓展关系兼具的社交网站,同时也给以拓展关系为主的商务社交网站最好的发展土壤;因此,有人认为LinkedIn将超越Facebook而成为第一大社交网站,Google+在2周内就拥有1000万用户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人需要LinkedIn的几点理由
一方面,以LinkedIn、Google+为代表的商务社交网站在国外大红大紫;另一方面,以“拓展关系”为主的商务社交网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中国人是否需要这样的商务社交模式呢?
首先,从社会形式来看。中国人的家庭关系、同学关系、上下级关系要相对牢固一些,中国人被“忠、孝、义”的儒家思想贯穿几千年,与以基督的宗教文明为约束的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各种家庭关系、主从关系的关系链要更加深厚与牢固一些;而相对于社会各行各业来说,各种明关系、暗关系也是无处不在、见缝插针的,或许在西方金钱是首要的,而在中国社会,你回发现比金钱还重要的是关系。因此,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中国社会对关系的依赖程度都远远超过西方国家。
其次,从“拓展关系”来看。正是因为“关系”在中国的深度与广度,其实中国人比其他国家更需要拓展关系。大学生们可以通过“拓展关系”找到实习职位,经理人通过“拓展关系”顺利跳槽,员工通过“拓展关系”而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商人通过“拓展关系”而制造商业项目……稍微夸张点说,中国社会只要你有关系,条条大道通罗马,而没有关系则寸步难行。
最后,从拓展关系的滋生土壤来看。虽然中国社会的关系链深厚而宽广,虽然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关系被证明牢固的存在着,但是把这种关系放置于互联网上,这种关系还能延续吗?我们能否借助互联网工具而更好的拓展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对于中国较为复杂与广泛的“关系”来说,至少有几种关系正当壮年,目前最有发展前景:例如以行业招聘为主的社交网站,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国外的LinkedIn,在国内是大街网,还有以商务办公为主的商务社交Google+。
无论从社会形式、用户需求还是滋生土壤来说,中国人都需要LinkedIn,需要在熟人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拓展关系”,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拓展关系”为主的中国商务社交网站发展稍微滞后,这可能是由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国情所决定的。但是在强大的社会现状以及用户的迫切需求面前,相信这类商务网站将为在短期内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他们的名字有:大街网、经纬网、天际网、腾讯朋友等等。
社交网络被重新定义
Facebook在2004年刚刚上线时是一家照片分享网站,之后推出开放平台后才成长为当今的第一社交网络;Myspace刚刚成立时也是一家以音乐分享的网站,之后在2007年发展到顶峰后才慢慢衰落;社交网络一直处于创新与再创新、创造与颠覆的过程之中。即便在商务社交网站具有大好发展前景的今天,社交网络仍旧需要被重新定义。
而适合当今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的,除却已经淘汰的陌生人关系,最合适的应当是熟人关系、拓展关系,以及二者的融合。腾讯朋友是一个典型的融合案例,作为从即时通讯工具衍生出来的社交网站,在继承了腾讯好友关系链之后,它兼具陌生人关系与熟人关系,从而得到高速成长。
2009年上线的大街网,同样也是“关系融合”的受益者。大街网以“熟人关系”(学生群体)作为切入点,但并没有延续Facebook等人人网的等传统SNS网站的发展路线,而是在熟人的网络上结合拓展关系,为用户提供招聘,商务社交拓展服务。大街网最像中国的LinkedIn,但又与其出身不同,从校园起家的大街,兼具熟人关系与拓展关系,从而成为国内最具特点的商务社交网站。
颠覆了社交网站发展路线的大街网,同样也颠覆着另一种互联网形态:传统招聘网站。2004年就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前程无忧以及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网,一直处于艰难的生存夹缝之中,好不容易跟随着中国互联网强劲增长,但却有遭遇微博招聘、SNS招聘等社交网站招聘的强力阻击。
原千橡首席营销官、商务社交大街网创始人王秀娟透露,早在2007年,校内网曾酝酿收购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三大招聘网站;当时的商务社交网站只是暂露头角,而传统网络招聘刚刚走下坡路,而时至今日,三大招聘网站的颓势已经注定,而来自大街网的数据则证明了社交招聘的崛起:截止2011年5月,其SNS招聘业务已遍及全国3000余家高校,活跃用户群超过600万。
从传统招聘到网络招聘,再到SNS招聘和微博招聘,从Myspace到Facebook,再到LinkedIn和Google+,一方面是社交关系从陌生关系、熟人关系到拓展关系在层层的演进;另一方面,崭新的社交网站层出不穷,各种不同的互联网模式不断涌现。在这个变化过快的时代中,如果想跟上时代、看得明白,那就得不断的创新与颠覆,不仅颠覆别人的、原有的,还得颠覆自己。而毫无疑问的是,一个全新的后社交时代即将来临。
后社交时代的典型特征是没有这些传统社交网络的特征:偷菜、抢车位甚至于开放平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利于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工具与服务。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自科幻星系
QQ:102927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