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借钱买“大哥大”,难道是真“二”?
现在人们基本上都离不开手机,地铁上、火车上全是低头刷屏的人,这在20年前是不能想象的。要说移动通讯业迅猛发展的最大功臣,其实是一批“二货青年”,他们没钱借钱也要买“大哥大”,为通讯业爆炸提供了原始积累——我就是其中之一。
那个年代“大哥大”很少,只有港片里边的那些大佬才有。我当时刚创业,账面上资金少的可怜。有一天,我向我媳妇借五千块钱,加上账面上的一万三千多,说要买一个一万八千八的“大哥大”。
我媳妇着急了,“你把账面上的钱都拿出来了,月底发不出工资怎么办?”
是啊,你说连工资都快发不出的我为什么要借钱买“大哥大”,到底图个啥?
而且“大哥大”像一块板砖似的,又沉重又丑陋,信号整天掉线,辐射也很强,有时还烫耳朵,按理说用户体验是很差的,但为什么很多人还要借钱买?
因为,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拿在手上很气派,能带来很多的效益。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时企业很小,和客户谈判时底气不足,寒碜了感觉上不了台面。那个月,我有事没事就拿它出来显摆,很顺利地拿下几个业务单子,员工工资一下子就解决了。
是什么打动第一批吃“螃蟹”的客户?
如今回想起来,当年自己拿着“大哥大”的形象确实有点“二”,但让我感觉到与众不同。“大哥大”用一两年就坏了,换了翻盖手机后,一万八千八的东西直接就扔了,可我没恨它也没烦它。我要的就是新鲜劲、要的就是第一个吃“螃蟹”、要的就是青史留名。
现在很多公司在推广新产品时感觉很难,甚至找不准方向不知所措,但看看当初我买大哥大的行为,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之所以会感到困难,一定是没有找对自己的目标客户群,没有打动他们、激发起他们的购买欲望。其实,只要真找准了客户,即便产品有些不完善的地方,那都不是事。
说实话,我创业初期的产品不是很靠谱,纯属手工制作,没有生产线、没有标准,可就是我们投身绿色事业的行为、“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的口号感召了一批人,那些教师、医生等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了我们第一批客户群,他们有眼光、有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明白绿色环保的重要性。也正是这部分人,支持着整个节能环保事业走到了今天。
很多人对我说:黄总,现在是网络时代,年代不同了,网上销售看的就是累计销售量,比如在天猫商城上,打折的产品、卖的多的产品,人们才更愿意买。当然,我不否定销量刺激效应,但在新产品推广的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要精准定位谁是你的客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部分人,并打动他们,让这第一批吃“螃蟹”的客户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这部分人或许不多,只是人群中的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但他们有热情、有眼光,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与众不同,我们只要认准这部分人,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葆有百分之百的信心,集中精力打动他们,这就行了。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