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can收发器

相关博文
  • 热度 16
    2012-8-6 11:28
    2081 次阅读|
    0 个评论
    -- ADM3053隔离式CAN收发器是业界率先提供信号和电源隔离的集成器件,元件数量减少80%,电路板空间可缩减70%。       ADM3053采用ADI公司的iCoupler数字隔离技术;ADM3053还包括isoPower集成式隔离DC/DC转换器,元件数量比需要多个分立器件的竞争产品减少80%,占用的电路板空间比分立式竞争产品缩减70%。       “CAN最初是针对汽车行业而开发,但现在已经广泛用于工业和仪器仪表系统,包括工厂自动化、楼宇控制、风轮机和电梯等。在这些应用中,与多个子系统的通信以及对这些子系统的管理至关重要。”ADI公司工业和仪器仪表部门副总裁Mike Britchfield表示:“ADM3053专门针对工业和仪器仪表市场而开发,是率先将信号和电源隔离集成于单个器件的收发器,适合Devicenet、CANOpen和其它基于CAN的通信应用。”       ADM3053扩展了ADI公司的隔离总线通信产品系列,其中包括支持其它常用工业和仪器仪表协议的类似产品,如RS-485/422、RS-232、USB(通用串行总线)和I2C等。这些隔离通信产品将ADI收发器与iCoupler数字隔离技术和isoPower集成式隔离DC/DC转换器集成在一起,在单个小尺寸封装中实现信号和电源隔离,从而有助于简化客户产品设计。ADM3053收发器将同样的集成度扩展到CAN总线标准,提供当今复杂工业设备所要求的可靠性、高性能和可控制性,同时降低了设计复杂度,帮助客户加速产品上市。   关于ADM3053 CAN收发器       ADM3053 CAN收发器在双线CAN总线配置与微转换器或DSP之间提供2.5kVrms隔离。双线CAN总线配置仅包括两条数据线,总线端电源由ADI公司专有的isoPower® DC/DC转换器技术从隔离栅的微转换器或DSP端提供。ADM3053包括振荡器、整流器、调节器、两个采用iCoupler数字信号隔离技术的通道以及集成线路故障保护功能的物理层CAN收发器。     UL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和VDE (Verband der Elektrotechnik)正在对ADM3053 CAN收发器进行隔离标准安全和法规认证。这些产品采用小型表贴宽体SOIC(小型集成电路)封装,允许使用标准贴片制造设备,并且能够在高振动环境中提供出色的性能。此外,PCB上方最少有0.2mm的间隙,有助于满足高杂质工业环境下的隔离间隙要求。       ADI公司的ADM3053 CAN收发器可以配合ADI其它器件工作,包括ADM2587E和ADM2582E隔离式RS-485收发器、ADM3251E隔离式RS-232线路驱动器/接收器、ADuM4160隔离式USB收发器以及带CAN控制器的ADSP-BF506F Blackfin®处理器。   iCoupler数字隔离技术     目前,已有超过3.5亿个隔离通道采用ADI公司专有的iCoupler技术。与传统光电耦合器中使用的LED和光电二极管不同,这种技术基于芯片级变压器,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功耗更低,性能更加稳定。通过使用晶圆级工艺直接在片内制造变压器,iCoupler通道能以较低成本相互集成以及与其它半导体功能集成在一起。iCouplerr变压器是由CMOS和镀金金属层组成的平面结构。位于镀金层下方的高击穿电压聚酰亚胺层,将顶部变压器线圈和底部变压器线圈隔离开来,从而提供最可靠的最高等级数字隔离性能。连接顶部线圈和底部线圈的CMOS电路用于提供每个变压器与其外部信号之间的接口。   isoPower DC/DC转换器技术     ADI公司的isoPower DC/DC转换器使用相同的芯片级变压器技术。isoPower利用开关、整流器和调节器产生隔离度与数据通道相同的电源,不传送数据。有关ADI公司隔离电源技术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zh/icoupler。片上isoPower隔离DC-DC转换器可提供最高500 mW的稳压隔离电源,工作电压为5.0 V或3.3 V。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简称ADI)将创新、业绩和卓越作为企业的文化支柱,并基此成长为该技术领域最持久高速增长的企业之一。ADI公司是业界广泛认可的数据转换和信号处理技术全球领先的供应商,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60,000客户,涵盖了全部类型的电子设备制造商。作为领先业界40多年的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IC)制造商,ADI的产品广泛用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公司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诺伍德市,设计和制造基地遍布全球。ADI公司被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 Index )。   相关链接:ADM3053产品页面 http://www.adum.com.cn/products/2/can/
  • 热度 32
    2010-7-19 15:18
    4064 次阅读|
    9 个评论
    今天突然想写点儿东西,想想那就写点儿光隔离与磁隔离的东西吧。 推广ADI的磁隔离芯片有近两年的时间了,不敢说自己了解多少,但两年的时间确实多众多的研发工程师身上学到不少呵。 今天就客观的来对光隔离与磁隔离做个比较吧,也方便各位在选择的时候有个参照: 首先:光隔离是个比较老的东西了,了解的人也比较多,电路也比较成熟,当然还得经过一些调试,而且成本也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磁隔离,怎么说呢,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也有几年的时间了,在技术方面(尤其是大家所担心的磁干扰方面)也经过了市场的真正检验。但磁隔离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是“知道的人,认为没新鲜的;不知道的人,认为这东西太新了,不放心。”呵,其实关键在于一点,那就是网上关于磁隔离的东西并不太多,无论是专业期刊的论文,还是论坛里的成熟应用,大部分都还是光隔离。 从我个人角度,光隔离与磁隔离比较起来,最直观的一点就是体积小、集成度高。无论以普通的521、817相比、还是高速的6N137、6N136等相比。我们明显可以看出,ADI磁隔离芯片可节约70%的PCB面积,而且做出来的PCB板明显要PL不少。更值得一讲的是,磁隔离芯片,在接口通讯方面,更是尽可能的集成了所有能集成的进去,如ADI的ADM2483、ADM2587,ADM3251E.还有TI也有一个集成了CAN收发器的。 这是直接就能看出来的,从资料上能看出来的就是,使用方便灵活,相当于直接把原来的线切断,然后把磁隔离芯片放上就OK了。还有就是功耗,磁隔离芯片的功耗非常低,大约相当于光隔离的1/10左右。 真正的性能是在应用中才能看出来的,比较驱动、老化等等。只是讲磁隔离比光隔离在速度上的改进是显而易见的,而其它方面则不会明显的表现出来。 说了这么多磁隔离的好处,我们再来讲一下更适合用光隔离的地方。一般在电机驱动等隔离方面,因为光耦是电流型的,所以你可以对高电压来控制他,而磁隔离,是电压型的,所以这时候用光耦更为合适一点儿。 还有就是低速场合,用的是几毛钱的光隔离,也没太多的必要换成磁隔离,当然,如果产品的利润还可以的话,还是用磁隔离更为好一点儿,板子比较漂亮嘛。只要到了M的级别,还是用磁隔离最好。 最后我们要讲一讲成本的问题,目前来讲,磁隔离比光隔离在成本上,还是要略高一点点,但从长远来看,磁隔离产品的降价空间非常大。而且,一部分的光隔离要被磁隔离替代,这是一个趋势。 大家对各种隔离有什么想法,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