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香港科技大学

相关博文
  • 热度 18
    2015-3-5 11:42
    1545 次阅读|
    0 个评论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的李泽湘教授来沪在同济大学的中芬中心做了主旨为”从机器人到智能硬件—青年创业者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主要就是探讨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教学科研和创业产业如何结合起来的问题。 在演讲伊始,李教授提到了创业源头的两个名词:草根派和学院派。 草根派与学院派之争 从现在来看,中美已然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那么未来创业者的力量是这两大经济体中的核心竞争力量。像几十年前创办的公司或者是近十几年来创办 的公司都有两种派别,一个是创办者来自于社会,姑且称之为草根派,另一类是从学校里面出来,学校里面学到的或者是研究到的成果商业化,我们称之为学院派 两派的创业者几乎推动了美国整个科技产业的发展,那么我们再转过头来看看中国的情况挺有意思,草根创业这几年非常的兴旺,吸引了很多的眼球,像早期的任正非(华为),李彦宏(百度),马化腾(腾讯),马云(阿里巴巴),刘强东(京东)等等,这些都是草根创业的代表了,但是我们看看中国学院派的创业者,早期有方正,联想等等,但是最近的十几年好像消失了,或者说风投没有草根派那么吸引眼球,总结的来说,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推动,需要草根派和学院派共同去推动 港科大的政策 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只是在现在看来很多都是一种口号,怎么能够把这些东西做到实处,这也是我们要探索的,学校里的研究也许会对产业有帮助,只是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形式,老师办公司有几个条件需要解决: 一  研究必须是有用的 如果研究的本身就是无用的那就是在浪费时间,检验有没有用就看能否解决现在的难题并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  学生要真正掌握这些技术 未来的世界是年轻人的世界,老师的重要职责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而不仅仅只是在授课。 三 学校要有政策 鼓励怎么从科研到创业,就是拿学校的研究成果来创业,学校有什么样的辅助政策 那么现在来看看港科大的做法,也许对于我们内地的大学或者是相关研究机构有所启示 。 A   老师时间的灵活性 港科大在早期,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是一位很著名的企业家,港科大允许老师一个星期有那么一天去做创业方面的事情,没有那么死板,而不是一定要强调老师的论文数或者其他的事情 。 B   学校出资但不干预企业 老师拿学校的研究成果去创业,或者指导创业,学校可以出资资助占一定的股份,不过这个股份并不高一般3%,30万港币封顶,目的就是助你顺利发展,同时不干涉公司的发展,这和内地的很多高校是不同的,占据大的股份比例都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如果企业成功了,你可以给企业捐款,这样是比较好的。 C   平台的建设 要有平台,李教授提到,当初深圳要产业升级,深圳的市长,北大的党委书记等人在人大会议上碰头,有了这样一个想法:政府提供土地也就是场所,大学提供学术上的资源,双方共同促成一个产业园,就是现在的深港产学园基地。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创办了第一家公司:固高科技,是做运动控制的一家公司,现在占到市场份额的50%左右。 摈弃OEM模式 以前中国的企业都是OEM(代工)模式,不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过程就是你从外面拿订单,然后中国圈一块地,招一些年轻的打工仔打工妹,就开始生产了,这个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存在,但是现在人工不便宜,下一阶段你想要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人才来支撑你的制造业。这也是港科大这些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来支撑制造业的发展。 学生如何塑造产业终端 李教授也在反省和思索,最后李教授重新设计了课程体系,然后教了一门机器人设计的课程,把不同专业的不同年级的学生混合到一起。用八个月的时间来做设计,做两三个机器人的设计,从机械到电子叠代好几次,要做出几个机器人能去参加比赛,所有的东西都是交叉互动来进行的,这里面有理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都融合进来,为了加快学生对产业链 的认识,李教授还让学生去深圳华强北买各种各样的零部件,这样去了解深圳的产业链和制造体系。 这里面就出来了一批创业者,包括现在很火的大疆的汪滔,李教授提到,像在之前的话这些学生都会跑到美国去读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之后到硅谷去工作,随着以大疆为代表的公司起来之后,就改变了李教授实验室的文化,现在李教授的学生没有再去美国读研究生或者去世界500强公司工作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门课汪滔上了两次,都是队长,把所有的东西都自己掌握了。 从港科大出来的汪滔 据李教授的讲述,汪滔在毕业设计的时候就是关于直升机,当时直升机的体验感并不好,他就想做一个控制器,通过这个控制器可以更好的控制飞机,让用户满意度上升,这是他做的。接着汪滔读了研究生,在读研究生的过程中,在深圳一个小民房里创办了大疆科技,就开始在网上售卖控制器,和早期的创业团队。后面多旋翼起来了,开始做多旋翼的控制器,再往后发现很多人买他的控制器,再买其他一些零部件自己DIY一台无人机,汪滔就想到了我干嘛不把所有的东西做出来,组装成成品来卖,这也就是精灵系列诞生的过程,那么大疆的一系列无人机的推出就催生出了一个新的市场,大疆也在去年过得了时代周刊评选的十大科技创新产品。 在之前华为或者联想这样的中国公司所处的产业,在外国来看都是相对成熟的,然后中国公司凭着自己的低价策略再来靠量来占领市场,一步一步赶超上来。中国公司在一个全新的领域把它建立起来,并且成为世界的领域羊,应该来讲是第一次。现在大疆的粉丝就把美国的硅谷,好莱坞等科技大头或者娱乐明星都囊括了,从客观角度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学生创业的含义 关于学生创业,李教授提到,学生的兴趣理想和激情要找到,他们喜欢做什么事情你要激发出来,老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和瓶颈,那么老师要做的就是和学生一起迎难而上去克服困难。 创业并不说你开一门创业的课程,而是应该把创业的过程集成到整个课程体系,包括一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等,那么之前一些大学快临近毕业了,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石家碾不变的题目给学生去做,学生做完以后取得了成绩以外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实际上毕业设计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老师和学生一定要去想想,什么样的问题是很急迫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做什么努力能解决这个问题,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都是有针对性的。
  • 热度 24
    2011-7-25 16:49
    8104 次阅读|
    12 个评论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爱因斯坦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他其中一个著名理论,就是没有任何物质的运动可以超越光速。围绕有关基础,学界多年来于科研上更取得不少进展。今年,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助理教授杜胜望及其团队,更就有关理论取得重大实验突破。       他们透过电磁诱导透明技术,将单一光子(Photon)中的光前驱波分离,并首次证明任何光子都不能超越光速极限,确切证实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次实验结果,也基本推翻透过光子作时间穿梭的理论假设,未来要制作任何时光机,亦只能另辟蹊径。     光速每秒近30万公里,即可环绕地球7个圈,根据爱因斯坦理论,那一直被视为极限速度。约十多年前科学家一度发现,由一大群光子组成的光脉冲,能出现超光速“视觉效应”,虽然那未足否定爱因斯坦理论,但亦令不少人科学家寄望,尝试以单光子超越光速并传递信息及时间穿梭的可能性。     为探索有关问题,科大杜胜望与其队伍花了3年时间研究,终在今年得出成果,于上月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作焦点介绍。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先产生一对单光子,并控制其形状,引导其中一个光子通过一团激光冷却的铷原子,利用电磁诱导透明效应,成功将光前驱波(Optical precursor)从单光子中“拆开”。     实验进一步发现,光前驱波就是单光子速度最快的“前驱”部分,而光速移动则是其极限,也就是说,单光子根本无法超越光速,为其速度写下结论。是次实验首次为爱因斯坦相关理论提供充分证据,也说明在物理现象中,结果不能先于原因出现。     杜胜望指,若从应用层面看,研究结果主要有两个意义:一是证明了单光子不能超越光速,从而减低其它实验走错方向的机会,例如时间穿梭的研究,将不可能透过光子来实现;二是为未来信息传输加密带来新启示,即如通讯只透过单光子进行,过程中只要一有干扰或接触,就会立刻被发现。     08年加入科大的杜胜望又表示,由于单光子的研究不易控制,现时世界上专家并不多,他们的研究可说是“走在世界最前”,未来也面对极大挑战。虽然有关实验大部分仪器均是自行组件,但3年亦已耗资达300万元,资金分别来自科大及捐赠,但去年起亦开始获研资局拨款,继续研究单光子特性。     科大物理学系助理教授杜胜望团队,首次透过实验证实单一光子不能超越光速极限。香港文汇报记者梁祖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