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mit

相关博文
  • 热度 29
    2016-4-7 15:11
    1579 次阅读|
    0 个评论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创造了可以3D打印的液压驱动机器人。人类现在可以3D打印整个机器人,也许更令人不安的是,有一天,机器人将能够打印机器人,那将是人类灭亡的开端。CSAIL研发出一种技术,让3D打印机可以使用组合材料,它可以同时打印固体和液体,然后将打印出的固体和液体挂接,整个打印过程使用了市售的3D打印机。 研发人员表示,他们的方法称之为可打印的液压,是功能机器人快速制造的一个步骤。用户要做的事情就是粘上在电池和电机,然后就有了可以走出打印机的机器人。 液体仍然是这种打印方式当中最大的问题,但CSAIL使用的喷墨打印机可以沉积直径20-30微米(比典型人类头发宽度更小)材料。打印机将材料沉积为不同的部分,然后使用UV光以固化液体周围的材料。
  • 热度 25
    2015-10-27 15:00
    4854 次阅读|
    4 个评论
    这个美女黑客名叫Julie Legault,来自MIT。   她发明了一个名叫Amino的装置,在众筹网站Indiegogo不到一周就被支持者刷爆了。 Amino可以让每一个普通人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合成各种各样的细胞、DNA甚至是... 超级病菌。就像3D打印机可以让普通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打印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一样。   这台机器就是Amino,看起来各种试管什么的还是很高级的样子。   小白都能轻松掌握 不过你只要在手机上装个App,整个过程其实非常简单。   第一步:把所需要的 DNA 合成到一个细胞内。恩...比如自我修复的DNA或者可以变透明的DNA合成到某种细菌身上。 好吧,我承认科幻片看多了。 第二步:然后把制作出来的菌株放入左上角的液体培养基中开始培养,而Amino 会负责整个培养过程。 分裂吧,细胞君! 第三步:等自动培养完成后,主培养容器内就是你所设计出来的成品。   对于我们这些小白用户,直接使用 Amino 提供的材料,我们可以自己培养可以发光的大肠杆菌或者紫色的细菌。当然,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Amino 虽然简单,但同样强大。 对于专业人士,它可以实时监控和调节培养过程中的温度、光密度及酸碱度,并能提供完善的数据分析。而且除了恒温培养,专业生物实验室采用的热浴和震荡方式都有。   这么说吧,只要你有本事,你爱怎么折腾都行。 便宜是硬道理 整套 Amino 套装的早鸟价格是499美元,到6月份发货的小规模量产型套装则是1099美元。这和专业实验室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设备来说,连个零头都不到。   还记得很多年前,硅谷著名的创客乔希·佩尔费托(Josh Perfetto)用一块 Arduino 开源板、一些加热线圈再加上培养容器就搞出了一个用于分析 DNA 突变的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设备,现在只卖到649美元。而一台传统的PCR热循环仪价格最低也要5000美元。 天使还是魔鬼?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假如人人都能进行生物合成,那么随着更多人加入研究行列,治疗艾-滋-病的神-药可能会更快被研发出来,可以拯救无数生命。而另一方面,是否会有人拿来合成毒-品,甚至是足以毁灭全人类的丧尸病毒? 最后用一个小故事来结尾,也许可以证明为什么我们应当鼓励这样的产品,应当鼓励更多的爱好者直接加入到突破这一界限的尝试中来,而非仅仅依赖于数量有限的专业科研人员。 大家都知道乔布斯死于胰腺癌。   乔布斯死后的2012年,一个15岁的高中生杰克·安佐卡研究了一种新方法,可以把乔布斯2003年所经历的耗时14小时的传统检测方法降低到5分钟,检查费用从800美元降低到3美分,准确度则提升了400倍,从而使病人在癌症后期才能被确诊的5.5%存活机会变成早期检查后接近100%的治愈率。 你知道一个高中生是怎么研究的吗? 通过 Google 和维基百科,还有亚伦·斯沃茨(后来自杀了,大家自己百度这个人)入侵JSTOR后窃取并免费放在网上的学术论文。 当然,他还得做实验啊。 于是他给200位教授发邮件提出实验要求,一个月后他收到199份拒绝邮件,最终只有Anirban Maitra 博士对此表示出了兴趣。最后杰克·安佐卡因此而获得英特尔科学竞赛的戈登·摩尔大奖。   假如200人都拒绝他的实验要求呢?那么亚伦·斯沃茨用生命为代价窃取的免费论文也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来源:极客视界
  • 热度 19
    2015-9-11 09:50
    971 次阅读|
    0 个评论
    目前,科学家在机器人研究方面的发展非常迅速,我们甚至很难找出其创新历程中的主要里程碑,但是,由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的 Hermes 应该算得上是机器人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虽然 Hermes 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机器人形态,但是它的行动和反应都由人来控制。 据了解,这个 Hermes 机器人能够实时反馈它在平衡和定位方面的信息,这样一来,人类操作员就能够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脚步和身体姿势。 目前,保持双腿直立是目前人形机器人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而 Hermes 的实时反馈提供了非常恰当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不管是多么复杂的地形上行走,或者是被人从后面用力推挤,Hermes 机器人都能做出像人类一样的反应。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 Hermes 机器人的双手,它能够通过只配有 3 根手指的机械手完成用电动工具将汽水罐拾起等操作,倒一杯咖啡什么的根本不成问题。 人类操作员通过操纵装在 Hermes 机器人外骨骼上的操纵杆来实现让机器人拾起物品等操作,与此同时,它还能够跟周围的环境进行非常精密的交互,通常旧款的机器人都没有办法实现这样的目标。 事实上,通过人类操作员来操控机器人的方式有非常多的优势,因为人类的打造在经过数千年的进化之后,能够给机器人的操作带来非常多的好处,比如保持身体平衡和加强对物体的控制等等。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人类可以通过机器人前往一些极端的环境进行高难度作业,比如自然灾害现场救援和探索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等等。 在操控 Hermes 机器人的过程中,一款让人类操作员看清机器人前方道路情况的眼镜是整个操控系统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试图通过导航穿越一系列房间或者是从地上拿起一个物体,人类都能通过这款眼镜对机器人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博士生 Joao Ramos 和 Albert Wang 主导了这一研究项目,在未来,他们可能会在设计中加入更多智能机器人理念。Albert Wang 告诉我们:“人类在创造力、解决问题以及协调方面仍然有着非常大的优势,而我们希望设计一个比人类更加强大的机器人,并希望通过人类的智慧在机器人中加入一些自主控制功能。
  • 热度 23
    2015-6-1 11:12
    1044 次阅读|
    1 个评论
    从跨越障碍,到拉动自己体重数千倍的物体,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大量工作,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团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完成任务一直是机器人的弱项。现在,麻省理工学院一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一种算法,简化了机器人之间协作完成任务的方式,显著降低了任务耗时。 MIT研究小组的新算法,没有强迫机器人必须找到搬运零件最佳路径和地点,而是将这个问题放在最后,它着眼于手头每个机器人的任务,以确定是否可以有其他机器人加入进行协作。在这种算法下,机器人无需将路径和任务做到完美,因此有机会让多个机器人协作,加快任务进度,从而节省完成任务所需时间。 该团队测试了新算法,用它来指导三个机器人装配椅子,取得了积极成果。该小组还用新算法模拟了更为复杂的装配作业,发现了新的算法在短短几分钟内即可完成任务,之前其他算法需要花费几个小时来计算最佳路径和方案。总体而言,新算法让机器人朝向高效团队迈出了一大步。
  • 热度 23
    2014-1-22 14:11
    2241 次阅读|
    4 个评论
    如果说电影带给我们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未来不只关于机器人——更是关于机器人一接到指令即能修复、修改以及改变整体外观。迈克尔·贝执导的关于未来的电影中,汽车人半个前空翻就变形为直立机器战士。不过,就目前而言,这有点小儿科了。本则新闻中,我们来看看自组装机器人的真容:一堆小磁立方体自如地在桌面上移动。这可比听上去酷多啦。 你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它们向擎天柱发展的迹象。 M-Blocks 是 MIT 最近研发的新一代自组装机器人。每个机器人的立方面对角线长约一英寸半,内部装有飞轮,外部则是一组磁铁。通过将飞轮速度设为高达每分钟 20000 转,这个独立的小东西可以在桌上疾走,并在空中翻转。一旦它们走近其他机器人,精巧的自对准磁铁系统便将它们与搭档结合到一起。看到一个小机器人爬到另一个头上并无什么稀奇,但是看到那么多机器人同时行动,不同部分各自独立行动着快速组合成一个更大的完全不同的整体,你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它们向擎天柱发展的迹象。 致力于该项目的研究员 Kyle Gilpin 、 John Romanishin 和机器人技术教授 Daniela Rus 指出,该机器人设计的各方面都有先例,但 M-Blocks 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的方式却是前所未有的。 Gilpin 指出,有些机器人利用磁铁结合在一起,还有一些机器人利用飞轮实现行动,但是没有一种机器人能利用这些设备实现自动重新装配。另外,目前的自组装机器人设计比以往的尝试都优雅——之前的机器人往往有很多笨拙的外部组件。 Gilpin 说,“总而言之,我们的系统独一无二,因为一切都超简洁。视频中的机器人模块只有两个马达——一个用于旋转飞轮,另一个用于驱动制动机制。同样地,机器人结合机制是完全被动的。磁铁能够自对准,可以非常自然地将邻近的 M-Blocks 结合在一起。” 磁铁结合系统值得细说。每个机器人立方体面都有四块磁铁,以确保两个机器人模块碰面时时能牢固结合。每个立方体边缘还有另外两块圆柱形磁铁,当机器人相互靠近时能够遵照磁铁南北极而自由旋转。边缘也有斜面,因此当机器人碰面时,边缘磁铁之间仍有空隙;当一个机器人开始翻转到相邻机器人身上时,边缘磁铁直接接触,从而形成牢固的锚以支撑翻转。这种被动连接系统之美在于其完全发生在机器人模块外部,不需要电力或马达控制。 研发团队正致力于使机器人具备更多自主性。 研发团队目前正致力于使机器人具有更多自主性。视频中,机器人是人工远程控制的。 Gilpin 说,“结果,很难精确控制飞轮速度和精确制动。”如果你觉得控制玩具飞机很难,试试用左摇右晃的磁铁立方体机器人实现着陆。最新一代机器人拥有自动化运动的计算能力,研发团队目前正忙于开发相应的驱动程序。 不过,他们也尝试向实际应用努力,这将需要配置更多机器人模块。一些或将配置单个、动力更足的飞轮,使更多机器人同时行动,从而将它们与相近机器人聚合成一体。研究员们也正在考虑被动的、不动型电池块为相邻机器人充电,从而使得整体系统能够走的更远,攻克更具挑战的障碍物。 Gilpin 说,由于其自身没有马达,它们可能被其他机器人根据需要抛来抛去。 不过,以上仅仅是开始。研发团队设想给 M-Blocks 配备照相机或可由其他机器人运载的爪型夹持模块,并为完成其他工作做好准备。 Romanishin 在 MIT 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我们期待有成千上万的这种机器人,随意地散布在地板上,它们能够识别彼此,相互结合,根据需求自动变形为椅子、梯子或者桌子。”当那一天到来时,你不由得不问:组个变形金刚需要多少张桌子?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