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推书

相关博文
  • 热度 14
    2014-10-27 14:52
    865 次阅读|
    1 个评论
      受伤在家,继续当奶爸。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涵盖的内容是很全面的,作者是台湾人,里面的好多评论的基础,我们这影子都没呢。不过对标的内容,有历史、有他国,从各个小故事入手来探究各方面的考虑。静雅思听划分了101段,其中诸多小段让我受益颇丰。 以下谈一下,每个人的不同。从业至今,在制造业工程中心混迹,其实所遇之人都算是简单的。但是每个工程师,几乎对于好多事情不会有一种均一性的看法;有人积极些、有些保守些,当然也有悲观主义的,本身人一多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做事情当然会有不同的方式,相互言谈久了,表面上不同的,比如从理论联系实际,还是经验主义主导设计过程,两条基本的路径共同点在哪里? 我个人因为,人是需要人为给自己一些界定的容器,把日常的行为,如读书、培训、做实验、写报告,琐碎的事情,进行一定的抽象归类到容器里面,一步步提升,和论文、书籍里面高度概括的东西进行比对,把事情的规律来搜寻出来。这是一个思维提炼的过程,对纷繁复杂的碎片化内容,整合归类抽象提取。做个10年,不管是自顶而上设计一个新的产品;或者是自下而上,需要你去救火做Root Cause,过程就是在容器里面找到树形结构,去查而已。 阅读很多的书籍,是和作者的思维进行碰撞,来简练不同领域的作者的想法和思路,与我们这些制造业从业者在提炼和思考过程的对比。淬炼到后面,能力框、知识框,只会越来越简练,因为每个人本身抓住重点,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在飞速提高。 天道酬勤,这话真不是假的。
  • 热度 11
    2014-10-10 13:42
    988 次阅读|
    0 个评论
      从简单的角度来看,时间管理这个大原则有很多实践的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你做的事情有意义,没意义花再多时间和使用更好的技巧,结果是很难说的。 这本书可以结合《番茄工作法》一起来看,作者对这种方法做了一些阐述和整理。时间管理,很难仅从自己一个人管控做好,但是又必须从这个起始点来做。事情的 核心理念,是从一开始,对自己工作进行记录,对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进行计划、分解、执行和总结。书看得多了,路数都是这个路数,方法层面会有些一点差异。 我自己执行的过程中,用了一个网站“番茄土豆”,结合印象笔记的每日小记来记录工作,而把读书、听书和英语训练都丢出来分块处理。 对个人方面:尽可能分成几个常规任务的篮子,将各种事情装到里面去。在紧急的情况下,设置一个缓冲区;在有闲的时候,设置2个战略要学习和处理的事宜去做。 对团队工作方面,尽可能去记录和自己有关的,其实对一些冗长、无关但是必须要参与的会议,只能使用笔记的方式整理概要,就当义务去记记录。 最后,时间管理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坐久了不休息,身体总是要出问题的。 附图:yinying做的思维导图
  • 热度 18
    2014-8-29 13:52
    1756 次阅读|
    1 个评论
      【一周推书】改变—— 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作者: 瓦茨拉维克 / 威克兰德 / 菲什,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很大,有时候之所以我们有情绪,是因为我们找不到真正的原因。不跳出这个“框”,问题其实就没办法真正解决。我们要寻找的并不是情 绪,心理产生的原因,而是消灭这个情绪。 整本书分三个部分,如下所示。首先是梳理了变化的理论与实际的概念,然后从社科心理学的角度来讨论问题的成因,最后一部分,谈到问题的解决,真正让我感到 佩服的就是第8章和第11章,重新框定的艺术以及用宽阔的视野去解决问题,很多人说过,但是自己去经历和体会,带来的感触真的是不一样的。 * 第1编 变与不变 * * 第1章 理论的观点 * 第2章 实践的观点 * 第2编 问题的形成 * * 第3章 原地踏步,或者当解决之道变成问题 * 第4章 可怕的简化 * 第5章 乌托邦症候群 * 第6章 悖论 * 第3编 问题的解决 * * 第7章 第二序改变 * 第8章 重新框定的艺术 * 第9章 改变的实践 * 第10章 实例 * 第11章 开阔的视野 然后来谈谈我以及我们公司当前的情况 问题: 公司大环境:所在的公司小分部变化迭起,一部迁往新加坡,从整个职能上好大一部分都给不要了。能看到的,就是踢球的球友和熟识的同事以每月一个的速度在减少。 个人小环境:从2010年6月走到现在,米国的事情很难参与;中国的事情参与不了,所能做的都是辅助和较小的一部分项目。本身我个人也游离在组织之外,组织也是以测试为主,没有高大上的开发。 思考改变的框架 行业大环境: 1)国家是想做好新能源汽车的 2)国家在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工作 集团大环境: 1)油耗压力客观存在,好多事情必须要做 2)充电属于未知的事情,目标犹如大象起舞,如无周全计划和细心尝试,真要撞倒墙上,指日可待 3)米国工程师,限于各种各样的条件,不可能都来中国坐镇主场,来一部分也不可能一下子了解中国的电气基础设施条件, 合作是必然的 4)中国的充电国标裹挟了太多的利益,是必须让人去遵守的,这需要人来专门协调和完善 5)未来与合资部门的工作,整个利益是一致的,现时现地,这些都发生在中国,所以协作和快速推进是必然 个人的努力的方向 1)抛弃等待的心态,尽可能以对标和预测的方法,来分析整个链条中的风险,予以警示和协调资源解决 2)耐心的承担一些诸方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承担责任和质疑 3)期待多元化考核工作,无禁止即可前行 在外企,等是等不出个头来的,再难,给自己几个月再试一下吧。真做不下去,也不是自己想做逃兵,时也势也,一路记好帐,后面再继续尝试。浪潮来了,机会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