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9
2016-4-28 14:33
1795 次阅读|
0 个评论
由于连续的金融危机、琳琅满目的股灾以及越来越惊悚的失业率,世界各国重新开始审视经济结构,基本达成一致:应该重视实体产业了,于是,德国推出了工业4.0概念,试图重组整个制造业产业链;美国则依托于领先世界10年的科技,强大的品牌输出能力,编制了连接一切的工业互联网;中国也不甘示弱,毕竟,我们手里有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大的产值,以及最勤奋的制造员工,中国制造2025规划虽然不及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的普及率高,但却代表着中国开始重视制造业、鼓励制造业、发展制造业的决心,这种思想的转变,不单单是制造本行业的福音,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核心稳定,毕竟,制造业能提供生活所需:食物、衣服、日用品、电子产品等等。 事实上,只有在制造业稳定可持续发展之后,诸如文化、教育、艺术、股票等虚拟经济才有生存的土壤;身处制造业的人群,常常踏实肯干,有一技之长,永恒的谋生手段;收入相对稳定,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的波动,这种收入结构更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毕竟,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制造业正重新火爆,环顾各国的制造业,有太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美国、德国自然不用赘述,他们一直引领着世界制造的潮流;日本制造有些没落,底蕴犹在,相比之下,瑞士制造显得不是那么耀眼,但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知晓一些瑞士制造的秘密之后,笔者反倒是认为,瑞士制造之于中国更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在人才体系建制方面,最值得借鉴。 瑞士制造,学徒淬炼出高品质 瑞士制造给世界的形象非常独特,他不像美国制造动辄输出20个国际品牌,也不像日本制造动辄输出20套现场管理办法,更不会像中国制造,眼睛一闭一睁就能输出20K的苹果手机,但它早已人们心中建立起高品质的形象,尤其是机械手表,简直是准确、可靠和精美的代名词,以至于,经销商中流传着一套简单的定价策略:手表的价格同瑞士境内完成的工序数量成正比,也就是说,但凡路过瑞士境内的手表,都会镀上一层金。 高品质常常依托于枯燥的制造流程,也是执著和毅力的最佳体现,事实上,了解瑞士制造和教育的人都清楚,他们之所以能淬炼出高品质,主要得益于整个民族对”技能”的崇拜,而他们的职业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 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高学历被认为是成为精英、受人尊重的必要条件之一,硕士的审美性总要高于木匠或者面点师,但瑞士人的观念却有所不同,他们不会因学历低而郁闷,有一技之长同样能在社会上获得尊重,领取足够高的薪水,事实上,75%的瑞士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会选择职业教育,在他们精力最旺盛,好奇心最重的年纪去探索个人的兴趣和潜质,此外,提供职业教育的并不是所谓的学校,而是一些比较优质的企业,不一定是大企业,但一定是好的企业,理论上讲,但凡能提供学徒岗位的企业,都会被认为是非常具有前景的企业。在整个学徒期间,员工可以探索个人兴趣,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规律,通过师徒相授的模式把一些制造业的秘密完整地传承下来,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相对来讲,企业提供学徒岗位并不吃亏,一方面可以吸纳年轻人的创意,熟知新一代员工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把自己的企业文化传播开来,取得社会认同感。 学徒制如果运营得当,绝对是一件双赢的事儿,职业教育的成功让瑞士有了无与伦比的民众制造基础,正如巴西的足球、美国的篮球以及中国的乒乓球,能永远不断地涌现出人才,甚至是天赋秉义的大才;此外,瑞士的学徒和企业都比较没有焦虑情绪,或许,正是这种平和、专注的心态,以及对工匠技艺的崇拜,他们才舍得花时间淬炼出高品质。 以人为本,中国制造方有未来 中国制造正处於转型的风口,非常有可能瘫软在未来的竞争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高精专的技术人才。相比于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最该学习的应该是瑞士的“学徒”精神。过去30年,中国制造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给世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但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抛开环境污染、经济畸形不谈,最该控诉地还是现行制造模式耽误了一代人的成长。 某杂志在描述东部沿海制造企业员工时,写道:这些年轻人大概只用2个小时就望见了自己的一生,流水线好像一个永动机,永远不会停止转动;上夜班是最难熬的事儿,每次低头看表都只过了5分钟…员工在这种状态下工作,不是学徒,而是机器或者叫做工具,事实上,中国比较流行的制造模式下,工程师会把一个复杂的操作流程分解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步骤,这样每一个员工负责的任务就会变得非常简单,简单到只是拧一颗螺丝、贴一张贴纸,或者仅仅是把一箱子iPhone搬运到仓库里…在这种制造模式下,员工仅仅需要3天就能考核上岗,适应工作环境,最大的难点不是操作技术,而是管理者的情绪解读。 客户是上帝,中国制造真心在用实践诠释着这句话,为了达成需求,中国制造常常不惜一切代价,包括场地、物料,以及员工的青春,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员工,地位往往最低,他们在坠楼之前,排名甚至在机器、设备之后。 笔者有一位朋友,任职于东南沿海一家大型制造企业,他羡慕地说道:为了确保生产稳定,企业里的工程师,详细列出了各种条款,以维修、保养设备;车间的环境维护也是事无巨细,但却没有人任何一个checklist是用来“保养员工”的。以需求为导向没有问题,问题是市场需求,总是变幻莫测的,加之,企业管理者常见的决策失误,常常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到头来最终都会转嫁到基层员工身上:在一段段疯狂的岁月中,东部沿海的员工常常在夜里12点被叫醒,揉揉睡眼之后,从仓库里拉出设备、架线、调试、生产,一气呵成,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刚刚送过来的手机设计图纸变成产品,以参加第二天早上在巴萨罗那举行的MWC,生产如此紧张而又井井有条,没有人抱怨客户为什么图纸给晚了,他们只是持续挑战极限,而且贪恋这种“看,这么难的任务,我都能搞定”的快感,但背后的事实是,客户之所以图纸给晚了,是因为他喝多了,但他是上帝,制造业的员工如宗教般迷恋,于是承担了几乎一切的风险;市场需求旺盛时,员工需求每天工作25个小时,而市场需求低迷时,他们又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在这种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下,员工是很难有机会掌握一技之长的,他们会永远焦虑、永远惊恐,他们永远是无奈的最底层。 现在,中国制造正出现了一种悖论,应聘者抱怨找不到好工作,企业却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不禁要问,我们的职业教育究竟去哪儿了? 事实上,真正健康的社会中,员工可以通过出卖智力和体力来换取相应的劳动报酬,且要能找到向上流动的路径。中国教育与其漫天盖大楼,让学生只落得个“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倒不如,转型职业教育,在大学之前甚至更早来挖掘学生的职业潜力;企业则是与其抱怨好员工难找,忠诚度不高,倒不如思考校企合作,甚至开办企业大学,把企业需求、职业要求提前传授给学生,比如早点告诉他们,职场里的英文,不care语法,四六级帮助也不大,关键是要会说,能听懂即可….总之,中国制造在具有强大的批量生产能力之后,更要考虑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唯此,方有未来!(科技新发现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