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全面库存管理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热度 18
    2020-2-11 15:18
    2114 次阅读|
    0 个评论
    程晓华 2020-1-30 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经常有人问我,您觉得某某企业的管理水平怎么样啊?我们跟他们是竞争对手,想跟他们对个标啥的。 尤其是我的那些咨询客户,每次第一阶段( TIM )审核结束,总有人抱着深深的好奇心问我,您觉得我们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怎么样啊?在行业里面大概属于什么水平? 每次,我都是不厌其烦地跟他们说,本审核不评级,不打分,只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这个回答往往是很令他们失望,好像我是抹不开面子,或者是故意躲躲闪闪、不告诉他们实情似的。 这个问题基本上都是晚上在酒桌上解决的,尤其是按照山东的酒桌规矩,主陪敬酒结束,副陪要开始敬酒但还没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微醺,脸皮也已经变得厚了起来,说实在话也就感觉不怎么伤人了。 啥实在话呢? 我也是趁着喝了点酒说的,我说你看,今天晚上是你们请我吃饭的,约好了六点半的,结果我到的时候,你们还一个人都没来呢!弄得服务员还以为是我请客呢。 呵呵 …… 本来 …… 刚要走,又被老板拽住了,云云。 然后,副陪刚要端杯,“该我了”仨字还没说完呢,结果主陪就抓起电话说,你们喝,你们喝,我接个电话 , 副陪就只好先把杯子撂下,尴尬地一笑,先吃菜,先吃菜。 所以,我又跟他们说,你们好像不是来喝酒的,而是来开电话会的。 所以,我说,电话费及加班时间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成熟度的最佳指标。 很多人不服气地说,我们是“创业阶段”,企业号召我们要有“奋斗者精神”,所以就是需要加班的。 我想这一定是对所谓“奋斗者精神”的一种极大的误解。 奋斗是应该的,因为只有奋斗,才有可能成功,但是,没听说过,只要加班就有可能成功的。 即使是在冷兵器时代,光靠人多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在我看来,加班就像那马路堵车,管理不善,司机素质低,这才是根本原因。 尤其是从供应链管理角度,加班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之,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人越多,加班越多,无计划的停线次数就越多,车间浪费也就越大,库存越来越高,因为不能及时出货而被客户投诉就越来越多,领导们也就越来越忙,本末倒置的事情就会发生的越来越频繁 …… 然后就彻底乱了! 他们加班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拼命地采购库存、拼命地生产库存、拼命地囤积库存,然而等到客户真正的需求来了的时候,他们还是没有可用的库存,于是就继续拼命地加班干库存 ! 为什么是这样呢? 我总结是两个原因: 一是很多人在工作时间不工作,到处去开会、扯淡,把自己本来该上午就完成的事情非得拖到了晚上去做,结果就耽误了别人的工作,导致集体加班现象。 这就像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更何况是有很多粒呢? 二是人员过剩问题,明明是一个人就能干得了的活儿,非得弄上三五个人干,甚至是更多,结果就是人越招越多,事情越搞越复杂,最后是没事找事,道听途说,造谣生非,鸡飞狗跳,看起来大家都很忙,其实是没有人在干正事。 经验告诉我们,多一个生产计划员就多一次无计划停线( Unplanned Line Down )的机会,多一个采购员就多一次供应商交不上货( De-commitment )的机会 , 多一个经理、总监、 VP (副总裁)就会增加无数次扯淡的机会。 那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我跟很多人讲过,你千万不要去搞一个什么“逐步减少加班的计划”,你要做的就是,现在,立马停止加班,下了班就赶紧回家或者找地方去喝点小酒啥的,第二天一上班你就开始裁员、减人。 我保证你的管理水平会提升的很快。 作者 程晓华( John Cheng ),全面库存管理( TIM ))咨询独立顾问、《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 《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第 1/2/3/4 版、《首席物料官》、《决战库存》、《制造业全面库存管理》著作者,邮箱 johnchengbj@126.com 声明:转载须注明出处,非法抄袭或引用将被依法追责。
  • 热度 23
    2020-2-11 09:44
    2846 次阅读|
    0 个评论
    通俗理解全面库存管理–大家都是玩库存的
    通俗理解全面库存管理 – 大家都是玩库存的 程晓华 2019-5-21 大概是 2007 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当时的伟创力手机事业部( Flex Mobile )全球物料管理副总裁( VP of Materials Management ,一个英国人)把我们各个工厂的物料总监叫到马来西亚开会,其中讨论的一个议题就是: Who are we (我们是谁)? What are we doing (我们到底是干嘛的)? 当时很多人都七嘴八舌的,有说我们是做 Purchasing (与后面提到的 Procurement 差不多,都有“采购”的意思)的,有说是 Procurement 的,有说是 Planning (计划)的,还有的说是 Logistics (物流)的,还有人说我们就是 Materials Management (物料管理)嘛!但到底啥是 Materials Management ,他们又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英国、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墨西哥等地方的人,他们的英语也不过如此,连个定义都搞不清楚 – 尽管,到了后来,即使是现在,我越来越认识到,“定义其实是很重要”。 我说其实我们是 Dem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需求、供应链管理),我们干的工作其实就是 Inventory Control (库存控制)。 很多人,包括我们那个英国老板都愣住了。 我说我的理由很简单: 1. 我们肯定不是什么采购,尽管我也分不清 Purchasing 跟 Procurement 的区别,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负责 Sourcing (寻源采购、资源管理),有个别负责的,也就是一点儿 Local Sourcing (本地寻源),但我们负责 Buyer ,也就是习惯上大家所说的执行采购; 2. 除了 Buyer ,我们还负责 Logistics (物流),包括 Shipping (运输) , Warehousing (仓储) , Customs (关务); 3.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负责 Planning (计划),从接单到出货( OTD - Order to Delivery ),中间的生产控制、供应商管理,这是我们工作的主线; 4. 从 KPI 角度,我们是 ITO (库存周转率)的 Process Owner (流程责任人),但我们不负责 CR ( Cost Reduction ,降本),那是寻源采购与销售管理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我们是管供应链的,负责的工作无非就是两个单词, Delivery (交付)和 Inventory (库存)。 所谓的 Delivery , 包括我们给客户交付、供应商给我们的交付以及生产制造的及时交付等;而 Inventory 则是整体库存周转的控制,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库存,还有在途及供应商、客户那里的库存。 Delivery 和 Inventory (交付与库存)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通过优化库存,提高及时交付,交付是目的,库存是手段,如此而已。 那个英国人说,很好,那我们以后就叫供应链管理( 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了。 回到国内以后,我还在琢磨这个问题,越想越有道理,客户是人家销售拉来的,供应商是寻源采购找的,我们(供应链管理)不就是通过库存把这二者给有机地串起来嘛?!相当于在客户与供应商之间架了个桥,而这个桥就是库存,这个桥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供应链的现金流( Cash Flow )能否顺畅地跑起来 – 所谓现金流,就是钱从客户的兜儿里通过库存这座桥跑到我们口袋里,然后再跑到供应商的账户上,桥塌了,现金流也就断了,整个供应链大家全玩儿完!而企业所谓的利润( Profit )其实就是我们通过库存这座桥收的过桥费(现金流流过) – 建桥成本越低,桥的质量越好,通过的现金流越多,我们的利润就越高,所谓“转就是赚”,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我后来提出全面库存管理( TIM-Total Inventory Management )这个概念的前世渊源 – 啥物料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其实我们工作的焦点( Focus )就是玩库存的。 再到后来,基于 SCOR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五大要素(计划、采购、制造、交付、退货),我研究来研究去,觉得所谓的 SCOR ,谈来谈去其实也就是那么点事 – 库存嘛! 你在计划( P- 计划, SCOR 第一要素)啥?我要做多少成品、半成品库存,我要买多少原材料,我要多大的产能,等等,这不都是在计划库存吗? 你采购( Buy )的原材料是库存,生产( Make )出来的成品、半成品也是库存,交付( Deliver )的也只是把库存从咱家转到了客户家,供应商家又转到了咱家,退货( Return )也是这样,搞来搞去,大家不都是在玩库存吗? 这就是“全面库存管理”的理论基础。 所以,综合 SCOR 流程及 PLC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过程,我提出,“从库存角度, 全面透视企业供需链管理与 ERP/IT 问题”,这个就成为了全面库存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 – 我眼里看到的全是库存。 作者 程晓华( John Cheng ),全面库存管理( TIM ))咨询独立顾问,《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 《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首席物料官》、《决战库存》著作者,邮箱 johnchengbj@126.com
  • 热度 2
    2020-2-10 15:38
    2710 次阅读|
    1 个评论
    企业管理的内功是怎样炼成的?
    企业管理的内功是怎样炼成的? 程晓华 2019-12-27 经常看到很多企业的墙上写着“苦炼内功”、“共创一流企业”等字样,但当你问他们,你们在平常工作中是怎么去实现这些东西的呢? 很多人都是一笑了之,那意思是,口号嘛!您也信? 稍有认真的则是说,咱就是努力干工作呗!还能咋地? 因为我们的传统观点就是,只要努力了,就会有回报,只要我们加班加点地去干了,就能赚到钱。 大多数靠天吃饭的农民就是这么想的。 我见到的大多数的企业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因为过去,一直以来就是,你只要能生产出来,就有人要,你就能挣到钱,所以你不需要动太多的脑子,更谈不上“企业管理”问题。 但时代已经变了,而且很早就变了,所以 N 年前就有人提出所谓的 VUCA ( Volatility - 挥发性 , Uncertainty- 不确定性 , Complexity - 复杂性 , Ambiguity- 模糊性)时代的概念,至少,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是: - 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 客户需求越来越不稳定 - 客户下单行为越来越怪异 …… 从需求角度来看,不靠谱的事情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大,客户对价格也是越来越斤斤计较,产品的毛利( Gross Profit , GP )也是越来越低,与此同时,从供应角度,各种各样的管理成本也都在急剧上升,其中人的成本越来越大,而且增长迅速,具体表现为员工工资待遇以及由人造成的各种浪费越来越大,尤其是以后者为甚, 这样就会导致很多企业陷入到所谓的“产值增长陷阱”里面去 – 产值在增加,挣得钱却是越来越少,如下图所示: 这就是很多人不理解的地方:企业的产品、市场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看起来日子越来越兴旺的样子,但为啥赚的钱反而不如过去多了呢? 这是典型的企业管理基本功不扎实而导致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功呢? 我个人认为,这个基本功是指企业管理的流程能力( Process Capability , 简称 PC1 )以及个体的专业能力(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 简称 PC2 ),而且二者密不可分,属于共生共荣的关系。 先说 PC1 。 在我这些年审核过的 30 几家公司、事业部中,供应链管理方面,我几乎没有看到过“真正的流程”,但问题是,他们都是些“大公司”,年产值最小的也有十几个亿人民币,大的上千亿。 我之所以说这些企业没有“真正的流程”主要体现为: 1. 大多数企业的所谓流程其实是“制度( Policy )” – 流程是谈怎么办( How )的,而制度则是谈能不能办( Yes or No )的; 2. 大多数企业关注的是所谓的“审批流”,而不是“价值流”,我的理解是,这也是为什么在几乎所有的企业中,在所有的 IT 实施项目中,只有 OA ( Office Automation ,办公自动化)是最成功的,人人都知道,人人都会用,而 ERP 则几乎没有一家是成功的,尽管大家都已经大张旗鼓、毫无廉耻地宣布“成功”了; 3. 三层皮的问题 – 说的、做的、写的都不一样。流程是这么说的,他是这么做的,而且, ERP 线上做的跟线下做的也不一样,写的本身也不一样, ERP 记录的、 Excel “筛选”过的,跟 PPT “提纯”过的都不一样; 最后一点,也是与 PC2 (个体专业能力)有直接关系的一点就是,几乎所有的经理们(包括小经理、大经理、主管、部长、总监、 VP 、 SVP …… )都不懂流程! 据说是他们都是“只要结果,不看过程”。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过这个问题 –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这无疑是自杀!经理们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己都不懂流程,还美其名曰只要结果不看过程,更有无耻者还要训导手下,“你就这么做”! 可笑可悲嘛! 做为一个个体,经理们自己都没有专业能力,那你怎么可能指望下面的人有更强的专业能力呢? 所以,问题就来了 – 经理们应该如何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能提升部门乃至企业的整体流程能力呢? 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也是很简单: 沉下去,扎进去,多看 Excel ,少看 PPT 。 作者 程晓华( John Cheng ),全面库存管理( TIM ))咨询独立顾问,《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 《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首席物料官》、《决战库存》、《制造业全面库存管理(预计 2020 年 1 月上市)》著作者,邮箱 johnchengbj@126.com
  • 热度 2
    2020-2-10 15:33
    2022 次阅读|
    1 个评论
    程晓华 初稿写于 2015-05-11 ,修改于 2019-12-30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导入中国大陆已经是 n 多年了,然而,至今,我们看到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所谓的专家、教授,更不用说那些似懂非懂的供应链管理刚入门者,大家对供应链管理中的很多基本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很多人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在故意地胡乱联系,混淆视听,使得本来就稀里糊涂的企业界更加摸不着头脑。 各种各样的关于供应链管理的学术定义我们就不去讲了,但你只要分清楚下面几个概念就可以了: 1. 链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是一个链条的概念,突出的是这个“ Chain ”, 按照 SCOR (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型)的定义,你的企业,你的客户,客户的客户及你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由这些节点组成了一个链,这就是广义的外部供应链;任何一个节点企业内部,从接单到计划、采购、生产及物流、配送,这些流程环节又构成一个内部供应链。 通俗地理解“链”的概念就是“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大家有缘建立了这种供需关系,就应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不是尔虞我诈,以大欺小。 这是供应链管理要突出的第一个概念,一个端到端的( End to End, E2E )或者叫集成的( Integrated )链就是一种利益共同体。 2. 需求管理不等于预测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不管需求,你还做什么供应链管理?》,意思是需求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目的,供应管理是为了满足需求,而需求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平衡供应。 但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需求管理( Demand Management )并非是预测( Forecasting )或销售计划。 需求管理是供应链的事情,而预测则是客户、销售的事情。 看到有文章说“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市场问题”,我个人是绝对不敢苟同的, 因为搞供应链管理的人可以不懂产品市场,也可以不懂元器件供应市场,但懂市场的人不一定懂供应链,这是两回事,因为,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如何平衡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讲就是如何以最小的库存、最小的整体成本,尽可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越来越不讲道理的需求。 如何提高预测数据的准确性是销售、客户的事情,但我有句话,前半部分是别人说的,后半部分是我说的,加起来就是,“预测永远是错的,但这并不排除你可以做出一个相对正确的判断”,这其实是个 S & OP 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责任人是供应链,而不是销售。 那有人说需求计划( Demand Planning )肯定就是销售管理的事情了吧? 对市场、客户进行销售预测、制定销售计划、拟定相关行动或努力,这是一种需求计划 – 对潜在的市场需求进行计划以获取期望的市场份额。 而对已经得到的需求,如客户订单,或潜在的、可能得到的需求,如销售或客户预测,进行供应分析、计划并拟定相关行动,这也是需求计划 – 对看得见的需求进行计划。 前者是销售、市场、品牌管理等部门的事情,后者则是供应链管理的事情。 二者的结合就是 S&OP ( Sales & Operations Planning ,销售与运作计划)。 3. 物流管理仅仅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供应链管理的三流包括物流、信息流、现金流,物就是库存,库存就是物,物的流动就是物流,而物流取决于信息的正确流动,然后才能产生合适的、期望得到的现金流。 整个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信息流,而信息流的来源就是计划,计划是供应链管理的中枢神经,所以,信息流驱动物流,物流的过程伴随着现金流。 传统的物流管理包括仓储( Warehousing )、运输( Shipping )与关务( Customs ),它们都受信息流,也就是供应链计划所驱动,属于供应链的执行层。 4. 寻源采购不是供应链管理 很多人说自己是搞供应链管理的,但其实他们可能是搞寻源采购( Sourcing )的,狭义角度,寻源采购不属于供应链管理。 寻源采购属于商务与技术的范畴,跟销售类似,属于供应链管理的两端 – 寻源采购提供供应基( Supply Base ),销售提供客户基( Customer Base )。 如果非要说寻源采购也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那么,广义地讲,销售管理也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另外,寻源采购跟供应链里面讲的执行采购( Buy )也不是一回事,执行采购更多关注的是时间( Timing )跟数量 (Quantity) ,它属于供应链管理的范畴。 5. 生产管理也只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在很多公司,供应链管理归生产厂长管,这看起来是没有什么错的,我是说如果现在还没有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的话,但实际上,生产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或者叫供应链内部的供应商。道理很简单, MRP 一跑产生计划单,从计划单出来两道信息流,一个是对外部元器件供应商的采购计划,叫 PR ( Purchase Requisition ),一个叫 WO ( Work Order ),工单,对内采购半成品、成品,所以,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一定是供应链管理控制生产,而不是被生产控制。生产线、车间,就跟那个养在笼子里的鸟,给食儿,它就吃,不给,它就饿着,跟外部的供应商是一个道理。当然,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尽可能地平衡内外部的生产,这是肯定的。但由于传统观念在作怪,很多公司还是以生产为老大,这是绝对错误的,尽管从组织架构角度,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但总有个相对正确与否,“一切为生产服务”其实质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一切为客户服务”其实是在拍脑袋、喊口号, “一切为赢利”那才是企业的理性与真谛,而供应链管理是实现“一切为了赢利”的桥梁,是根本手段,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 6. 计划不是文员的工作 很多公司的计划员是文员出身,这在我看来是件很不幸的事情。 计划员类似军队的作战参谋,必须是有既有实战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否则无法出谋划策。一个少尉参谋下达的作战指令,哪怕你是个少将军长,你也得服从,否则,被枪毙的是将军,而不是那个少尉。 7. IT 、互联网不能代替供应链管理 这个道理很简单, IT 、互联网是供应链的 Enabler (使能者),但 IT 不能代替供应链管理,它只是供应链管理的工具而已。 有人问我说,程老师,您觉得工业 4.0 对我们供应链管理有什么影响?智能制造之后,是不是就不需要供应链管理了? 我说,我们连 0.4 都达不到,哪来的 4.0 ? 所以,我对供应链管理的总结就是: 1. 狭义地理解,供应链管理就是玩时间与数量的,也就是玩库存与交付的; 2. 广义地理解,供应链管理包括寻源采购与销售; 3. 物流管理、生产管理都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而已; 4.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计划,而计划不是文员的工作; 5. IT 、互联网是工具,而且永远只能是供应链管理的工具。 作者 程晓华( John Cheng ),全面库存管理( TIM ))咨询独立顾问,《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 《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首席物料官》、《决战库存》、《制造业全面库存管理》著作者,邮箱 johnchengbj@126.com
  • 热度 17
    2015-1-14 18:00
    2542 次阅读|
    4 个评论
    不要着急玩大数据 -      从TIM全面库存管理角度看数据 - 程晓华 2015-1-12 沸沸扬扬的“大数据(Big Data)”,把很多企业、很多人搞得魂不守舍,蠢蠢欲动,似乎只要一玩大数据,大家都可以发大财似的。 其实,你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很多企业,似乎还没有资格去玩什么大数据。 因为,“微数据(Micro Data)”、“小数据(Small Data)”你都还没有搞清楚,你去玩什么“大数据”? 那么,什么叫微数据呢? 说简单点,所谓的微数据就是你自己的数据(见附图第一层),如制造业普遍使用的ERP数据。很多企业,花了很多钱上了ERP,结果还是“不好使”,给客户及时交货率没有提高,呆滞库存还是数不清,库存周转率还是上不去,为什么? 很多人抱怨是上错了ERP,或者怪ERP功能不完善,更有甚者是把使用了多年的BAAN/ORACLE换成了SAP,结果呢?还是那个样儿! 这是为什么? 业务流程、组织架构没有与ERP有效结合是个很重要的原因,但ERP内部数据不准确,却是个重中之重的原因! 所以,我跟很多企业讲,其实你不需要这么昂贵的ERP,你花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的钱,用个金蝶K3或者用友的U8也就足够了,因为“一只拿着木头棒子的猴子,完全可以杀死一头拿着****(突击步*)的猪”(注: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我伟创力一个兄弟的发明),你信不信? 关键的问题是你先理清你的微数据。 微数据包括主数据(Master Data),如BOM数据,交易数据(Transactional Data),如收、发货的数据等等,但这些说白了都属于企业内部的数据,理论上是完全可控的,但你真正控制住了吗? 我的TIM审核、数据挖掘的12张表,基本都属于“微数据”的范畴,但又有几家企业能够比较完整地提取出来? 接下来才是所谓的“小数据”,见附图第二层。 小数据是指企业外部的,但是又是来自于合作伙伴的数据,如供应商的库存,客户的库存,甚至是供应商的供应商的库存,客户的客户的库存。 这些数据基本上也是可控的,但前提是需要ERP之外的工具链接,如一些供应链管理协同软件,类似E2OPEN等等。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小数据,对很多企业来讲也是个巨大的挑战。 我在审核很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发现一种我称之为“伪VMI”的现象。我的很多咨询客户的客户要他们做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但客户的客户每天用了他们多少东西,什么时间用的,用了多少,又不告诉人家,没有任何系统对接,只有等到财务月结的时候才产生个数据,准不准也不知道,这叫什么VMI?当然,“伪VMI”还包括让供应商被动地补货,这里就不多讲了。 小数据搞不定,又会直接影响微数据的准确性,反之亦然,于是就乱成了一锅粥。物流的三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被讲了多少年了,但最基础的信息流,也就是数据流都搞不清楚,又哪来的物流、资金流? 小、微数据乱了套,搞大数据又有啥用? 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见附图第三层),基础原材料的供应市场分析应该属于所谓大数据的范畴。如,你要研究电子元器件的价格、供应走势,你就必须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研究硅、镍、铜等基础原材料的市场情况;你要研究哪款产品好卖,你就要从大数据角度,研究终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习惯等等。 但问题是,你大数据研究的再好,你的小数据、微数据不给力,你不是该出不去货,还是出不去,该有的呆滞库存,你还还是有吗? 基础打不好,你即使能伸到“云”里去,又能怎么样呢? 从“微”到“小”,再从“小”到“大”,这是个规律啊! 作者程晓华先生,《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CMO-首席物料官》著作者;《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 ;“TIM-全面库存管理”首席咨询师 Web: www.chengxiao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