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作为构建国家智能电网的关键枢纽,除具备基本的电能计量功能外,还能实现远程抄表、实时计费与智能分析用电数据等功能,拥有着信息存储、自动控制与无线信息交互等物联网能力,是完成电能信息收集自动化和电网系统智能化的重要计量设备,可有力推动国家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 常见单相智能电表与三相智能电表的工作原理简示图 如上图工作原理简示图所示,智能电表通常需要与高压电网连接,同时又要与低压控制电路通信,因此其必须引入电气隔离措施以提升智能电表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数据传输的精准度,同时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 通常情况下,在智能电表中需要使用数字隔离器来完成电气隔离,数字隔离器主要用于实现高低压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确保智能电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数字隔离器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方案简示图 在计量模块与主控MCU的串口通信中, 计量模块主要负责对高压电网中流入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进行精确的采集与处理,而数字隔离器则用于隔离高压侧的电流互感器/分压器与低压侧的控制电路,并在电气隔离的环境下将数据信号传输至主控MCU中,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与可靠。 1、CMT812X 高速双通道数字隔离器 安全相关认证 • DIN VDE V 0884-11: 2017-01 • 符合UL 1577组件认证 • CSA认证,符合IEC 60950-1, IEC 62368-1, IEC 61010-1 and IEC 60601-1 终端设备标准 • 符合GB4943.1-2022的CQC认证 • 符合EN 60950-1, EN 62368-1 和 EN 61010-1 标准的TUV认证。 增强电磁兼容性(EMC) • 系统级ESD、EFT、浪涌抗扰性 • ±8kV IEC 61000-4-2 跨隔离栅接触放电保护 • 低辐射 数据率:DC至150 Mbps 宽电源电压范围:2.5 V 至5.5 V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40°C to 125°C 稳健可靠的隔离栅: • 可实现40 年以上的预期使用寿命 • 高达5 kVRMS隔离额定值 • 高达8 kV浪涌能力 • ±200 kV/μs 典型 CMTI 默认输出高电平和低电平选项 低功耗,1 Mbps 时每通道的电流典型值为1.5mA 低传播延迟:典型值为9 ns(由5V 电源供电) SOIC -16 封装(宽体),WB(N) SOW8L(宽体)与SOIC - 8(窄体) 2、CMT804X 高速四通道数字隔离器 安全相关认证 • DIN VDE V 0884-11: 2017-01 • 符合UL 1577组件认证 • CSA认证,符合IEC 60950-1, IEC 62368-1, IEC 61010-1 and IEC 60601-1 终端设备标准 • 符合GB4943.1-2022的CQC认证 • 符合EN 60950-1, EN 62368-1 和 EN 61010-1 标准的TUV认证。 增强电磁兼容性(EMC) • 系统级ESD、EFT、浪涌抗扰性 • ±8kV IEC 61000-4-2 跨隔离栅接触放电保护 • 低辐射 数据率:高达150Mbps 宽电源电压范围:2.5 V 至5.5 V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40°C to125°C 稳健可靠的隔离栅: • 40 年以上的预期使用寿命 • 高达5 kVRMS隔离额定值 • 高达8 kV浪涌能力 • ±200 kV/μs 典型CMTI 默认输出高电平和低电平选项 低功耗,1 Mbps 时每通道的电流典型值为1.5 mA 低传播延迟:典型值为9 ns(由5V 电源供电) SOIC16 封装 (宽体和窄体) 例如,CMT812X、CMT804X系列数字隔离器基于容耦原理,支持高5kVrms隔离电压,数据速率最高可达150Mbps,可完美满足当代智能电表对于安全稳定与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确保计量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主控MCU,为智能电表的精准计量和高效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主控MCU对外的RS485通信中, 主控MCU主要负责通过485通信接口与集中器、抄表系统等外部设备进行远程的数据交互,而数字隔离器则用于防止总线上的干扰信号反串到电表内部,同时避免电表内部的噪声影响通信线路,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增强电表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CMT812X、CMT804X系列数字隔离器同样可应用在此485通信接口中,有效防止防止高压浪涌或地电位差导致的通信故障。此外,在智能电表中,CMT812X、CMT804X系列数字隔离器还可用于隔离主控MCU与外围设备(如继电器、LCD显示屏)以及隔离不同电压等级的模块,保护主控MCU免受外部信号的干扰。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以及太阳能、风能等绿色分布式能源的持续接入,智能电网系统将会进行持续的的优化与完善,而数字隔离器则将有望在智能电表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电网系统的稳定性、智能性与高效性,促进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为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