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运营商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热度 6
    2023-10-8 16:26
    743 次阅读|
    0 个评论
    比科奇推出业界首款单芯片支持两个5G满速小区的4G+5G双模全组合小基站解决方案
    PC802 基带解决方案可支持三个 LTE 小区或两个 5G 小区在 TDD 和 FDD 不同双工方式下的所有组合和最大吞吐 中国 杭州 , 2023 年 10 月 7 日 - 5G 开放式 RAN 基带芯片和电信级软件提供商比科奇( Picocom ) 今日宣布:其 PC802 基带处理( PHY )系统级芯片( SoC )已率先实现单芯片支持 5G 双 4T4R 小区峰值速率稳定运行,这代表了 PC802 基带 SoC 已全面实现设计标准。此前,单芯片 4G+5G 双模解决方案已支持 TDD 和 FDD 制式的所有组合,且单芯片已支持三个 LTE 小区。 5G 双小区 4T4R 解决方案已与客户的协议栈集成,并完成 72 小时测试,系统运行稳定,继续保持了低功耗的优势,性能达到系统最大吞吐量指标。 作为全球首颗专为小基站应用打造的基带处理 SoC , PC802 带有面向现代移动通信而高度优化的处理架构和强大的算力,从而在带来高性能和高灵活性的同时,可保持低功耗运行以降低运营商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此前,诸如几维通信( KiwiCT )等无线接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采用比科奇的基带解决方案,已实现业界首款功能完整、运行灵活的 4G+5G 双模小基站。比科奇 PC802 SoC 的高性能和不断优化的物理层软件吸引了全球技术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领先业界的小基站解决方案。 比科奇杭州实验室可以支持自己与客户的各种研发活动 本次推出的 5G 双小区( 2x4T4R )功能采用单颗 PC802 芯片并运行了优化的物理层软件,来与合作伙伴成熟商用的 5G NR 高层协议栈软件完成对接。在按照运营商标准的时隙配比( 7D1S2U ,特殊时隙配比 6 : 4 : 4 )下,双小区均配置为下行 4 天线 4 流,上行 4 天线 2 流,并使用多台国产 5G 商用手机进行了空口接入和业务数据的测试。 72 小时的稳定测试结果显示,双小区均可稳定达到下行 1.5Gbps 以上、上行 220Mbps 以上的吞吐能力,芯片的整体功耗不超过 8W 。 比科奇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首席执行官蒋颖波博士表示:“ 比科奇一直致力于将自己领先的移动通信科技转化为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服务和产品创新能力,因而在业内率先到达了多个里程碑,包括 今天 宣布的基于 PC802 单芯片和基带软件的 5G 双小区功能。它使 我们的客户 能够在一台高经济性小基站上,高性能地支持 4G+5G 双模小基站 以任意功能和服务组合运行 。这 表明基于 比科奇 PC802 基带 SoC 和配套软件的小基站解决方案在功能性和商用性等方面已完全成熟,比科奇与合作伙伴 团队 的 开拓性创新 正在给整个产业生态和消费者带来新的价值 。” 此前,比科奇 PC802 芯片的 LTE 物理层软件性能也完成了进一步提升。在与合作伙伴实现 LTE-A 升级并成功实现双小区的峰值速率后,又突破了单芯片对三个 LTE 小区物理层的支持。在下行 2 天线 2 流,上行 2 天线 1 流的配置下,各个小区均可稳定达到下行 190Mbps 以上、上行 66Mbps 以上的吞吐能力。此外, 比科奇 还和 几维通信 在今年 6 月于上海举办的 MWC 上海大会上展示了 采用 PC802 基带 SoC 开发的 DYND-6100 4G+5G 双模小基站产品 ,并演示了端到端的多种业务组合, DYND-6100 双模小基站已 在第三季度完成了量产 准备 。 比科奇北京研发中心也致力于帮助运营商和客户发掘小基站的潜力 比科奇 PC802 基带 SoC 与成熟的物理层软件已向全球数十家客户批量交付,被广泛用于分布式单元( O-DU )、射频单元( O-RU )以及一体化小基站产品之中并通过了运营商的现场测试。 PC802 既可以支持 4G LTE 和 5G NR 物理层的分别处理,也可以支持这两个物理层在一个芯片上同时处理,可为运营商的商用小基站提供极大的灵活性和经济性。有关比科奇 PC802 5G 小基站基带 SoC 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picocom.com/products/socs/pc802
  • 热度 24
    2011-11-29 08:53
    1432 次阅读|
    0 个评论
        国资委近日公布的《中央企业2010年度总体以及分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10年国内电信运营业实现营业总收入9562.3亿元,比上年增长7.2%; 但实现净利润1031.6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3.2%。这是自2008年以来,我国电信运营业总利润连续第三年下滑,2009年较同期下滑 6.4%,2008年下滑1.1%。   一方面是营收的不断增长,用户基数快速扩大,3G进一步普及使得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则是运营利润连年下滑;一方面通信资费不断下降成为拉低CPI的强力推手,另一方面用户对通信资费的抱怨依然不绝于耳,运营业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刘兴亮。   三大因素拉低运营业利润   2008年、2009年、2010年,国内通信企业已经连续三年利润下滑,且降幅递增。业界专家普遍认为这是电信业务在2G转向3G经营初期的必然现象。换句话说,这是3G初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刘兴亮看来,通信运营商连续三年利润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因3G基础网络建设耗费了 巨大的成本。自2008年以来,3G的推进及市场竞争的升级给运营商的渠道管理带来了诸多变化,也耗用了运营商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在内的诸多资源。据工 信部截至5月份的数据显示,国内3G投入累计将近三千亿元,截至目前,投入的资金显然已经超过了三千亿元。此外,运营商IP核心网的升级也消耗了很大的成 本。   在基础网络投入之外,运营商3G业务营销,3G终端补贴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在蚕食利润额。这一点在三大运营商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中国联通 ( 5.63 , 0.00 , 0.00% ) 。中国联通今年上半年单单补贴3G终端销售的亏损就超过了30亿元。   对于通信运营商利润额的下滑,刘兴亮认为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几年通信资费的不断 下降,主要在语音业务方面,包括本地资费,长话资费,漫游资费,三大运营商近几年都有很大幅度的下调。当下虽说是3G时代,但是运营商的业务收入仍集中在 传统的语音通信业务上,3G数据业务未能扛起大梁,这就形成了现在的尴尬局面:语音业务的收入被压缩,数据业务相对于前期的投入来讲还处于入不敷出的状 态,运营商的利润收入可谓雪上加霜。此外,国内运营业竞争不断加剧,个别运营商为争取新用户不惜下血本,今年9月份,三大运营商的校园大战就是一个缩影。   运营业需要注入移动互联网思维   运营商连续三年的利润下滑,虽然有诸多客观因素以及一些必然趋势的影响,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和运营商固守传统的定势思维也有莫大的关系。   其实在外界看来,这些年通信资费的下降、终端补贴力度的加大和通信运营商本身利润的 下滑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在通信业内的人看来,他们也觉得挺委屈,运营商资费一直在降,却吃力不讨好,客观地说,通信资费下降的空间已很低了,运营商仍 得不到外界的谅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呢?   刘兴亮认为,从通信业本身的传统来讲,它就是一种规模经济。比如中移动,有六亿多的 用户,平均每天的净利润就超过了三亿,给外界最直观的形象就是财大气粗,从这一点来说,只是单纯的降价依然难以改变运营商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从另一 方面来讲,我们目前国内的经济环境总体呈现一种国富民穷的状态,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当然希望通信资费越低越好。这一点是没有底线的,甚至最好是免费,当然 这是不可能的。   此外,用户对运营商的误解不仅仅在于资费,还在于服务等方面。其实相对而言,在众多的国企中,通信运营商的服务不敢说是最好的,但是服务的性价比可以说是第一的。当然用户的抱怨总有其道理,运营商确实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   运营商过去“烟囱式”的业务结构,书写过电信运营商的辉煌业绩,而这之后,人们也越 来越意识到这种孤立式的业务模式正阻碍着宽带移动通信时代的进步。要改变这种尴尬局面,运营商需从调整传统的电信定势思维开始,在移动互联网热潮的进一步 冲击之下,运营商需更为开放的眼界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借移动互联推动通信业转型   当下,拥抱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国内外各大通信运营商转型的具体指向。移动互联网时代, 运营商的很多业务正面临互联网服务商、IT巨头等多方面的冲击,而从运营商自身来讲,电信业增长乏力,运营商利润下滑的局势该如何破解?其实国内外的各大 运营商都已经给出了一致的答案,那就是转型移动互联网,借助移动互联网继续延伸电信业的辉煌。   刘兴亮认为,这也是当下运营商最为纠结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对沦为哑管道的担心。 运营商虽提出了搭建智能管道的应对策略,但毕竟智能管道只是一个宽泛概念,而现在我们看到,通信运营商从即时通讯到手机电视等移动视频,从应用商城到移动 支付等方面,运营商正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模式全面参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运营。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拥抱移动互联网并不是要运营商什么都亲自去做。   从另一方面讲,运营商开展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相比互联网服务商,业界的IT巨头还有一 定的距离,毕竟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运营商可以说是后进者,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拼显然差一大截。要知道运营商最大的优势在于管道,如何围绕 着管道把文章做好才是运营商转型移动互联网所应该考虑的。   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自身作为综合优势的拥有者,可以采取的方式就是实现平台化运 营。运营商掌控着端到端,端到平台的链接,把聚合平台做好,就基本确立了产业链主导的优势。在业务层面上,运营商不需要面面俱到什么都跟进,而是应当采用 平台化运营的策略,让产业链各方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更好的为自己,为自己的用户服务。 (通信信息报 符周顺)    
  • 热度 23
    2011-11-25 14:52
    1469 次阅读|
    0 个评论
      国资委近日公布的《中央企业2010年度总体以及分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10年国内电信运营业实现营业总收入9562.3亿元,比上年增长7.2%;但实现净利润1031.6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3.2%。这是自2008年以来,我国电信运营业总利润连续第三年下滑,2009年较同期下滑 6.4%,2008年下滑1.1%。   一方面是营收的不断增长,用户基数快速扩大,3G进一步普及使得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则是运营利润连年下滑;一方面通信资费不断下降成为拉低CPI的强力推手,另一方面用户对通信资费的抱怨依然不绝于耳,运营业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刘兴亮。    三大因素拉低运营业利润   2008年、2009年、2010年,国内通信企业已经连续三年利润下滑,且降幅递增。业界专家普遍认为这是电信业务在2G转向3G经营初期的必然现象。换句话说,这是3G初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刘兴亮看来,通信运营商连续三年利润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因3G基础网络建设耗费了巨大的成本。自2008年以来,3G的推进及市场竞争的升级给运营商的渠道管理带来了诸多变化,也耗用了运营商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在内的诸多资源。据工信部截至5月份的数据显示,国内3G投入累计将近三千亿元,截至目前,投入的资金显然已经超过了三千亿元。此外,运营商IP核心网的升级也消耗了很大的成本。   在基础网络投入之外,运营商3G业务营销,3G终端补贴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在蚕食利润额。这一点在三大运营商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中国联通(5.63,0.00,0.00%)。中国联通今年上半年单单补贴3G终端销售的亏损就超过了30亿元。   对于通信运营商利润额的下滑,刘兴亮认为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几年通信资费的不断下降,主要在语音业务方面,包括本地资费,长话资费,漫游资费,三大运营商近几年都有很大幅度的下调。当下虽说是3G时代,但是运营商的业务收入仍集中在传统的语音通信业务上,3G数据业务未能扛起大梁,这就形成了现在的尴尬局面:语音业务的收入被压缩,数据业务相对于前期的投入来讲还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运营商的利润收入可谓雪上加霜。此外,国内运营业竞争不断加剧,个别运营商为争取新用户不惜下血本,今年9月份,三大运营商的校园大战就是一个缩影。    运营业需要注入移动互联网思维   运营商连续三年的利润下滑,虽然有诸多客观因素以及一些必然趋势的影响,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和运营商固守传统的定势思维也有莫大的关系。   其实在外界看来,这些年通信资费的下降、终端补贴力度的加大和通信运营商本身利润的下滑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在通信业内的人看来,他们也觉得挺委屈,运营商资费一直在降,却吃力不讨好,客观地说,通信资费下降的空间已很低了,运营商仍得不到外界的谅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呢?   刘兴亮认为,从通信业本身的传统来讲,它就是一种规模经济。比如中移动,有六亿多的用户,平均每天的净利润就超过了三亿,给外界最直观的形象就是财大气粗,从这一点来说,只是单纯的降价依然难以改变运营商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目前国内的经济环境总体呈现一种国富民穷的状态,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当然希望通信资费越低越好。这一点是没有底线的,甚至最好是免费,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此外,用户对运营商的误解不仅仅在于资费,还在于服务等方面。其实相对而言,在众多的国企中,通信运营商的服务不敢说是最好的,但是服务的性价比可以说是第一的。当然用户的抱怨总有其道理,运营商确实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   运营商过去“烟囱式”的业务结构,书写过电信运营商的辉煌业绩,而这之后,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这种孤立式的业务模式正阻碍着宽带移动通信时代的进步。要改变这种尴尬局面,运营商需从调整传统的电信定势思维开始,在移动互联网热潮的进一步冲击之下,运营商需更为开放的眼界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借移动互联推动通信业转型   当下,拥抱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国内外各大通信运营商转型的具体指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很多业务正面临互联网服务商、IT巨头等多方面的冲击,而从运营商自身来讲,电信业增长乏力,运营商利润下滑的局势该如何破解?其实国内外的各大运营商都已经给出了一致的答案,那就是转型移动互联网,借助移动互联网继续延伸电信业的辉煌。   刘兴亮认为,这也是当下运营商最为纠结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对沦为哑管道的担心。运营商虽提出了搭建智能管道的应对策略,但毕竟智能管道只是一个宽泛概念,而现在我们看到,通信运营商从即时通讯到手机电视等移动视频,从应用商城到移动支付等方面,运营商正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模式全面参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运营。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拥抱移动互联网并不是要运营商什么都亲自去做。   从另一方面讲,运营商开展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相比互联网服务商,业界的IT巨头还有一定的距离,毕竟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运营商可以说是后进者,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拼显然差一大截。要知道运营商最大的优势在于管道,如何围绕着管道把文章做好才是运营商转型移动互联网所应该考虑的。   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自身作为综合优势的拥有者,可以采取的方式就是实现平台化运营。运营商掌控着端到端,端到平台的链接,把聚合平台做好,就基本确立了产业链主导的优势。在业务层面上,运营商不需要面面俱到什么都跟进,而是应当采用平台化运营的策略,让产业链各方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更好的为自己,为自己的用户服务。 (通信信息报 符周顺)    
  • 热度 18
    2010-11-9 09:34
    3253 次阅读|
    0 个评论
    手机支付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机会,这点大家没有意见。手机支付运营商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可能也是大家都没有意见的说法。但是,我相信,这个说法可能会越来越有问题。有一天手机支付,电信运营商被边缘化也不是没有可能。 手机支付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近场支付,二是远程支付。近场支付说白了,就是钱存在卡里,用刷卡的方式坐车、买东西。远程支付,用过网争和支付宝的人都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帐户进行付款。 这些支付手段现在都有,比如学校里的一卡通,还有已经存在的支付宝。但是为什么支付会成为手机支付呢,因为今天手机已经成为我们一个器官,成为我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时候我们都是随时携带着这个手机,用它来支付非常方便。因为是用手机支付,所以运营商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运营商要做支付,差不多成为很当然的事,可能很少有人会想,这个领域其实没有电信运营商什么机会,电信运营商会被边缘化。 然而,最近飞象网上的一条新闻引起我的触动,银联已经推出“贴膜”业务,把一个小小芯片,贴在手机的sim卡上,装回手机,这个手机就可以进行刷卡支付了。这也让联想起更多的能够支撑近场支付的手段,以后这个支付卡不但是可以和sim卡做在一起,而且它还可以做到SD卡,甚至TFT卡中,这些卡可以很方便地装进手机,用过智能手机的朋友都知道TFT卡正在成为手机的标准配置,是手机存储的基本工具。那么这些装在TFT卡和贴膜的支付卡,需要和电信运营商有什么关系吗?这些和电信运营商其实是没有什么关系的。银联系统完全可以建立起一套近场的支付系统,虽然用户是拿着手机,也是携带很方便,但是,只要银联自己做行了,并不需要通过运营商去发卡,也不需要运营商去管理,这种情况下,运营商其实什么事也没有,这怎么不是边缘化呢? 手机支付中,运营商被边缘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我想银联一定希望实现这个目标。 当然电信运营商肯定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不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被排除在外,失去重要的市场,也失去一次非常大的发展机会。那么对于运营商而言,怎么才能不被排除在外呢?
  • 热度 28
    2010-3-17 21:16
    2972 次阅读|
    5 个评论
    近几年间,中国电信业一直处于战略转型期,从电信企业的体制、机构、企业文化的改变,到技术、业务的更新,都为电信企业及其每一位员工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竞争压力。反映在普通员工们的身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身心方面的问题,同时大家的工作态度、个人未来的发展设想等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飞象网最近开展了一项关于电信运营商员工压力的网络问卷调查,我们把运营商员工可能面临的压力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职业压力,包括工作压力、同行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创新压力、缺乏归属感、事业发展压力六项;另一类是生活压力,包括生活保障压力、感情压力、身体健康压力三项。 根据调查结果,国内运营商员工对自身压力的总体感受是比较重的,按照10分制来综合打分,打分结果为7.9。 分类来看,大家认为日常工作的压力和事业发展压力尤其严重一些,综合打分达到了9。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在电信运营业就业的员工对自身的工作状况和事业发展并不满意,积聚在人们心理上的压力偏大。适当的压力有好处,可以让员工们更有干劲,但压力太大就会适得其反,反而会影响到工作质量和效率,需要我们的管理决策层注意进行疏导。 另外,学习、创新、感情方面的压力则相对轻一些,打分为7。耐人寻味的是,运营商员工对学习和创新两个方面的压力感受很分散,认为“不严重”、“比较重” 和“非常重”的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显然,与沉重的工作压力、发展压力相比,运营商员工们感受到的学习和创新压力其实并不很多,这意味着很多员工认为自己是在从事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不具有太大的挑战性。网络调查尽管有其局限性,但这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运营商所追求的创新发展路线还没有影响、触动到每一个部门和领域。 问到大家对电信运营业未来发展前途的看法时,与外界想象中财大气粗、意气风发的运营商形象不同,运营商员工认为这个行业前途一般的最多,接近本次调查样本的一半。排除掉情绪化的因素,可以认为运营商员工队伍的士气并不高。 我们又问了大家未来5年的工作意向,出人意料的是,当外界都在艳羡电信运营企业员工的身份时,明确表示“愿意”在电信运营业工作的员工不到三分之一,这是一个让我们无法乐观的数字。看来,国内运营商真的需要在鼓励员工士气方面多下些功夫。(飞象网总编:计育青)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