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4
2018-1-25 12:03
9481 次阅读|
9 个评论
这两天,一篇来自EE Times的《 芯片业人才告急!EE缺口最严重 》 在电子行业圈内刷了屏,文章中提到, “据Deloitte调查,大约有85%的芯片供应商都需要新的人才类型,其中有77%的业者都表示人才短缺,特别是电子工程师(EE)——EE是最难填补的位置,而且还有太多的公司都在寻找相同的人才……” 无独有偶,前一阵,一位某公司招聘负责人表示: “现在硬件工程师很稀罕啊,招了很久都没招到。” 话题引发了不少同行的共鸣。 我们每年有那么多电子专业的毕业生,由于行业成熟,经验丰富的电子工程师按理说应该也不会稀缺才是。为什么会出现企业无人可用的地步呢?招不到人?这锅到底谁来背? 其实,从一些资深行业人士的观点中不难看出缘由: 钱没到位? 关键是多少钱招人?信仰可贵,但面包更重要。现如今生活压力大,薪资是很多人择业的第一位。 一位网友似乎道出了“真相”,不是硬件工程师稀罕了, “是便宜的硬件工程师很稀罕了”。 年轻工程师难招 前面那位负责招聘的朋友说: “钱都够挖老家伙了,领导想要个年轻的,没办法”。 很多公司不缺技术带头人,到是年轻工程师难招,这种情况在二三线城市尤为突出。 而大型企业会考虑到年龄结构问题,何况再牛的工程师也会退休,需要找年轻人填充队伍,但是 “年轻的干这个的真的很少了,简历都收不够...”,“刷到几个沾边的简历,能力也是惨不忍睹。不知道硬件怎么这么惨了... ” 年轻人都到哪里去了? 每年有几百万毕业生,大家都干嘛去了? 在人才吸纳方面,IT互联网行业可能是IC业的“天敌”。 “年轻人不干这个了吧,报个培训班,去互联网当个码农,比硬件老码农挣得多。 ” “能跳互联网就都走了。哎,带会了几个学生都毕业走了,留不住,新来的都往软件上走,不愿意干硬件的活儿。” “谁新入这行谁傻逼,花一半的精力学学java拿两倍的工资 ” “美国微电子都是夕阳行业,60多的老人撑着,年轻人都去互联网了,顺势而为吧。” “还不用拿烙铁,年轻人一看,好LOW” “问一个资深硬件教授,他说现在别说博士,连硕士都很少有人做硬件了,因为见效慢,不好发文章...” “脑子被驴踢了的我也已经认清现实了,行业起点差距太大了。” “讲道理,年轻人坚持干硬件那都是情怀……” ...... EE转行的一点优势: “精通C/C++的时间用来看java,工资早翻倍了。在中级C/C++基础上捣腾下JAVA,对底层的了解估计还胜过计算机科班的。 ” “其实关键是在这里,熟悉C和C++的,算法不错的,稍微学点Java和phython,转移动互联网轻轻松松,收入起码涨30%,几年后差一倍了。” 涨价成不成? 市场规律,招不到就只能涨价咯。 但是, “要么市场整体涨价自然有新人进来。一两家公司开高薪招人毫无意义,大家都不傻。等吧,要么硬件行业死绝,跟机械化工一样。” 硬件设计应该比码农技术含量高,为什么工资反而低呢? “活累,钱少,责任大”,这是好多搞硬件的工程师的吐槽。 “做硬件的最大问题是:做好了,不出问题,完全没有存在感;没做好,出问题,没有地方可以推诿。” “还是人力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决定的吧,比如‘硬件:软件’的人员配比以前是1:1,现在是1:5,以后也许是1:10...” “码农门槛是很高的,但需求大,给滥竽充数的人很多机会。” “事实就是,谁离用户越远越不值钱,用户操作的是手机上的软件,而不是手机上的电阻电感ic。 ” “除非老板是做硬件出身的,否则,企业里的硬件地位都低。做硬件的,以后估计外包是大趋势了。” “集成”惹得祸?对行业的担忧...... “大公司把复杂的部分都集成好了,从业门槛越来越低,收入也就跟着降低了。就好像plc一样,越来越简单,最终导致从业人员都是大中专毕业生。 ” “现在硬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少部分的资深硬件从业者,将大部分的活给干了,然后通过硅工厂,拷贝了很多份,给其他人用。所以下游人力市场就不需要那么多HWer了。 ” “所以硅工是硬件杀手,最后把自己也搞到穷途陌路了。” “还有一种原因是,不需要过高技术的硬件比如超高频之类的,都是些消费类,猛戳arm代码就行。都是做协议接口之类的比如网络蓝牙USB,还有IC的内部接口。” “九几年那会儿, 开始有LM386之类的集成块, 但是大部分消费产品里面的元件还是分立的多, 只有少数核心模块用的IC集成块, 那时候的电路设计调试维修既看动手能力, 还看知识和经验, 个人能完成的系统复杂度有限, 要做点上规模的系统, 就得一个团队。现在个人能做的东西在当时看都是天方夜谭...” “问题就在这里。那时候还有很多模拟电路,需要用分立元件搭建,各种电感电容三极管,波形分析,理论计算一大堆。也没什么仿真软件,大家都是从基本原理开始学习,由浅入深,各种数学计算和经验积累,才能做出一个合格的电路。电路坏了也是各种测量分析,最终换一个三极管或者电容之类的分立元件解决问题。那时候没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多年的经验还真做不好电路。” “现在基本都是集成的了,按照datasheet的说明连上几个外围的电容或者功率原件就ok了。大中专生培训一下就可以了,原理之类的不用懂,按图搭积木就行了。电路坏了直接换模块。 ” “可能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不过对行业来说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硬件不是电路,是一套系统。涉及到电子电路,机械,材料,热设计,装配,产业化的各种因素。而且硬件往往是一刀活,设计出来一版往往就是用几年。而用户体验上最直接的就是软件还有工业设计了。现在硬件越来越往集成化,标准化上去发展。所以,硬件工程师里面存活好的只有大牛、工匠和学徒,中间层很艰难。不如软件来的容易轻松,每个水平层级都能有不错的劳动回报。 ” 以上是我在水木社区看到的,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以后硬件工程师该怎么发展?新入行的朋友难道只有转行这条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