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充电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2023-10-13 09:41
    545 次阅读|
    0 个评论
    智能充电未来之路:ISO 15118-20的关键角色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进入到大众的视野,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ISO 15118协议中表明,电动汽车可以使用智能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可以大大提高充电效率。 ISO 15118 ISO 15118是一项国际标准,定义了电动汽车和充电桩之间的通信协议,这项标准包括了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通信、充电过程的安全性以及支付和结算等多方面内容。此项标准侧重于提高车辆和充电桩之间的通信交互,确保能够以最快,最高效,最安全的方式进行充电。此外,ISO 15118还定义了一种称为Plug and Charge(即插即用)的功能,它允许充电汽车在插入充电器时自动进行身份验证、交换数据和进行付款,以达到完全自动化充电。随着取代ISO 15118-2的ISO 15118-20的提出,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迎来了巨大的变化。 IS0 15118-20出世 ISO 15118-20中,在网络协议和应用协议上做出了许多创新,这些创新包括能量传输模式、物理层和信息安全。 相较于ISO 15118-2来说,ISO 15118-20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双向电力传输(BPT,又叫V2G) V2G是指将电动汽车连接到电网,使其能够做到双向传输能量,意味着电动汽车不仅可以从电网中获取电能充电,还可以将其储存的电能反馈到电网之中,这项技术有利于电网的平衡和稳定。 在CANoe 16.0及以后的版本中,增加了关于ISO 15118-20的Demo 测试工程,在这个工程中,通过CAPL的形式模拟了在V2G过程中EV和EVSE之间的所有通信,同时提供的.can、.XML文件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搭建测试环境,在这两个文件中,提供了V2G过程中模拟、仿真、发送数据的全部函数。如下所示 : 在上述的示例中,通过CAPL脚本的方式,定义了DC充电回路中的放电状态,其中的信号可以通过CANoe软件中的Communication Setup模块中进行定义 。 同时为了实现对V2G功能的测试,Vector提供了大量的函数用于V2G测试,例如: (1)用于编码和解码V2G消息的函数: 在上述函数中,SchemaToUse有四种类型,分别为:0 = Undefined;1 = ISO20;2 = ISO20_DC;3 = ISO20_AC; 用于在V2G过程中进行故障注入的函数: 其中故障注入类型有以下几种:0 = ALL(所有故障注入类型);1 = PreventTCPShutdown;2 = PreventTCPShutdownReaction; eanble有两种类型,分别为0 = eanble;1 = disable; 设置ISO20报文响应码的函数: 在这个函数中使用0~39定义了不同的响应码,如下表所示 除上述函数外, 在CANoe Help里提供大量有关V2G测试的函数,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用。 多路复用通讯功能( Multiplexed Communication) 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如果EV和EVSE重新商定充电计划,那么充电过程将会被中止,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的情况,ISO 15118-20中提出 多路复用通讯 的概念。多路复用通讯即在通讯过程中除了使用EXI编码的V2GTP数据(范围从0x8001到0x80FF)之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其他V2GTP数据类型来实现EV和EVSE之间的数据交换,这些新类型的数据可以进行EV和EVSE之间的服务重新商定,比如将充电状态变为放电状态。 动态控制模式(Dynamic Mode) ISO 15118-20在ISO15118-2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辅助服务的新的控制模式——动态控制模式。动态控制模式下,控制全权交给充电桩,充电桩会响应电动汽车需要的充电功率,但不会做出功率预测,电动汽车必须完全遵守充电桩提供的相关参数,充电桩负责满足用户的需求。这种控制模式响应非常迅速,如果电动汽车需要电网进行快速响应,就可以采用动态控制模式来控制充电过程 。 总结 总的来说,ISO 15118-20标准的出台为智能充电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为电动车充电过程带来了更高的智能化和便捷性,为能源管理系统提供了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随着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充电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电动车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北汇信息紧跟新能源发展方向,结合多年测试经验,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测试方案,同时作为Vector中国的合作伙伴,得益于Vector中国的大力支持,不断开发符合ISO 15118-20通讯协议的测试方案,为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增砖添瓦。
  • 2023-9-13 09:47
    410 次阅读|
    0 个评论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 高速 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车企出海与外国汽车巨头同台竞技。 2022年,在供应链缺芯少电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是超过了25%,连续八年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这也 使得充电需求不断 增大 。 当前,全球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充电标准 并且电动汽车充电领域涉及的汽车厂商和充电桩厂商众多,所以充电通信的互操作测试非常重要。 CANoe非常有助于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并支持工程师开发可靠的充电系统,Option.Smartcharging助力全球主要国家充电体系,可支持欧美标CCS DIN 70121/ISO15118、北美充电标准NACS、国标GB/T 27930和日标CHAdeMO。 Vector工具链支持电动汽车(EV)或充电桩(EVSE)模拟分析到系统实现的整个过程。仿真系统与真实EV/EVSE之间的硬件接口则由VT System中I/O板卡提供,测试包CANoe Test Package 结合VT系统和自动化脚本软件vTESTstudio可以满足测试规范中的测试项,帮助工程师去验证充电基础设施的标准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如何通过测试包进行充电标准的互操作和一致性测试呢? 通过下图给大家介绍一下。 工作流:Test Package EV/EVSE包含符合CCS,NACS,GB/T和CHAdeM0标准的测试用例库,“Generator Tool”用于生成相应的工程文件以及测试用例执行文件,将测试用例执行文件导入CANoe中,CANoe可以实时执行测试,追踪分析测试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图示为 CANoe中执行测试用例 为了更快捷方便且可视化地分析测试状态,CANoe还针对不同标准的应用场景提供了相应的示例工程。用户可以在CANoe软件File窗口下Sample Configurations查找。工程高度集成了车辆和充电桩仿真的开源代码以及丰富的GUI。 图示为V2G(Vehicle-to-Grid)Test面板 以V2GTest面板举例,用户可以实现 SUT (System Under Test)与Tester之间的通信, V2G协议流可以通过 SendFunctions面板手动控制 发送 任意的 SCC (Smart Charging Communication) 消息。通过 在CAPL中定义的 函数来检查SUT是否 回复或超时。 当然,如果想要更全面地测试,示例工程自带的测试模块远远不够, 这时就需要 用户灵活 使用 CANoe 自带的CAPL , 通过编程来实现对应的功能 。 举例: 测试场景: 充电过程中,充电桩会发送一些控制指令 , EV根据 这些 指令进行相应操作,以实现充电桩的控制功能。 当出现紧急情况时,用户可以通过按下急停开关以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即需要模拟 桩端发送紧急停止指令,快速切断充电桩与充电设备,测试电动汽车是否做出正确的响应。 解决方案: Trace窗口会记录和显示充电过程的活动,通过Detail view功能来查看报文的详细信息。 图示为ISO15118-2中EVSEstatusCodeType类型和定义 图示为CAPL编写内容 图示黄色方框为设计的急停按钮 图示为 T race窗口-实时显示紧急命令发送以及响应 总结: 无论对于OEM还是充电设备供应商,在开发和测试阶段,都需要合适的EVSE/EV与之通信,同时检测通信数据是否符合要求,并且需要模拟不同性能的EVSE/EV,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兼容性。 Vector工具链 为充电系统测试验证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测试验证流程,全面覆盖用户的使用需求。 北汇信息紧跟新能源发展方向,结合多年测试经验,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测试方案,同时作为Vector中国的合作伙伴,得益于Vector中国的大力支持,不断将会充电的CANoe运用到实际中。北汇信息愿为各OEM提供VCU、BMS、Inverter、OBC、EVCC测试等解决方案,为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增砖添瓦。
  • 热度 4
    2023-8-31 14:49
    357 次阅读|
    0 个评论
    多功能USB看似完美,但可能潜藏各种风险 您在挑选笔电时,是否也会注意到常用的端口是不是都具备了? 其中,现今USB端口十分普及,具有即插即用的快速功能,让计算机的周边扩充性更强!然而随着每一项新规格、新技术的演进,也逐渐出现了潜在问题。 USB端口拥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包含: 1. 数据传输 2.广泛应用在充电功能 如汽、机车配备USB端口提供电源为装置充电(如手机、相机等) 机车USB端口充电 3.免除携带行动电源增加重量的困扰 以下以笔记本电脑为例,探讨利用USB端口当作充电功能的潜在风险。 笔记本电脑轻薄方便携带,且能够让消费者外出到咖啡厅做简报、剪辑影片、玩在线游戏或看电影都非常方便。 目前市面上也越来越多笔电提供在睡眠或关机模式利用USB 端口为装置充电功能。 笔记本电脑USB端口充电 USB端口所产生的潜在风险 在开发USB端口供电过程中,若没有遵守相关设计规范, 轻则充电缓慢、重则烧毁供电模块 ,除了提供足够的电压、电流输出供装置充电之外,一般在BIOS menu都可设定是否支持系统在睡眠或关机模式利用USB端口充电。 但也曾遇过关闭此功能后,USB端口仍持续供电的案例。 虽然笔电提供在睡眠或关机模式利用USB端口为装置充电功能,但同时也持续消耗笔电内部电池的电量,若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未限制供电的临界点,一段时间后将 造成消费者笔电内部电池电量耗尽无法开机而导致客诉的潜在风险 。 因此,当笔电在只由内部电池供电模式下,应设定供电的临界点。例如:笔电电池电量大于10%以上时,允许睡眠或关机模式利用USB端口为装置充电功能,电量低于10%时,关闭利用USB port为装置充电功能。 Allion透过量测USB charging port controller 及USB端口端讯号,即可快速确认当下的充电模式、状态及是否做到针对电池电量限制USB端口为装置充电功能。若有发现相关问题,即可快速回报客户端以即早改善错误。 量测讯号范例如下图: 实际案例 客户送测的笔电在关机并拔除电源插头闲置后,鼠标LED指示灯将笔电电池电量耗为零。后续建议客户端修改BIOS menu为以下设定后,不再因电池模式USB端口持续供电导致因低电量无法开机的状况。
  • 热度 3
    2023-7-20 15:30
    388 次阅读|
    1 个评论
    有线耳机到无线耳机的发展 耳机 (Headphone/ Headset) 是一种可以接受来自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并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在这个时代已经属于相当普及的3C产品,可随时随地聆听音乐,相当地便利,但其实耳机最早的主要用途是19世纪的电话操作员使用,此时的耳机有4.5公斤重,根本无法携带,更不可能像今日一般随时随地享受音乐。而让耳机逐渐普及化并方便携带的功臣之一便是Sony在1979年推出的Walkman随身听,就此使随身耳机进入大众的生活,也将音乐从室内带往室外,让人们可以在自己的世界独享音乐。 图: 第一代的Walkman「TPS-L2」(Source: Sony) 从那时起,便携音乐播放拓展了耳机的市场,然而耳机线材伴随着的束缚感及不便性挥之不去。 1999年,蓝牙1.0 版正式释出,而耳机的无线化,也在这里开始迈出了第一步,在次年Nokia推出了第一款蓝牙耳机HDW-1,但此时为还是单侧设计,通常只有业务繁忙的商务人士才会使用。 2015年日本音响巨头安桥 (Onkyo) 在IFA上展示了旗下第一款真无线(True Wireless Stereo,TWS)产品W800BT。真无线蓝牙耳机与一般无线耳机相比,少了左右耳之间的线材,左右两边的耳机都是独立的结构,达到了真正的完全无线。 图: 无线蓝牙耳机和真无线蓝牙耳机 (Source: Amazon / Apple官网) 2016年Apple推出了第一代AirPods与第一款没有3.5mm耳机孔的iPhone 7,Apple刻意取消手机的耳机孔,并以AirPods作为有线耳机的替代品,这种销售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真无线蓝牙耳机成为了主流,各品牌都开始生产真无线耳机。并且各手机厂商也开始在他们自己的手机上移除3.5mm耳机孔,进一步推波助澜了真无线蓝牙的发展,此后在2019~2021年平价的真无线耳机兴起,也让真无线蓝牙耳机普及与大众化。 有线耳机 vs 无线耳机到底哪个好 消费者在选购耳机常常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究竟要买有线耳机还是无线耳机呢? 目前有线耳机常见的有两种接口,分别是3.5 mm和USB。有线耳机通常被视为入门款耳机,并且线材的束缚也较不便,容易在行动中拉扯而造成脱落或损毁,但事实上,一般而言有线耳机的音质会比无线耳机好,并且音讯传递方式较无线稳定,不易受到干扰,也不必考虑到电量和充电的问题,因此有线耳机因其特色,仍占据一定消费市场。 而另一边无线耳机阵营常见也有两种,蓝牙耳机和2.4G无线耳机,而其中蓝牙耳机近年的兴起占据了无线耳机市场大宗,连接方便,加上真无线左右耳独立的设计,更是强大利器。另外一种无线耳机 – 2.4G无线耳机,在使用时则必须接上USB接收器,但讯号传输能力更强大,反应速度也快,常见游戏耳麦采用这种连接方式,非常适合电竞游戏玩家来使用。但无论是蓝牙耳机和2.4G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就得考虑到续航力和充电的困扰,另外也有可能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断线或者受到讯号干扰问题。 图: 有线耳机vs 无线耳机简易比较表 耳机常见问题探讨 耳机经过100多年的演进,目前已是相当普及化的产品,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耳机也持续推陈出新,而消费者在借着耳机享受音乐、游戏和通讯时,若突然遇到杂音、噪音、断线、耳机功能异常等等状况,还是会让人扫兴,也会消费者对于该厂牌的耳机质量打上一个问号。根据Amazon耳机产品的消费者问题回馈,常常会遇到以下几种问题: 蓝牙连线问题 蓝牙耳机虽然便利,但蓝牙耳机普及化的情况,也让许多厂牌的蓝牙耳机质量资参差不齐,尤其是连线稳定度的问题,更是消费者对于蓝牙耳机质量的首要印象,蓝牙连线的问题众多,大致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设备搜寻不到蓝牙耳机 搜寻到蓝牙耳机后无法连线 连线一段时间后突然自行断开连线 蓝牙断线后无法再自动连接设备 无线讯号的干扰造成音乐的聆听过程中有破音、杂音、或者没声音 真无线蓝牙耳机双耳问题 真无线蓝牙耳机由于左右耳机为独立设计,因此可以只单独使用一边,而因此会遇到以下状况: 左右耳机大小声不同 左右耳机无法独立开机使用 使用单耳机后,想要改使用双耳模式却无法连接双耳机 耳机功能键问题异常、触控判定不良 有线耳机的功能键大多设有实体按键,位于中央按钮的位置,通常具备暂停、上下首切换、来电接通、大小声音调整等功能,此问题发生时实体按键功能无法正常作用。 图: 有线耳机按键位置 而无线耳机的功能按键通常在左右耳机本体上,有的甚至并非是实体按钮,而是采用触控的方式来控制,常见会遇到两种情况, 因无线讯号的干扰而造成蓝牙按键功能反应延迟或失效 采用触控的无线耳机,最常遇到的问题其实是按键的触控判定不良,例如触控一下按键是暂停/开始拨放,触控两下是切换下一首音乐,当用户触控两下想切换下一首音乐时,因耳机的触控问题而误判成为暂定拨放音乐 续航力 无线耳机的续航力是消费者很在意的一个指标,因此部分的无线耳机还配有充电仓,可用于收纳、携带和充电。但有部分的无线耳机续航力较差,甚至耳机本体和充电舱与标榜的使用时数有所差距,让消费者较差的使用体验。 充电 充电问题可分三种使用情境来检视: 耳机本体连接充电器 充电仓连接充电器 耳机放入充电仓充电 而此三类问题常见因产品和充电器兼容性较差,有可能造成耳机本体与充电仓的充电速度缓慢、无法充电、充电断断续续、甚至因第三方充电器造成耳机或充电舱损坏等充电相关问题。
  • 热度 6
    2023-5-11 09:45
    721 次阅读|
    0 个评论
    CANoe是进行网络和ECU开发、测试和分析的专业工具,支持从需求分析到系统实现的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从CANoe 12.0开始,CANoe新增了充电功能,即Option Smart Charging,支持ISO 61851、DIN 70121、ISO 15118 、GB/T 27930、CHAdeMO,之前已经有些介绍,下面着重介绍CANoe在EVCC测试系统中的使用。 背景 在欧美电动车市场中,电动车与充电桩之间的充电协议采用的是基于ISO 15118,ISO 61851系列的联合充电系统(Combined Charging System, CCS)。CCS是基于以太网的PLC通讯(Power Line Communication),而我们目前使用的测试台架中,如VCU测试台架、BMS测试台架,没有能够支持PLC功能的设备。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对EVCC(Electric Vehicle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的测试,需要一款能够满足ISO 15118,ISO 61851协议、支持PLC通讯的测试系统。 E VCC 典型网路拓扑 当前,国内电动车充电协议使用GB/T 27930和GB/T 18487,欧美采用联合充电系统CCS通信协议。这两种标准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电动车与充电桩之间通信的协议、底层物理连接和充电插头/接口组合。GB/T 27930基于CAN总线,CCS则是基于以太网的PLC通信。出口的电动车必须满足CCS的互操作性及协议一致性测试。 对于国内OEM来说,在现有车型的网络拓扑中增加一个具有通信协议转换功能的控制器(EVCC)是快速且性价比较高的开发方式,EVCC典型网络拓扑如下。 在典型网络拓扑中,EVCC通过PLC与SECC进行交互,同时EVCC与车内其他控制器,如BMS进行CAN通讯。EVCC实现将欧标充电协议ISO 15118转换成国标GBT 27930充电协议并与BMS交互,从而控制相关的执行器,实现电动车充电功能。 EVCC 测试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EVCC的网络拓扑,提供桌面式的VT测试系统,仅需使用VT7970/VT7971、VN16系列,及CANoe软件,即可实现对于EVCC的闭环测试。 Vector的VT7970/VT7971板卡是测试CCS的专用模块,支持PLC、PWM的充电通讯以及CP信号断路、电阻误差、电容误差等故障注入。且CP信号、故障注入等通过CANoe中的系统变量控制,便于自动化测试。由于CCS是基于以太网的PLC通讯,还需要结合CANoe Option Smart Charging、CANoe Option Ethernet实现SECC充电协议的仿真。而对于EVCC转换的国标GBT 27930部分,需要结合CANoe Option J1939实现国标充电桩端的仿真,结合VT2004实现CC1回路的仿真。 VT7970实物图示 基于V T7970/ VT7971 的桩端仿真 使用VT7970进行桩端仿真的架构图如下。 VT7970充电桩仿真架构 此外,CANoe提供了CCS的Demo工程,工程中通过capl脚本、xml配置文件实现了EVCC、SECC的仿真,涉及到需要用到的参数以及硬件配置。其中Demo“VT7870 EVSE”可以用来连接待测件EVCC进行欧标充电流程的交互。 控制面板EVSE显示Link链接状态、支付方式选择、充电暂停、开始、充电参数重协商、充电参数限值设置如最大电压Max Voltage、最大电流Max Current等。 控制面板Protocol通过进度条显示充电进程,便于观察。 控制面板PWM_EVSE设置VT7970的CP信号仿真参数,并基于测量的CP电压幅值显示CP状态。 EVSE仿真Panel界面 E VCC 一致性、互操作性测试 针对EVCC的一致性、互操作性测试,提供CANoe Test Package EV(车端测试用例生成工具)产品。CANoe Test Package EV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测试用例库,用于测试电动汽车 (EV) 对CCS、GB/T 和 CHAdeMO 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其操作界面直观、简洁。 CANoe Test Package EV操作界面 根据测试工程师选择的协议,CANoe Test Package EV一键生成测试工程,并加载到CANoe中进行自动化测试。测试用例由vTESTstudio完成,测试工程师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修改、添加。 CANoe Test Package EV、vTESTstudio、CANoe的工作流程 E VCC 的发展 由于EVCC控制器对外通信协议、接口标准化,EVCC在国内作为标准产品在推广,当然OEM考虑布置等因素,也在考虑将BMS升级,在BMS控制器中开发符合CCS的逻辑,并增加私有协议,增强安全性。这样,针对EVCC的测试就转变成对EVCC+BMS的测试。因此,可以对目前现有的基于VT的BMS HIL测试系统进行升级,以支持对欧标充电一致性、互操作性的测试。或者根据需要的测试场景,也可以新增一套桌面式VT系统,实现EVCC单独测试、BMS单独测试、EVCC+BMS联合测试的使用场景。 扩展 对于EVCC的桌面式VT测试系统,复用软硬件,同时软件扩展CANoe Test Package EVSE即可以支持对SECC的闭环测试。 展望 北汇信息在汽车电子测试领域深耕多年,在给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给自己充电,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测试方案,推陈出新。同时,在Vector中国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会继续给自己充电,在中国电动车走向国际的道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