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星球大战

相关博文
  • 热度 26
    2016-2-2 15:35
    1323 次阅读|
    1 个评论
    Büsser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很遥远很遥远的银河系,人类最要好的朋友是他的机器人。作为星球大战的十岁小影迷,我知道如果没有像R2-D2 这样忠心、足智多谋又勇敢的机器人,总是在拯救它的朋友,路克•天行者永远不可能战胜。当我还只是个孩子时,就想拥有属于我自己的机器人伙伴,而Sherman(就像在他之前的Melchior)让那个儿时奇想美梦成真。” 而星战8里有了BB-8,两个球体交互滚动组成的萌物机器人。 我,Sherman,一个比它更萌更贵更守时的机器人。限量发行200件镀钯版(镀钯)、200件镀金版(镀金)与50件镶钻镀金版。 Sherman 由MBF构思和研发,并由L'Épée 1839这家瑞士仅存的专业高端时钟制造厂设计与打造, Sherman的诞生源自于Maximilian Büsser一直以来的少年梦想:拥有机器人朋友。 Sherman的机械学以L'Epée 1839一列式八日机芯为基础,确保这件友善的坦克履带式座钟可以在其胸口显示正确的时间逾一周,之后才需要再上链。 但Sherman不仅是机器人内部的一个时钟,而是一个完整且功能齐全的机器人时钟。主发条盒桥板向下延伸,以支撑其履带,机芯垫片作为胳膊的肩膀,它的眼睛是螺栓头,支撑调节器。机芯主板和时钟的桥板也组成了机器人的骨架和躯干。 Sherman头上的透明吹制矿物玻璃圆顶展现它的机械大脑,这实际上是控制机器人时间精度的调节器。观看这小家伙“思考”实在是令人着迷。 Sherman的手臂几乎可被巧妙操纵成任何构形,它的手可用来握取物品,例如一支笔或者他的上链钥匙。 而且尽管Sherman不能走动,但它的橡胶履带功能齐全,只要朋友帮个小忙,它可在典型办公桌的崎岖地形上翻滚。 尽管Sherman的机器人和钟表的复杂功能相当不错,但和它在所到之处散播欢乐的超能力相比可就相形失色。 Sherman不会走路、说话、通人语或星际穿越。它并不能试图掌握重要情报,也不能救下汉索罗。事实上,Sherman真的只能做两件事:报时和逗你开心。 第一个是作为一只表的本份,机芯调节器位于Sherman头部的透明圆顶下方,包括摆轮和擒纵机构,拥有一个因加百禄(Incabloc)避震防护系统,将机器人在移动或运输时可能遭受的损坏风险降至最低。虽然避震防护是腕表机芯的标准规范,但用于通常静止不动的座钟则较不寻常。 第二个就厉害了。这兴许是世界上最实用又人类化的复杂超能力了!但Sherman并非寻常座钟,他是身负使命的机器人:让世界变得更快乐。虽然Sherman既不是、也未声称自己是合格医生,但它确实有能力让所有与它接触的人更快乐且更健康。拥有这种能力的机器人如凤毛麟角......时钟就更罕见了。 Sherman的名字正如其履带式底架所暗示,源自美国及其二战中的盟友所使用的多产M4 Sherman坦克。尽管在战争接近尾声时,Sherman坦克被更大、威力更强的坦克在技术上所超越,但它的战斗力依旧,因为它非常可靠而且容易制造。与其在车库中摆着为数不多的复杂大坦克,不如拥有一批战斗中的小坦克。 它的正式名称为M4中型坦克;英国人昵称为Sherman M4,得名于威廉•特库姆塞•谢尔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将军。美国南北战争(1861至1865年)期间,谢尔曼崛起,指挥西部联盟军(接替尤利西斯•S•格兰特将军),然后当格兰特就任总统时,成为美国陆军总司令。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B‧H‧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称谢尔曼为“第一个现代将军”。 虽然Sherman的名字可能源于战争场面,但它绝对是和平的机器人。 Sherman配备最强而有力的武器:散播欢乐和爽朗愉悦的能力。
  • 热度 25
    2016-1-13 11:18
    1080 次阅读|
    0 个评论
    设计稿初步定型 创意源于足球 筹备《星球大战》系列的最新续作时,导演艾布拉姆斯计划在剧中创造一个全新的宇航技工机器人(astromech droid)。当时他就像普通人一样,抓起一张纸巾,在上面画了一份素描草图。这张画在纸巾上的素描设计稿非常简单,压根就只是上下相连的两个圈,上面的圈里加上了一个小点,代表机器人的眼睛。素描虽然简单,核心概念却已经在那里了,也足以让卢卡斯影业的概念设计师克里斯蒂安-阿尔兹曼(Christian Alzmann)领会艾布拉姆斯的想法:“他想要的是一台依靠球体结构滚动的机器人。为此我尝试了不同的设计方案,他会针对机器人的不同外形给出指导意见,最终塑造出这个机器人的个性。最初的设计稿上采用的是非常讨人喜欢的圆形外形,显然这不会是一个严肃或是愤怒的角色。J.J.针对不同的设计给出反馈,反反复复费了不少功夫,最终定型为大家现在看到的BB-8。” 有很多粉丝戏称BB-8是一台“足球”机器人,阿尔兹曼觉得这些粉丝很有眼光:“我曾参考过很多足球的设计,当你在进行这样一个项目时,你需要查看所有球形物体,只为获得一丝灵感。设计时我偶尔看到了一只足球,然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完美的设计方案。” 敲定BB-8的基本设计方案之后,接下来就该尝试制造一台现场特效模型了。到了这一环节时,来自卢卡斯影业生物设计团队的概念设计师杰克-伦特-戴维斯(Jake Lunt Davies)会对BB-8的头部和身体进行许多细微的调整,真正体现这个角色的个性。最终的成型设计方案大家都已经看到了——一个可以滚动旋转的球形身体,还有悬停在上面的半圆形头部。BB-8的外形非常简单,很符合《星球大战》系列的设计美学,同时在功能性上也说得通。 道具制作实属不易 还得体现角色个性 外观敲定之后,BB-8的设计工作只能说是完成了一半,接下来生物设计团队就该要制造一个真正的BB-8模型了。现场特效大师尼尔-斯克兰(Neal Scanlan)是《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生物设计团队的主管,这位传奇人物曾参与过《黄金罗盘》、《普罗米修斯》等影片的拍摄。斯克兰表示:“我们在设计稿上进行改动,制作出真正可动的现场特效道具。然而BB-8已经确定是一个球体上加一个半球的外形设计,我们无法再做出任何改动。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这个小玩意在银幕上‘活起来’。”这是一个超乎所有人想象的严峻挑战,斯克兰的团队必须要找出一个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得说服J.J。艾布拉姆斯,让他赞同这个想法。 斯克兰表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管是大学实验室还是一些个人都曾设计过所谓的球形机器人。我们经过仔细的观察,挑出那些现有的,并没有先进到超出现实的科技,把这项科技用在机器人上面,这就是能够适用于电影世界的机器人了。” 团队中的高级设计师约舒华-李(Joshua Lee)表示:“这玩意到底能不能移动,是不是需要额外的部件,例如一个加长的脖子,我们针对这些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我其实一直有一种感觉,它其实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了。为了证明这一点,我花费了半天时间制造了一个聚苯乙烯材料的BB-8木偶,这个木偶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动作,包括头部动作和身体滚动的动作,背后也有操作的把手。它真的很让人印象深刻。它无需其他炫酷动作就已经征服了我,它也有很多情感,外形上来看头部就像是悬浮于身体的圆球之上。尼尔当时在另外一个办公室工作,那个办公室位于摄影棚的另外一个区域。当时我兴奋地冲到那里,向他展示了这个小玩意,我们当时都在想,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这样一个木偶能够在拍摄时达成我们想要的效果。” 不过在开机拍摄之前,他们还需要将这一切证明给导演J.J。艾布拉姆斯看,证明这小玩意能够满足他的目的,它能够和演员们同台表演。这时候就需要戴夫-查普曼(Dave Chapman)和布莱恩-赫林(Brian Herring)登场了,他们两人正是在幕后操作BB-8木偶的傀儡师。 查普曼表示:“我们花了大约两周时间,在一处空旷的舞台进行排练,想办法弄清楚这个角色是怎么移动的。当时尼尔-斯克兰也和我们在一起,指导我们,为我们提出建议。我们在镜头前进行测试,也把这一切录下来,留给自己审核。”机器人的个性如何,以及如何发现它的个性,这两点很多观众压根想不到,但查普曼和赫林的工作就是解决这两大难题。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找出操纵木偶的方式,还得表达出快乐、悲伤、好奇和恐惧,还得找出办法让BB-8持续地表达出这些情绪。 “BB-8可以旋转它的脑袋,可以有恍然大悟,恐惧或是愤怒的情绪。我们找到了一整套形体语言来展现这些情绪。”把它关掉之后它会变成什么样?断电之后它的脑袋会有什么动作?它能够上下楼梯么?团队做出了很多设想,BB-8也最终为试镜做好了准备。 “我们向艾布拉姆斯打了保票,也做过一些展示,但一直到影片开拍前一周,他才真正看到由傀儡师操作的木偶BB-8。他从没有给我们施加压力,也没有带给我们负能量。我记得我们第一次向他展示时,他的第一反应真的让我感触很深。当时他看着卢卡斯影业总裁凯瑟琳-肯尼迪(Kathleen Kennedy),对她说:‘我真是松了一口气。’我当时真感觉他肩膀上的担子一下子松了一点。当时我也真的觉得我们做出的决定没错,可以用现场特效来制作BB-8这个角色,不需要使用电脑特效。直到那一刻之前,所有人都认为除非我们能展现一些可信、可用、有利于拍摄的玩意,不然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电脑特效了。”J.J给了我们足够的信任,最终我们也没有令他失望。我们展示完毕之后,整个房间的气氛都立刻活跃起来,所有人不再把BB-8当成是现场特效道具,而是一个角色。 这次成功也成为一个跳板,约舒华-李和电子设计开发主管马修-丹顿(Matthew Denton)之后针对不同的应用制造了一大波BB-8道具模型。这波模型中包括“摇摆者”,一只可以站在固定位置进行扭曲和摇摆的模型,这是为特效镜头准备的。其中也包括装有三只平衡轮的两只BB-8,可以无需傀儡师操作,通过远程遥控器来操控。有一台可以被演员拿起来,可以通过遥控器操控,展现一些特定的反应和动作。有一台模型被称为“保龄球”,就像是不倒翁一样,被扔到镜头前之后永远不会摔倒。最重要的还是可以被傀儡师操纵的那台道具模型,两位傀儡师一人操纵头部,另外一人则控制身体,后者的身影在镜头里出现,需要通过后期制作去掉。这是最关键的一个道具,在拍摄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和丹顿都在没有看剧本的前提下完成了所有工程设计。最后证明,这个方案是有效的。 赫林表示:“马特制造了头部,约舒华制造了身体,希望戴夫和我能赋予它心脏和灵魂。” 特效道具还不够 制造真正的机器人才是最终梦想 斯克兰率领的团队在开机拍摄前制作出了一只可以通过遥控来控制的BB-8模型,但他们还是没有忘记最初的目标——制造一台可以彻底自由移动的机器人,不需要控制,不需要傀儡师,这才是他们的梦想。 李表示: “这件事真的让我很头疼。我计划制造一个可以在我们身边滚来滚去的BB-8机器人,可以把它展示给影迷看。我们没办法把这个机器人用于拍摄,但还是得完成它。”基于制作阶段的研发经验,李对于如何完成这个机器人已经有些想法,剩下的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最重要的在于这个机器人如何能够匹配BB-8木偶的动作和个性。 李接着表示:“要制作一个球形的机器人有很多方法,但没有一个方案能在球形机器人上面加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头部,而这恰恰是BB-8的标志性动作。于是我开始设计原型机,而马特开始改进他手头的软件,想要尽可能地控制这台BB-8机器人。” 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李在这里卖了个关子,不愿意透露这个秘密。 不管怎样,李和丹顿最终完成了一个灰色的原型机,这台机器人也最终达到了预期设想。斯克兰把它展示给了公司高管,获得了额外的资金投入。之后他们为这台机器人喷漆并改善了细节,让它变得和电影里一模一样。最终这台BB-8机器人在去年四月举行的《星球大战》周年庆上带给所有人惊喜,也成为《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展位的最大亮点。BB-8滚上台,转动半圆形的头部,将视线投向观众,站在上一代机器萌物R2-D2的身边,这也是公众第一次得到官方证实:BB-8并非是电脑CG的产物,还是真真正正通过现场特效技术制作的模型。
  • 热度 24
    2015-10-19 10:16
    1172 次阅读|
    0 个评论
    日本的研究者最近研发了一款让人眼前一亮的可投掷球形机器人,它不仅外型类似《星球大战》中的歼灭者战斗机器人(Droideka),还能够以滚动或行走的方式移动。据悉,这部机器人名叫QRoSS,由日本千叶工业大学的研究者所制作。QRoSS的外壳采用了圆形设计,并由高耐久度的材料所制作而成。而其机身内部还有4条机械腿,可自动伸展并进行四足运动。如果不想这么麻烦,QRoSS还能够直接在地上滚动。 和同类型机器人不同的是,QRoSS具备可投掷的特性,这也大大增强可它的实用性,使其可以被用在许多危险的环境当中。 最新版QRoSS的重量为2.5千克,直径约30厘米。如此的尺寸显然还并不适合投掷,不过随着设计的改进,研究者最终或许可以大幅降低它的重量和体积——只要别赋予它发射激光或施展力场盾的能力就好。
  • 热度 21
    2015-7-16 16:16
    1209 次阅读|
    1 个评论
      如果能够通过时光机穿梭到未来,人类会为自己在科技方面的发展予以惊叹吗?   传说中在大约半个世纪前,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某一天,一群当时世界上最聪明的科学家,因为某个共同的原因聚在了一起,他们想要做一件事——为所谓机器人做一个命题和预想。   如今,40多年已经过去,是时候将当时的科学家接来“看看”成果了。在走出时光机的瞬间,面对着我们摆在面前的当下最先进的机器人,他们会露出什么样的表情?惊喜?欣慰?   错!是失望。   因为在上个世纪70年代,那些惊才绝艳的科学家们关于机器人的奇思妙想,基本无一实现。   为什么?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现在哪怕最高级的机器人,原本都是低级货,   或者根本不是机器人。   长久以来,我们不断发展的机器人技术,其实也并不是那么让人引以为傲。   在今年天津武清区举办的第二界中国机器人峰会上,徐扬生院士的主题演讲,吸引了在场几乎所有听众的注意,当然,也包括记者本人在内。毕竟,让“传说中的前辈们”失望的,正是我们自己。几十年来,尽管机器人技术在不断前进,但最关键的部分,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智能的重要性。”   在此之前,还是要老生常谈:机器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如果这个问题太水、太难回答。那么徐院士用了另一个问题予以替代:“如果设立机器人学博士学位,应该有哪些课程是必须掌握的呢?”事实上,这个问题20多年前就有了答案,当时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家们将最基本的知识概括为三个部分:感知、认知,和行动。   也就是说,这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应该具备的三种基本功能。用一种最为通俗易懂的解释:起风了(感知)——该不该加衣服(认知)——应该加衣服(行动)。这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链条。而长久以来,机器人技术的进展却基本都在“行动”,即完成动作上,但从常理上来判断,“感知”和“认知”,才应该是智能最重要的环节。以此推断,几十年以来,机器人的面世以及逐渐普及,的确对应了所谓“解放生产力”,但此生产力仅仅是人类身体上的解放,而心脑部分,则依然是最大的难题。   而为什么智能那么重要?徐院士用了一种近似哲学的方式来进行了举证。   据说,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的更新是通过一定的时间予以完成的。比如每一个肝细胞的更新需要大约三个月的时间,皮肤细胞是28天(所以众多护肤产品会以28天为一个周期),胃黏膜是6天、肠粘膜是3天,而目前时间已知最长的是骨骼细胞,需要十年。如果这些成果是正确的,那代表了什么?从肉|体的角度,每一个人十年之后,会与现在截然不同。   而与之正相反,每个人的心肌细胞,一生中却最多更新1.5次,脑中枢以及眼睛神经细胞则终身不变。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心脑,在一生中基本是不会更新的。   结合以上的研究成果,徐院士得出了一个听起来很玄幻的推论:“你是谁”并非取决于肉|体,而是心灵与大脑。足以见得,心脑比之肉|体,对于人类更加基本。   再回到机器人、机械工业,甚至放大到整个现代化身上,你会发现,现代化所进行的几乎所有目的,只是肉|体的解放,而那些先进的机械代替的,基本是人类肉|体的运作。所谓的机器人亦同,因为截至目前,细数那些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几乎全无智能,即使有,恐怕也只是一点点而已。人类的心灵与大脑,其实并未得到解放。   而在上个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心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除非真的出现时间飞船,我们已经无法从本人口中得知。不过我们可以问一问,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科幻电影中不朽的《星球大战》于当时诞生,其中出现的机器人R2-D2和C-3PO已经成为经典,它们有听觉、视觉,和判断能力,可以相互沟通,甚至有自己的性格特色!尽管比人类显得笨拙,但它们已经具备了人类的雏形,也兼具感知、认知和行动三个基本能力。   也许在当时科学家们的眼中,未来的机器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或者比之更好。那么当他们看到现在我们的机器人,会说些什么呢?   “哦,简直太低级了!这根本不能称为机器人吧?!”   你觉得没用的东西,   明天也许就能赚大钱。   好吧,也许以上这些,只能满足你的猎奇心理,也许你会问:这与我又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请先让我来复述一个场景。   “这些都是我们团队暂时的研究成果。”时间地点还是在机器人峰会上,徐院士将一段段小录像展示给在场的听众,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台台机器人,形态各异、功能各异,但伴随着演讲者本人的介绍,一句话被反复的加以提及: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它具体能拿来做什么。”   台下的听众绝大部分来自于企业界,说句难听的,如果在企业里搞研发,对着老板说出这样一句话,八成就离被炒鱿鱼不远了。   既然没用,那研究它来做什么?   但当演讲结束,交流提问环节,正是一位来自企业界的人士,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是来自农林地面设备相关企业的,刚才您展示的爬树机器人,是不是能够用于例如果树的剪枝、除虫一类的工序?”   一个问题,彻底打开了局面。刚才展示的时候,徐院士将爬树机器人也列入到“不知道能做什么”一列,但一旦这台“只会爬树的机器人”亮相,一次小型的头脑风暴就开始了:   “理论上应该可以,在爬树的基础上加以进一步研究。”   “那么一旦研发成功,现有的与剪枝、除虫等相关的都是地面设备,它们是不是会被淘汰?”   ……   那一时刻,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产业的诞生。   如果你认为这是危言耸听,那么听过达芬奇机器人吗?这台依托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研发而成的机器人,代表了当今世界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的最高水平。而它又有多智能?从资料上看,仍然需要专业的外科医生通过相关系统平台予以判断操作,其过程有点像高级的“电脑游戏”。达芬奇机器人智能吗?与一般的机器人相比,它无疑是进步的,尤其是感知环节上,但与那些想象中的机器人相比,又似乎是差得远了。而今,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价格在300万美元左右,而成本据说只有50万美元,已有超过2000台机器人被售出,未来还会更多。   由此可见,在智能上面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机会、市场,以及财富。而这一点点进步,同样也需要长年累月不断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难道是简单的技术水平问题?   要从根上找原因。   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大部分人对于机器人的研究,会不自觉地忽略智能技术方面,因为它着实太难,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回报,甚至都不知道能否得到回报。尤其对于以日本、中国为首的亚洲地区机器人企业来讲,用机器人来替代人类进行基础劳动,是最重要的研发目标。但欧美地区的科学家,尤其以美国为首,却在对于机器人的基本认知上,与亚洲有着微妙的偏差。   大部分美国科学家认为,之所以要研发机器人,其最大目的并非替代普通人类劳动力,而是能够在人类很难、甚至无法活跃的领域予以发挥作用。或许正是由于出发点的不同,美国在机器人智能方面的研究,似乎总是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因为这些研发的起点,往往是异想天开的、疯狂不切实际的,甚至乍一看没用且不可能做到的。   但纵观历史长河,几乎每一项原创发明(非改良版),最开始都会被当成是疯言疯语,即使有成,也不能够立刻发挥作用。就像美国对于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有人曾将之追溯回1985年,当时的美国人居然用工业机器人辅助进行脑组织活检,这简直是胡来!但之后数年,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机器人……一直到如今著名的达芬奇机器人相继诞生。这不仅仅只是一台手术机器人系统那么简单,在它的背后,是相关基础学科以及工程技术的大幅进步与领先,这些单拿出来或许表面上是无用的,但它同样也是无价的,   人们对于手术机器人最大的想象是什么?也许会有一个大小如胶囊一样的小东西,将它吞咽之后几个小时,它就会将治疗程序在体内完成,连体表开刀甚至打针都不用,患者只需在一个不错的环境下静悄悄地躺一会儿,睡上一觉,醒来之后,身体就痊愈啦!   这样的想法会实现吗?也许会,因为随着进一步研究,小型手术机器人正在主导着潮流,而究竟能小到什么程度?谁知道呢。人们只需知道,这项早在30年前就已经开始的研发还远没有走到它最辉煌的时候,而当它一旦接近辉煌,再开始投入就已经晚啦!或许,现在已经晚了。   前不久在网上有一段视频着实火了一阵。一只狗,在主人早上起床的时候充当了闹钟、清洁工、厨师、佣人、门童、保安等一系列角色,为主人煮咖啡、烤面包、拿报纸、扫地擦桌子,在主人沐浴结束的时候递上浴巾……这只狗“简直成精了”,要知道,它替代的基本都是人的工作。视频真假姑且不论,但徐院士却说,这样的机器人,是可以研发生产出来的。但问题只有一个:时间。   徐院士估算,研发出这样一台机器人大约可能需要15年的时间,这是一场漫长的、需要坚持到底的战争,初期资金投入或许不多,但需要连绵不断。至于多少年能收回成本?甚至能否收回成本?这些现在根本无法回答,也不排除15年的研发变成“鸡肋”的可能性。试问在中国,有哪些企业或是机构,会为这样一台“机器狗”,进行这样的投入?很少,甚至可能没有。   但要注意的是,未来某一天,当你终于发现了它的商业价值,想要投入的时候,或许会发现,别人,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   真正的机器人研发是一场盛宴,是一场凌驾于工业革命之上的智能革命?   最后,让我们来说一个开放的命题:对机器人智能的研发,并不只是一个目的,它的意义其实远比人们想象的大得多。   对于人类的科学技术史,目前最通用、格局最大的阶段划分概括,恐怕就是工业革命,包括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内,每每提及,人类血液中流淌的自豪感就会时时叫嚣,的确,那是属于人类特有的骄傲。   但如果将人类的解放按照上文所说从肉|体和心脑上予以区分,那么这几次工业革命无疑只是肉|体解放的不断加深和延续。而肉|体解放的下一阶段无疑是心脑解放,很多科学家将之称为智能革命。智能革命不是工业革命的延伸,而是向更高层次的迈进。不只是生产力,人类的头脑、心灵、智能与智慧,将会在智能革命中被不断解放,而机器人,无疑是它的第一站。   从这样的世界观出发,机器人会瞬间变成一种未知的、我们从未认识过的事物,他的未来有了无限的可能。比如,在外观与结构上,同样在现场作报告的甘中学博士就提出了可能的发展路线——积木式机器人,将所有零件简化为三部分:驱动关节、连接件、智能终端。每个人以自己的要求来任意组装机器人。而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加上互联网,机器人就很有可能替代手机成为下一代智能移动终端。   以此为起点,人类如果继续发散自己的思维,脚步不断向前迈进,机器人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呢?机器人以外,还会出现什么样的东西?而当心脑也得到解放,人类社会将会重新分工,有些职业如医生、司机,会不会真的消失?人类将会到达什么样的境界?   似乎,这真的已经进入哲学的领域了。
  • 热度 27
    2015-4-20 15:37
    1224 次阅读|
    1 个评论
    毫无疑问,《星球大战》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乔治·卢卡斯在1977年打造了一个震撼的科幻世界:迷人的星系构成、不同种族的外星人,当然,还有绝地和西斯之间的正邪之战。而对于现实的意义,则是影片中那些先进的科技技术,对整个科技行业起到了前瞻作用。事实上,一些来自《星球大战》概念的新技术,已经逐渐成型,很快就会来到我们身边。 今年,最新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即将在年末上映,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那些有望走进现实的《星球大战》技术。 友好的机器人朋友 不论是R2D2还是C-3PO,都是人类的机器人朋友。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各种形态、甚至比《星球大战》中更加拟人化的机器人。比如本田的ASIMO,可以每小时行走9公里,避开行人,区分多种声音、使用手语甚至拧开矿泉水瓶。东芝的女性机器人Aiko Chihira,已经在东京的购物中心担任客户服务助理,承担一部分引导顾客的工作。 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已经极大地促进了机器人产品的发展,从消费领域中能与人类沟通的芭比娃娃、到手机中的Siri、Cortana语音助手,以及商业领域更强大、惟妙惟肖的机器人,人们已经开始担心机器人是否会在未来抢走工作机会了。 全息通讯 还记得R2D2的全息通讯功能吗?事实上,全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在某些领域中,如演唱会、官员演讲等等。只是碍于成本高昂,还无法在消费领域普及。不过,谷歌、微软都在研发相关技术,很快我们就能够通过一些设备来实现全息通讯体验。 微软的HoloLens是一种“半全息”的增强现实设备,它仍需要用户佩戴半透明透镜设备,通过透镜来实现身临其境的全息体验。另外,还有Magic Leap,一款获得谷歌技术支持的全息设备,在演示视频中将一间办公室变成了外星战场,令人印象深刻。当然,完全不依赖头戴显示器的全息体验,尚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来到消费领域。 激光剑 《星球大战》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便是绝地和西斯武士的主要武器激光剑了。而在现实中,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们研究出如何将光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分子,与光刃非常相似。 另外,一些厂商也在积极构建类似激光剑的产品,比如能够发射高性能激光的发射器,但其形态与电影中的激光剑还有些遥远,也不具备强大的杀伤力。 克隆 在《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中,我们看到了克隆人战|争的可怕。在现实中,科学家们也一直在研究克隆技术,但存在很大的伦理争议。最著名的案例便是名为“多莉”的克隆羊,但由于技术障碍,多莉最终只活了6年左右(通常羊的寿命在12年左右)。克隆的意义在于器官移植、改造转基因动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造福人类,但显然,不论是从技术还是法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死星 “死星”实际上一座星球形状的巨大太空基地,在《星球大战》中代表着邪恶的帝国势力,拥有强大的破坏力。虽然死星不会很快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但是各个国家的航天航空机构,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着空间站的研发。对于人类来说,不断探寻宇宙的奥秘可能是一种宿命,也许你我无法看到,但在有一天,人类终将走出地球。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