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工程师职场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热度 37
    2020-8-14 10:41
    3607 次阅读|
    0 个评论
    电子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当今,依靠国内庞大的用户群,中国站在了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前列,行业发展速度快,相关人才必定炙手可热。传统制造业与之相比,其实无论软件硬件,跟互联网行业都要差一个档次。问题是传统制造业内部,软件的发展也也要好于硬件;因而在大多数人看来,软件工程师相较于硬件工程师,也更加受人青睐,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者工作职责的不同。 硬件工程师主要负责电路分析、设计;并以电脑软件为工具进行PCB设计,待工厂PCB制作完毕并且焊接好电子元件之后进行测试、调试。其中硬件工程师需要有良好的手动操作能力,能熟练读图,会使用各种电子测量、生产工具。 软件工程师主要负责单片机、DSP、ARM、FPGA等嵌入式程序的编写及调试。FPGA程序有时属硬件工程师工作范畴。而软件工程师除了需要精通电路知识以外,还应了解各类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型号、用途,精通单片机开发技术,熟练各种相关设计软件,会使用编程语言。 其次,根据在职友网收集到的软件工程师与硬件工程师的薪资数据显示—— 两者之间的薪资水平相较之下,区间在10K-15K的人数占比都是最高的,其次为区间在15K-20K的范围也均是占份额第二。 因而,在双方各方面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只要自身有足够的能力,不管是硬件工程师还是软件工程师都能争取到高薪的机会,并不单纯只有软件工程师的薪资略高一筹。 然而,尽管数据表明,双方的收入差距并不大,但还是有很多声音在说——软件工程师比起硬件工程师,更有发展前景,到底两者间的差距是在哪里呢? 回报周期的影响 如今的市场环境,专心做硬件搞研发的企业并不是很多,大多数的公司都选择去外面购买别人的产品,然后回来抄板。这比起搞一个专门的硬件研发团队,更加省时省力,也更节约公司成本。加上国内企业从事高端制造业的较少,对硬件技术水平的需求也不高。而且,硬件研发投入资源远大于软件研发,研发周期远远高于软件,导致大多数人选择投奔软件的工作。 元器件的集成度日渐趋高影响的结果 在各方面技术日益成熟,趋于完善的前提下,IC制造商差不多把用户当“傻瓜”看待了,恨不得芯片周围一个RC都没有,用户无需懂电路,直接上电就有想要的结果。 举个例子:在早期的智能手机中应用处理器,基带modem,射频单元,音频单元和很多其他功能模块都是分立的;但现在满眼都是集成了各个通信制式和功能模块的单芯片解决方案,设计在这时的作用只是应用,别犯错,整机射频音频EMC性能把住关就OK了。当然肯定也没这么简单,但不可否认这样给硬件设计留出的发挥空间少之又少。电子工程师不用搭建过多逻辑电路,产品开发复杂度降低了,不同产品可以选用同一种芯片,单一采购量加大单价也下来了。需要的人力也减少了。 科技产品迭代快 当今经济发展的速度突飞猛进,科技产品的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市面上的产品也不需要过多精良的设计就能推向市场,获得利益;同时能节约工时和人力的成本,达成效率跟收益两全的结果,这个局面是资本层面所喜闻乐见的。因而,这个环境下,硬件设计师对产品进行过多的硬件设计,反而会招到上级的反对,不认可。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初创互联网公司起步做的都是与软件相关方向的。一般来说,几个人聚一起,其中一个有点子,一个有技术,然后再找几个合伙人,几台电脑,就可以开干创业了。当今的APP,Web等开发都离不开几个码农来开发。而未来诸多产业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识别,大数据都才刚起步等等,对软件工程师的市场需求会逐步增多。 那么,相较于软件工程师,被人不大看好的硬件工程师,它的出路在哪里呢,职业发展是怎么样呢? 种种迹象表明,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的门槛远比成为一名硬件工程师的低很多,而且找到薪水待遇不错的工作几率也比硬件工程师高。 如果,有想法希望通过软件工程师的身份混到个饭碗的人,一般自身下点功夫,学好两门语言,学好常用的数据结构,刷点题,基本上就能找到薪水可观的工作岗位了。 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硬件工程师,不是科班出身的你,也没有去学好几门模电数电信号逻辑设计的课,没有在学校实验室里自己焊点电路做实践,连简历都不知道写些什么,发不出去。 一般来说,软件工程师大多是吃体力,而硬件工程师大部分时候是吃积累的经验和实践。从这个角度来看,硬件工程师对比于软件工程师,带有自身工作性质的不可替代的优势。 小结 小编认为,虽然未来短暂的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渠道,会延伸增长出更多的软件工程师职位需求;但同时,也会导致在未来能“码农”的人才呈爆炸式增长。 其实,不管产品多自动化,软件最终还是离不开硬件的承载。因此,不管是软件工程师还是硬件工程师,在未来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存在。人才的需求失衡,或许只是因为互联网的野蛮生长带来的副作用,但在未来物联网的技术一旦落地成熟;而大量的智能家居,智能消费品,仍然需要大量的硬件设计,毕竟软件产业毕竟还是依靠硬件。 而如何设计低功耗,高稳定性,能够承载大吞吐量计算量的硬件,也是未来发展对于这个产业的可预见的挑战。毕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视觉处理等领域是很吃硬件计算量的。 因而,对于正在从事或者即将从事硬件工作的你,要思考的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应是如何去充实并提高自己专业上的能力、技术等方面。 毕竟时代在变,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好的人。
  • 热度 23
    2019-3-4 23:24
    5564 次阅读|
    11 个评论
    上周六晚上参与原理图和 PCB 评审,听着大佬们各抒己见,我躲在角落默默记笔记。 记了一些笔记,然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和网上的资料,把笔记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1 、过孔尽量少,合理布置 过孔是多层 PCB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PCB 制作成本中钻孔的费用更是高达总费用的 30% 到 40% 。然而,过孔在 PCB 中应该受到的重视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数量和价格,合适的过孔尺寸,过孔的数量,过孔间及过孔与走线,元件间的距离,过孔电容,过孔电感等等,都对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 PCB 造成一定的影响。 有些工程师喜欢过孔沿板子边缘布置,目前我还没找到什么原因。 2 、电源尽量不打过孔 电源电流大,可能会出现过孔和焊盘开裂断路,打孔也会增加难度,影响板子强度。 3 、焊盘下面不要过孔 我查了一下, MOSFET 等大型 焊盘 的背面可以打 过孔 ,要均匀不空,改善散热,保证焊盘均匀受热。小封装的电阻电容等,不要把过孔打在焊盘上,防止立碑 “立碑”现象常发生在 CHIP 元件 ( 如贴片电容和贴片电阻 ) 的回流焊接过程中,元件体积越小越容易发生。特别是 1005 或更小的 0603 贴片元件生产中,很难消除“立碑”现象。在表面贴装工艺的回流焊接过程中,贴片元件会产生因翘立而脱焊的缺陷,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立碑”现象 ( 也有人称之为“曼哈顿”现象 ) 。 “立碑”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元件两端焊盘上的焊膏在回流熔化时,元件两个焊端的表面张力不平衡,张力较大的一端拉着元件沿其底部旋转而致。造成张力不平衡的因素也很多。甚至是日常焊接上,烙铁在调整电阻、电容等小期间的时候也会因为表面张力的原因而立碑,特别是焊接不熟练的时候。 4 、信号线尽量打两个过孔,以免厂家工艺太差出现问题 板子在加工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厂家工艺的原因,导致过孔没打通,而且这个是经常出现的,后期也没法修。 5 、高频部分的通讯尽量短,不然有杂波干扰 6 、焊接的地方尽量粗,维修方便,敷铜层不易脱落 7 、电源旁边,均匀布地,两边布地 8 、高频走线需算公式,因为导线有阳值 9 、单片机下面尽量不走线 10 、电源线尽量走外围,尽量宽,加电容减干扰 电源线走内部可能会对附近的信号线产生干扰 11 、尽量走直线,尽可能短,弯角走 45 度 这次评审的 PCB ,是这项目的第一个出版,有些信号线弯弯扭扭,甚至弯了好几圈,走线很不美观,走直线会比较简单明了,然后距离短对于信号通讯也很有优势,当然也有一些特殊延长的线走例外了,比如蛇形走位,π型滤波等等。走线 90 度会引起阻抗变化,造成信号反射,也会生成寄生电容。 12 、电源线不要突然变细 , 上次公司有一个板子的电源线,如图从粗变到细,电流走线突然变细,大电流无法一下通过,会产生冲击。也有一些是特殊的挤压电流布局,这种就例外了。 以上很多都是前人的经验,并不是定律,很多东西我都还没找到为什么,甚至有些工程师自己也说不清,就说是经验,知识匮乏对于工程师的水平影响很大。 以上便是这一次评审所记,才疏学浅,还请多多指教。 很多东西还半知半解,有些觉得有道理,但是说不出为什么。
  • 热度 2
    2018-3-29 17:49
    6352 次阅读|
    0 个评论
    以前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就很希望有以前的同专业的师兄姐们写点面经什么的。但等到自己毕业了,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求职经历和别人分享一下,给后来人做个参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则自己的想法正好找个地方整理思路;二则也许我的经历对于以后的朋友有些参考价值。 言归正传。本人36岁,男,微波专业小硕,某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工作10年,在西南一个较小城市,某国企研发部门。一开始毕业的时候,我就想选择一个小城市,房价低压力小生活节奏慢工作稳定。等我工作两年之后我又开始不喜欢我当时选择的生活。感觉年纪轻轻就开始养老,感觉现在就知道我未来的样子很可怕,感觉一辈子就在一个单位一直干非常的可怕。于是选择了跳槽。 我是做技术的。关于做技术的讨论网上很多,比如30以前做技术,30以后转管理。做技术老了很悲惨,做技术不如做销售,做技术赚钱少又累,等等。我觉得这些都对,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每个人的回报都是在市场竞争中得到的。做技术的人,也是由市场来选择,由市场决定其收入。这个社会都希望快速发财,浮躁应该是做技术的大忌。只为赚钱没有兴趣也是做不好技术的。   我大学学的专业是物理,基本也是天天逃课玩游戏过来的。在我才进大学的时候是2000年,当时大学生求职还是很容易的,个人没有什么危机感。高中被管得太死,到了大学就知道玩,天天和一群一起玩的哥们混在一起。那些天天上课考试准备出国和保研的混在一起。在大三开始有就业危机感了,可是还是选择了鸵鸟政策,快活一天算一天。大四求职由于没有信心,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能干什么,求职很失败。后来干脆躲起来不愿求职,说自己打算考研。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了一种危机感,怕自己不能被社会认可,没有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价值,没有回报,无法生存。后来考研两次失败,中间干过段时间销售。第三次考研才考上某电子科技大学微波专业。当年毕业微波专业就业还行,基本都找到了本专业的不错工作。不像当时大学毕业时候的大面积失业和转行。 当时我选了个小城市,想踏踏实实过日子。因为大学毕业的一系列打击已经让我对自己的期望值降得很低,热情都已经熄灭。只有有个稳定的饭碗,有自己的一个生存空间,过点小日子。 两年后,不安的心开始躁动,熄灭的热情开始浮现。我内心开始推动我继续向前。到市场中去寻找自己的价值,去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去实现自己的贡献。很少有职场人没有跳槽的想法。特别是工作两三年的人。和不少同学联系了,都有一些想法。人往高处走,关键是找到市场在哪里,需求在哪里。途径就三个,以前同学或同事推荐,这个最好。然后是网络招聘求职,然后是通过猎头求职。任何人才都应该由市场来配置,人才选择单位,单位也选择人才。人才之间互相竞争,单位之间也互相竞争。 靠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很有帮助。现在户籍等对人才流通的闲置越来越少,应该说是件好事情。 其实我觉得学电子是不应该分家的。但是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就是流水线,标准化和分工细化。所以有做电子芯片的,然后是板级和模块的,然后是系统和软件的。每一个级别也有大量分工,画原理图的,画印制板的。设计模拟的,设计数字的,设计射频的。岗位不断细分,越大公司越细。射频工程师就是这样被分出来的。其实我不想分,我就是电子工程师,只是更擅长射频。 在我心中,电子是三样东西。能量,信息和智能。电器时代,电子是能量,不用蒸汽机和内燃机,两根线就是能量来源,这是一次革命。在信息时代,电是信息,不管是无线系统的电磁波,还是有线网络的高低电平,都承载了信息。这也是一场革命。在计算机时代,电子是智能,这同样是一种革命。分析信息,有了专门的数学工具,有了通信专业。分析智能,也有了专门的学科。电子就像一个种子,变成了参天大树。细分出的专业和职业无数。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我是一名电子工程师。 回答一下射频干什么的问题。除了电磁波,还有光波,声波,物质波。电报系统,简单雷达。无线广播,收音机。红外收发器。船舶定位系统。GSM网络,二次雷达。vor定位,dme定位。微波中继通信。 卫星电视,卫星数据。卫星定位。无限网络cdma,wcdma。多普勒雷达,相干积累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相控阵雷达。wifi。蓝牙。zegbee。对讲机,数字对讲机。传呼机。无线电话。测速雷达与电子狗。汽车防撞。数据链。无源雷达。无线测距器。导弹引信。感应器ic卡。无线充电。无线支付。电子标签。气象雷达。无线收费。无线电视广播。所以,无线系统的应用挺多的。 射频,就是较高的频率,一般单位是GHz,载体可以是空间电磁波,也可以是导线上的电流。频率高了会有些独特的现象。比如变化的电场激励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又激励变化的电场,因而形成电磁辐射。当信号波长与电路尺寸差不多时候,会有很强的分布参数效应。阻抗与匹配成为重要概念。能量主要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输,而不是在导线内传输。封装等带来的寄生参数不可忽视。 射频工程师工作一般是完成无线收发。主要分工为天线设计,功率放大器设计,收发信道设计。任何一个无线系统,都有射频工程师的工作。从复杂的雷达,卫星电视,到简单的电报,收音机,电话。都包括天线和收发。发是把信息变成电磁波,辐射到整个空间。收是把电磁波变成信息。如果要想信息传输得远,就要发射更大功率电磁波,就需要功放。 因此,射频工程师是模拟工程师的一种。网上关于模拟工程师吃香还是射频工程师吃香争论已久。吃香的关键是重要,需求多,不可替代。以前射频工程师很吃香,现在很多射频工程师都有危机感。这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因为现在芯片越来越重要。 芯片,本质就是在半导体上设计电路。我觉得这也是电子工程师的职能,不过现在一般认为这是微电子专业的事。最早的用分立的晶体管做的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那是庞然大物。现在把同样的电路在半导体工艺上实现,不过指甲盖大小。原理没变,工艺变了。 射频电路也是如此,有大公司将射频电路通过芯片实现了。普通的射频工程师就只要使用它们就好了。门槛技术含量与含金量都开始下降。射频工程师越来越有危机感。但这种市场竞争的结果,对消费者肯定是好事。 一个雷达的接收机,使用分立元件,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频率源一个个设计,成本上万。而用蓝牙芯片实现的蓝牙系统,WiFi芯片实现的wifi系统成本不过十元。没有芯片集成,计算机无法普及,手机无法普及,无线局域网无法普及。还记得大哥大时代的手机吗,还记得像个大箱子的电报机吗,那些都是分立器件时代产物。 芯片集成是好,然而也非万能。它的设计周期长,设计成本高。必须是大批量的标准电路才可能芯片集成。现在分立器件设计电路任然在军工领域占重要地位。同时芯片集成的工艺收限制,使用在高频率和大功率的半导体工艺现在也不便宜。如果一个电路的各部分要求的工艺不同,也难以芯片集成。频工程师的岗位,要么在军工与航天领域。要么在民用通信领域。 通信领域要么是基站,要么是终端,比如手机。第一个市场,往往是国企的天下,市场不是完全开放和充分竞争的,各种政策保护着这个领域。第一个市场一般是自主研发,其产品一般昂贵,量少。第二个市场则相反。完全开放,自由竞争。技术先进,但都是拿来主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不一定有。我就是从第一个市场出来,进入第二个市场。 射频工程师的待遇情况不好说,因为公司有好有坏,个人有牛有菜。目前硕士学历,两年工作,在国内一流公司的待遇,沿海应该在12k左右一个月。一些差点的公司就不好说了。 做技术的,养家糊口而已,发不了的。如果没有兴趣,没有成就感。工作中没有朋友,没有乐趣。是很痛苦的。好在技不压身,技术做好了心里还是比较踏实的。 一直在想,中国工程师为什么比外国工程师便宜那么多。或者说我们怎么样能够挣国外一流工程师的收入。很多跨国企业,能外包的都外包了。制造外包,软件外包,但是最核心的设计和知识产权他们抓在手里。比如射频工程师中国很多,但是设计芯片的,拥有芯片标准和关键专利的很少,这部分是国外工程师在做。 有一种说法,中国是行业终结者,中国是山寨大国。一旦国内企业能做了,价格必定越越低,最后外企完全退出,国内企业陷入红海,利润微博。比如华为是山寨思科,而现在好多领域又开始出现山寨华为。以前华为能做基站很了不起,现在到处都是做基站的公司。手机更是已经被山寨得不像样子了。 既然公司都在产业链的低利润区间,自然工程师待遇不高。这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中国的工程师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辛苦。只是缺少了些知识产权意思,创新意识。多了些生活压力,多了些迫切想成功的浮躁。少了些兴趣和成就感。同时,中国工程师也缺少自己的协会。官方的协会只能算个残疾协会。协会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光是民间协会,中国整个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都发展落后。我个人认为,一个加入协会的工程师的收入会更好。一个有强大工程师协会的行业,会更有国际竞争力。 射频工程师被取带的危机,不光来自于芯片集成,同样来之与数字化。以前的模拟手机是摩托罗拉的天下,但是数字化就能颠覆它。以前通信系统的调制解调都是模拟的,现在都是数字的。以前频率合成也是模拟的,现在也是数字的。数模转换器件的性能越来越好,数字步步为营,模拟步步后退。现在很多通信系统的核心都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手段是创造奇迹的地方。不用提高功率,就能大幅提供信号质量。信号比噪声功率还小,一样正常工作,这是模拟方式无法实现的,只有数字方法才能使用的奇迹。模拟就像是个笨重的石头,数字信号处理的数字方法,却是点石成金的奇迹。 程序员很痛苦,我能体会。上了年纪的更痛苦。因为他们一般是在某种语言平台上编程,平台不断变化,导致其知识没有根基,并不保值。其经验和知识都不保值。 有的电子工程师,会用某个公司的芯片,熟练某个公司的方案。但是如果另一家公司兴起,原芯片公司被取代,那么所学知识也不保值。但是更多情况下,知识是保值的,物理学规矩不会改变。从这点讲,我觉得电子工程师比程序员更适合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做一辈子的职业。(作者原文发布在天涯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