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方舟子

相关博文
  • 热度 19
    2012-2-1 15:56
    1171 次阅读|
    1 个评论
    虽不上微博,但是韩寒和方舟子的故事确实铺天盖地充斥着我闲暇时浏览的图褂和某些博主的文章之中,写点感想吧。      从一开始,就觉得韩寒有个好父亲。我是98年秋天读高中的,因为从小语文不好,而我的语文老师又嘲讽我的作文为如同黑白电视一样苍白和呆板,而时时推崇着 韩寒同学的文章(大学班级里头有位松江的同学竟然是他隔壁班的,我以前一直误解韩寒同学是松江的,因为当时青浦和松江都是按区招生,极少跨区而且去金山那 个更偏远的地方招生)。一路求学,随着韩寒的写作、旅行和赛车,似乎这位同学如同彗星一样消失在我的生活,直至烟烟开始读韩寒的博客,买韩寒的杂志等等。 苦逼的工科男我,一路走来,发现沿着中国求学之路,在没有中彩票的条件下,生活平淡无奇;对比而言,当初那位个性的同龄人,活出了一种不一样的轨迹,似无 可复制并又响彻天下。无怪乎,徐斌的博客某些揣测之词。    80后,似乎注定是一个悲情的词汇,我们遇到种种系统性的困难和挑战,从人堆里头想活得好些,前面有了那么多坎。这里需要叙述一下,大部分的我们在进入社 会以前,其实并没有做好准备,虽然比不上父母遇到更悲情的下乡和10年XX,但至少父母那代人前面有了一些铺垫,后面也有足够大的变化使得父辈能体会到苦 尽甘来的愉悦,生活实 在变好充实和满足感。而我们,承载着父母需要比他们过得滋润的理想,前面的沟沟坎坎,光是眼见的已是不少,你又能如何拍着胸脯告诉爸妈,我一定比你们过得 好?而且从精神上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在于,几代人都经过了一段经济和生活快速发展和变好的日子,似乎总是想着它的 好处和持续性,很难想到社会发展的透支效应,可能注定需要年青的一代人(就是80后的我们,以及没有买房子的70后的尾巴)需要去创造一些财富填在里头还 债。不过有些系统性的风险抱怨归抱怨,各种的问题,终是需要人去填的,就像30年代的青年,不管自愿或者不愿,都得一腔热血填在 了血肉长城上,有些事情无可选择,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迎来的是一片光明。    出路,是要自己找的,就像父母从来没有告诉我,我需要干吗一样。我高二的时候,还真不知道读书要干嘛,直至某位老师说可以靠XX大学,上学干嘛在大学中端 才有了一点点的想法。正因为不知道,所以不断在摸,不断在思索。如今,脑海之中还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最为靠谱的是一件事,大概就是把每天想要做的事情写在 笔记本的左边,做了的事情写在右边,两项对比,大概能直接看出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也能明白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不同工作条件和环境下的差异。   所以,我在想,若真是不把金钱和欲望作为衡量的标准,年青人们也能减负前行。社会关系中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无时无刻用着同步于社会观念的作用力施加在每 个人身上,这或许是种博弈的过程。能在这里写些真实的想法与感受,也即是希望能够传递自身不受影响的念头,至于到底走到哪布,在什么年纪、什么环境、什么 条件下被当前的环境所左右,我也不知道。   做点什么,总能有点变化,哪怕仅仅在你自己身上,那毕竟是个开始,所以每个人路有不同……
  • 热度 26
    2010-9-1 11:47
    5729 次阅读|
    13 个评论
    今天是手机号码实名制的第一天,据说运营商已经有些地方取消小贩们卖移动手机卡了,目的就是要让说了很长时间的手机号码实名制落到实处。 我个人认为手机号码实名制没什么不好,包括官员财产申报实名制在内,我都非常赞成。看到新闻说要在三年内实现老用户实名制,我想这也是可以的。因为领导们,尤其是高层领导、最高层领导们的手机号码,属于国.家.机.密,需要一步步才能实现。 不过,有一点我却有些担心。现在我的手机号经常收到一些莫名的推广短信,莫名的推广电话。我不清楚到底谁泄密的,这让我的生活经常受到无谓的干扰,我听说这其中有运营商们的“功劳”。如果手机号码实名制了,安全管理机构更容易找到我,这一点我可以理解。老百姓们也更容易通过手机号找到相关负责的领导,我更是觉得是对人民以及为人民服务的人都是好事。但是,那些商人们如果因为手机号码实名制更容易找到我,我就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了。就算前面所说的那些好事都从梦想变成现实,我都不认为手机号码实名制会是一件多好的事。 我期待立法机构要尽快地出台更严格的出卖用户信息的行为,让手机号码实名制执行更落到实处。 事实上,我们需要实名制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涉及到公利和公义的方面,包括个人财产(包括公务员在内)、个人诚信用这些,我们都在期待实名制。 我期待实名制成为一个好的东西,继续发扬下去。直到有一天,中国人都认为,对方舟子人身攻击是一件可耻、怯懦的行为,支持方舟子打假是一件很正义的事,实名制会成为一件大家都习惯的事。
  • 热度 23
    2010-7-8 18:06
    1777 次阅读|
    0 个评论
    从7月1日开始,有“学术打假斗士”之称的科普作家方舟子连续在微博上爆料称,新华都集团总裁唐骏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系伪造,因为在该校的校友名单中查无此人;而且在相关数据库中也找不到其博士毕业论文。在随后几天发表的十几条相关微博中,方舟子还对唐骏的数项发明专利和海外创业经历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引起了广泛关注。 今天,我收到一封针对唐骏的揭发信,看来,发信人对唐骏的经历非常熟悉,或者就是唐骏身边的人。揭露唐骏的真实学历,其意义在于呼唤全社会对于“诚信”二字的重视,正如许多网友号称自己身材高挑面容娇好,结果往往见光死。当然,作为钱钟书先生的粉丝,我也不希望方鸿渐的校友越来越多。哪怕是唐方鸿渐。 《学习唐骏,想发财就要走捷径》 作者:窝窝头大战巧巧头 唐骏重复的最多的自己的轶事就是如何忽悠盖茨,用故事说服盖茨给了自己一个终身总裁头衔。这个故事被许多年轻人当做唐骏智慧的明证。只不过,这个故事和唐骏的博士学历一样。是唐骏自己虚构的。 微软的老员工都知道,唐骏在微软这段时间,微软中国实际地位在微软很低。见到啤酒盖子也就是啤酒盖子访华,唐骏也就是跟着跑跑腿,倒倒茶。 举个例子,唐骏最后总算爬到了中国部总裁,也只有十万元的单子他可以签,上百万的单子,他授权就不够,都要微软亚洲签。这是很低级的销售主管的水准。唐骏走的时候,微软中国一年销售额占微软总额0.5%不到。加上稍微大一点的单唐骏没有资格签。唐骏能够挂在自己名下的,恐怕占不到这个0.5%的5%,而且这还是他最后一年的事情。以前他的贡献和影响更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微软,唐骏根本不是一个什么高管。就算微软在亚洲的技术,市场,决策他也根本靠不上边。比唐骏牛的销售主管好歹好几百号,啤酒盖子要唐骏这样的芝麻官也这么封,还封得过来啊?除非啤酒盖子想学洪秀全。 唐骏的所谓终身名誉总裁,实际上全称是微软中国荣誉总裁,没有终身。唐骏干脆把中国去掉,加上一个终身,听起来就不一样。连陈永正都没有出面,是陈永正一个手下,吃了午饭,突然发了一个Email 写了两句, 里面给了唐骏这么一个封号,就算完事了。唐骏如获至宝,见人就要拿那个Email 出来,证明自己确实是微软封的。后来那个发Email 的也走了。微软那个时候正在重组中国部,也就是我们国内说的整顿,挺乱的,人心惶惶,反正没人查也没人在意这个事情真假。我在微软的老同事还跟我说过,那还是唐骏花钱请客,买通哥们人家才给帮这么个忙。反正谁知道还能在微软中国呆多久,做个顺水人情,江湖上留条路,跟盖茨没啥事。 如果有人有心,让唐骏拿出微软当年封他的人事部公文,他肯定拿不出来。美国企业这种正式加封一定要有Letter Head,还要抄报高层,至少是人事主管备案的。就像他肯定拿不出加州理工的博士文凭原本或者复印件,只能说微软如何如何,来忽悠一阵子一样。 这里要说一下微软2003年重组中国部。微软上层对开拓中国一直有顾虑。盗版太厉害。后来慢慢取得共识,中国部还是要发展。但是需要加强管理水平,也就是我们讲得充实领导班子。于是中国部才有了升级,从外面招来陈永正,又建立和总不能够接轨的制度,这才慢慢有起色,开始陆续从总部派人。陈永正一到任,一看就是要挤走唐骏的架势。 微软的这次整顿还上了华尔街日报,又一篇大幅报道。算是个海外企业进军中国如何提升管理的经典案例。意思是说微软意识到原来用的中国部的负责人级别低,缺乏经验,能力不足,微软从各地抽调人员过去,把不行的换下来,如何如何。这里,缺经验,没能力说的是谁啊。 本来,微软和许多大的跨国企业一样,对中国部的重视一直嘴上说。因为级别定的低,甚至像中国部总裁这样的职位原来一直没有能力强的中国籍员工愿意去。为什么。一个中国部总裁还抵不上微软总部一个中等的部门经理(相当于组长)拿这个头衔去跳槽当然好,但是2002-2003 那段时间,中国市场很多大公司还在开头。又刚刚碰到互联网泡沫破灭,美国911以后的大萧条。许多人没有微软总部Career的承诺,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当然这在2005年以后有很大改变。 唐俊升中国部总裁以前就是微软中国的技术服务部负责人。实际管售后服务。升总裁没有多久,鲍尔默和唐骏有了一点接触,就发飚了。鲍尔默到总部,发脾气,说,讲中国市场,怎么用了一个不懂销售,没有 Clue 的人,人事部亚洲部怎么搞的,微软没人啦,要求改(编者按,没Clue 就是啥都不懂,一脑袋浆糊的意思)。后来很快就有了微软中国部的内部调整。 所谓盖茨挽留,给了头衔,微软内部中国人当中就是个笑话。可能吗?鲍尔默和盖茨什么关系。被鲍尔默几乎全盘否定的一个中下级经理,会让盖茨这样挽留吗。另外,微软的内部程序,给公司一级的什么荣誉头衔,都要人事部报董事会批,因为这样的头衔非同小可。唐骏如果以微软的名义去签字什么,出了事在美国股东可以起诉。那赔起来,都是好几亿好几十亿的风险,因为微软是Deep Pocket,换句话说是大款。老美打官司,大款那才赔得凶。唐骏把微软说成夫妻老婆杂货铺了,一拍脑袋啥都可以。 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唐骏不要说盖茨,就是离盖茨好几层的亚洲部头头都见不到。 不多说了。反正唐骏是充分利用中国人不了解西方企业制度,又非常崇洋的心态,把信他的中国人都山寨了这么多年。但是微软的中国同事又不好多说啥。谁让微软一开始不重视中国部,弄得只有唐骏这样的人去呢? 唐骏就是靠撒谎起家的,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他撒谎的功力十分了得,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具备,这是他自己说的,为了捞到出国的名额,跑到北广对老师信誓旦旦的说要为祖国广播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他不遗余力的到处宣传自己的这段经历,把这作为自己善于推销的绝佳范例,美其名曰:“绕开障碍”,曲线拯救国家广播事业,说实话,我还真的第一次看见有人对自己的撒谎经历如此地洋洋自得。可见功力非同一般,这也不难理解他后来的学历造假、专利造假等,因为他已经尝到了撒谎的甜头,对于博士学位,我看十有**是假的,还不太确定,原因是: 1)加州理工从1992年在网上公布的计算机博士确实没有唐骏,但有一种可能,是唐骏拿到了博士学位,但学校在网上没有公布,我们无法核实(如有好事者,可写E-MAIL询问);或者他到美国之后改了姓名,新的姓名是公布的计算机博士行列之中,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大多华人只改名不改姓。 2)大家对唐骏的博士学位怀疑由来以久,置疑之声此起彼伏,作为公众人物,而且又是IT出身的不可能不知道,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如果拿到了真的学位,肯定会站出来反驳的,会把学位证书公布在网上的。迄今为止,唐骏对于此事只字未提,一般的逻辑是心虚,弄一个证书挂在网上要经过全世界几亿人的检验,要证明它是真的,这个恐怕他是做不到的,干脆三缄其口,估计唐骏心中揣摩:等过了这阵风头,大家对学历风波的热情自然会减退的,如果出来死抗,搞不好会象阿娇那样,在艳照事件初期的表现,假的始终是真不了,到最后狼狈不堪,依照唐骏老谋深算的性格,他才不会这样做呢! 3)从他的演讲内容来看,唐骏是典型的西方功利主义加上中国式的实用主义的复合体,可谓是中西合璧、融会贯通,那个时代出生的特别是有点文化大革命经历的人的典型性格,他造一个假学历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有一点我想提醒那些痛批唐骏的人,你们批判的固然很对,我们需要正直,不过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就是这个人的才能,既然能做到打工皇帝,自然除了能忽悠之外还有其他过人之处,我就不相信,现在他所获得的地位,除了来自忽悠其他的就一无是处?我再问一下各位,大家活在世界上这么多年,有哪个人谁没有撒过一次谎?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也撒过谎,考试做过弊,打过小抄,我的道德评级达不到满分,不过自己觉得还是能够及格。我在这里不是针对大家的,我只想告戒自己: 1)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人,如果要批判别人,首先审视一下自身的缺点,批判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痛快以批判别人为乐趣。 2)象这样的人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不是学他如何撒谎,打一个小的比方,他的口才、演讲能力,我想很多同学是达不到那样的水平的,更何况他的经营管理能力,当然这一点没有和他接触。另外,他在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大学是很不容易,更何况上的是北京邮电说明他还是很聪明和勤奋的。象这样的人没有必要全盘否定,比如黄光裕、唐万新、顾雏军、仰融虽然触犯了法律,自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实际上他们就是个法盲或者半个法盲,但是,谁也否定不了,他们都是商业奇才! 3)中国传统上是有这种观点倾向的,就是肯定和否定都是全盘甚至绝对的,如以前对曾国藩批判的一无是处,现在又开始念起他的好来了,什么他的家书、《冰鉴》,甚至把他抬到儒家的典范。再比如,以前总是赞扬梁山好汉,大家看到没有现在又开始贬低他们了,说宋江狡诈、李逵凶残、林冲窝囊、武松血腥,西门庆和潘金莲这对在以前被称为“狗男女”的快成为追求爱情自由的典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