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42
2012-3-8 18:09
4467 次阅读|
27 个评论
作者:Ana Hu 时至今日,但凡谈及职业话题时,不免会有业内人士轻叹一声——缺乏“人才”啊!而就国内现状来看,“技术型人才”仍然是最可遇而不可求的。然而,人才的培养非常关键,比起抱怨来,思考如何培养人才则显得更有营养些。 培养人才,首先要考虑选材,笔者认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学子们将是未来“科技型人才”选材的不错的对象。 近日,笔者以电子工程专辑记者身份参与了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ADI 2012冬令营活动,并进行跟踪采访和报道。非常荣幸地,笔者在此与一群热爱高新技术、愿意投身技术学习的高校学子们共度了美好而难忘的几天时光,也体会到了人才培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在几日的冬令营活动随访过程中,看到同学们认真学习和投入研究的态度让笔者感概颇多,在他们身上,笔者总结了几点当代大学生的优质特点,而这些特质可能为他们成为技术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高校学子们都拥有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有助于他们更好、更快地接受和理解新鲜的技术及应用; 其次,现阶段的大多高校配备的实验室等硬件设备都进一步升级,同时同学们的家庭环境也都相对以前更好,通过购买、互换、共享等形式能够接触到更多新兴的玩意儿,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学子们上网查资料、学习的技术,甚至通过网络申请更多免费的样片资源都更为容易,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高科技的认识与热情; 再者,高校学子们所处的年龄段基本属于求知欲较强的阶段,愿意也有热情去学习和尝试新奇的东西,与此同时,他们在职业规划上还缺乏经验和指导思想,拥有很好的可塑性,加上高校的课业压力并不算大,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课外学习和新鲜技术研究; 最后,笔者认为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说起在国内技术研究的氛围,大家都会说,“现在的人,心浮气躁,想挣快钱,哪有心思沉下心来搞研究?!技术是需要沉淀的。”因此,相对而言,高校学子们拥有更少的社会经验,换句话说,就是需要承担的社会压力更小,这使得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技术和科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高校学子们的先天优势有不少,可是劣势也是存在的。 比如,他们缺少接触实际项目的环境和机会,即使是工科类的同学们,通常在学校接触的传统教学模式都是学习理论知识,然而也仅仅止步于理论知识。这时可能会有人想到所谓的“实验课程”,可是实际上怎么样呢?相信大家也一定都深有体会,那些实验课程只是属于教学大纲上存在的教学任务,要求实在是太低,而且大多数实验都是假定在理想环境下的仿真,这些操作以及结果和实际情况都相差甚远。 再比如,他们可能是典型的“三分钟热度”,对于新鲜事物的专注度难以持久,这或许与现在许多年轻人热衷于换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现象相类似。 那么,如何克服这些劣势,成为科技人才培养的一大障碍。近年来,许多高科技公司积极与高校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计划”,在帮助培养高校学子成为高科技人才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多年来,高科技公司与高校的合作,从形式来看,开始是“设计大赛”,这种形式目前已经很普遍也很流行了;然后近年来,开始开设多种多样的“培训课程”,譬如这次ADI冬令营这样的;而将来,也有可能直接与高校合作产品项目。除此之外,通过互联网,高科技公司还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采访中,华中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尹仕告诉笔者:不论是设计大赛,还是培训课程,或者是提供合作项目等等,这些都为高校的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高新科技和产品,也为同学们动手、动脑实践创新设计提供了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这很有效地补充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另外,为了保持同学们对于高新技术渴求的热情,大学生计划也做了不少工作。例如本次冬令营在主题的选择上,就选择了近年来在消费电子领域非常火的MEMS技术应用。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这次的主题和生活非常贴近,很有意思。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张涛同学表示,平时在玩手机等设备的时候,就对MEMS很感兴趣,通过这次的课程学习,发觉其实自己也能实现一些小小的应用,这让他很兴奋。加上活动过程中,一直有拥有丰富一线经验的工程师伴随并进行指导,更为同学们的作品进行点评,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实战”经验。 通过这样的培训,企业也多了一条途径来接触和认识有潜力和能力的人才,很轻松地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环境。这样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笔者也希望能够进一步发挥和扩大其效果,造就更多技术人才,为本土电子行业发展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