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可行模式

2012-3-8 18:09 4469 15 42 分类: 消费电子

作者:Ana Hu

 

时至今日,但凡谈及职业话题时,不免会有业内人士轻叹一声——缺乏“人才”啊!而就国内现状来看,“技术型人才”仍然是最可遇而不可求的。然而,人才的培养非常关键,比起抱怨来,思考如何培养人才则显得更有营养些。

 

培养人才,首先要考虑选材,笔者认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学子们将是未来“科技型人才”选材的不错的对象。

 

近日,笔者以电子工程专辑记者身份参与了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ADI 2012冬令营活动,并进行跟踪采访和报道。非常荣幸地,笔者在此与一群热爱高新技术、愿意投身技术学习的高校学子们共度了美好而难忘的几天时光,也体会到了人才培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在几日的冬令营活动随访过程中,看到同学们认真学习和投入研究的态度让笔者感概颇多,在他们身上,笔者总结了几点当代大学生的优质特点,而这些特质可能为他们成为技术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高校学子们都拥有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有助于他们更好、更快地接受和理解新鲜的技术及应用;

其次,现阶段的大多高校配备的实验室等硬件设备都进一步升级,同时同学们的家庭环境也都相对以前更好,通过购买、互换、共享等形式能够接触到更多新兴的玩意儿,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学子们上网查资料、学习的技术,甚至通过网络申请更多免费的样片资源都更为容易,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高科技的认识与热情;

再者,高校学子们所处的年龄段基本属于求知欲较强的阶段,愿意也有热情去学习和尝试新奇的东西,与此同时,他们在职业规划上还缺乏经验和指导思想,拥有很好的可塑性,加上高校的课业压力并不算大,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课外学习和新鲜技术研究;

最后,笔者认为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说起在国内技术研究的氛围,大家都会说,“现在的人,心浮气躁,想挣快钱,哪有心思沉下心来搞研究?!技术是需要沉淀的。”因此,相对而言,高校学子们拥有更少的社会经验,换句话说,就是需要承担的社会压力更小,这使得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技术和科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高校学子们的先天优势有不少,可是劣势也是存在的。

比如,他们缺少接触实际项目的环境和机会,即使是工科类的同学们,通常在学校接触的传统教学模式都是学习理论知识,然而也仅仅止步于理论知识。这时可能会有人想到所谓的“实验课程”,可是实际上怎么样呢?相信大家也一定都深有体会,那些实验课程只是属于教学大纲上存在的教学任务,要求实在是太低,而且大多数实验都是假定在理想环境下的仿真,这些操作以及结果和实际情况都相差甚远。

再比如,他们可能是典型的“三分钟热度”,对于新鲜事物的专注度难以持久,这或许与现在许多年轻人热衷于换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现象相类似。

那么,如何克服这些劣势,成为科技人才培养的一大障碍。近年来,许多高科技公司积极与高校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计划”,在帮助培养高校学子成为高科技人才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多年来,高科技公司与高校的合作,从形式来看,开始是“设计大赛”,这种形式目前已经很普遍也很流行了;然后近年来,开始开设多种多样的“培训课程”,譬如这次ADI冬令营这样的;而将来,也有可能直接与高校合作产品项目。除此之外,通过互联网,高科技公司还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采访中,华中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尹仕告诉笔者:不论是设计大赛,还是培训课程,或者是提供合作项目等等,这些都为高校的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高新科技和产品,也为同学们动手、动脑实践创新设计提供了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这很有效地补充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另外,为了保持同学们对于高新技术渴求的热情,大学生计划也做了不少工作。例如本次冬令营在主题的选择上,就选择了近年来在消费电子领域非常火的MEMS技术应用。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这次的主题和生活非常贴近,很有意思。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张涛同学表示,平时在玩手机等设备的时候,就对MEMS很感兴趣,通过这次的课程学习,发觉其实自己也能实现一些小小的应用,这让他很兴奋。加上活动过程中,一直有拥有丰富一线经验的工程师伴随并进行指导,更为同学们的作品进行点评,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实战”经验。

 

通过这样的培训,企业也多了一条途径来接触和认识有潜力和能力的人才,很轻松地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环境。这样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笔者也希望能够进一步发挥和扩大其效果,造就更多技术人才,为本土电子行业发展出力。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27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1604063 2013-3-19 00:37

看看

用户1602177 2012-5-3 10:26

您说得很好,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情况学习,主要都是看个人的心态和想法,经常为自己的工作作出一些总结,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提升的方式

自做自受 2012-4-20 22:03

几十年就听到的一句顺口溜:看报看个题,看书看个皮。文章很长,时间不允许,就对题而言吧。
个人认为可行模式之一就是在工作中学习,公司现场就是一个丰富知识、新近技术、众多师生的大课堂。
太多人的意识和行为总是强调公司要给我去接受专业培训,却都忽视了公司给你的工作就是培训!在实战中的真实培训!
深有切身体会。

用户1187092 2012-4-19 14:51

现在连大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买房什么的压力。。。。 算了吧。 在中国,如果改变不待遇的评价标准,就很难有技术的发展。

用户1602177 2012-3-27 15:20

呵呵,工作了时间上就不能能稳定很充足了吧,特别是搞研发的~~

用户1406868 2012-3-25 19:55

挺好的,希望这种多赢的方式更加多些

用户1627584 2012-3-24 13:45

像我们出来工作的也可以培养啊哈哈。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就开始培训,当时压力也不会太大。

用户1277994 2012-3-20 17:53

回szchuang:您的质疑有道理。这种高校活动肯定存在某种宣传的作用,这个我们大家都用不着去完全否认。重要的是我们去看在这个过程和最终的结果能够为学生、老师、学校和今后的工程师能够带来什么。本人有幸现场全程见证过一次ADI的活动,讲的是放大器技术。从课程内容上来看,ADI的技术人员先是从放大器技术的理论既全面又覆盖到了最新的内容,这一点应该是高校的老师不容易做到;其次是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ADI提供很多的产品给学生们,让学生根据项目的要求自主学会选择使用哪一款IC,而不是简单的要求用哪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对放大器的选型方法和技巧。这样一来,将来这些学生同样可以选择其它家的放大器。第三,在项目结束后,ADI的技术专家与学生们一起互动点评,让大家现场检验了学习的成果,这一点在很多学校就不能实现,原因是大多数学校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条件(硬件和软件,硬件是器件,软件是专家现场一一的指导)。因此我认为,这种活动的效果不是恶性循环,而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到学生们学到东西,也帮助到学校和老师提升教学效果。

另外,如果您觉得要求这样的活动有整机产品(您所指的最终产品的公司)的公司参与,我不是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您的意思是整机产品的公司作为效果检验方还是实验产品提供方?这两者我觉得都不可能。期待您的回复,谢谢!

用户1602177 2012-3-20 17:32

其实这是个多赢的局面,公司投入资金、人力和技术给学校;学校从中为自己的学生争取更多发展资源;而同学们也得到了许多单独由学校不能提供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最终,公司通过活动让更多未来的优秀人才了解自己的品牌和产品,甚至直接获得优质的技术人才!另外,不理解为什么您对“终端厂商”和“工具厂商”/"通用IC厂商"有着明显的“双重标准”~~

用户1417326 2012-3-20 17:22

问题在于,现在的恶性循环已经形成了,试问,大学培养优秀的工程师,对教师有直接的影响吗?他考评,升级能指望这个吗?公司会为优秀工程师回馈学校吗? 举行这些活动的,有做最终产品的公司吗?不是工具开发商,就是通用IC厂家,都是带宣传性质的,有意义吗?
相关推荐阅读
用户1602177 2014-11-20 16:48
诺基亚复出攻击性强,中国手机厂商恐中招
  诺基亚不做手机了,可这并不代表诺基亚将真正从我们的硬件市场消失;同时,即使是在手机世界中,诺基亚也从未离开过,最近,诺基亚方面开始蠢蠢欲动,不断地让硬件市场,手机市场感受她的回归…… ...
用户1602177 2014-10-08 15:20
最具影响力的一定不是技术最牛的那个?
“最有影响力的一定不是技术最牛的那个”,当这个观点呈现在我眼前,我首先是迟疑了,而后却只能是默认了。不论你承不承认,好像现实都确实是这个样子……   想想苹果的乔布斯,想想小米的雷军,想想...
用户1602177 2014-09-29 15:12
80后模拟技术高手修炼心得分享
80后模拟技术高手修炼心得分享 专访论坛2013年“年度技术之星网友'大宝小莉啊'”   作者:Ana Hu   “寻找2013技术之星”活动在众工程师网友的支持与期待中落下帷...
用户1602177 2014-08-08 17:14
大学生 PK.高中生:体热充电宝 VS.鞋底充电宝,你爱哪一样?
创新精神总在年轻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强大的手机功能无时不刻不在考验着其续航能力,充电宝成为不少手机一族的“救命稻草”,所以,更有人形象地称其为“吊瓶一族”。。。   ...
用户1602177 2013-09-18 15:04
从财经高才生到模电工程师
从财经高才生到模电工程师 ——电子工程专辑论坛2013年第二期技术之星“坦途坦途”专访   采访整理:Ana Hu   很高兴,我们电子工程专辑论坛迎来了2013年第二期的技术...
用户1602177 2013-08-28 10:31
手机为何不能像PC那样走上DIY的道路?
最近一直在想,如果手机也能像PC机那样DIY的道路,岂不是会变得很拉风?!可是,手机大战持续了这么久,它为何就没有走上这条道路呢?将来又可不可能走上这样的道路呢?   有果就必定有因,在此...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27
15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