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8051

相关博文
  • 热度 3
    2021-1-16 02:22
    1265 次阅读|
    1 个评论
    大家你好! 谁知道 什么公司/厂商使用megawin 开发板?我在哪里可以找到信息?
  • 热度 9
    2021-1-1 16:05
    12244 次阅读|
    6 个评论
    【CMS8S6990血氧仪开发板】基于CMS8S6990的血氧指夹方案的学习
    因为自己本身是做人体生理信号采集与处理的,目前也主要研究近红外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对于脉搏波信号的采集,本人也做了很多电路。无意间看到 中微半导体公布了一款基于 8051 内核的 CMS8S6990 血氧仪方案,该芯片利用内置两路运算放大器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利用内置 PWM+PGA 模拟 DAC 以驱动 H 桥三极管,利用内置 ADC 对光电信号进行采集,从而达到对接收信号值的精准调控,以帮助开发成员快速实现血氧监测。放眼一瞅,这个芯片明显就是给我设计的嘛,所以就申请一款打算好好研究研究,幸运的是,最终也成功申请到了一款 CMS8S6990 开发板,并意外获得了一个基于 CMS8S6990 的血氧指夹,因此,对于该开发板的第一篇评测文章我主要简单讲解基于 CMS8S6990 的血氧指夹方案。 1. 硬件系统 1.1 电源电路 电源采用了一键实现关机状态下短按开机,开机状态下长按关机、短按切换屏幕方向功能,利用单片机的两个 IO 检测按键状态和控制 MOS 管通断,让整个电路板结构更紧凑,实现了血氧指夹小型化要求。 1.2 发光管驱动电路 发光管驱动电路采用 H 桥方式实现 660nm 和 940nm 发光管的点亮切换,当 IR_1=1 , IR_2=0 时, R_LED 点亮, IR_LED 熄灭,当 IR_1=0 , IR_2=1 时, IR_LED 点亮, R_LED 熄灭。用芯片内部一路 PWM 波经过 RC 网络模拟 DAC 输出,经内部 PGA 放大后控制三极管基极电流,从而实现控制全桥通过电流,控制发光管亮度。 1.3 信号放大 光电二极管输出的光电流信号通过芯片内部运算放大器 1 进行 I-V 转换,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通过芯片内部运算放大器 0 进行二级放大。放大之后的信号输入到芯片内部进行 ADC 采集。信号放大电路同时用芯片内部一路 PWM 波经 RC 网络模拟 DAC 调整运算放大器 1 同向输入端电压,以调整信号放大电路的动态范围。 1.4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就是评测的主角 CMS8S6990 ,只需一颗去耦电容,很简洁。 1.5 显示接口 显示用的也是很经典的 0.96 寸的 OLED ,中规中矩。 2. 软件结构 上图是《 CMS8S6990 血氧仪方案 V1.2 》说明里给的软件流程图,比较笼统,具体实现细节还是需要看代码。 3. 部分示例代码错误 在学习示例代码过程中,遇到以下错误,特贴出来以便求证。 3.1 编译错误 解压工程,编译,提示 error c231:’_putchar’redefinition 。查询解决方案无果,只能以注释以下代码解决。 3.2 库函数错误 1 配置运算放大器偏置寄存器时,将 0xaa 误写入控制寄存器 1 中,应将原语句修改为: OPnADJE=OffsetAdj ( n=0 , 1 )。 3.3 库函数错误 2 第 80 行注释错误,应将 PGACON2 改为 PGACON3 。 3.4 库函数错误 3 第 147 行应将 PGA_PAGACON1_PGAADJ_Msk 修改为 PGA_PAGACON3_PGAADJ_Msk 。 3.5 库函数错误 4 函数名应修改为 void PGA_EnableOutPut(void) 。 3.6 库函数错误 5 第 20 行注释应修改为 TIMER3 为 1ms 中断一次。 4. 总结 针对市场需求,中微股份推出了内置运算放大器,系统时钟最高可达 48MHz 主控方案的 CMS8S6990 血氧仪。该血氧仪利用内置的两路运放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利用内置的 PWM 模拟 DAC 经由 PGA 提供驱动能力后对三极管进行精准电流控制,再加上中微独创的第一级运放偏置调节算法,极大的适应不同人群,该方案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实现血氧监测。 CMS8S6990 对各种放大器的高效集成,有效降低了产品电路设计难度,扩大了该芯片的应用市场,但是附带的库函数还是有些瑕疵,不过一个 8051 内核的单片机对应用厂家来说开发难度还是较容易地,更何况中微还提供了许多基本外设的例程,使开发者开发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了。
  • 热度 4
    2019-10-19 15:31
    2943 次阅读|
    4 个评论
    《RISC-V架构与嵌入式开发快速入门》——下一个8051
    首先感谢面包板社区组织的试读活动,也感谢《 RISC-V 架构与嵌入式开发快速入门》作者的工作。最初申请书籍的初心在于自己日常工作包含嵌入式设计,同时也听做投资的朋友提过 RISC-V 投资前景,于是抱有好奇与解惑的心理,想要去探索一番 RISC-V 架构的核心及其与现有嵌入式架构在应用上的区别。收到书籍将近一月,利用工作之余断断续续看了不少。 本书 14 章, 350 多页,单独介绍 RISC-V 架构的内容不是很多,大部分内容其实是蜂鸟 E203 MCU 的开发技术介绍。 1. RISC-V 架构核心 本书第 3/4 章讲述了 RISC-V 的基本架构和主要的中断 / 异常处理。书中提到了 RISC-V 架构的多个优势:模块化的指令集、可配置的通用寄存器组、规整的指令编码、简洁的存储器访问指令、高效的分支跳转指令、简洁的子程序调用、零开销硬件循环、简洁的运算指令等一系列特性。 RISC-V 架构的核心灵魂是其精简指令集, RISC 本身表示精简指令集,而 RISC-V 是佰克利发明的一种特定指令集架构。 RISC-V 架构目标在于成为 真正适合硬件实现且稳定的标准指令集 。从应用者的角度看,这是目前芯片发展或者说社会技术发展的根本需求,特别是 IoT 引领的物联网技术潮流。 RISC-V 架构相较于 x86 、 ARM 等架构而言,是一种相当年轻的架构。由经验丰富的大师操刀,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取其精华,避免了很多老架构在当前新需求前存在的问题,也为后来者的需求提供了很多解决方案。在 IoT 潮流中,华为、高通等大公司已经纷纷加入 RISC-V 阵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认可 RISC-V 未来的发展趋势。标准而先进性的东西,在需求面前将会很容易被广泛接受。 2. RISC-V 架构与现有嵌入式架构在应用上的区别 本书 5/6/7 章以及后续部分章节重点介绍了蜂鸟 E203 MCU 的相关技术。由于没有相应的开发板,这几章只是大概的看了看。由其架构总图可见, RISC-V 架构下嵌入式 MCU 该有的那些个功能模块也是同样会存在的,如: GPIO 、 PWM 、 SPI 、 I2C 、 UART 等,这些毕竟是经典而通用的模块。大体而言,在应用层面, RISC-V 架构与现有嵌入式架构设计出来的芯片不会显现太大的差别(主要指嵌入式应用开发人员,在寄存器层面的编程使用,操作大同小异)。 3. 下一个 8051 本书第一章有一个特别让我感兴趣的标题:进入 32 位时代,谁能成为下一个 8051 。作为玩过 AT89C51 、 STC89C52 、 MSP430 、 STM32 等多种 MCU 的爱好者,我相当的好奇。一种架构的先进性或者说一种架构取代另一种架构的成功因素不会只有一条,当下的嵌入式芯片设计也并非某一家之言可以决定。没有广泛的被认知度、没有庞大的用户群和相应的生态系统,必定成不了气候。 产业发展的往往会有集聚效应,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芯片的设计和应用在发展上也有一个类似的效应:一个成熟的架构会带动技术生态链的集聚发展,周边技术发展会不由自主向该架构靠拢。 从本质看,工程师喜欢用熟悉的技术,商家喜欢熟悉的赚钱方式,于是生态链会接受自身兼容的产物。 RISC-V 架构的自身技术优势具备了,在生态链的完善上再进一步,未必不能成为下一个 8051 。
  • 热度 33
    2013-6-20 16:28
    1124 次阅读|
    0 个评论
    摘要:   为低成本地实现具有以太网接口的读卡器,提出一种采用W7100新型网络微处理器的方案.该读卡器包括以太网传输、读IC卡和USB传输功能.W7100芯片不同于以往采用的以太网控制器.该芯片内置硬件TCP/IP协议栈且包含一个与8051微处理器二进制代码兼容的8位微处理器内核.只需要执行简单的网络传输命令即可实现以太网通信,而不涉及以太网协议.另外该芯片内王以太网物理层可直接连接内置变压器的RJ45插座,而不需要专用的物理层芯片.读卡器采用MFRC500实现读写IC卡功能、采用CH341T实现USB接口.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款读卡器运行稳定,没有出现无法刷卡和无法传输的情况.   作者:温冬伟,王平立,宋斌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原文选自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W7100升级版–W7100A W7100A 主要特点: 1)内嵌1T  高速8051 内核,代码完全兼容标准的8051 2)64K 程序 flash,256 字节数据flash 64K SRAM,2KB BOOT ROM,256B数据 FLASH,内置 64KB 的 SRAM 3)内置 PLL锁相环(11.0592 MHz外部时钟),系统主频88MHz 4)具有 2 个中断优先级/4 个外部中断源/1 个 WatchDog 中断的中断控制器,WatchDog 计时器 可编程 5)4 组8位 IO口 6)3 个计时器/计数器 7)1 个全双工UART 8)兼容DoCD调试线 9)硬件TCP/IP协议,内嵌MAC 和 PHY 支持8 个独立硬件Socket  ,可混合软件协议栈 10)32KB TCP/IP数据缓存 11)自适应全/半双工, 10/100-basedTX以太网 相关文章: 单片机以太网控制芯片W7100A数据手册(一) 如何使用W7100A实现DHCP客户端(版本1.0)? 如何使用网络单片机W7100A实现TCP通信?   更多信息与我们交流: WIZnet邮箱: wiznetbj@wiznet.co.kr WIZnet中文主页: http://www.iwiznet.cn WIZnet企业微博: http://e.weibo.com/wiznet2012  
  • 热度 31
    2013-6-7 11:26
    1219 次阅读|
    0 个评论
    WIZnet iMCU™(网络单片机)系列 1.  iMCU™ W7200:ARM32bit Cortex M3 + 全硬件TCP/IP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 此款网络单片机,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是继W7100、W7100A之后的一款功能强大的iMCU,特别具有网络唤醒和休眠模式(内嵌W5200)。 iMCU™ W7200 60 LGA 来自STMicro的 ARM 32-位的Cortex-M3内核 • 最高72MHz 工作频率(1.25 DMIPS/MHz) • 20Kbytes SRAM 和 128KBytes FLASH • 低功耗: 睡眠,停机和待机模式 • 3个16位定时器,每个定时器有多达4个用于输入捕获/输出比较/PWM或脉冲计数和增量编码器输入。 • 2个看门狗定时器(独立的和窗口型的)。 • 系统时间定时器:24位自减型计数器。 • CRC 计算单元,96位的芯片唯一代码。 • GPIO, 1个SPI, 2个USART 以及USB2.0全速接口 原理图: iMCU™ W7200 EVB 硬件 TCP/IP协议 • 内嵌10BaseT/100BaseTX以太网物理层(PHY) • 支持低功耗模式(可暂停PHY工作) • 支持TCP、UDP、ICMP、IPv4、ARP、IGMP、PPPoE和以太网 • 支持自动握手(全双工/半双工,10/100M), 支持MDI/MDIX • 支持ADSL连接(带PAP/CHAP认证模式的PPPoE协议) • 支持8个独立的端口(SOCKET)同时工作 • 内部32K存储器用于以太网Tx/Rx存储 • 多功能LED指示输出(全双工/半双工,连接,速度等) • 不支持IP分片 2. iMCU™ W7100A:8051 + 全硬件TCP/IP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 •与标准8051微处理器完全兼容, 运行速度比标准8051快4~5倍 •双数据指针(DPTR)可用于快速存储区处理 •2K字节内部Boot ROM •64K字节内部程序Flash •256字节内部数据Flash •64K字节内部SRAM •11.0592MHz外部晶振 •中断控制器: 2级中断优先 / 4个外部中断源 /1个看门狗中断 •4个8位的I/O接口 •3个16位定时/计数器 •全双工串行异步通信收发器(UART)接口 •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 •提供DoCD调试单元 •全硬件TCP/IP协议栈 •支持8个独立SOCKET同时通讯和软硬混合TCP/IP协议栈 •32K字节高速内部TCP/IP数据处理缓存 •内嵌10/100Mbps以太网物理层 •支持自动应答(全双工/半双工模式) •支持自动极性变换(MDI/MDIX) •DC 3.3V工作电压,I/O口DC 5V耐压 •100LQFP/64QFN封装   原理图:     W7100A EVB W7100A是一款集成了标准8051的单核芯片。不仅是为了实现硬件TCP/IP协议,还能够替代传统8051系列8位机的工业控制功能。内置的TCP/IP核是一个受市场长期认可的TCP/IP协议栈。64KB SRAM、最高可达16M的外部存储、高性能的8051核及硬件化的TCP/IP使它在串口转以太网,远程HTTP server等工控领域颇受青睐!   与我们更多联系: WIZnet邮箱:wiznetbj@wiznettechnology.com WIZnet中文主页:http://www.iwiznet.cn WIZnet中文博客:http://blog.iwiznet.cn WIZnet企业博客:http://e.weibo.com/wiznet2012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