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LoraWAN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热度 2
    2025-7-10 14:51
    338 次阅读|
    2 个评论
    什么是LoRaWAN? LoRaWAN技术及应用 LoRaWAN(Long Range Wide Area Network)是一种低功耗、长距离、广域网络通信协议,特别设计用于连接物联网(IoT)设备。LoRaWAN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能够覆盖数十公里的范围,提供长时间的电池寿命,适用于智能城市、农业、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与健康医疗等领域应用。 来源: LoRa Alliance 一探究竟:LoRaWAN物联网应用优势 营运商采用 LoRaWAN 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除了长距离覆盖范围及低功耗的特点外,还包含以下: 1.大规模连接: LoRaWAN 设计用于支持大规模 IoT 设备连接。一个 LoRaWAN 网络可以支持数千到数百万个设备,因此营运商可以应对不同规模的 IoT 部署。 2.成本效益: LoRaWAN 设备相对成本较低,这有助于降低 IoT 解决方案的成本,使更多的应用变得可行。 3.开放标准: LoRaWAN 是一种开放标准,不受特定供货商的控制,这意味着许多不同的设备和服务可以互操作。营运商可以与多个供货商合作,以构建多元化的 IoT 生态系统。 4.低频谱要求: LoRaWAN 使用 ISM(工业、科学和医疗)频段,无需许可谱段,这减少了营运商在频谱管理上的成本和限制。 5.灵活性: LoRaWAN 适用于各种应用,包括智慧城市、农业、工业自动化、智能建筑,与环境监测等,因此营运商可以应对多种不同应用需求。 6.高可靠性: LoRaWAN 的长距离通信和能够穿透障碍物的特点,使其在具有不同地理和环境挑战的地方仍然能提供高可靠性的连接。 整体来讲,营运商采用 LoRaWAN 技术可以提供成本效益高、可扩展性强、覆盖范围广泛、长寿命的 IoT 通信解决方案。这使得 LoRaWAN 成为许多 IoT 应用的理想选择,并发展多样化的商业机会。 LoRaWAN RF性能潜在风险一箩筐,不能掉以轻心! 营运商在部署LoRaWAN产品时,可能会遇到各种RF性能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于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产品在一开始就无法加入到营运商的网络运作,这些常见的LoRaWAN RF性能问题可能为: 1. 信号衰减 : 在长距离运输传输过程中,信号特别容易遇到衰减,,这可能导致数据报丢失或损坏。在较远的距离上,LoRaWAN RF性能问题可能会导致无法建立连接或无法保持连接。 2. 多径传播 : 多径传播是指信号以不同路径到达接收器,这可能导致多个版本的信号相互干扰。这种干扰可能导致信号质量下降,需要采取技术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3. 阴影效应 : 物理障碍物如建筑物、树木等可能会阻碍信号传输,产生阴影效应。RF性能问题可能会导致在这些阴影区域中的通信困难。 4. 干扰 : 射频设备或无线通信系统可能会产生干扰,影响LoRaWAN设备的正常运行。这种干扰可以降低信噪比,影响数据传输的质量。 5. 背景噪声 : 背景噪声是来自自然或人造的无线噪声,可能会干扰LoRaWAN信号。RF性能问题可能导致设备对背景噪声更敏感。 6. 数据速率选择 : LoRaWAN支持不同的数据速率和扩频因子,当选择不当时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较低的数据速率通常提供更好的覆盖范围,但传输速度较慢;较高的数据速率通常提供更快的传输速度,但覆盖范围较小。 7. 频段选择 : 不同地区和国家会规定使用不同的频段,当选择不正确的频段时可能会导致法规问题和性能问题。 8. 天气条件 : 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大雨、暴雪等,可能会影响LoRaWAN RF性能,导致数据传输的不可靠性。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LoRaWAN设备制造商和网络管理员需要进行系统设计、信道规划、天线选择和设备部署等详尽考虑。此外,定期监测和维护也是确保良好RF性能的关键。采用合适的解决方案和协议设置,可以减轻或解决许多RF性能问题,以确保LoRaWAN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热度 4
    2025-3-10 09:32
    413 次阅读|
    0 个评论
    一文读懂 LoRaWAN 协议,哪些优势让它脱颖而出?
    在当代物联网组网场景中,随着传感器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入网设备数量的持续增长,信道拥挤、信道干扰与信号失真等现象已愈发凸显,且同一场景下往往还存在着多种通信速率需求,传统通信技术已越来越难以支撑规模化的物联网组网需求,因此在综合考虑建设成本、运行功耗、传输距离与网络容量等因素下,LPWAN(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应运而生。 LoRaWAN的通信协议栈 其中,LoRaWAN作为LPWAN 技术的典型代表,在物理层中采用了线性调频扩频调制技术 CSS(Chirp Spread Spectrum),用以进行可靠的低功耗无线通信,在众多物联网场景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是应对当前物联网规模化组网通信困境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 LoRaWAN 协议,物联网无线通信的“潜力股” 关于LoRaWAN所采用的 CSS 技术,其原理为将数据信号在频域上进行扩展,可简单理解为将一个数据信号分为多个部分(信号扩展),而后将其分布在不同频率中进行传输。 CSS 技术不仅能有效提升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且即使在传输过程中有部分信号受到干扰,接收端也能通过其他部分的信号还原出完整的数据信号,具备在低信噪比环境中实现稳定通信的能力。 扩频因子简示图 LoRaWAN所传输的数据信号主要携带在不同的 chirp(线性调频)信号中,chirp信号指频率线性增加/降低的无线信号,而不同扩频因子(SF6~SF12)可表示不同chirp信号中可进行数据传输的比特量。如上图所示,在带宽、频率、发射功率、编码率和传输数据量相同条件下,扩频因子越大,则其数据进行传输的时间越长,因此数据传输率越低,但扩频因子越大同时也意味着数据传输更可靠,数据传输距离更远,数据传输所需的信噪比更低。在相同带宽下,扩频因子SF6的数据率最高,扩频因子SF12 的数据率最低。 LoRaWAN还可调制信道带宽,通常而言,增大带宽可增加数据传输速率,但会牺牲部分接收灵敏度。目前LoRaWAN最低可支持调至7.8kHz,低于62.5kHz必须要使用TCXO以确保精度,在中国大陆,LoRaWAN常用的信道带宽为125KHz、250KHz和500KHz。 扩频因子12所对应的其他通信参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LoRa信号可在不同扩频因子中进行传输(SF6~SF12),且不同扩频因子还可以使用相同的信道(不同的扩频序列之间是正交的,因此频率可以复用),因此LoRaWAN协议可灵活适应不同速率与不同传输距离的物联网组网需求。 从成本角度上看,由于 LoRa 技术的广泛应用,LoRaWAN 终端设备和LoRaWAN网关的价格已较为亲民。同时,由于 LoRa 技术使用的是免费的非授权频段(ISM频段:433MHz、868MHz、915MHz 与2.4GHz),且其只需少量的网关就可实现较大范围的部署规模,网络建设成本较低。而在维护方面,由于LoRa模块具有深度休眠和唤醒功能,可在不通信时进入休眠模式,因此其电池更换频率低,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LoRaWAN 协议,精准赋能物联网 凭借着远距离通信、低功耗、低成本与强抗干扰能力等显著优势,LoRa 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智慧农业与智慧物流等多个领域中,为各行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LoRaWAN 协议应用在工业领域中的优势 图源:LoRa联盟官网 LoRaWAN的网络架构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其中网关在终端设备与中央网络服务器之间进行消息中继。网关通过标准IP连接进行通信,其核心功能是将射频数据包与IP数据包进行双向转换。凭借LoRa物理层的远距离传输特性,终端设备与网关之间仅需单跳链路即可实现通信。该系统支持双向数据传输,并具备组播寻址功能,这使得在固件无线升级(FOTA)等操作中能够实现高效的频谱利用率。 LoRaWAN 网络架构简示图 图源:LoRa联盟官网 此外,LoRaWAN协议中还定义了LoRaWAN终端设备的三种工作模式,它们分别是Class A、Class B与Class C,这三种工作模式基本覆盖了物联网所有的应用场景。其中,Class A模式为双向异步通信,上行传输后开启2个短暂下行窗口接收响应,功耗最低。Class B模式主要通过Beacon同步时间,额外开放预定义接收窗口,平衡通信延迟与功耗。Class C模式则持续监听下行链路,延迟最低但功耗最高,适用于紧急控制场景。 LoRaWAN 终端设备的三种工作模式 例如,RFM6601就是一款用于构建LoRa网络的低功耗LoRa模块,其采用了先进的数模混合设计,基于独创自适应速率算法,可高效连接物联网并延长LoRaWAN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已通过FCC认证。RFM6601具有低功耗,高灵敏度,远距离通信,高性价比等优点,同时能够提供丰富的外设功能,包括多个通用GPIO,32.768 KHz外部晶体振荡器,信道侦听,高精度RSSI,以及12位高速ADC及DAC等。 展望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LoRa 技术也将会不断完善与创新,其数据通信速率、网络容量等性能指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联网应用需求。我们相信,LoRa技术在未来将会继续推动工业系统的创新和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舒适的使用体验。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