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隔空充电技术将来的新产品,期待尽快工业化生产上市!但是看到很多相关评论,觉得挺可怕的,因为大家都在讨论辐射问题,觉得这玩意有辐射,会影响自己健康!其实这种担心的本身没有错,但是这种没来由的担心却是可怕的,小米的应该接近实际应用,但是估计功耗超级大,效率很低。摩托的从演示上看,内行人都知道,纯属碰瓷,估计还是原型机.
在1月29号,小米和摩托罗拉先后发布了隔空充电技术,并且均发布了真机演示视频。由于该技术实在太过科幻,一时间吃瓜群众都以为这是纸上谈兵的PPT技术,摩托罗拉看到小米发布之后,马上赶工做了个PPT而已。
实际上隔空充电并不是小米最早提出的,早在20年4月份,OPPO就在微博上发布了FreeVOOC隔空充电技术,在10米范围内实现5到10W的稳定充电功率。但由于这条微博是在愚人节当天发布的,当时网友都以为这是一个要愚人节玩笑,知道小米高调发布该技术之后,隔空充电又再次引起大范围讨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隔空充电技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科幻。目前的无线充电,采用的是电磁感应或者电磁共振原理,都是通过磁生电的原理来隔空传输电流。电磁共振相比电磁感应效率更低,但是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cm,而目前应用在隔空充电上的无线射频技术则可以让电能传输数米的距离。
隔空充电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技术点就是定位的问题。无线充电需要我们自己动手把手机放在无线充电板的位置,隔空充电的过程中,需要手机和授电装置进行通信,确定相对位置关系,然后向手机发送定向波束,听起来好像很高难度,不过随着超宽频定位技术的进步,现阶段已经可以实现毫米级的精准定位,隔空充电在技术上已经不成问题。
隔空充电技术要真正铺开,最大的敌人是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目前无论是有线充还是无线充,都需要用户动手触发这一操作,哪怕充电速度再快,用户也是能感知到充电的过程,因此快充并不能完全取代大容量电池。但是隔空充电技术出来之后,故事就不一样了。
试想如果全部室内场景都拥有隔空充电技术,我们的手机电池就可以缩小到1000mAh以内,直接依赖隔空授电就好了,甚至可能出现电池和手机分离的情况,只有在需要长时间户外使用的情况下,才安装上外置的大电池,手机的厚度和重量将可以大幅度降低。也只有在这种场景下,隔空充电技术才会有意义。不然,以现在的无线、有线快充水平,只需要一插、一放,就可以在十几分钟内让手机迅速回血,隔空充电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大多数人还没有懒到要用隔空充电技术。
小米、摩托罗拉“竞演”引热议
在小米宣布自研隔空充电技术当天,联想中国区手机业务部总经理陈劲抢先两个多小时,在其自己的微博发布演示视频,介绍了摩托罗拉的隔空充电技术。联想集团曾于2014年收购了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而在当天晚间,摩托罗拉官方微博再次发布一个短视频,似作“补充”介绍。两家公司的线上“竞演”,引来网友对隔空充电的诸多讨论。
(陈劲微博截图)
小米称,其技术核心是空间定位和隔空能量传输。分别体现在充电桩和手机端。充电桩内置5个相位干涉天线,可对手机进行毫秒级空间定位,精准探测手机位置。144个天线构成的相位控制阵列,通过波束成形将毫米波定向发射给手机。在手机端,内建“信标天线”和“接收天线阵列”。信标天线通过低功耗方式在空间场内广播位置信息,14根天线组成的接收天线阵列,将充电桩发射的毫米波信号,通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电能。
场景方面,小米介绍,其已实现数米半径内,单设备5瓦远距离充电。不仅于此,多设备也可以同时充电(每台设备均支持5瓦),甚至异物遮挡也不降低充电效率。而在其演示视频中,还可看到设备在移动中充电、用手机边玩游戏边充电等场景。
在陈劲发布的演示视频中,演示了将两个手机放置于距离充电发射器80cm和100cm两个位置上同时充电,用手挡住充电发射器时,手机充电中断;移开遮挡,充电继续。陈劲在其微博称,“我们视频中手挡住充电器会停止充电,是专门为用户健康开发的安全设置,是在功率较大的充电器发射端,检测到人体遮挡时提供的安全保护,这是工程设计的人机保护常识。”
摩托罗拉官方微博当晚再次发布一演示视频,介绍了其隔空充电技术不受异物阻挡、支持边玩边充的特点。
除双方粉丝各站其队,或质疑小米演示视频不够真实、或调侃摩托罗拉两个视频前后矛盾外,也有网友更多地关注到了隔空充电技术本身及其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隔空充电是否有辐射?充电是否会发热?何时能商用?
专家:辐射是一定的 实现商用还需时间
“能量在空中跑,就是电子辐射,所以隔空充电肯定会有辐射的。关键在于辐射的量。”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无线充电一定存在电能损耗,“比如,无线座充一般电能损耗在20%- 30%,隔空充电电能损耗可能是30%-50%。所以,辐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能损耗多少,一方面是由于这些电能存在于空气中。”
独立TMT分析师付亮告诉央广网记者,对于隔空充电技术落地应用后是否存在辐射的问题,不必担心。他介绍,落地的技术、产品都会经过国家标准严格审核,“而且中国的标准往往比国际标准更严格”。
针对隔空充电辐射和是否会被偷电等问题,小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还是预研阶段,细节不方便透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商用的时候肯定会是安全的。”
在付亮看来,隔空充电技术的落地主要需考虑功率和应用场景两个问题。“现在已经推出的隔空充电技术提到了边用手机玩游戏边充电的场景,但手游耗费的功率都较大,是否可保证其功率需求?”他指出,针对隔空充电技术落地的具体场景需进一步明确。
“如果(隔空充电)可以做到5W(的功率),还可以用。”针对小米官方介绍的可实现“单设备5瓦远距离充电”,项立刚表示,“能不能实现5W,目前是存疑的。”
此外,针对隔空充电技术未来的市场前景,付亮认为,基于“无线”“移动”充电的便利性,隔空充电技术会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关键要处理好场景和效率两个问题,同时还应考虑到成本问题。
“隔空充电技术能不能变成大众接受的产品,我估计可能这个距离还很远,或者说还需要很多年。”项立刚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