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品质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热度 17
    2019-8-22 17:31
    1000 次阅读|
    0 个评论
    怎样做出更好的品质,这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贯穿了整个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从荒野里猿人为了生存开始比较不同石器的懵懂,到油灯下临终老匠人拿出的老字号传家秘籍,再到为追求优良武器而设立的督造,乃至最求更高利润的工业初期作坊主,再到最求整体效率的现代工业职业经理人。斗转星移,主题,人物,背景虽然不同,但是追求品质的目的是一样的,更好的生存。 在现代生产管理的背景下谈怎样做出更好的品质,就必须要先追溯品质管理的大致发展和趋势,如第一段所述: 猿人的石器品质是比较出来的,懵懂的猿人知道从一大堆的石头里挑出比较趁手好用的作为工具。以老字号为代表的个体化生产的品质是靠生产活动者的个人经验传承而来的。以武器造办处为代表的集约化生产,品质的管理开始有了督造的概念。而以福特 T 型汽车生产线为代表的现代工业生产,品质的管理开始有了从进料到制造到出货等不同流程上的分工。接着以日本企业为代表的 TQM (全面品质管理)的品质概念开始提出实施,提出了品质管理全员执行的文化,即品质管理的责任从具体的品质部门负责人分摊到了每个执行人上。接着是摩托罗拉的 6sigma 到现在的 lean six sigma ,而其中的品质管理则大致体现为通过流程上的控制,减少不良品,最终达到零缺陷。 从以上品质管理的起源,发展,到目前的走向来看,品质的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从自我总结约束到专人强制约束,再到用精益生产的理念来约束。其终极目的,就是所有的品质均由流程或自动化约束,最小化减少对人的依赖,品质检验的成本达到最低,甚至为零,从而达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这不仅适用于生产线制造活动,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辅助活动。 了解了趋势,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目前的现状。生产线出了品质问题,我们的大部分对策都是加强检查 , 加强 抽检频率。 对于客户投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不是我的问题,是品质部门的问题。只要不能证明是我的问题,那也不是我的问题,剩下的就是 QA 的问题。品质是品质部门的事,与我无关。但实际上每一个品质问题的背后反映的都是一个或多个流程上的漏洞,我们一直在倡导做 lean, 做 six sigma 并摇旗呐喊,但是当真正的改善机会来了,却避而不谈。 对品质问题的改善,我们常见的场景是,一群人对改善高谈阔论,但是到了具体要执行到人了,却左顾右盼,会一开完,一轰而散。同样的是制造业,我看到我们的竞争对手常见的行为是:每个部门经理开会首先谈的是流程:各部门的作业文件拿出来,看看是哪个地方出了漏洞,是不是有灰色地带定义不清?有没有更好的防错措施。随后再由专人督导执行并定期检查。同样是制造业,别人是有会有议,有议有决,有决有行,有决有果,我们是有会也议,有议无决,有决无行,有行无果。 导致重复问题一再发生,别人是越改越善,我们是越改越“散”。 对号入座,虽然已经是 21 世纪,但是这些常见的思维仍然常见于诸多同事的言行,我们一方面在大力提倡消除浪费,另一方面却惧怕自我改善,导致对品质成本这个最大的浪费视而不见。我们对各项成本都斤斤计较, 唯独 对品质成本合理性不加质疑。 现在回到标题,要怎么做才有好的品质呢?我们用造桥的例子来打个比方:为了追求效率,一座大桥提前做好了,结果造出来的桥旁边没有扶手。为什么呢? 造桥的人想:反正我只管造桥,只要桥提前通车了,我的任务就达标了,谁掉下去谁倒霉。验收者想:反正不是我用,差不多就可以了。耽误了通车,我可付不起责。至于出事,以后再说吧。 而最后过桥的人徘徊一阵,最后下定决定:反正大部分都过去了,我不一定是那个倒霉的人,管他的,冲了再说。 最后,这座桥的管理者总结:培训有问题,设立警示牌,增加巡视力度。 在这里,桥可以看做的是我们具体的一个产线,或者是一个具体的部门内或者部门间的作业流程。而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这种桥,每当有新手过桥的时候,有经验的老手都会充满自豪和骄傲的说,以我的经验,因为没有扶手,所以你过河的时候要慢一点,走到中间的时候重心降低,减慢速度,肯定没问题,来来来,这是一本过桥秘籍,你要仔细阅读,切勿怠慢。 而品质的职能部门, QC , OBA , IPQA , QE 则被赋予了神圣的守桥人的使命,每天都去盯着,如果有人过桥,或者每到用桥高峰,就去盯着,拿着喇叭孜孜不倦的说:桥没扶手,过桥小心。桥旁边的警示牌上,落水遇难人数逐步上升,结果我们的对策却依然是:加强培训,每天过桥前宣导,通知守桥人加强宣导力度,工程部门针对桥面湿滑的情况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弥补。 这个例子可能比较极端,但是作为旁观者,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去问:为什么不加上扶手? 加上扶手可能会一次性投资较多的钱,但是我们通过的速度快了,一次通过率高了,不需要人浪费时间守桥了。可是,作为身在其中的参与者,我们却不识庐山真面目,仍然津津乐道于建造各种这样的桥,并花费大量时间编写各种过桥指南。 写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理解做好品质的其关键应在于前期的设计。如果无论是大的运作流程设计,还是小的工站设计,我们都像修桥一样,自己自觉地把扶手当成是标准配备。那么,当我们在后续作业的时候,还需要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去做预防有人落水吗? 当然,接下来有趣的问题出来了,那么流程的负责人是谁? 是老板吗?不是,是设计者吗?也不是,是验收使用单位吗?仍然不是。正确答案是每一个流程相关的人都是这个流程的负责人。正如一句老话,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我们买鞋的时候知道要挑选最合适自己的,要安全,要轻便要美观,但是一座华丽簇新的无扶手大桥来到身边的时候,我们大加赞美,却没有人来质疑,这桥怎么没扶手。或者在每一次弱弱的质疑后,都有一个看似完美且理直气壮的解决方案:我们增加人手看护,我们加强行人宣导。 所以在每一次不幸的落水事件的背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凶手。 戴明有句名言: “ 质量管理并不像拧开水龙头那样一蹴而就。它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公司的生活方式。 ” 小流程如此,大流程也是如此,我们每个流程相关的人的负责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团队内形成“自古以来,有扶手才是桥”的共识,形成一种自我监督,自我检讨的文化,减少对外部改善推动的依赖,不断进行自我流程优化升级。 那么,我们相信终会有一天,我们 能把 TQM 做到极致,并且 不再以 TPS 为目标,因为我们创造了以 JHPG 为代表的 JPS ,我们创造出了适合我们生产模式的最优化的系统。而今天的各位,都是创造历史的开拓者,也是我们辉煌未来的见证人。共勉!
  • 热度 30
    2015-4-7 14:19
    1403 次阅读|
    0 个评论
    ——中国太阳能光热的互联网思维漫谈            尊敬的贾铁鹰老师,尊敬的各位同行家人: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中国太阳谷,漫步太阳谷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座太阳能建筑物,表面上这些建筑都是硬的,看起来似乎与互联网没有多大关系,但互联世界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只要在网上搜索全球著名的太阳能建筑,大概搜索出的就是我们的日月坛微排大厦。         就我个人而言,互联网更像是一个工具,正如所学的外语帮助我打开世界之窗,开启了与外界交流的平台;或是学会了开车得以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互联网并不是网络商业或电商行业的专利,它是制造业的一个工具,学好学坏、用好用坏每个人每家企业都不一样。         除了较早地建企业网站外,其实从2006年起我个人便进入互联网,以新浪博客为起点,如今博客点击量已经突破了1000多万,微博也有几百万的粉丝,这大概是在我们行业中点击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那皇明在其中到底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二十多年风雨征程中,皇明无数次在风口浪尖之上,当外人都质疑它能否挺过时,我们都安然度过,我觉得这都归功于自媒体的打造。大家是否记得2012年皇明的“世界末日”,面对网上恶媒铺天盖地的攻击,我们发起媒暴反击战,三篇新浪博客再加上一场新闻发布会最终力挽狂澜,就这样我们成功渡过了难关,包括皇明十三次曝潜强标,表面上看是传统的媒体形式,但实际上更多的传播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而且留下印记的、社会上能够查到相关皇明的信息也是通过互联网。当初我开博客只把它当做一个能够留下自己思想观念的场所,就像图书馆或档案室,可以随时调阅。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打造,它带给整个公司的影响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尤其在我们如今的微排推广、微排营销中,让公司受益匪浅。          得益于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的沟通方式,如今我们的许多工作都是通过微信平台沟通进行的。每天早上五点多我就打开微信,几十个微信分享群其中大部分都是公司内部的,每一天我都有新的内容与大家分享,起初我像发布指令后来慢慢的只是发布自己的感悟,或提出需要共同讨论的话题,在这里天天都可以看到正能量的传播,团队的思想沟通、文化建设、信息传递通过这个平台传递着,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什么是真正的互联网精神?           说到互联网精神,很多人认为就是马云、李彦宏,于是想跟他们在互联网一决雌雄,这是极其错误的想法。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网购得到的是产品本身,是生活中需要的有用的东西,互联网只是一个渠道通路,而变化更多的恰恰是渠道与通路的变化,不是产品本身的变化。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马云,李彦宏,而应该是苹果或小米。一开始大家都不懂在山寨手机臭到烂大街时为什么小米能够脱颖而出?实际上雷军先生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他换一种思维做小米手机,他就成功了,这种思维就是小米的七字诀:第一专注,第二极致,第三口碑,第四快。他把互联网的“快”放到了最后,倘若没有前面的专注、极致、口碑,没有把制造业做到极致,单凭互联网的“快”也无济于事。           始终专注于社会的需求  创业之初皇明专注于可持续,现在专注于微排,这一切都与我们的初心发愿——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相统一,当年我们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献身太阳能事业,但奋斗到今天连自己的蓝天白云都保不住了,所以我们提出一切皆可太阳能,研发用于生活各个层面的太阳能技术与产品,专注于全球微排。并不是我们喜欢什么,便去关注什么,而是去关注于当今的社会、消费者最需要什么。当江浙等南方城市面临着冬天采暖的巨大需求时,许多人欢呼雀跃地说要做太阳能采暖,这个方向已经错了。其实南方采暖问题并不在于热源,而在于热损;不在开源,而在节流。在建筑能耗的几个重点,其中门窗占了55%。因为门窗的不节能,即使冬季开暖气,但门窗就像一个风漏,需要多消耗将近一倍的能源才能暖和屋子。如果全国每家每户都把这一块漏洞补上,那将为整个社会减多少排?节多少能?当年我们建设太阳谷时,为什么第一时间做了温屏节能玻璃和美盾门窗,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家知道德国的被动太阳房,一平米可以带十五平米的采暖,可是我们普通的房子一平米带一平米都带不起来,这个差距是很大的。如果南方的阳光房与房屋保温解决了,采暖就不成问题,最起码解决百分之九十。所以我们的微排墙、节能门窗包括我们现在升级换代的五净四微窗系统,这些都是围绕节能减排而做的。              极致产品,极致传播  我们专注于社会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并不意味着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并喜欢,因为从需求到喜欢之间还需要一项工作——极致,把产品做到极致,把传播做到极致。小米极致在哪里呢?在开发产品之初就跟消费者沟通,让消费者参与其中,互联网更应该注重品质,这个品质不仅仅是指制造精良精细,更重要的是与消费者共同谋划产品,我们现在的微厨产品,有消费者将全家福或老宅子图片发给我们,我们将这些图片铸到彩板的太阳能微厨上,极致的私人订制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也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一种快乐。不仅仅是小米的每一款产品,甚至是每一篇文章或大家不经意看到的在网上流传的东西,都是经过无数次修改的,小米发布会所使用的PPT,几个人的团队一个月修改上百遍。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一篇《阿里若不“断腕”,三年将成“垃圾股”》发布在博客上,引起强烈反响,后来我又写了一篇《“双十一”是世界最大浪费日》,开启了对马云、对电商的思考。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沾沾自喜的说写得非常好传播得非常棒,但大家知道我们修改了多少遍吗?将近数十遍,只是我自己便动手修改了大约十几遍,我以为这大概是国内商界传播文章里修改次数最多的一篇了,我以为自己做到了极致,但与小米修改一百多遍相比我们还有差距。所以当我们被互联网推动着震惊着裹挟着,也要想到许多人在背后默默的为此谋划着付出着,几百遍几千遍甚至上万遍。做企业做任何事业道理都是一样的,一分辛劳一分回报,一分汗水一分财富。二十年前皇明刚刚起步,当时我写在桌上的“德国人的严谨,日本人的执着,是皇明超越的目标”,到现在这句话仍旧有效,当年我们对品质的要求,国产不过关的选进口的,国产过关的选最好的。我们义无反顾就是要告诉社会、告诉大家,无论在什么时代品质都是第一位的。           其实我们现在的机会非常多,凡是皇明太阳能老用户都是我们新的微排系统的潜在用户。整个社会上有十万多套太阳能工程,我们的人员统计过百分之七八十的已经不能用了,甚至百分之九十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最近我们扫街、扫道,扫街就是一条街一条街的去扫,看看有多少不好的太阳能工程、有多少别墅、有多少坏门窗的老建筑,只要我们将产品做极致,将传播做极致,这些都是我们的机会。           信誉好口碑才会好  在太阳能的终端产品应用与终端产品服务安装上,我们是比空调等一般的家电都复杂的,在二十多年的行业发展中,我们准备好太阳能的终端解决方案了吗?准备好终端服务了吗?准备好极致了吗?答案是:我们都没有准备好,自然我们的行业口碑不好是正常的。口碑就是信誉,皇明的五信:信仰、信念、信心、信任、信誉,我们对消费者要充满信任,相信他们会去购买更好的产品,相信他们期待我们提倡的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相信我们的员工能够积极的执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专注于好的品质,专注于极致,才能获得好的口碑。我们不能再以新生行业自居,因为我们的行业已经够一定年龄了也该成熟了。           最后是“快”   就我们的行业来说,对于“快”我有自己的理解。这里的“快”是指对单独的一件事、对单个的消费者要快,而对于整个系统的转型则要慢要等。今天早上,有一位同事在同梦人群里分享了一个两分三十秒的小视频,一只母鸭子带着十多只小鸭子上台阶,总共三级台阶,母鸭子在台阶上等着,小鸭子一个个在那里蹦却始终蹦不上去,旁人看着很是着急,但母鸭子却安然的等着。这给我的感触很深,我当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去爱和获得爱是小鸭无尽的动力;只要小鸭在努力,就不要着急。当我们看到员工没有成长或成长不够快的时候,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去相信他,相信他们会像这些小鸭子一样最终上了台阶。感谢互联网,互联网思维改变我们这些所谓强势的管理魔头们,让我们与员工共同思考进步。           在互联网思维下,我们跟社会的沟通以及跟内部的沟通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皇明微排推广的“十二字铁律”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第一讲情,也就是讲情怀,讲对消费者的感情,对家人的感情,在雾霾天气下我们使用太阳能不仅仅是为了有热水,更多的是对人类的感情,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或是让我们的家人享受上更舒适的热水。皇明的三情两意识——对太阳能的热爱之情,对客户、消费者、社会的感恩回报之情,还有人之常情。如果只是看我们行业的行情,而不看消费者的人之常情,那怎么行?第二增信,增加信心、信任、信誉;第三启需,启发消费者的需求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满足需求。在手机发明之前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手机,互联网出现之前也并不知道互联网,这些都是公司的创新提供给消费者的需求。启需中有两件比较难的事情,第一是把自己脑袋的东西装到别人的脑袋里;第二就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到你的口袋里。这两件事情要带着感情诚信来做,可是现在大家都不愿意做这方面的努力。昨天我与公司同事分享了自己学习幸福公开课的一个感悟,爱迪生发明灯泡经历了5000次失败,而太阳能微厨皇明做了500次就成功了,所以皇明比爱迪生幸运。但是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却不像灯泡一样普及到全世界?当然这需要时间,但是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在研发中敢于500次失败而不气馁不放弃,我在研发上完全接受这种失败,而且愿意改善它,可是在营销推广跟消费者沟通,激发消费者需求上,我们又能够经受住多少次的失败?有多少次的改善?几乎没有。二十年前怎样去销售,如今还是那样,二十年前什么渠道,现在还是什么渠道,我们在推广营销上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的改善与在研发中相比差得太多。看了幸福公开课以及母鸭子和小鸭子的视频,开完这次会之后,我希望大家与我一起改变。           由于时间关系我先讲到这里,我们希望跟大家共同成长进步,更希望我们整个行业能够让更多消费者认可,让世界更加明净,让更多的行业同行们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家庭财富上更加的富足。谢谢大家!
  • 热度 44
    2015-1-12 16:31
    8747 次阅读|
    16 个评论
            前几天跟海外归来的奚博士一起聊天,因为大家都在电子行业,围绕的主题自然还是电子圈里的事儿,感触比较深,在此分享        奚博士之前一直在美国,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大多数迁居海外的中国人一样,有着比较深的民族情节,前几年返回祖国,将多年积累的电子技术带回国内,创办了一家芯片设计公司,凭着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为他们带来了一些生意,但也遇到重重困难,他们遇到的困难,可能也是很多企业共同遇到的或曾经遇到过的困难        他说在欧美,一个行业的公司不会很多,每家公司的产品在性能上,或某一功能上一般会有较大的突破,而在中国,公司实在太多了,只要在某个领域研发出某个功能的产品,很快就会有很多家公司满市场推这种产品,而且价格只有更低,没有最低,恶性竞争非常激烈,他有点理解不了,我除了呵呵   只能呵呵了,在大陆,超二十万人从事着半导体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这让大部分从业者没有心思静下来研究产品,创新产品,只是拿别人的产品快速复制,技术含量完全不管,只要目前需要的功能可以满足就可以了。        大陆出现这种恶性循环的生意现象不仅在电子行业,其他行业也是一样的,这跟中国人的“关系论”有关,在中国,人与人之间比较讲究人情,关系至上,生意人之间更是如此,不同的产品看功能,相同的产品看感情,所以很多人不是把时间用在钻研产品上,而是用在搞客户关系上,导致非技术型的创业者喜欢用抄板的方式做产品,并用低廉的材料,无创新的产品方案去降低产品的成本,然后再通过关系拿到订单;而技术型的创业者往往喜欢研究产品,却不擅长搞客户关系,虽然能做出高品质的产品,但因较快被人模仿,而很难存活下去,于是大量劣质的产品被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以至于很多国产的电子产品,质量差, 使用寿命短,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其实想想,每个人都在用浮躁的心态去做产品,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让我们无法用到高品质的产品        我想并非是中国人缺少创新的能力,只是缺少创新的心,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成为市场潮流的引领者,可以不断的发展壮大?我想本质还在于服务,虽然创业初期可能和大多数企业一样,抄板,用关系拿订单,但能长久经得起用户考验,一定是他们有把服务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企业的发展一定是和自己所服务的用户共同发展的,这服务包含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也包含所提供的产品品质,众多的中小企业 若想做大做强,若想不天天跟着抄别人的板,可能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拓创新,保证品质,诚信服务,共同发展,毕竟品质才是王道,服务才是根本!     您是否有遇到这些困惑,您是如何解决的呢?和我们分享您的经验吧^-^   ------------------------------------------------------------------------------------------------------------------------------- 欢迎电子行业只做原装正品的朋友一起交流 欢迎加入原厂代理商IC批发群-2:     425582126(欢迎原厂和授权代理经销商加入) 代理商IC批发群-4:    264944014(欢迎做原装正品和用原装正品的朋友加入)  欢迎朋友们多多交流  扫我微信噢    
  • 热度 46
    2013-5-3 16:36
    10333 次阅读|
    23 个评论
           经过半年的工作和学习,突然想到以前在哪里听说,技术型复合人才比较抢手。单从技术角度看,我认为在任何科技领域,除了能够出色完成自己手中的工作外,还能帮助两个、多个研发人员甚至整个团队解决从理论、方案到工程实现中所面临各种难题,这样的人才应该能够算上技术型复合人才。   比如典型的单基**达系统,从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和终端设备等,对于技术型复合人才,从设计指标的可行性分析,工程量的评估,数模射硬件平台的研制,到信号处理和显控终端的软件设计,能把这些技术细节面面俱到的人才毫无疑问是复合型的技术人才。也即我眼中的系统工程师、总体工程师。   之所以要这样开篇,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时间,对比了不少团队的开山“祖师”,反到发现,一个二本学校(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从事雷达研究20多年的雷达专家——姚振东教授,能够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虽然,只在学习中短短接触了1年多点的时间,但是从我的观察角度,老师着实令人佩服。老师是64年广西人,性格豪爽,外表严肃内心慈祥,他高考前就是狂热的电子发烧友,那个年代可想而知。模拟牛人、数字达人、微波狂人,这并不是崇拜所致,是真心佩服。有心的可以百科一下姚振东,项目罗列并非什么“863”、“973”、各大研究机构、总装总参那些大的摸不着边的项目。这些东西并非有多大的影响力,但对个人来说,已属难事。难得的是几乎都是亲力亲为(请市井之徒不要论权利规模名气识人),从硬件到软件层层把关,自己则全权负责射频部分。更难得的是这种一直坚持技术人生的态度更让人佩服。那个年代,放弃政途,放弃学术深造,一直奋斗在技术道路的老工程师是最让我钦佩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埋没了多少科技能手,我想以姚老师这样对技术的态度为榜样,定义一下何为技术型复合人才。希望在技术学习道路上不断摸索的同志们能不断的向这样的老工程师靠拢。          抽象一层,面对两个技术发展方向,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系统型技术人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专业型技术人才。自下而上为从部件到系统/总体,自上而下为部件到芯片/工艺。这也是我当时站在技术规划十字路口的两个分支。由于专业的原因,自下而上更适合我一点,所以才有了高校/研究所高于企业的选择。在我这个方向上,各种平台的研制经验是基础的基础,根据人生阶段精力的不同,最好的趋势应该是先重工程轻理论,然后再重理论轻工程。也即,年轻时精力旺盛,应该竟可能的亲历到工程实践的每一个阶段,从中找到系统理论概念的切入点。中年,通过一线的工程经验,从中提升对各个部件的理论熟悉程度,从而真正进入指标最大化的系统设计工作中。可惜的是,现在的学生、工程师、学者很少能勇敢的正视这个问题,甚至包括一些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不论是在企业也好,研究所也好,海归创业也好,都不应该论资历谈技术,按出生做技术,视学术为技术,更不应该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推脱自己产品的技术问题,不敢面对自身的能力缺陷。踏实如德国人,团结如日本人,创新如美国人,我们这个泱泱大国还欠缺一种激励下一代,积极向上的品质。          时至今日,我所认为的,也是在国内较好的复合型人才成长摇篮,高中外数理基础,大学阶段专业基础理论与电子设计基础,硕士阶段独立项目研发经验,工作中团队合作成功经验。不一定要看学位,但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有相应的积淀。目前本科以上很好的几个典型,大学能将数学理论串联专业基础理论,电子设计大赛培训与历练(不在乎获奖,最早大二上,最晚大三下)。硕士能将基础转为独立承担并完成项目研发的能力,即有独立完成完整的项目经验,越多越好。工作中在团队中扮演多面手的角色,负责开发的部分超越继承的水平,达到不可取代的地位,而且能够帮助团队或者小组的其他成员完成任务。这几个阶段都拥有的话,那么恭喜你,你的工作将如鱼得水。如果跨进学术界,成果应可造福他人;如果踏入管理层,威信应可让人信服。如果继续技术人生,必能激励下一代。
  • 热度 42
    2013-5-2 14:31
    3332 次阅读|
    12 个评论
    其实,这个话题很难讲了,我也只能说就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发表一点看法而已。算是我追求的境界吧!并不是说因为我写了这点小看法,就自认为自己是优秀的工程师了。当然,我有机会跟优秀的工程师一起工作,我也希望自己在别的工程师眼中能算是比较优秀的了。共勉吧: 1.周密计划:优秀的工程师一定有很好的一个计划性。 有的时候,我们用自己是创造性的人才来为自己不想做计划开脱。但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在他开始一项工程之前,一定能做一份很周密的计划。计划越周密,就越优秀。不做计划,有几种可能性:一是你完全还算不上一个工程师,因为你对自己要做的工程完全没有概念,所以你没有任何的计划;二是你属于超级高层的人物,需要别人来把你的思想转变成可以实现的计划。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这两种人之一,又觉得自己就是工程师,那么努力去思考做一份计划,哪怕它不那么周密,也是一个开始,一个走向优秀工程师的开始。看过“越狱 ”没 ?虽然是故事,但那样优秀的工程师肯定是存在的。 2.勤于动手,同样勤于思考。 我认为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何时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善于思考的人总是能看得更清楚一些。但是,总是不停的思考,没有任何的实际工作,那么什么来体现你的成绩呢?体现不出你的成绩,我们只能认为你没有成绩。但是,我也不觉得他们不停反复调试程序,不停下来仔细想想问题可能在哪里的工程师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因为他们只是想工具一样反复操作,不清楚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怎么样做才能做到。也许他最终也能完成作业,但是我相信他需要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也许你会说:笨鸟先飞,只要我坚持调试就行了。但是我还是建议你不要一味地去操作,认为自己操作就是在赶进度,停下来,想一想,保持头脑清醒,分析清楚自己的方法有没有问题,思路有没有问题。你注意观察你周围的工程师,优秀的工程师是否总是在操作中呢 ?也许你不愿意承认他们比你优秀。这个自我认识是比较残酷一点的 。 3.善于总结。 如果你还不能做出周密的计划,那么你至少应该做的仔细记录项目过程中,你所有的得失,经历的过程,最后来做出一个总结。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越善于总结的人,越有发展的潜力。因为他不仅仅从自己的得失中学习,还从别人的成败中学习。 当然,还有许多可以写的:开放的学习和交流态度,他会让你受益匪浅的;良好的工作习惯等等。  
相关资源
  • 所需E币: 0
    时间: 2024-4-21 13:29
    大小: 323.88KB
    上传者: 谷景电子电感
    6、谷景电感解决方案助力小家电制造商提升美容仪品质
  • 所需E币: 0
    时间: 2023-2-11 19:06
    大小: 860.32KB
    上传者: ZHUANG
    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黄桃品质分析的定量模型.
  • 所需E币: 4
    时间: 2023-2-11 14:35
    大小: 1.36MB
    上传者: ZHUANG
    基于BP神经网络遗传优化的电机推力品质研究
  • 所需E币: 3
    时间: 2022-7-27 11:33
    大小: 1.11MB
    上传者: ZHUANG
    汽车钣喷车间远程环境品质监控系统的设计.
  • 所需E币: 0
    时间: 2021-12-3 15:18
    大小: 3.74MB
    上传者: crh18824662436
    VKS118概述:VKS118是一个点阵式存储映射的LCD驱动器,可支持静态扫描点数最大118点(118SEGx1COM)的LCD屏。单片机可通过5线串行接口配置显示参数和读写显示数据,也可通过指令进入省电模式。有对比度好、可视角大、不闪烁等特点。适用于洗衣机面板、汽车仪表、家电等需要高显示品质产品。特色:★工作电压2.4-5.2V★内置256kHzRC振荡器★静态显示,无偏置100%占空比★内置显示RAM★省电模式(通过关显示和关振荡器进入)
  • 所需E币: 0
    时间: 2021-4-13 17:43
    大小: 4.76MB
    上传者: Argent
    Mentor在电子电路设计,PCB设计制作在业内有很大的影响力,本专题是Mentor在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的参考资料,仅供参考。
  • 所需E币: 0
    时间: 2020-9-3 00:49
    大小: 4.76MB
    上传者: kaidi2003
    Valor元件库助力DFM,实现PCB设计品质提升.pdf
  • 所需E币: 3
    时间: 2020-1-9 14:48
    大小: 234.71KB
    上传者: rdg1993
    1音箱研讨(二)——论扬声器品质因数QTS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扬声嚣与传芦器⑥凹固岛@囿陷@国响固呦6@@喃⑨响@音箱研讨(二)论扬声器品质因数Q王以真,沈伟星・技术分析・(1.天津声学学会,天津300200;2.杭州音响公司,浙江杭州310006)【摘要】阐述扬声器低频特性的研究发展,特别是国内外对品质因数研究的比较;讨论(与其他参数之问的相互影响及前因后果。重点对QTs公式进行较完整的推导。【关键词】扬声器品质因数QTs;扬声器谐振频率;频响曲线【中图分类号】TN64【文献标识码】BStudyandDiscussiononLoudspeaker(H)――Analys-sofQualityFactorQBofLoudspeakerWANGYi―zhen,SHENWei-xing2(1.TianjinAcousticalSociety,Tianjin300200,China;2.HangzhouAudioCorporalion,Hangzhou310006,C……
  • 所需E币: 5
    时间: 2020-1-6 14:15
    大小: 150.48KB
    上传者: givh79_163.com
    水洗与PCB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