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matter

相关博文
  • 2025-5-8 17:03
    25 次阅读|
    0 个评论
    智慧门铃不够智慧?从客诉实例看五大效能挑战
    智能门铃结合传统门铃与网络摄影机功能,让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从远程查看门前情况。当智慧门铃安装完成后,可以透过无线网络,将门口的实时影像传输到用户的手机或平板上,让消费者不仅可以实时观看门前动向也能与访客进行实时通讯互动。 案例背景与面临的挑战 以本次分享的个案为例,是一家智慧门铃厂商,近期陆续收到消费者的客诉问题,总结归纳如下: 网络连线问题:讯号不稳定、无法连线、语音影像延迟等 动态侦测异常:警报模式频繁误报、漏报等 电池续航力不足:电池消耗过快,需要频繁充电 Matter兼容性:与无线基地台、Matter边界路由器、手机操作系统搭配时产生兼容性问题 稳定性问题:长时间使用后门铃会自行断线,须重置门铃才能恢复 智慧门铃实时监控画面停滞 客户在收到消费者客诉后,虽已自行展开调查,但碍于以下的限制,迟迟无法找出真正原因: 缺乏专业无线网络测试环境,无法精确重现问题情境 智能门铃与各种设备互连互动,但缺乏完整的使用者情境模拟规划 无法全面评估无线网络效能,以及对智能门铃应用造成的影响 难以全面掌握智慧门铃、手机、应用生态圈、智能家庭产品、网通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无线效能解决方案 Step.1-需求掌握与技术咨询 说明影响智能门铃效能的关键原因外,同时也指出原计划尚未充分考虑的面向,包含: 消费者多样化的家庭网络布局 智能门铃的实际安装位置 无线基地台的距离 房屋隔间的材质 周边无线设备的干扰情形 智能门铃与无线基地台、手机操作系统(OS)、以及各种Matter生态圈内的兼容性等等 Step.2-测试方案规划与问题验证 针对产品的网络相关性能进行验证,主要项目如下: RF验证测试 智能门铃和其他无线装置在同一场域使用时,可能会因为现场各种因素干扰,导致无线性能受到影响,进而产生影音画面延迟、中断等问题。 实屋构建场域测试 智能门铃大多装置于门外,与无线基地台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且隔间墙材质各异,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其连线行为与应用设计的表现,并带来潜在风险。 Step.3-问题分析 针对一项客诉问题,进行测试 : 「实时影像停顿、延迟、与跳转的状况」。 画面停顿 画面中断 画面跳转 Step4. - 优化建议 成功找出问题关键并提供具体优化建议: 问题分析 因现场环境噪声干扰,导致Throughput表现与传输接收距离变差,影响产品的无线效能稳定性。 优化建议 建议优化产品的RF 效能,以提升无线连线品质,降低客诉发生率。
  • 2025-4-17 17:53
    268 次阅读|
    0 个评论
    现阶段,Zigbee、Z-Wave、Thread、Wi-Fi与蓝牙等多种通信协议在智能家居行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协议间互不兼容的通信问题仍在凸显。由于各协议自成体系、彼此割据,智能家居市场被迫催生出大量桥接器、集线器及兼容性软件以在不同生态的设备间构建通信桥梁,而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智能家居厂商的研发成本与时间投入,还严重削减了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应对智能家居的生态割裂现象,家居厂商需为不同通信协议重复开发适配方案,而消费者则需面对设备入网流程繁琐、跨品牌功能阉割及兼容隐患等现实困境。在此背景下,由连接标准联盟(CSA)推动的通用IP连接规范——Matter协议正在加速重构全球智能家居生态格局,为用户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无缝互联体验。 Matter是智能家居“大一统”的必然选择吗? Matter协议基于IP架构,仅定义应用层标准,主要依赖支持IPv6的网络层和传输层进行数据传输。在此IP架构下,Matter网络无需额外网关或专有协议即可完美兼容Wi-Fi(高带宽)、Thread(低功耗网状网络)与以太网等IP协议,实现设备间的本地化互联。此外,Matter网络还可通过Matter Bridge桥接Zigbee、Z-Wave与蓝牙等非IP协议。 Matter1.4网络拓扑示意图 Matter协议的价值在于其构建了一个具备强大生态兼容力的智能家居通信系统,通过在应用层上定义统一的通信标准和规范,它为不同品牌、品类的智能家居设备间的通信提供了一套精确的“语义词典”:无论是LED灯具的亮度调节、空调的温度设定,还是门锁的状态反馈,所有功能指令均以统一的格式和逻辑传递。 Matter通信协议栈 在安全层面上,Matter协议采用先进AES加密技术对设备间的通信进行加密保护,可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同时,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的安全模型,每个Matter设备在入网前都需通过PPA机构颁发的数字证书(DAC 证书)完成身份认证,可从源头防止仿冒设备接入,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Matter设备主要通过本地的 Wi-Fi、以太网或 Thread 等网络进行直接通信,无需依赖云端服务器来转发指令和数据,可实现“去中心化”运行,且即便在互联网中断的情况下,设备仍可通过局域网维持自动化场景,彻底解决了传统方案过度依赖云端的脆弱性。 目前,智能家居市场中大多数Matter设备皆为Matter1.2版本所支持的设备类型,Matter1.3及Matter1.4版本所支持的设备类型正在有序推进中。而在Matter持续推进互操作性愿景的同时,Matter1.4版本中所更新支持的多管理员(Multi-Admin)功能与HRAP设备将可再次简化设备的入网流程,使用户能通过任一生态平台APP来控制设备,为用户带来更流畅的智能家居体验。 Matter将重塑智能家居行业的“价值链” 对智能家居设备厂商而言,Matter协议正在重构产品的开发范式。 传统模式下,企业需为Amazon Alexa、Apple HomeKit、Google Home、Samsung SmartThings等不同生态系统开发定制固件,并需通过多个认证,导致研发资源分散、产品迭代迟滞。 而Matter产品的“一次开发,全生态适配”等特性,则可赋能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在打磨产品上,能够聚焦核心功能创新,为用户提供性能更优的产品。同时,中小企业的智能产品也能够有机会与品牌厂商设备进行互联互通。 以智能照明为例,企业开发者在直接使用市场中现有的Matter模块完成相关LED灯具产品的研发后,只需通过Matter模块原厂提供的技术支持或者认证转移计划(CTP)即可快速拿到Matter认证,将产品完美接入不同生态平台之中。这种开发方式不仅可以节省企业在Matter模块上的开发投入,还可至多提升70%的研发进度,助力企业产品快速上市抢占市场! 借助Matter模块原厂支持快速通过Matter认证 华普微,作为中国本土资深的物联网无线通信系统级服务厂商,是连接标准联盟的高级别会员及其权威认定的 PAA(Product Attestation Authority),具备着 Matter 产品合规证书转让及签发 DAC 证书等专业资质,可提供性能卓越、成熟可靠的Matter模块及其技术支持,助力智能家居设备厂商快速拿到Matter证书,打造属于自己品牌下的Matter产品。 展望未来,当技术演进与产业共识形成合力,智能家居的生态割据现象终将落幕。Matter协议所承载的不仅是技术规范,更是对开放、平等、可信的物联网精神的回归。在这场重构人居体验的进程中,每个家庭都将是最终的受益者。 如果您正在为设备互联头疼,或想低成本切入 Matter 生态,欢迎私信交流。我们提供从模块选型、软件定制服务、认证支持到量产落地的全链路服务。
  • 热度 1
    2025-3-27 09:46
    263 次阅读|
    0 个评论
    Matter大潮下,智能家居虽“贵”但“值”
    长期以来,智能家居对于大众家庭而言就像空中楼阁一般,华而不实,更有甚者,还将智能家居认定为资本家的营销游戏。商家们举着“智慧家居、智慧办公”的口号,将原本价格亲民、能用几十年的家电器具包装成为了高档商品,而消费者们最终得到的却是家居设备之间缺乏互操作性、不同品牌生态之间互不兼容的碎片化体验。 这种早期的生态割裂现象致使消费者们对智能家居兴趣缺失,也造就了“智能家居无用论”的刻板印象。然而,自Matter协议发布之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智能家居中的生态割裂现象与品牌生态之间的隔阂正被基于IP架构的应用层协议逐渐弥合,消费者将可通过单一APP控制家中的所有不同品类及不同生态下的智能设备。 让Matter的“子弹”再多飞一会儿 据行业研究机构ABI Research预测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30年,累计会有55亿的Matter设备出货,到了2030年,Matter认证产品每年出货量将超过15亿台。ABI Research方面还表示,Matter协议是智能家居领域第一份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开放性标准协议。 Matter通信协议栈 Matter协议基于IP架构,仅定义应用层标准,主要依赖支持IPv6的网络层和传输层进行数据传输。在此架构下,Matter底层网络可完美兼容Wi-Fi(高带宽)、Thread(低功耗网状网络)与以太网等IP协议,并可通过Matter Bridge桥接Zigbee、Z-WAVE与蓝牙等非IP协议。 Matter1.4 网络拓扑 在Matter协议强大的生态兼容力下,Amazon Alexa、Apple HomeKit、Google Home、Samsung SmartThings等不同生态平台之间,智能灯具、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与摄像头等不同品类设备之间,以及Wi-Fi、Thread、Zigbee、Bluetooth与Z-WAVE等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通信壁垒已被完全打通。 消费者现已可通过一种“通用语言(Matter)”,统一调控通过Matter认证的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实现一个完美融合的家居生态。对于市场而言,只需要让Matter的“子弹”再多飞一会儿,就可彻底解决智能家居长期以来的碎片化问题,一改消费者们此前“智能家居无用论”的刻板印象,为行业的持续繁荣创造更大价值。 智能家居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资料显示,Matter的目标是简化制造商的开发流程,提升设备兼容性,为智能家居打造安全、可靠且无缝连接的通信环境。在智能家居生态中,Matter就像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家,协调着不同厂家的设备,让它们能够和谐共处、协同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当Matter技术为智能家居成功搭建起设备间“无缝交互”的网络骨架时,如何将各种家居设备完美接入网络中就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而这则需要底层Matter模块在通信性能、功耗控制与功能集成等维度上通过设计实现。 华普微HM-MT2401模块 例如,华普微自主研发的HM-MT-2401就是一款基于2.4GHz频段、专为Matter over Thread设计的无线通信模块,它内部搭载着一颗高性能、高集成的射频处理芯片,芯片内嵌低功耗32位ARM® Cortex®-M33处理器核心,配备1536kB Flash和256kB RAM,以及丰富的外设资源。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接口设计,将HM-MT2401集成到智能家居终端设备,即可将原有终端设备升级为满足Matter标准规范的Matter设备。 对于智能家居设备的开发者而言,若工程师在硬件层面上直接选择采用HM-MT2401模块集成至各种家居设备之中,不仅可以节省在硬件层面上的开发投入,还可通过CSA联盟所规定的认证转移计划(CTP)快速拿到Matter认证,至多可提升70%的研发速度。 展望未来,只要人们追求美好居家生活的愿景没有变化,那么由Matter协议所主导智能家居将有望“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进入真正的技术普惠阶段,为人们带来更加智能、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
  • 热度 1
    2025-2-20 16:43
    343 次阅读|
    0 个评论
    智能门锁确实为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只需轻触手机或是透过语音助理便可轻松解锁,省去了携带钥匙的麻烦。然而,智能门锁支持不同无线技术及各种生态圈应用,一旦其中一环节出现问题,便可能突然失灵,让人措手不及。想象一下:当您提着大包小包回到家门口,对着智能门锁喊出了通关密语,却发现它毫无反应,即便透过手机APP也是无法开锁。又或者,当地震突然来袭,智能门锁无法启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些看似戏剧化的情境,却是使用者真实的案例回馈。 难题 : 厂内没问题,消费者反馈却都是问题? 智能门锁是结合了传统门锁与现代科技的产品,利用电子技术取代传统钥匙,提供更便捷、安全、智能化的开锁方式。新一代的智能门锁几乎都采用Matter标准,Matter为智能家庭的通用语言标准,能提供多种连线方式,让不同品牌的智能装置能够互相沟通,其中,又 以Wi-Fi和Thread 这两种传输技术广为厂商导入采用 。 一般智能门锁生产时做的无线功能验证,都是局限在单一空间内,进行设备之间点对点的简单验证。然而,在智能门锁在实际应用上,会因为使用空间、墙壁隔间、距离,以及周遭无线产品的干扰等因素而受到影响,产生了反应不实时甚至是无法开关锁的问题。 案例背景 本次案例分享来自一家知名智能门锁制造商,该公司持续收到来自使用者的客诉问题,但由于在自家实验室跟工厂无法复制出这些问题,于是寻求当初帮他们取得Matter认证的百佳泰的协助。 解决方案 我们在跟客户开会后,立即提出专业的顾问计划,建议客户从以下方向进验证: 表1:距离 vs 操作验证结果 表2:不同无线传输量 vs 开锁反应时间验证结果 ☑ 数据分析 从图表可看出,当智能门锁受到不同的无线干扰时,会造成门锁开启的反应时间变长。试想当家里有多样产品同时连网,其中又有上网观看影音串流,通常这时候的无线传输量将可达到60%至80%。从表2的结果可以得知Door Lock B的表现最差,而Door Lock A的抗干扰最好,彼此间有明显的差距 。 ☑ 优化产品质量,提升效益 了解到Door Lock B 在无线射频(RF)的设计缺陷,在百佳泰的协助下,厂商在两个星期内就改善了它的效能,避免后续客诉的产生,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产品质量信心!
  • 热度 1
    2025-2-7 12:07
    263 次阅读|
    0 个评论
    Matter作为智能家庭生态圈的共同沟通协议,在智能家庭中扮演着解决不同品牌设备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操作问题。透过Matter协议,使用者能更放心地选择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庭产品,建置符合自身需求的智能家庭应用。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产品支持Matter标准协议,涵盖范围广泛,包括: 智能灯具 智能音箱和语音助理 智能插座和电源插头 智能开关 智能门锁 智能恒温器 智能传感器 智能摄影机和门铃 智能家庭装置 对消费者而言,挑选已取得Matter认证的设备是享受更便利的智能家庭生活的绝佳方式。此举可避免产生兼容性问题,多方提升智能家庭的应用体验! 客户的困难 对于希望取得Matter产品认证的业者们,要如何取证呢?下图是根据连接标准联盟(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 CSA)公布的取证流程: 数据源:连接标准联盟(CSA) 相信您认真仔细地看了取证流程,对于该如何符合Matter的规范要求,可能仍有很多的问题与不解,例如: 协议版本选择:自己的产品比较适合送哪个协议版本? 硬件限制:不同协议版本,在硬件上面是否有哪些限制? 凭证申请:产品间的沟通协议凭证该如何申请? OTA需求:产品是否一定要有OTA(Over-the-air)功能? 测项关联性:不清楚产品功能与测项的关联性 即使业者认为已充分准备,但在实际送测送审的过程中,常因以下问题而导致延误: 提交的相关文件说明不清楚 文件数据不知如何填写 这些问题不仅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更可能影响到既定的产品上市时程。 案例分享 本次案例分享为某家制造智能灯具的业者,送测了使用Wi-Fi连线模式的产品到百佳泰。我们依照客户填写的测试工具协议实作符合性声明(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简称PICS)执行测试。然而,测试结果显示多项Fail状况: 恒温功能的四个测试项目皆会Fail,原因可能是对PICS的测项功能理解不清而误填。 Wi-Fi出现连线不稳的状况频繁发生。 如果产品在这样的状态下上市,将可能引发客诉,对品牌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成果与价值 为协助客户顺利通过认证,我们协助客户适时地的调校Wi-Fi模块以及调整PICS功能设定后,实现了以下成果: 调整测项设定: 从原本的113个测项,调整成正确的78个 优化测试效率: 从需耗时3周才能完成的测试,变成正确的2周测试时间 取得认证: 大幅缩减1周时间,顺利取得 Matter认证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