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是是非非话“引用”

2006-11-26 18:24 4869 9 12 分类: 工程师职场

作者:陈忠民


2006年,国内外学术丑闻时有发生,成果造假频频曝光。于是,整治学术环境,加强学术诚信,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51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希望广大教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修身正己,自我约束,并要求各级部门在评奖、晋升等过程中重点考查受评者的学术道德,如果存在剽窃、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依我看来,《意见》的主要意义还不在于惩罚坏人,而是告诫好人:不管你是学界权威,还是青年后进,对别人的成果都应持有几分敬畏,需要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数据时,也须在学术规范的界限内规规矩矩地引用,不可顺手牵羊、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一、堂堂正正地引用


引用,是引述别人的话,或借用别人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旁征博引”是对作者或作品的溢美之词,其中“引”便是指“引用”或“引征”。


引用在科学研究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任何学术研究都不太可能由研究者亲手去获得全部的知识和数据,而是在继承前人或他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发现和创新。


学者从事学术活动的目的是追求真理、造福人类。在这个意义上,借用前人的学术成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引用完全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堂堂正正地去进行。只要引用得当,在把道理说清楚的同时,还会给读者留下知识渊博的美好印象,提高个人的学术威望。相反,如果引用时遮遮掩掩或语焉不详,一旦被别人发现,抓住了小辫子,就很被动很难堪了。


既是堂堂正正地引用,就该把所引述的内容放在引号里面,或者单列出来作为一个段落,同时,还要用脚注或尾注的方式,指明参考文献的作者、文献名称,出版者、年份和页码等,总而言之,要把引用的内容与你自己的东西分得清清楚楚、利利索索。


学术论文中,把引用者阅读文献的基本信息如实告知读者,既体现了引用者对原作者学术成果的尊重,也给有兴趣继续研究下去的读者提供了便利。哪些是别人的成果,哪些是自己的原创,这些内情如能在著述中真实地反映出来,还可以增进同行对作者的了解,促进学术交流。相反,如果刻意隐瞒真相,甚至欺世盗名,终究是不能长久的。


科普作品与学术论文不同,因为不要求观点具有原创性,引用时要求可以很宽松,但也不能因此就把别人的精彩论断占为己有。比方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话,如果放在学术论文中,需要注名来自“马克思,《××(著作)》,××出版社,××年第××版,第××页”,而在科普文章中只需注明“马克思说过”几个字就OK了。


二、引用不可抄袭


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乍听起来,引用与抄袭之间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手段是否高明而已。事实并非如此,引用和抄袭有着本质的区别,引用是可以摆上桌面的正当行为,抄袭则是见不得阳光的学术欺诈。


抄袭,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复制别人的数据,综合或解释别人的思想,而都不指明出处,企图达到化为己有的目的。对照这一定义,可以发现有下面几种抄袭手法:


1)过度引用,失去自我。


文史学家<?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季羡林先生说:“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资料可以引用,但思想必须来自作者的独立思考,这样文章才有价值,写作才有意义。反观某些文章,只是对别人的思想进行解释,文章的精髓是别人的,少有自己的东西。还有一些文章,通过大段大段地引述别人的成果和文字表述,以掩盖自己学术上的苍白。上面两种情形,作者的大脑都长在了别人的头上,有了此等能力,在文抄公们中间可以做老大了。


2)东拼西凑,化整为零。


“剪刀+浆糊”,几本书凑成一本书,这是文抄公们惯用的伎俩。如今有了“扫描+电脑”的现代科技,或连篇累牍的扫描,或星星点点的拷贝,如此这般,一年编几本书都不在话下。有些学术巨著只为增加篇幅,引用(而且往往不注明出处)一些不太相干的文字往自己的大部头里注水。还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企图蒙混过关,以互联网代替独立思考,东拉西扯,甚至整段文字一字不改地拼接到论文中去,如此拼凑起来的文字自然是逻辑混乱,驴头不对马嘴。


3)断章取义,胡作非为


引用要忠实于原文,绝不能断章取义,随意篡改。某刊物在引用漫画家丁聪的作品时,不仅对漫画中的说明名字实施了外科手术,甚至还把署名“小丁”切下来,想当然地用“丁聪”补上去。这种行为已经从一般的弄虚造假升格为胡作非为了,影响很是恶劣。


4)冒名顶替,偷梁换柱


翻译出版国外图书,得先花钱购买人家的版权,编译也要经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稿酬。但还是有一些人抱着“先下手为强”的心理,翻译、编译或改写外文资料,或者把中文著作或论文翻译成外文,却用自己的大名顶替了原作者的署名。北大一位教授在一本32万字著作中,有近10万字使用他的译作的内容,因涉嫌剽窃,他所担任的所有学术职务均被免除。


5)改头换面,隐瞒真相。


别人在学术会议上的交流论文尚未公开发表,或者已经公开发表但事先声明版权归属的材料,都是不能拿来用的。有些作者很想使用这些材料,又怕被别人发现,于是对原始材料进行再加工,改头换面以后拿出去发表。


也有一些作者明明引用了中文版译著,却标注原文版,借以夸大自己的阅读范围和研究能力。这种瞒天过海的做法看上去无比巧妙,其实很容易露出马脚——编辑一旦要求他提供原文以方便审核,而他根本就未曾见过原文,想要找到原文,怕是相当的不容易。


顺便提一下,学术论文应尽量避免引用网络上的文字,因为网页内容是动态的,不像铅字可以永久保存,编辑和读者一旦需要查看引用的原文时,网页可能已经更新,“网页找不到”,引用原文也就无从查起了。


e274f70e-60d2-490e-9944-24171cee56f5.gif



三、引用不可讹传


“食色性也”这句广为流传的名句,许多人都喜欢引用,而且把它当作孟子的话,也有人以为是孔子说的。而事实上,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上》:“告子曰:食、色,性也。”可见,这话的原创是告子。


在学术界,许多思想和观点长期被相互引用,却没人愿意去核实原始资料,最终都弄不清谁是原创了。因为《孟子》引用了告子的话,就此错误地以为是孟子曰的。学者们附庸风雅和目中无人,已经是学术界的悲哀。再把这个张冠李戴的错误写进教材,危害就更严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以讹传讹,于是错误就被永久地留传下去。


大家都这么说,我怎么不可以!这种人云亦云随大流的心理是引起讹传的主要原因。别人怎么说,你也怎么说,那你跟鹩哥有什么区别呢?


20世纪70年代,人们普遍认可基本粒子由3种夸克组成的结论,但丁肇中并没有轻信,而是通过重复前人的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在自然科学领域,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正是以怀疑现有理论为起点,选择了自己研究方向并最终做出了重大发现。


丁肇中式的质疑,代表了杰出科学家的学术态度。丁肇中的成就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引用材料时,需要对引用的文献进行必要的质疑。绝不能因为引用的内容来自权威学者,或者是来自权威出版社的印刷品,就因此不求甚解,作为当然的真理接受下来,并进行传播。


引用而不讹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者的基本功和学术态度。如果引用者有厚实的素养与积累,引用时发生差错的可能性会比较小。而对为数众多的普通写作者来说,要做到引用不讹传,定须追根溯源,刨根问底,弄清引用内容是作者的原创还是转述,这样就可以把发生张冠李戴错误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程度。当然,这是很费力气的,也是不容易达到的崇高境界。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3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1280534 2006-12-5 22:15

受益匪浅呢!!!

用户1053025 2006-11-27 12:45

呵呵,除了我,就楼上的xcbao学习的态度最好了!

用户38437 2006-11-26 19:00

学习
相关推荐阅读
用户1034861 2012-04-21 16:23
利用超短波热脉冲取代传统磁头,可提高硬盘存储速度数百倍
现代磁记录技术利用我们熟知的磁铁同极排斥和异极相吸现象,通过改变磁铁的磁极存储数据,因此需要借助一个外部磁场。外部磁场的强度越大,数据存储数据越快。 美国纽约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项新的电脑硬盘...
用户1034861 2011-10-24 12:49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研究模式受追捧
    把科学研究从传统封闭的实验室搬到开放的互联网上进行,会取得怎样的效果?一些年轻科学工作者对这种科研方式予以肯定。他们在网上征召合作者和志愿者,在博客里发表科学设想并征求意见,令互联网成为科研新...
用户1034861 2010-10-30 17:34
闪存芯片的密度提升在下一年将会停滞
企业存储论坛网2010年9月17日发表了一篇题为Why Flash Drive Density Will Stop Growing Next Year的文章,文章指出:闪存芯片的密度提升在下一年将会停...
用户1034861 2010-03-29 09:29
热启动组合键的第三个功能
同时按下[Ctrl]+[Alt]+[Del]三个键,可以让电脑重新启动(DOS环境下)或者弹出Windows管理器(Windows XP环境下),这是大家熟知的热启动组合键的两个功能。昨天偶尔发现,它...
用户1034861 2010-01-11 20:20
子虚乌有的“防辐射机箱”
一瓶普通的二锅头被吹嘘成宫廷御液酒,白萝卜跟胡萝卜合在一起,便成了群英荟萃……这是赵丽蓉、巩汉林表演的小品《打工奇遇》里面的场景。这种场景在现实世界里也时有发生,在IT界更是不乏其例。一度被炒得沸沸扬...
用户1034861 2009-05-08 11:54
按键跟开关不是一回事儿
昨天,一个学生让我帮他诊断一下电脑。他的电脑电源工作正常,按下电源按钮以后,电源风扇和CPU风扇都呼呼地转了起来,可是机器却完全没有自检的迹象,一开机便死在那儿了。   我重新插拔了内存条和显卡,故障...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3
9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