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忠民
“超频”是DIYer最常谈论的话题,CPU、内存、显卡……只要能超的都会超上一番,然后再想尽各种办法来降温:提高风扇电压、增加风扇数量、增大散热片体积,甚至用自制的水箱进行降温。虽然速度得到一定提高,但换来的往往是机器工作不稳定甚至有被烧毁的风险,这显然有悖于提高计算机可靠性的基本原则。笔者从维修的角度出发,不仅不提倡超频,还从超频的行为中受到启发,反其道而行之,采用降频的办法修复了不少机器。
一、降频,降频,再降频!
1.CPU老化 导致自动停机
[故障现象]联想逐日3000 6C/533电脑,正常使用数小时后突然黑屏,再次开机毫无反应。
[排障与分析]这台机器用于医院收费系统,每天上班开机下班关机,已经使用3年,一直很稳定。拆开机箱,发现主板上黑乎乎一片,CPU散热器几乎填满了灰尘。彻底清除灰尘后,加上电源开机,开始自检并很快进入医院收费管理系统,故障排除了。
第二天上午医院打来电话说昨天那台机器又罢工了。我当时就估计是CPU的问题,但因为是3年前的机器,赛扬533这种型号的CPU市场上已经见不到了,我想这下没辙了。转念一想,昨天出现黑屏后,清扫灰尘故障得到排除,今天工作数小时后再次出现故障,CPU也许并未彻底损坏,只不过因为温度升高而自动停机罢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开机进入CMOS设置菜单,把CPU频率由533MHz降低到500MHz,机器速度没有明显变化,后来使用中再没出现问题。分析原因是散热不良,使CPU长期工作中高温下而导致性能降低,降频后则可稳定工作。
2.内存速度设置偏高 导致机器自行重启动
[故障现象]一台电脑CPU为PⅢ 667MHz,中文Win98操作系统。在Win98中运行一段时间后,特别是玩极品飞车等游戏一个半小时左右,电脑自行重启动。
[排障与分析]用手触摸内存条发现温度较高,遂进入CMOS设置,发现内存速度一项设为133MHz,而该内存条实际为PC100。估计为内存因超频而过热引起电脑自行启动。将内存速度改为100MHz后,重新启动运行,长时间连续工作再未出现过自动重启故障。
3.读写速度设置过高 导致软盘读写故障
[[故障现象]从软盘安装软件时,出现文件读错误,造成安装失败,更换新软驱,故障依旧。
[排障与分析]排除软盘及软驱自身损坏的可能性后,查阅主板说明书中BIOS设置,发现在软盘驱动器配置项Floppy Disk Configuration中有“Step-Rate(磁头步进率)”一项,即软盘驱动器磁头在磁道间移动的速度选择。此参数有两个选项:“Fast”和“Slow”,默认值为“Fast”。把该项设置为“Slow”后,故障排除。
4.并行口类型设置不当导致打印机打印速度异常
[故障现象]LQ-1600K打印机,打印速度异常缓慢。
[排障与分析]在CMOS设置主菜单中的“Advanced chipset setup”菜单中的有关选项涉及到存储管理的内容,调用BIOS的默认设置,保存修改后重新引导机器,故障排除。由于并行口有三种模式:Normal或SPP(Standard Parallel Port)、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增强并行口)、ECP(Extended Capabilities Port,扩展并行口),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并行口数据传输协议,以速度从低至高的排列为SPP-EPP-ECP。由于针式打印机是慢速设备,如果将并行口设置为EPP或ECP模式,不仅未起到提高打印速度的作用,反而出现打印异常。
5.降低光驱速度 老光驱起死回生
[故障现象]一台使用了不到两年的accer 50X光驱,最近感觉读盘能力明显变差,特别在放电影时出现大量的马赛克效果,有些光盘根本无法读出。
[排障与分析]拆开光驱,清洗激光头,但这台大鳄鱼还是吃不下烂盘子。我知道,把光头的光强度调大,可以提高读盘能力,但我心里很清楚,这种方法不过是让光驱回光返照而已。
既然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吧。在Windows 98系统中单击“控制面板/系统/性能/文件系统”,然后选择“CD- ROM”选项。在“最佳的访问方式”中有5个选项,分别是“不预读”、“单速驱动器”、“倍速驱动器”、“三倍速驱动器”和“四倍速或更高速”。选择“倍速驱动器”,确定后退出,再读那张些烂盘子,顺利地读出来了。
二、退一步海阔天空
由上述故障案例可见,速度设置有时会导致一些故障,但却往往被维修者所忽视!降频——把通信速度降下来,使系统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作为一名职业维修人员,笔者这里对大量的维修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希望有助于大家开阔思路,提高认识。
众所周知,电脑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各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如果通信各方的速度不匹配,整个过程就不能顺利进行,电脑也就不能正常工作。组装机器时,往往是在对配件的性能并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搭配的,这样的系统是无法工作在各部件的最佳状态的,同时还存在种种问题和隐患。系统虽然运转起来了,但因为一些设备处于临界状态很不稳定,经常会出现死机和其它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因通信受阻导致的电脑故障,不仅发生在电脑的主板、CPU、内存条和各种板卡之间,也存在于主机上形形色色的端口(PCI、AGP和老式的ISA,磁盘接口、串行口、并行口)与外部设备之间,这给故障诊断工作带来了困难。
也许你会感到意外,这台设备昨天还能正常工作,今天怎么就不行了呢?其实并不为怪,机器经长期使用后由于机械磨损、元件失效等原因而发生故障,都属于自然损毁。就如同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突然有一天得了病,以后就很难恢复到年轻时候的状态了。电脑的配件亦是如此,使用一段时间的电脑,因为一些设备或部件的性能下降而出现一些故障是很正常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它们已经寿终正寝了。如果对其工作参数做一些调整,把速度稍微降低后仍然可以工作。从维修的角度考虑,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固化在主板上的芯片或局部电路,可以在BIOS项中设置为“disabled”将它屏蔽掉。譬如赛扬系列CPU没有L2高速缓存,如果在主板BIOS设置中将该项目设置为Enabled(使能),就会导致死机等问题。Pentium系列的CPU有L2缓存,但如果损坏了,也可以将其屏蔽掉,这样系统性能虽然受到一定影响,但仍可以运转。
有些主板采用CPU温度自动侦测技术,如因散热不良造成CPU温度过高时,自动降低CPU频率或自动关机,达到保护CPU不致烧毁。Intel公司在P4系列CPU中也设计与之类似的保护措施,当系统温度过高到达一定范围后,P4的CPU就会自动降低到一个安全的频率。
三、与其死撑硬扛,不如退而求其次
因部件老化或性能下降等原因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在电脑故障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对于这一类问题的维修思路应该是降低要求。与其死撑硬扛,不如退而求其次,求个安稳。这就是avan在维修电脑时常用的一个降频策略。
● 调用保留参数
考虑到主板上各部件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BIOS中储存了一组较保守的参数作为默认值。在维修过程中,当找不到问题所在而陷入困境的时,可以调出BIOS设置菜单,选择默认值(Load Setup Defaults)或许可以让系统运转起来,然后再针对各种影响系统运行的参数逐项修改和尝试,以提高系统的性能。譬如内存CAS延迟和RAS充电时间等的默认值一般比较长,缩短后可以提高内存读写速度。
● 降低部件速度
如果调用保留参数以后,系统仍不能正常运转,可以手动设置BIOS参数,根据情况让系统中有关设备或部件低速运转。譬如,如果发生系统毫无动静(黑屏故障),可以先把CPU工作频率降下来,看看系统是否可以启动。如果仍然不行,再降低内存的频率等等。对于CPU内存芯片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热严重而导致运行不稳定的情况,除了改进散热条件歪,降低频率也是诊断和维修的有效手段。
软驱、硬盘、光驱和打印机等设备都会因为数据传输速度设置太高,而导致这些设备不能正常工作,降低通信速率后就恢复正常工作了。譬如,光驱使用日久读盘能力下降甚至不能读盘时,可在系统属性中把CD-ROM调整为“单速驱动器”,往往还可以发挥它的余热。硬盘接口速度设置过高,也会发生找不到硬盘或出现有坏道的假象,降低接口速度可使硬盘稳定运行,这种方法对慢速老硬盘尤其有效。
● 屏蔽局部硬件
维修人员常用最小系统法来诊断黑屏故障,就是将可能造成故障的设备和部件与系统隔离,在仅留下屏幕可以显示的最基本部件(此时的硬件系统称为“最小系统”)以后,如果有显示,说明主板、CPU、BIOS芯片、内存和显示适配器基本没问题,然后再将其余的设备和部件逐一添加到系统中,观察是否造成黑屏,这样便可找到故障点。作为降频维修法的一个补充,可以在CMOS中将局部硬件(譬如二级缓存等)屏蔽掉,在降频以后仍然无法排除故障的情况下,如果机器主人无意花钱换新部件,只有用此下策了。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