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当今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科普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科普期刊作为一种大众媒体,是推动美国科普工作的6大推动力之一。美国的科普期刊有《科学》周刊、《科学美国人》月刊、《美国科学家》双月刊、《发现》月刊和《国家地理》月刊等,在这些面向公众的科普期刊中,《科学美国人》发行量最高(68万份/月),是全球最权威、质量最高的科普杂志之一,已在全世界19个国家翻译出版当地版本,2006年1月创刊的《环球科学》就是《科学美国人》的中国版本。
《科学美国人》它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大的影响呢?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吧。
《科学美国人》创刊于1845年,由《科学美国人》公司主办,编辑部位于纽约,目前有27位编辑人员。发表在刊物上的文章均由那个领域的学术权威撰写,科学家也将被《科学美国人》邀请撰文视为一种荣誉。迄今为止,先后有12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该刊上发表过文章。
《科学美国人》总编约翰·伦尼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科学美国人》之所以成功,就因为读者认为,专业的科学期刊太复杂难懂,而报纸和新闻类期刊又太小儿科,《科学美国人》刚好占领了这个市场空档,既让读者觉得科技新闻好懂有趣又不失其权威性和准确性。除了强大的作者队伍,《科学美国人》自己还拥有一帮天才的艺术家和制作团队,他们善于通过制作图标和插图来非常直观漂亮地展现复杂的科学发现。
有人或许会问:既然美国的科学家都乐于为刊物为科普刊物撰写科普文章,那么中国的科学家们难道没有美国人觉悟高吗?其实,这个问题与两国的科研体制有关。在当今美国社会,公众对科学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科学政策的制定和研究经费的多少。因为科研投入主要靠纳税人的钱,科学家必须不断向公众宣传,以赢得公众的支持,才能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相比之下,中国的科研投入体制缺乏公众参与,导致科学家缺乏积极接触公众的动力和热情,也使中国科研与科普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一直无法取得突破。
摘自: 唐勇(人民日报驻美国记者):美国:六大推力,促众了解
载于:《国外科普教育》一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用户1246041 2009-3-4 18:13
用户1275742 2009-2-7 09:11
ilove314_323192455 2009-2-4 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