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了西岳华山,通往东峰的台阶边上有一片松林,松树的高大雄伟让同行的所有人感到震惊。哇!同行的人都未见到过如此高大的松树。在这片高大的松林中,最粗的一颗直径差不多有2米,高度约30米(十层楼的高度)。这颗巨大的松树似乎正值中年,长势十分茂盛。
华山上有很多松树,为何唯独这片松林中能够生长出巨松呢?我四周观察了一下,这片松林位于中峰西侧的一个峡谷中,有东峰和南峰两个高大山峰作为屏障,使巨松免受了强风的吹拂。东峰、中峰茂盛的树木成为巨松的水源涵养地,又使巨松常年得到涓涓山泉的滋润。这看似险恶的高山峡谷,想必是巨松持续成长的最佳环境。
巨松及其生长的环境,不由得让我联想到科学研究和教育方面的问题。记得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人提出过诸如“我们何时才能贡献一个爱因斯坦?”这样的命题。30年过去了,我们在经济领域里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科学领域里仍然没有出现能够冲刺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这是为什么呢?从巨松的成长环境,应可以得出一些启发。
我们知道,这么多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大部分奖项都被美国等经济大国包揽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庞大的科研预算是孵化科学成果的必要条件。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政治环境也相对稳定。当欧洲和亚洲都还笼罩在二战的炮火中时,美国经济却在飞速发展。
再看看咱们国家,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严重桎梏了经济发展,清朝灭亡之后,接着就是连年不断的战争,新中国诞生以后,脆弱的经济基础加上动荡的政治环境,多数科学家难得有条件做真正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科研投入还是很不够,加上学术圈子里人心浮躁,安心于长期做艰苦研究的科学家如凤毛麟角,整体研究水平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每一棵大树都要经历成百上千年的缓慢成长过程,我们的研究工作也要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贡献出几个爱因斯坦。
从巨松成长的环境来审视我们的教育,也会发现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养分供给的不连续性。没有源源不断的水分供应,巨松不可能成为巨松。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就缺乏这种连续性。现在我们的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存在明显的断层。中学阶段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对科学的兴趣和激情已经耗尽。上了大学以后,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压根儿就没有兴趣,成为一艘没有方向的航船。
第二个问题是对学生的干预过多,没有给学生提供自由成长的环境。巨松生长在深山,而没有生长在人口稠密的地区,这是因为深山里面没有人工干预,没有今天修个枝,明天打个岔的,几百年里完全是自由成长的。多数中学生自小就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穿什么衣服,课余活动做些什么,都由家长和老师说了算。过多的关照早就了一大批没有主见的听话的“好孩子”。甚至连考大学报志愿,这种决定个人前途的事情,都由家长和老师包办了。
长期生活在干预过多的环境下,多数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都被家长和学校打磨掉了,所以难得会有小孩最终成长为大树。像韩寒这样的另类,硬是靠一己之力摆脱了家长和学校的双重束缚才走到了今天。当然,我们也不该鼓励更多的学生走韩寒式道路,因为这样的成长道路很艰难,也很不确定。
用户1373959 2008-8-15 10:01
用户1336989 2008-8-14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