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one公司为了推动PXA310这颗高性能MCU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将会陆续推出一系列的PXA310应用设计指导。因为,科技大众化,不但是口号,更是一种实践和责任。高技术,不应该只用来敬佩,更应该成为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PXA310核心技术源于Intel,最初定位非常高端,起始频率甚至超过1GHz,这在嵌入式CPU中绝无仅有。后来Marvell公司收购了Intel的嵌入式产品线,推出了PXA3XX系列产品,其中包括PXA300,PXA310,PXA320和Tavor,这些产品核心架构相同,代码兼容,只是定位稍有差别。PXA300属于第一代产品,架构不是很合理。PXA320属于高端产品,目前主要是一些国际手机巨头采用。而PXA310则是Marvell公司的主推产品,不但用途广泛,而且由于是主推产品,价格和技术支持都会比较不错。
PXA310采用经过优化的Arm11架构,运行频率624MHz,比运行在520MHz的PXA270低60%的功耗,并且价格更便宜。
言归正传,PXA310如此优异的性能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的技术门槛和陷阱呢?
其实,最大的障碍不是来自高深的硬件技术,而是其复杂的IO复用和电源域的划分,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难题,不过,如果复杂的设计搭配上凌乱的英文版Datasheet,那就要命了。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不耐着性子通读其Datasheet,并有一定的去伪存真的智商,是很难把每一个细节都搞清楚的,还有,最要命的就是,即使你搞懂了问题的99%,剩下的1%却可能使你所有的辛苦报废。
举一个例子,PXA310是通过一条专门的I2C总线来控制PMU的,包括各路电源的开启,电压的设定等。原来的PXA270也采用类似的架构。但令人费解的是,原来的PXA270可以通过用户指令操作电源I2C总线,但PXA310却没有这样的指令。这样的结果就是,PXA310可以通过电源I2C总线自动控制CPU自身需要的所有电压,但是,对于PMU IC上的用于给外设供电的其他电源如LDO等,用户没有办法通过编程控制。这样的问题,或者说是Bug,Marvell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他们绝不会在Datasheet里明确写出来,用户要是没有相关经验,就只好撞墙了。
尽管如此,用户也没必要心存恐惧,再复杂的问题,如果被知道了,就只能算是一个现象了。
作为国内PXA310应用系统设计的先驱,M-Stone将会致力于将高新科技大众化,在推出PXA310核心模块和开发板的同时,将一些设计技术和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分享。
稍后,我们将会就几个重要的主题,详细阐述基于PXA310的设计难点和设计技术。大致如下:
稍后补充,敬请关注!
用户1070804 2012-8-25 22:33
用户1476348 2009-6-10 16:32
用户1526573 2009-5-31 18:15
用户1070804 2009-2-15 23:29
用户1014599 2009-1-16 10:24
用户200621 2008-12-22 15:38
用户763327 2008-12-10 11:12
用户763327 2008-12-10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