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说过,单一网络SI的主要问题就是反射,但是这又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牵涉到阻抗匹配,拓扑结构,端接等等,所以想说的比较透彻似乎不太容易,尽量吧
一.反射产生原理
先来看上面的图,信号在传PAN lang=zh-CN>的过程中,阻抗发生变化,部分信号将沿着与原传播方向相反的方向反射,而另一部分将继续传播,但幅度有所改变。将瞬时阻抗发生改变的地方称为阻抗突变,反射信号的大小由瞬时阻抗的突变程度确定,在理论分析中,我们用反射系数来表示
两个区域的阻抗差异越大,反射信号强度就越大。例如,如果1V信号沿特性阻抗=50W的线网传播,受到的瞬时阻抗=50W,当它进入特性阻抗为75W的区域时,反射系数为(75-50)/(75+50)= 20%,反射电压为20%×1V= 0.2V
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对上面的公式进行推导,但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相关资料
在实际的工程中,反射不可能完全消除,SI工程师所要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反射对信号的影响,反射的根源是阻抗不匹配,所以减小反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端接,端接方法的选择,终端电阻的选取,都对
根据反射系数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三种最典型的情况:开路,短路,匹配
1.Z1=Z2,即阻抗相等,ρ=0,即没有反射
2.Z2=无穷大,ρ=1,即完全正反射,这意味这在开路短产生与入射波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返回源端的反射波,如果测量开路端得电压,将得到两个电压之和
3.Z2=0,ρ=-1,即完全负反射,末端短路了,接地了,阻抗为0,反射信号即可以理解为返回路径上的回流
二.反弹图
反射理论里面最重要的莫过于Lattice Diagrams,也就是我们说的反弹图,有些资料也叫网格图
我们知道,当信号在传输线终端的阻抗不连续点被反射时,信号的一部分将反射回源头。当反射信号到达源头时,若源头端阻抗不等于传输线阻抗就将产生二次反射。接着,若传输线的两端都存在阻抗不连续,信号将在驱动线路和接收线路之间来回反射,直到最后达到直流稳态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种情况
如果已知驱动器的源电压、传输线时延TD、信号沿途各区域的阻抗,就可以计算出每个交界面的反射,并计算出每一点的实时电压。
例如,已知源电压是1V,内阻是10Ω,则实际进入时延为1ns 50Ω传输线的电压是1V×50/(10+50)=0.84V。这个0.84V信号就是沿传输线传播的初始入射电压。
1ns后在线末端,假设传输线末端开路,反射系数为1,开路端的总电压为两个波之和,即0.84V+0.84V=1.68V。
再经过1ns后,0.84V反射波到达源端,又一次遇到阻抗突变。源端的反射系数是(10 - 50)/(10+50)=- 0.67,这时将有0.84V×(-0.67)=-0.56V反射回线远端。
这个新产生的波在远端又会被反射,即-0.56V电压将被反射。这样,线远端开路处将同时有四个波存在:从一次行波中得到2×0.84 V=1.68 V,从二次反射中得到的2×(-0.56)=-1.12 V,故总电压为0.56 V。
-0.56V信号到达源端后仍然会再次反射,反射电压是+0.38 V。在远端新的时刻,总电压0.56V + 0.38V + 0.38V=1.32V
把上面的计算用图形来表示的话,就得到了我们所说的反弹图
时域信号波形的表现如下图:
图中有两个重要的特性:
1. 远端的电压最终逼近源电压1V,因为该电路是开路的。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源电压最终是加在开路上。
2.开路处的实际电压有时大于源电压。源电压仅1V,然而远端测得的最大电压是1.68V。高出的电压是由于传输线分布参数L、C谐振产生的。
三.反射什么时候发生
那么,反射什么时候发生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前面,我们提过,反射由阻抗突变而起,而且阻抗改变的长度也有关系,下面我们通过简单的仿真来验证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在SigXplorer中搭建一个简易的Point-Point拓扑结构,开始时对驱动端的源电阻不得而知,使用理想传输线,特征阻抗为50ohm,传输延时为0.1ns,未加任何阻抗匹配元件,仿真频率选择50Mhz
仿真波形如下,可以看到,在驱动端和接收端都有比较大的振铃
从上面的仿真结果看,源端内阻抗和传输线阻抗不匹配的确造成的反射,产生了过冲并生成了振铃,这时我们就猜想这一切的产生是否和传输线的长度有关系呢?下面修改传输线延时为0.01ns
这时候会发现刚才的振铃和过冲都消失了
仿真频率仍然为50Mhz,看下仿真波形,惊讶地看到那些毛刺不见了,接收端和驱动端的波形接近重合,似乎没有发生一点变形。到这里有人也许会下这样的结论,传输线足够短的时候,就不发生反射了。那么,到底多短的时候才会没有反射呢?这里直接引用Eric博士的研究结果:
当TD<上升边的20%时,振铃可以忽略,传输线不需要匹配(即线较短的电小尺寸时)
在 FR4中(前提),信号传播速度大约为6in/ns。如果上升边是1ns,终端没有匹配的传输线最大允许长度约为6 in/ns×0.2ns=1.2 in。
一个易记的经验法则是:为避免信号完整性出问题,没有终端匹配的FR4传输线最大容许长度约为:
其中:Lenmax 没有终端匹配的传输线最大允许长度,单位in
RT 信号上升边,单位ns
经验法则:没有终端匹配的传输线最大允许长度的英寸(inch)值等于信号上升边的纳秒(ns)值。
也就是说,如果上升时间是1 ns,则没有终端端接的传输线的最大长度约为1 in, 如果上升时间为0.1 ns,则最大长度为0.1 in.
上面的经验公式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经验公式,它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况中,比如阻抗突变的长度,比如短桩线的长度对反射的影响
比如在实际的Layout中,我们希望所有传输线的阻抗是一样的,但是有时候传输线经过BGA的时候,不可避免的需要改变线宽,所以阻抗也跟着就改变了,那么阻抗的改变对信号的影响如何呢,继续看仿真结果
可以看到,当突变的阻抗(TL3)大于特性阻抗时,信号会有一个向上的过冲,当突变的阻抗小于特性阻抗时,信号会有一个向下的过冲, 那么,按照上面的分析,是不是如果TL3长度足够短时,反射就可以消除呢,答案是肯定的
上面的图为传输线上有25Ω短突变时的反射信号和传输信号。如果突变段的时延小于信号上升边20%,就不会造成问题,从而,得到了与前面相同的经验法则,即可允许的阻抗突变最大长度为
经验法则:突变段的长度(in)应小于信号上升边(ns),此时可以忽略突变的影响。
同样,可以得到短桩线的最小长度也满足这个经验公式
三.点对点拓扑的端接策略
上面虽然分析了阻抗突变传输线长度足够短的时候,反射可以消除,但是在现在的设计中,几乎所有互连线的长度都大于这个值,所以能至少在一端消除反射,就可以减小振铃噪声
上图是几种常用的端接方式,第一种源端串联端接是最常用的方法,下面来仿真一下
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并不知道Source 芯片内部的内阻,所以,串联电阻的值也只能通过仿真或者尝试的办法得到,如上图,我们设置R2的值为0~80 Ohm,步进为20,可以得到下面的波形,过冲最高的为0ohm, 而40ohm 的波形(蓝色)是最接近理想情况的。
但是加入电阻以后呢,从TL1看进去,入射电压就等于由R2分压的电压,如果完美匹配的话,就是原电压的1/2, 通过波形来看一下,R2.2 端得波形如下图灰色的信号所示,它在一定的时间内有一个台阶,幅度为原电压的一半,持续时间为2倍的传输延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实际的测试中,在输出端测出的波形经常会有一个台阶的原因
用户377235 2012-5-7 09:54
这些都是经验值,具体的问题还要通过仿真来确定
用户1611902 2012-3-14 21:47
suphuanben_930628287 2011-11-6 16:32
kangze2005_161046888 2011-9-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