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某些原因,Google的Android系统在中国的普通消费者中知名度并不高。不过,即使在国外市场,普通消费者对于这个操作系统知道的也不多—大部分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中并没有Android的相关标识。
最近,Google开始改变这一点。3月底,Google开始要求手机厂商在设备开机画面中添加“Powered by Android”标识。这是一个强制性的要求,因为厂商只有在添加这一标识后才能取得Google移动服务的授权,比如Google Play、Google Maps和YouTube等。目前,Galaxy S5、HTC One M8和Moto X等设备都添加了这一标识。
根据Android Police公布的细节,Google甚至详细规定了“Powered by Android”应该如何显示在设备上。比如规定标识高度最小也要达到1.3厘米,必须要放置在显眼的位置,周围要留出合理的空白区域等等。
与Windows同时向个人销售的商业模式不同,Android不需要个人付费,基本上就是个只面对硬件厂商的B2B业务。为什么Android还要刷存在感呢?
平台分化 众所周知,Android不仅版本分化严重,而且各个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已经把Android改得面目全非,严重影响到了Android系统未来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增加“Powered by Android”标识只是Google加强Android平台控制的最新一步,此前Google已经悄悄地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越来越严格的兼容性测试和弱化Android开源部分中集成的服务、接口。
新领域 随着Google战略的升级,Android系统已经扩展到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外的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汽车、电视等。Google需要在不同行业的硬件厂商和不同行业的开发者中树立起一个统一的体系,这不仅涉及到相关设备和应用开发的效率和成本,也关系到Android系统自身的规模性效应。
个人消费者 Google刷存在感的另一个因素是想直接影响终端消费者。对Google来说,目前消费者选购一部Android智能手机,并不是很在意系统版本是不是最新或者是Google原生,而是更加关心硬件配置和价格,这大大削弱了Google对整个Android生态系统的控制力。
与Windows和苹果的系统相比,Google的Android系统的统治力并没有那么强大,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Windows和苹果系统都对普通消费者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意味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会是消费者购买或者更新设备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当然,Windows的某些新版本惨不忍睹)。
当然,Android控制力有着先天的劣势。Android系统可以分为两部分,开源的操作系统组件和闭源的Google应用组件。如果愿意避开Google应用组件,硬件厂商怎么更改Android系统都不关Google的事—在国外市场,如果没有Google应用组件,恐怕消费者就不会购买Android手机,Google过去实际上主要依靠Google应用组件来增强对开源Android系统的控制力。
但针对个人消费者的品牌提升,Android目前做得并不够深入。仅仅“Powered by Android”还不够,而是需要获得类似英特尔的“Intel Inside”那样的影响力。
英特尔的芯片在1980年代遇到了严重的问题:消费者并不乐意更换更好的处理器,认为当前的处理器已经足够好了。Intel Inside计划使得终端消费者对芯片的升级重视起来,并且让英特尔对整个PC业的控制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Intel Inside的成功得益于英特尔的巨大投入—截至2005年该计划被终止时,英特尔已经为Intel Inside计划花费了超过70亿美元。
Android目前面临和英特尔当年类似的问题,但Google似乎错过了将之品牌化的最好时机,毕竟现在Android系统的体验已经很稳定了。这意味着Google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这种付出肯定是值得的。英特尔当年不仅用Intel Inside打败了AMD,而且在PC业最具市场活力的时期,遏制了来自摩托罗拉、德州仪器这样的厂商竞争,同时其品牌价值一度达到390亿美元。一个B2B品牌同样可以让终端消费者买账,并且会对渠道商提出要求,赢得更多市场,商业就是这样。
(原载于 第一财经周刊)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