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半导体的技术发展,我们才站在了历史和前辈的肩膀上,不断突破着速度,突破着重量,速度越来越快,重量越来越轻,从台式机到笔记本,到平板电脑。当所有的处理方式都可以用0和1来代替时,情况就豁然开朗了。我们经历着锗化硅,砷化镓,磷化銦等生僻的元素,从巨型笨拙的大机箱,到现在的便携和大屏幕显示,所有的进步凝聚在一个个光鲜亮丽的技术DNA,我们享受惯了智能的好处,享受惯了集成的方便,享受了炫目简洁的UI,享受了很多指尖的快活。但其实我们也丢了很多的探索精神,丢了很多很多处理的基本原理,丢了问问题的习惯。经常被问到一些关于接地的问题,最简单的原理,也是最应该注意的环节,很多人没有机会接触和理解,很可惜。
还记得一个朋友参加完硅谷的半导体设计大会,带回了多惊艳的图片,全部都是高速应用,高速测试,一看也清一色的硅谷半导体公司,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片繁荣昌盛,仿佛回到了2000年的鼎盛时候。国内半导体从业者看完落差更大,好比硅谷已经进入了云时代,我们中关村还在486时代。众所周知,国内也就华为这样的牛人才玩一点高速,而且玩的还不是一个重量级,我们的投入和配套环境还没有成型。这个行业我总结了两个凡是,凡是能用砸钱短时间追赶的行业,我们都有办法,比如山寨手机;凡是需要基础研究或者材料工艺支撑的行业,我们都哑火,因为我们生长在一个浮躁和功利的年代。高速半导体本质上也是一场资本游戏,钱不烧到一定热度,应用就出不来。所以,只见硅谷放火,不见北京点灯。赌徒眼里到处都是黄金,尤其是拿别人的钱来赌博,硅谷的赌博环境好得一塌糊涂。
高速半导体带来了繁荣,带来了美丽的泡泡,也带来了很多梦想,也带火了很多高带宽测试方案。硅谷的推动力确实一流,不论那个标准冒出来,都能闻着钞票的油印味道,USB3.0来了,PCIe3.0来了,雷电来了,100G来了,也真的来到国内了吗?没有真实统计过,到底每家卖出去多少高速测试方案,按销售额比重肯定忽略不计了,高带宽最应该用在高速半导体测试,结果反倒是带火了很多政府研究所客户,带火了很多国防客户。我就和一位研究室主任认真交流过,传统意义测试雷达信号包络上升时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功率计,直接测包络上升时间,一种是用检波器,把包络过滤出来再用低端示波器测试,现在的方法是直接用高速示波器把载波和调制全部采下来,直接测试上升时间,很拽。不知道这个投资只为测试雷达包络是否值当,反正研究所的真实应用确简单得出奇。好在我们有很多客户,可以不计代价,只为解决问题。
说到测试,总有说不尽道不明的方法论,误差论,区间论。误差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测试测量领域的精髓,无可避免总又想尽量避免,矛盾之极。经常被问及你们的测试仪器精度怎么样,我经常会反问一句,你需要多少精度?精度总是基于一定置信区间才有真实意义的。这就好比一个哲学命题,绝对和相对总会打架。好比串行数据里边抖动测试一样,大家的方法论没有统一,你说争论谁的精度高,谁的方法好,谁都不服谁。这个领域诞生了很多经典文章,诞生了很多专家,说不定能诞生几个诺贝尔奖,因为这是一个创新不息,争论不止的领域,如果哪位武林盟主一统江湖,说不定诺贝尔奖就砸下来了,期待中。
我们的原则一贯是解决问题为导向,够用就行,绝不浪费客户的宝贵投资。用好手中的库存,用透手里的工具,做好现有产品的精度,永无休止的追求现有产品的极限,推荐最合适的测试和评估方法,最快,最浅显易懂的推广,为客户最快测试和调试创造条件,加速客户新产品上市。这不是一个吃葡萄的心理,而是一颗对科学最敬畏,对客户最谦恭的心。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